NT5C2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表达水平的观察

来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qz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NT5C2 mRNA和外显子突变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骨髓中表达及意义。

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收集近4年安徽省肿瘤医院诊治的ALL患者骨髓标本,分为初诊组、缓解组和复发组。其中儿童急性B系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初诊组36例、缓解组36例和复发组16例,儿童急性T系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初诊组15例、缓解组15例和复发组9例,成人B-ALL初诊组18例、缓解组18例和复发组12例,成人T-ALL初诊组11例、缓解组11例和复发组6例,初诊-缓解-复发标本均为相应配对标本。分别以8例儿童和成人的非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LL患者NT5C2 mRNA水平。所有病例行NT5C2基因常见突变点的外显子克隆测序。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不同组的NT5C2 mRNA水平进行非参数检验统计分析,并对不同初诊组NT5C2 mRNA水平与性别、年龄、白细胞水平和危险度分级等指标进行非参数检验及相关性统计分析。

结果

(1)儿童和成人B-ALL的复发组中NT5C2 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其对应的初诊组、缓解组及对照组(P<0.01)。(2)儿童和成人T-ALL的初诊组、缓解组和复发组中NT5C2 mRNA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儿童和成人B-ALL和T-ALL初诊组中NT5C2 mRNA的表达水平与危险度分级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4)首次发现一个复发标本NT5C2新的杂合突变位点p.P414A。

结论

(1)NT5C2 mRNA高表达与儿童和成人B-ALL的复发相关,可能成为此类型患者监测复发的指标。(2)NT5C2外显子突变在我国ALL中发生率偏低。(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 39:501-505)

其他文献
期刊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目前缺乏敏感度和特异度高的早期诊断方法。可溶性生物标志物是指存在于体液中的生物标志物,其检测具有简便、创伤性小、花费相对低等优点,因此在肿瘤早期诊断、治疗效果监测和预后评估中有潜在价值。鉴于目前临床上用于卵巢癌诊断的可溶性生物标志物有限,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尚未满足临床要求,探索新的卵巢癌相关可溶性生物标志物是当前关注的热点。本文对目前使
分子诊断近年来发展迅速,应用于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感染性病原体检测、肿瘤易感基因检测与分子分型、伴随诊断和预后评估等领域,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展分子检测,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分子诊断技术主要有流式细胞术、荧光原位杂交、定量PCR、微阵列芯片和DNA测序等。分子诊断技术弥补了常规检验的不足,将现代检验医学推向了新的高度。随着转化医学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更多的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在叶酸、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途径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MTHFR基因变异可导致5-甲基四氢叶酸(5-MTHF)合成不足,由此影响同型半胱氨酸向蛋氨酸的转换,这是引起同型半胱氨酸体内积聚的主要原因。同型半胱氨酸被公认为多种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如心血管、神经精神类、肿瘤等。MTHFR与各类疾病的相关性研究及其临床诊断价值的发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
血液样本作为生物样本库的重要成员,含有丰富的生物分子可用于疾病诊断、判断疾病分期及预后等。血液样本较组织样本具有更容易获取、可连续采样及检测项目丰富等优势。然而,血液样本收集后需进行处理、分装并冻存于适合长期冰冻保存的容器中。否则,血液中RNA在常温运输及日常保存条件下容易发生降解,从而影响后续分子诊断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分析及研发。本文阐释了目前临床及科研工作中常规血液采集和保存方法对血液RNA降
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精准医学的概念应运而生,对基因遗传变异疾病的准确分析有利于疾病精准预测、精准诊断及靶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及帕金森病是两种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 39:540-543)
临床基因检测近年来进展迅速,在遗传病、感染性疾病诊断,个性化诊疗等方面应用广泛。本文旨在探讨在临床应用的基因检测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关注产前、未成年及成年人基因检测面临的主要伦理问题,并提出基因检测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希望通过该文引起医务工作者对基因检测伦理学的重视,推动基因检测在临床的有序应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 39:481-483)
个性化医疗对病人的治疗进行了革命性的推进,根据药理学和药物信息并结合患者自身的遗传信息推出针对患者的个体化用药方案。使针对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的基因检测日渐重要。但检测项目和技术的多样化也为实验室管理和质量保证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简单介绍了药物基因组学和个体化药物检测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靶基因位点检测项目中4种常用检测技术的质量保证要素,并进一步讨论了药物代谢相关基因检测的标准品研究进展,最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自身抗体对不同筛查方法检测HIV病毒结果的影响,为临床中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分析及不同检测方法出现不一致结果的解释提供依据。方法按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分类标准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上海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内科收治的RA患者10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79例,年龄(50.5±16.5)岁,病程1~23年。根据抗体滴度
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各类病症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除了实验室检查(生物化学、免疫学、细胞学、病原学及基因学等)外,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影像学检查。流式细胞术(FCM)是一种在功能水平上对单细胞或其他生物粒子进行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检测手段,它可以高速分析上万个细胞,并能同时从一个细胞中测得多个参数,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准确性好等优点,成为当代最先进的细胞定量分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