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證明,解决数学问题,对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我们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常常出现:学生“能听懂数学,但不会解题”。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对我校六年级1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并认真分析研究,我认为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原因值得注意。
一、教师方面
经研究表明:学生“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主要反应在老师的备、教、辅、改、考各个环节。一是讲课方式、教学方法上。老师讲课时,采取灌的方式,往往是老师主动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老师把所有的步骤、思路都讲出来了,其实学生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想、为什么会想到这方面去,学生所谓的“听懂”只是老师具体的解法,而不是抽象的解法,学生没有主动地参与教与学活动,当然谈不上运用知识解题了。二是老师的素质、教学水平、责任心上。老师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甚至偏爱部分学生。三是老师没有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有的教师备课不备学生,不了解学生具体情况。2、教师在讲课分析和解题的指导上不得法,不能因材施教 。3、老师没有给学生施加压力,及时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4、老师辅导不到位,布置的作业检查不落实、训练题的针对性不强,不能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5、有些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教学水平不太高,管教不管学。 6、有偏爱学生的现象,影响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绪。
二、学生方面
学生方面的原因主要反映在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各个环节。一是学习的主动性、计划性不强,所学知识一知半解。二是缺少学习方法,没有勤学好问、预习和复习的良好习惯。三是对解题的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具体来说有下列情况:
1.课前没有认真预习,甚至没有预习,被动听课
预习是听好课的前提,虽然不预习也能听懂课,但预习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地听,不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整节课上,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打无准备之仗。调查表明:有48%的同学课前没有预习的良好习惯,结果直接影响了听课,没有听懂课,不会解题也就成为必然。
2.听课时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缺乏积极思考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教材和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来源。既不预习 又不认真听课就失去了解数学题的基础。有的学生说:“不知为什么,我上课精力无法集中,大脑一片空白。有时老师讲课也不生动,枯燥无味,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听课时身在教室心在外面,只好找本课外书籍来消磨时间。”62%的学生反映有这种现象。这也是不会解题的一个原因。
3.作业时没有认识到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而是把当成完成任务
有的学生说:“老师讲课学生只是表面上的接受,而没有仔细思考,认真领会;课堂练习 的时间太少,做作业急于完成任务,没有认识到做好作业对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学生在做作业、解题时,往往只满足于问题的答案,对于推理、计算的严密性、解法的简捷性和合理性不够重视,把作业当成负担。没有认识到作业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必要,这种情况在学生中占57%。也是学生“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之一。
4.不懂装懂,是是而非,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学生能“听得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是对“懂”的理解上有误,有的学生的懂只是懂得了解题的每一步,是在老师讲解下的懂,自己想不到的地方,老师讲课时有提示,有诱导,能想起来,认为自己懂了。同样的问题,没有老师的提示,就不能想起来,说明学生的“懂”不是真“懂”,爱面子,不愿说不懂;看老师的面子,不敢说不懂。有的学生说:“老师在讲课、讲题时过快,对于一些重要的步骤没有详尽讲解,只是一带而过,久而久之,问题堆积如山,学习兴趣也就淡化甚至消失了。学过的知识不会运用,甚至作业也不能独立地完成。”调查发现有65%的同学都存在这种问题,是老师教的问题还是学生学的问题?应该说是兼而有之。
5.不能及时复习巩固,几乎是学过即忘
有的学生说:“有时,老师只是把内容、题目提点一下,大多数学生根本听不懂。根据一百多年前德国艾宾浩斯研究的遗忘曲线可以知道,在接触新知识的最初阶段是忘得最快的。因此,在此期间就应及时复习。否则学过即忘。以至于看到题目就产生畏惧感,不愿解题,对课本的基本知识、定理、定律熟练程度不够,成绩也就自然不能提高。”这种学生占64%。
6.对老师的依赖性太强,上课不记笔记,消极听课
研究表明,有44%的同学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课本、资料上的习题从不主动解答,等待老师讲解,对自己不负责任,学习上的消极情绪严重。有一位学生说:“我就是这样的,上课不记笔记,老师讲课时只管听,且听得头头是道,课后却找不着方向,原以为听懂了就记住了,没有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时间稍久就忘记得一干二净。”
总之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对新的教材与学生新的学习方式的研究与探讨,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功能,认真研究每一个学生,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教学,才能全面提高年轻一代的数学素养,每一位数学教师才能为提高全民族素质,造就一代高质量的新型人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教师方面
经研究表明:学生“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主要反应在老师的备、教、辅、改、考各个环节。一是讲课方式、教学方法上。老师讲课时,采取灌的方式,往往是老师主动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老师把所有的步骤、思路都讲出来了,其实学生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想、为什么会想到这方面去,学生所谓的“听懂”只是老师具体的解法,而不是抽象的解法,学生没有主动地参与教与学活动,当然谈不上运用知识解题了。二是老师的素质、教学水平、责任心上。老师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甚至偏爱部分学生。三是老师没有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有的教师备课不备学生,不了解学生具体情况。2、教师在讲课分析和解题的指导上不得法,不能因材施教 。3、老师没有给学生施加压力,及时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4、老师辅导不到位,布置的作业检查不落实、训练题的针对性不强,不能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5、有些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教学水平不太高,管教不管学。 6、有偏爱学生的现象,影响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绪。
二、学生方面
学生方面的原因主要反映在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各个环节。一是学习的主动性、计划性不强,所学知识一知半解。二是缺少学习方法,没有勤学好问、预习和复习的良好习惯。三是对解题的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具体来说有下列情况:
1.课前没有认真预习,甚至没有预习,被动听课
预习是听好课的前提,虽然不预习也能听懂课,但预习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地听,不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整节课上,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打无准备之仗。调查表明:有48%的同学课前没有预习的良好习惯,结果直接影响了听课,没有听懂课,不会解题也就成为必然。
2.听课时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缺乏积极思考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教材和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来源。既不预习 又不认真听课就失去了解数学题的基础。有的学生说:“不知为什么,我上课精力无法集中,大脑一片空白。有时老师讲课也不生动,枯燥无味,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听课时身在教室心在外面,只好找本课外书籍来消磨时间。”62%的学生反映有这种现象。这也是不会解题的一个原因。
3.作业时没有认识到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而是把当成完成任务
有的学生说:“老师讲课学生只是表面上的接受,而没有仔细思考,认真领会;课堂练习 的时间太少,做作业急于完成任务,没有认识到做好作业对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学生在做作业、解题时,往往只满足于问题的答案,对于推理、计算的严密性、解法的简捷性和合理性不够重视,把作业当成负担。没有认识到作业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必要,这种情况在学生中占57%。也是学生“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之一。
4.不懂装懂,是是而非,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学生能“听得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是对“懂”的理解上有误,有的学生的懂只是懂得了解题的每一步,是在老师讲解下的懂,自己想不到的地方,老师讲课时有提示,有诱导,能想起来,认为自己懂了。同样的问题,没有老师的提示,就不能想起来,说明学生的“懂”不是真“懂”,爱面子,不愿说不懂;看老师的面子,不敢说不懂。有的学生说:“老师在讲课、讲题时过快,对于一些重要的步骤没有详尽讲解,只是一带而过,久而久之,问题堆积如山,学习兴趣也就淡化甚至消失了。学过的知识不会运用,甚至作业也不能独立地完成。”调查发现有65%的同学都存在这种问题,是老师教的问题还是学生学的问题?应该说是兼而有之。
5.不能及时复习巩固,几乎是学过即忘
有的学生说:“有时,老师只是把内容、题目提点一下,大多数学生根本听不懂。根据一百多年前德国艾宾浩斯研究的遗忘曲线可以知道,在接触新知识的最初阶段是忘得最快的。因此,在此期间就应及时复习。否则学过即忘。以至于看到题目就产生畏惧感,不愿解题,对课本的基本知识、定理、定律熟练程度不够,成绩也就自然不能提高。”这种学生占64%。
6.对老师的依赖性太强,上课不记笔记,消极听课
研究表明,有44%的同学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课本、资料上的习题从不主动解答,等待老师讲解,对自己不负责任,学习上的消极情绪严重。有一位学生说:“我就是这样的,上课不记笔记,老师讲课时只管听,且听得头头是道,课后却找不着方向,原以为听懂了就记住了,没有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时间稍久就忘记得一干二净。”
总之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对新的教材与学生新的学习方式的研究与探讨,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功能,认真研究每一个学生,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教学,才能全面提高年轻一代的数学素养,每一位数学教师才能为提高全民族素质,造就一代高质量的新型人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