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美术欣赏教学

来源 :今日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joy12_e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审美基础的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是指欣赏者(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感受、理解鉴别和想象引发,唤起对美术形象的审美感受或由此及彼的艺术想象,产生情感激动或内心体验,并进而理解和把握美术形象所包含的深层意蕴。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美术欣赏认识是建立在已具有的美感基础上的审美认识,因而欣赏是不能强迫的。所以,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相结合,掌握学生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是欣赏的前提。因为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判断能力。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教学中,欣赏材料的选择和教师的讲评是极为重要的。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要适应全体学生发展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不是高考的平台,更不是为了培养少数专业美术家,因此,学习内容应符合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高中学生美术学习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学习内容不宜过高、过难、过于专业化。因为每件美术作品最突出的美点所处部位不同,所以备课、授课的侧重也应不同。倘若欣赏材料选择不当,教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教学前需要教师先行查阅多方面的史论资料和作品分析的文章,从中抽绎出普遍性的规范和准则,这样才能使评价标准更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美术的学科特点与发展作为视觉化的造型艺术学科,美术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学科本体始终是教育功能升华的基础。没有学科本体,也就不会有学科教育,学科的教育功能更无从谈起,所以任何学科教育不应该忽略学科本体。教学最终都是一种手段,欣赏教学的主要特征所要达到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美好的趣味,而是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认知和审美感知。
  过去的教育往往是用一种统一观来塑造学生,而新的教育观则强调差异性。绝对的统一观和绝对的差异观可能都不妥。
  这就要求高中美术教育首先要强化美术教育意识,转变以往囿于学科内的美育思想,放眼整个社会生活空间,发掘并利用艺术、自然和社会中的一切审美因素进行全面的审美教育。其次要加强美术教育的改革与研究,以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适应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再次,在新知識、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今天,传统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故而引进新的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是美术教育的基本要求。以基础应用和审美为前提,删缩一些功能单一、难度不适的重复、生僻的美术作品分析,发挥教材优势,增设一些作用显著、有时代特色的新内容。例如北京奥运的有关宣传画,不仅是美术欣赏的感知,且体现了美术在生活中的时代性应用。教学方法切忌盲目随意的纯欣赏教育,而求讲练结合、欣赏与创作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另外,要使整个教学活动有美有术,使学生的眼、手、脑都协调运用,对美术行为过程和结果(作品)都感兴趣,培养其综合素质。
  视觉艺术的审美感受过程,首先是审美客体(绘画作品)刺激审美主体(欣赏者)的感官,引起审美主体的各种感觉。如,当美术欣赏者面对一幅绘画作品时,首先被唤起视觉的感觉印象,进而引起审美注意而开始欣赏感受的过程。视觉感受力,主要是对“形”的感受,而最终形成对审美对象的完整认识,还得通过知觉综合各种感觉,再创造产生审美感受。由此可得,在审美感受中,只凭感觉还不能使审美对象得到确认,必须经过知觉因素的综合功能,才能使审美对象得到确认。当我们看到一只天鹅,感到它很美,这便是我们的知觉通过其他形式,如洁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从容的动作等,而感受到的这些形式特征代表着纯洁、骄傲、优雅、善良的内心感情。审美感受其中渗入情感、想象和理解,包含着审美主体的信仰、爱好、个性以及全部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经验。当学生们看到一幅画,也不是孤立地感知生动的个体形象和整体构图。如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学生所感知觉的圆润柔和的面庞,深情含蓄的微笑,丰泽细嫩的双手等各部分构成的美丽而又典雅的女性形象。同时这一形象又被她身后的飘渺朦胧的山水衬景所烘托,使学生感受到画面是一个十分完美的整体,这样所得到的审美感受才更加深刻强烈。
  审美感知,作为美感心理的建构和展开,作为意义的瞬间生成,它始终是发生在个体生命中的过程,令人震撼而又难以言说。不过,通过艺术活动,审美感知可以被具体化和符号化。艺术“物”化,是指艺术主体把心灵中的审美感知创造性地转化为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如果说,客观存在的山水留在感知活动中的印象是“眼中山水”,艺术家心灵中构思的山水审美意象是“胸中山水”,那么,经过艺术家的创造性符号实践和运用精湛的技术呈现出来的山水就是“画中山水”。
  诚然,教师对作品的审美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并在教学中表现为一种灌输性。但任何审美都是对客体价值的主观选择和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灌输”是疏通走向人性中共同的自由本质和理性精神的渠道。一种培养审美鉴赏力的教学,离开主体从个别至一般的评判过程,任何定性的灌输有可能造成学生在欣赏上的“伪敏感”,即缺乏主见的泛泛而谈和人云亦云的假象。尽管教学活动的各阶段和各层次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但都必须围绕着以提高学生对形式的审美感知水平和对形式意味的直觉能力为宗旨。
  总之,教师美术欣赏教学工作也应当是一个创造过程,其创造精神应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独自特有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美点,并能对其做深刻分析,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发挥创造和想象,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课标的实施,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过程、组织方式以及质量效益等都与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工具密切相关起来。现代信息技术以其生动的形式、强大的容量、互动的特性,丰富了小学美术教学。   一、多媒体技术给美术课堂增添了好奇的双眼   在科学界,大家都知道有个大发明家叫爱迪生,他小时候看到母鸡在孵蛋,自己也跟母鸡一样趴在鸡蛋上。他这种对事物的兴趣和好奇,使他一步步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发明
期刊
据报载,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留学生在美学习时,学习成绩往往比美国的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的少得多。何以造成这样的差距?杨振宇认为主要是因为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提出问题;中国教育只注意解答问题,而不注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所以,杨振宇向中国科大少年班指出的第一条成功法则就是质疑。学贵有疑。  一、实施素质教育要重视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  1、让学生质疑问
期刊
关 键 词:联系生活,自主创作,共同评价,不断提高  内容提要:“双向立体作文教学法”是从课堂到生活,再由生活到课堂的双向活动,这种方法从材料积累到表达方式、选择,从作品展示到评价方法,全方位地为作文教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途径。它拓宽了学生搜集材料和写作的时空领域,使写作的内容、形式、篇幅灵活多样。特别是使学生作品展示平台更加广阔。评价方法变老师的一票否决为师生共同的欣赏评价,每个学生都在他人欣赏喝
期刊
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有力手段;数学的知识、思想、方法的建构必须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充分地理解和发展,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更多的情境,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践、理解的时空,让学生身临其境、饶有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一、巧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思维   利用悬念新授可以盘活思维。在例题教学时,如果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要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教学方式,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   (一)转变观念,重塑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传统意义上
期刊
朗读作为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倘若只要求学生将课文读正确和读流利这是不够的,这样无益于学生课文理解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培养。其实朗读的本质是使人们在阅读课文时所给予的富有情感和富有感染力,使读者和听者随着朗读的进程不由自主地进入文中所描写的意境,从中体味其文理的真谛。然而,小学生由于受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对于朗读技巧的驾驭往往力不从心。那么,如何引导小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使朗读富有感染力和渗透力
期刊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由此可见,“兴趣”因素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作为数学老师,要使学生学好数学,最好的方法就是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和谐、愉悦的求知情境,激发学
期刊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宏观而言,阅读和写作一样是没有“定法”的,面对新的形势必须进行不断的创新。但从微观来讲,学生阅读课文也和作文起步一样,又确实有“法”可依。下面笔者就优化方法、提高能力,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比较性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体裁相同而主题不同的文章,主题相同而体裁不同的文章,同一体裁、主题而选材不同的文章,都可以通过比较性阅读来了解其内
期刊
论文摘要: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全新理念,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教学活动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积极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我们通过让学生自主活动,使他们获得了直接经验并培养了 他们的实践能力, 从而弥补了数学学科实践能力的不足,加强了实践环节,重视了数学思维的训练,促进了学生志趣、个性、特长等自主和谐发展,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它充分体现了在课堂
期刊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沿用了数十年,并其在一些教学领域中还在沿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不但不能使之有效学习,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本身对这种教学方式感到乏味。于教于学都无利,尤其是英语教学。   中学英语教学目的及要求是由社会需要和中学教学任务决定的,教学目的要求直接关系到英语学科应完成的具体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安排及考核标准等。因此,英语教学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确定之后,如何按照国情确定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