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点:《人民日报》(海外版)305室
访谈者:《对外大传播》记者申宏磊于淼
他在一个报社工作了三十多年,生活的轨迹与他所钟爱的新闻事业紧紧地相扣在一起;他一路行走一路沉淀,其发表在《人民日报》或《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大量新闻作品及蕴涵真知灼见的专著 《大门打开之后》、《西行纪闻》、《南部写真》等书及长篇论著《论会议新闻及其改革》等,多次获得全国性的新闻奖项,深得业界好评;他在任职 《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后,仍然深入基层实地采访,最近他为采写《走进“林都”伊春》,冒雨探访汤旺河林场伐木劳模的情景令陪同的宣传干部感动;尤其是听他对“三贴近”的解读,让人感到一个新闻人的实践与思考是那样宝贵。
收到本刊“与总编面对面”栏目的邀请,王谨在忙碌中愉快地接受了专访。一个下午,在他的办公室里我们开始分享他在对外宣传上的思考......
王谨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法学(新闻)硕士学位。在人民日报社从事新闻工作至今已有32年,发表新闻作品两百多万字。
贴近读者,海外版改版
“世界,每天用中文阅读中国”,这短短的一句话,其实是《人民日报》(海外版)办报人不懈的追求与理想。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和中国面向海外发行量最大的中文报纸,创刊于1985年7月1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已经走过23个年头,如今已成为中国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最主要媒体之一,在北京编辑,每周一至周六出版,周日无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主要读者对象是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中国在各国的留学生和工作人员、关心中国情况的各国朋友以及来华旅游、探亲、进行学术交流和从事经贸活动的各界人士。针对特定的读者群,从2003年开始,《人民日报》(海外版)相继走上改版之路,作为编委、副总编辑,王谨参与、策划了改版的全过程。特别是2006年、2007年以来 《人民日报》(海外版)改版力度更大。
采访中,翻阅王谨办公室桌上的几份《人民日报》(海外版),明显看到,较之早些年栏目设置,在不失庄重的情况下,更多了一份活泼,多了一份市场感。在文章内容方面注意多用事实背景作说明,做到内外有别。
以2007年9月15日出版的 《人民日报》(海外版)为例,排版由原来的两栏改成了三栏,这不仅是与海外报纸风格靠近,同时也可增加头版的信息量。当日头版中间大标题《退耕还林绿染中国》、《前门大街诚邀“中华老字号”》,右栏是《温家宝电贺祖布科夫就任俄总理》、《贾庆林继续在日本访问》、《曾庆红会见林強事迹报告团》、《李长春在国家大剧院调研》、《罗干出席依法治国方略座谈会》、《世界华商大会今日在神户开幕》。可以看出,对会议消息、领导活动在头版作了简化处理。华人、华侨、海外学子、海外人士台湾问题等各种涉及国计民生的问题都给予了突出提示。
针对业界几年前曾有的“要不要办《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疑问,王谨则说:“改版就是要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味道。一个媒体如果不为读者服务就会被读者所抛弃。”
王谨还坦言,2000年左右是《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低潮时期,那时报纸在使馆积压多,浪费了读者的期待。而据我们所知,海外版当时的情况也是整个外宣读物的缩影。他还介绍说,2006年12月《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詹国枢提议实施晨会制度。实践证明晨会在通信息、出主意、抓落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晨会抓当天重要新闻选题,快定题,快出稿,使海外版的新闻“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如晨会上陆续策划了《中国政府力保海外公民安全》、《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留学人才》、《什么样的“海归”容易成功》等系列报道,这些内容都是海外华人华侨、留学生关心的话题,真正抓住了读者的心,从而使海外版的“海味”越来越浓。
当 《对外大传播》 记者问道:“我们注意到,改版后的海外版开办了‘海归创业’栏目,很有‘海味’的特点,很贴近读者。在这个栏目设立的时候,做过哪些调研工作?”
王谨介绍说,海归可以说是中国一个历史时期的特殊现象。2006年他去参加凤凰卫视在北京市海淀区举办的一个“走向欧洲”的研讨会,在会上碰到清华创业园的人士,这些人认为,创业园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吸收了高尖端人才。但这位创业园的创始人告诉王谨,现实中令他很惊讶的是,留学回国的人找工作很辛苦,有的海归找工作比那些国内大学毕业生还难。
王谨了解到海外留学生归国存在的创业困惑,同时受到创业园的启发,就想在海外版“海外学子”版上搭建这样一个针对海归人士的交流平台,可以在这里展示海归人士回国创业成功的事例,给刚刚回国的海外学子以借鉴。
王谨的想法得到了编委会的赞同。为打出“海归创业”的独家品牌,编委会决定专门辟出“海归创业”版。2007年7月7日,海外版“海归创业”版正式推出。作为分管编委,王谨为此倾注了不少心血,从第一期的选题策划、稿件采写、标题制作、版式设计,王谨亲自动手和编辑们一起完成。王谨回忆该特色栏目设置之初时的情景说:“当时有许多海归并不热衷于被媒体采访,所以我们除组织采写了《清华科技园的海归创业者们》去寻找有代表性的归来者现身说法,同时,策划了《五代海归:不同的时代,同样的选择》的特稿,回顾了从19世纪末清政府派出的第一代留学生到21世纪第五代留学生对中国社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这个栏目版块推出后,给刚刚留学归来想创业的人以很好的借鉴。现在已受到海内外读者广泛的好评。” 大家公认改版后的 《人民日报》 (海外版)更具“海味”,中宣部阅评也对“海归创业”版专门撰文,给予充分肯定。
王谨介绍,为落实“三贴近”,使海外版办出自己的特色,人民日报社社长王晨亲任海外版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人民日报》编委会为海外版改革专门多次召开会议。王晨提出,海外版要“用心研究海外,精心介绍国内”,走改革创新之路;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张研农提出,海外版要与《人民日报》“大同大异,神同形异,各展风采,相互辉映”。在《人民日报》编委会领导下,海外版的改革强力推进,砍掉一些周刊,取消形象广告,选调版面主编,净化版面、净化稿件,海外版编委会要求“把有限的版面,用于真正的新闻”,“上对中央负责,下为读者着想”。 为使读者了解真实的中国某一侧面,海外版还开办了“微观中国”栏目,这也是海外版改进报纸的一项重要举措。
《人民日报》(海外版)改版引起了海外读者的热烈反响,纷纷来函来电表示极大的关注,并提出了诸多有益的建议。
旅居加拿大多年的华侨周先生在电子邮件中说:“《人民日报》(海外版)是我多年来的精神伴侣,它的一举一动都叫我十分牵挂。元旦开始,《人民日报》 (海外版)大变样了,版面好看,内容也更值得一读。”
侨居美国的张女士在电子邮件中也掩饰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多年在国外生活,对于祖国的每一个变化都喜在心头。祖国现在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富裕,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这是所有海外中国人的骄傲。《人民日报》(海外版)是反映祖国变化和传递祖国声音的很好的载体。今年以来,我欣喜地看到了这一变化。祝愿《人民日报》(海外版)越办越好!祝愿祖国越来越强大!”
王谨说:“过去海外读者对中国的印象比较抽象,现在的海外读者不仅需要了解中国的大政方针、各地的政治经济形势即“宏观”、“中观”的中国,还需了解这个国家的某一乡村某一城市或农、工、商、学某一行业,即具体的、鲜活的“微观”的中国。海外版的记者和民工同吃、同住、同干活;和棚户区居民整天生活在一起;穿上制服,和列车员一起干活、一起挤在小小的值班室里......这样的报道不仅触摸到了过去从未有过的深度,也锻炼了海外版的记者,使纸质媒体扬长避短,把文字的功能和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还介绍说,海外版的两个要闻版也将一般会议的报道进行简化处理,而对海外读者感兴趣的,如涉外婚姻、“洋打工”在中国、星巴克咖啡店是否应搬出故宫等国内外关注的热点话题,通过海外版的平台进行突出的处理和报道。
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20周年的纪念画册上,有胡锦涛总书记于2005年6月28日作出的批示 :“希望人民日报海外版进一步贯彻党的对外宣传的方针政策,全面客观报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建设进展情况,充分反映海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更好地办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真正成为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阵地,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独特窗口。”王谨说,胡总书记的指示蕴涵的意思丰富深远,实际上是对外宣工作“三贴近”作的具体阐述。
“三补课”与“三贴近”
中国有很多词汇被缩写,到了“三贴近”这儿,新闻工作者突然发现把这三个字的含义阐释出来却要走过那么长的一个历史空间,还要面对那么大的一个广阔的全球视野。
谈到“三贴近”,曾参加过包括党的十四大等许多重要会议报道的王谨首先提到的是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七大。
他认为,对党的十七大的报道,是一次“三贴近”的实践,《人民日报》(海外版)是一份党的机关报,既要保持机关报权威的特征,也要符合海外版读者阅读的需求。在他看来,恪守新闻规律与遵循“三贴近”的原则,是在一个轨道上同行。
谈到“三贴近”时,王谨说:“所谓‘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不仅是对国内媒体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对外报道的基本要求。作为党的外宣媒体,应遵循‘三贴近’的原则,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贴近中国的实际工作,贴近生活,贴近海外读者的阅读需求。”
对话中,我们不禁想到今日中国杂志社原社长兼总编辑黄祖安说过:“反映中国的社会生活,不是日常琐事的反映,其涵盖的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这生活应是时代发展的主脉搏。”
针对即将大规模展开的关于党的十七大的报道,王谨如是说:“熟悉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前提。”
就“三贴近”的话题,王谨还用他在一次赴会途中,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的一次谈话,做了更为生动的阐释:
“范敬宜作为资深新闻人,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新闻工作经历,他担任过经济日报社总编辑、中国外文局局长、人民日报社总编辑。2003年夏天,我和他乘同一列火车赴吉林延边参加一个会议,列车上他给我讲了一个‘三补课’的事例,很能说明‘三贴近’之间不可分割、缺一不可的关系。”接下来,王谨清晰地讲述了如何通过“三补课”,在新闻报道中一步步实现了“三贴近”的故事—
1984年初,新华社发了一条消息:我国钢产量突破7000万吨。在中宣部的一次吹风会上,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朱穆之同志批评说:“有些新闻单位缺乏新闻敏感性,把大事做小了,只发了条消息。”
范敬宜当时担任经济日報社总编辑,会后就问朱穆之“批评的是哪个单位啊?”
朱穆之说:“是说你呢。你回去看看《经济日报》。你们只在报眼上发了条消息。”
范敬宜回去打开那天的《经济日报》一看,果真只在报眼发了几百字的消息。于是他决定“补课”。
范敬宜马上组织记者采写了《中国实现七千万吨说明了什么?》系列报道。
朱穆之看后说:“写得不错,但没有交代钢产量突破7000万吨给老百姓带来了什么实惠。”
接着,范敬宜再次召集记者“补课”,采写了《吃穿用行的变迁》系列报道。
朱穆之看后又说:“有进步,但是还没有说明政府在其中起的作用。”
于是范敬宜召集记者第三次“补课”,采写了《吃穿用行变迁的背后》。
王谨说:“从这一报道事例看,一开始没有‘三贴近’,后来是一步一步去贴近,文章越来越精彩。”
事情过去了20多年,范敬宜在车上讲述这个“三贴近”的经典事例时,王谨一边听一边在思考,那列火车就是带着这些沉淀的成果一直行驶到今天,我们相信这个故事不仅会让王谨有所裨益,对新闻同行们也一定会有所收获。
在对外报道中,外宣媒体不能只是简单地满足“三贴近”的某一个方面。王谨对此说:“这个例子很说明‘三贴近’之间相互关联的关系。比如,最近南方淮河流域一带遭受水灾,我们记者的镜头不能只对准某个局部,报道某一个家庭灾后的生活状况如何,还应该对当地的抗灾全局,如当地政府如何组织救灾工作,救灾工作的效果如何等进行报道,只有点面结合,才能达到‘三贴近’的要求。”
王谨转述海外版前任总编辑杨振武的话更令人感到是字字精练:《人民日报》(海外版),要努力用中国视角报道世界,用世界视角介绍中国。”
要尽力贴近新闻现场
实践“三贴近”,记者就要到新闻现场去采访。用“脚”去写新闻,是中国老新闻人恪守的原则,也是党历来所倡导的好传统。中国著名新闻记者、新闻学家范长江的 《中国的西北角》,就是在四川和西北进行了两年的实地采访而完成的。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那句在业界流传甚广的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更是对深入新闻现场的诠释。
王谨说,在人民日报社工作多年,报社有个传统,就是新闻采访要到现场。
1986年,王谨到广西桂林去参加一个会议。开完会后,想到中越边境了解情况。原定人民日报广西记者站的同志来接站,但王谨下了火车,看到一辆大巴车上贴着“防城港”,那就是采访的目的地,他提包就上了车。颠簸了4个多小时的山路,到达那里已经是凌晨。接待站的人很奇怪,又是查证件又是打电话核实。王谨讲的故事带有戏剧性,但也说明在他心里,记者到新闻现场采访一直是他的追求。从1986年到1991年之间,王谨靠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或坐长途汽车或坐火车,先后采访了西藏、新疆、宁夏、青海等条件较差的地区。在新疆,为赶时间,他甚至乘坐卡车到兵团采访。深入的采访,给他带来难得的第一手材料,先后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四千里路云和月》、《从拉萨到亚东》、《今日北疆》、《宁夏:大门打开之后》等有影响的作品。
在王谨看来,网络信息的鼎盛和传媒手段的进步,使有些记者不深入到新闻现场,所以才会发生前阶段影响恶劣的“纸馅包子”假新闻事件。如果到现场去看看,去调查一下,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无论现代传媒技术如何发达,记者到新闻现场的传统都不能丢,要到新闻现场去观察、去报道。
同时王谨还认为,即使到了新闻现场,如果光凭地方发的材料,编编改改写出来的新闻也是很难有可读性的。好的报道需要进行补充采访,捕捉些有现场感的东西,使新闻活起来。他说:“现在的网络媒体十分发达,新闻发布会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但仅依靠新闻事件中相关单位发给记者的通稿,很难实现‘三贴近’。”
20世纪90年代初,王谨曾担任海外版机动记者组负责人,现在他即使是在副总编辑的岗位上,尽管编务繁忙,仍有很强的新闻采访欲。
在2007年8月4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有这样一篇文章 《走进“林都”伊春》,这是王谨和同事去伊春市时采写的。谈到那次采访经历时,王谨说:“到一个地方采访,除了听当地政府介绍情况,还要实地走一走,看看老百姓是怎么想的,到现场取证。记得有一天伊春市下着大雨,道路很不好走,我要求到林场工人家去看看他们的生活情况。林场工人生活不容易,他们过去伐木,现在从事多种经营,生活水平好了,就会从心底里拥护政府的政策。如果不到现场,没有这些鲜活的事例,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很苍白。”
网络的发达和信息的爆炸,好像便捷了写作,其实那是表面现象,独家新闻稿更不容易写了。新闻采写不拿出独到的、看家的本领,就不会达到想要的影响。所以在传媒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依然要呼唤好的传统、遵从规律,深入到新闻现场。今天作为海外版领导成员的王谨,似乎完全不必靠双腿深入到现场采访了,但在他心中仍有一个作为新闻人要一直行走在路上的坚定信念。今后他还希望争取机会,继续行走,多到百姓和生活中去,因为他自己也是百姓出身中的一员。
尾声:王谨的新书《岁月如歌》即将出版,可以说这既是对他新闻人生的一个回顾,也是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礼颂。在和王谨副总编辑的交流中,有一个很强烈的感觉,他谈问题非常直接,能够针对某一点直奔表达的主题,让人能感受到在他身上实践的热度与思考的深度的紧密结合。
几年前,本刊也曾与范敬宜和《望东方》总编辑韩松谈论过关于外宣人才的培养问题,受益匪浅。今天在采访王谨的时候,他再次用一个个新闻事例,让新闻工作者知道,在新闻实践中该怎样有心地将传统与现代结合。采访间, 记者意识到,这也是一个关于外宣人才培养的问题。
(稿件反馈请至[email protected],欢迎读者与主持人交流。)
责编:雪 石 周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