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现实 超越完美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ho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世纪80~90年代,席慕蓉以她的诗歌倾倒了无数台湾读者,也赢得了许多大陆读者的青睐。在其众多爱情诗中,《一棵开花的树》是公认的情诗中的明珠。在我看来,这首诗的魅力不仅在于它写尽了爱的坚贞与真诚,爱的失落与惆怅,更在于它将这份爱由彼岸回归于现实,升华为一种深沉而又理性的悲剧美,达到了对我国古代爱情诗的超越。
  从物理时间来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时间是永恒的。相对于无限的时间来说,生命的存在表现出不可避免的悲剧性。但从心理时间上,人又可以在与心灵的交流与碰撞中达到永恒,从而使生命呈现出澄澈、透明的超越性。为了获得这种超越性的“美丽”,我“在佛前求了五百年”,终于感动了佛,“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这里由于“我”的真诚而美丽的祈求,心理时间战胜了物理时间,实现了对现实此岸的超越,达到了“化作一棵树”的彼岸。在理想的彼岸中,这棵树任心灵自由的驰骋,可以“长在你必经的路旁”,可以为你“慎重地开满了花”,可以让你细听“我等待的热情”,他感受着那份热情,努力地开着美丽的花。自然化的人似乎要得到了幸福的空间,但作者并没有让美好的爱情在营构的物我合一的世界中实现,“我”并没有沉迷于虚幻的彼岸世界里,并没有在彼岸中忘却了一切,而是在现实中“你”的“无视”中,终于“落了一地”的“花瓣”,回到了无奈而又忧伤的此岸现实。这正是席慕蓉的深刻与伟大之处,她不但看到了人与人在心灵的碰撞与融合中实现的永恒之美,更清醒地意识到生命由于偶然性因素而导致的终极性的悲剧。生命从开始降生,就一天天接近死亡,面对死亡前短暂的生命,死亡后的无限的虚无,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开始了艰难的探索,或对功名的追逐,或对真理的追求,或皈依宗教,或反叛现实。席慕蓉这里的选择是:爱。她视爱为生命的本源,她说“我一直相信,世间应该有这样一种爱情,绝对的宽容﹑绝对的真挚﹑绝对的无怨﹑绝对的美丽。假如我能享有这样的爱,那么,就让我的诗来作它的证明”{1}。“我在佛前求了五百年”的爱便是这种绝对的爱,这种对抗死亡,对抗虚无,提升生命高度带有宗教信仰性质的爱情。生命在漫长的等待与期盼中,终于感受到这种爱情的闪现,觉察到了刹那即永恒的美,然而这种美却终于抵不过现实中一个偶然——“你”的“无视”。苦苦的寻觅,绚丽的爱情却毁于一个小小的偶然,似乎有些戏剧的意味,其实骨子里是对生命面对遍布的偶然性时一种无奈的扼腕感叹。这是一种对茫茫世界各种色相背后的无处不在的偶然性的深刻的觉悟。
  我国历代的爱情诗中大多表现的是一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温柔敦厚之美。从《诗经》中的《关雎》到南朝的《西洲曲》,从李白的《长相思》到李商隐的《无题》,民歌中有男欢女爱,也有婉诉衷肠,文人爱情诗中,有怨妇之哀,有闺中之思,大都难以突破现实悲欢,理想圆满的樊篱。当然也有“我欲与君相知,长命绝无衰”的生死不渝之爱,“锲臂饮清血,牛羊持祭天”的铁血丹心之情,但都缺乏对永恒的追问、对终极的思考,没有震撼而发人深思的悲剧性。只有《孔雀东南飞》和白居易的《长恨歌》两篇巨制歌写了爱情的穿越时空的永恒。刘兰芝与焦仲卿的殉情在化为鸳鸯中实现了圆满,《长恨歌》中的爱情主人公虽然有“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长恨,但是月宫相会毕竟给了他们美好的时刻。梁祝式的爱情固然令人荡气回肠,透露着古希腊式的悲壮,但那终觉如云天雾海,千山万水,是远离世俗的神话。它们无一例外地在彼岸世界实现了圆满,而席慕蓉则在现实中寻求圆满。既然我跨越时空的努力仍要落回到现实中的“一地花瓣”,那么就让我为自己的执著精神而自我感动,既然我已感受到了那种刹那的永恒之美,那种偶然的无视不只是永恒中的一瞬吗?就让我来以悲悯的情怀来对生命中的一切充满感恩,充满怀恋吧。因为她知道“爱必得忧伤”,她“愿意接受上苍一切的赐予和安排”{2}。因为不可避免的遗憾,她分外珍惜拥有,她的“心中因而常常充满了感动与感谢”{3}。这是一种明知残缺而无怨无悔﹑明知失去仍心存感激的席慕蓉式的圆满。这种现实中的圆满比古代爱情诗中那些或奉旨完婚,或化为连理的“大团圆”式的圆满,无疑具有一种超越性。它虽向往彼岸但不迷失,虽渴望完美但仍看到残缺,这是一种现实的人生态度,这是一种理性而不缺乏温情的爱情哲学。尤其是在工业社会进程中的今天,此岸的具体早已覆盖在彼岸的玄思之上,即便所有的爱情都要令人垂泪,生死许诺也不宜重于泰山了。所以人对爱情世界的向往已不再是终生的坚守与忠贞了,如果现实的偶然阻碍了爱情完美,那也无法抹杀爱情存在时的灿烂的曾经。因此在人的真实情感日益为物质生存困扰﹑爱情的保质期渐短的今天,这种对于爱情的态度,更具亲和力,更具现实意义。
  席慕蓉的这首小诗,不但实现了从此岸向彼岸的超越,而且实现了由彼岸向此岸的回归。在这种超越与回归中,我们感受到幸福与遗憾,甜蜜与忧伤两种相反相成的生命情感构成了一种张力。在这种张力之美中,我们领略着生命的苍凉与美丽。
  
  注 释
  {1}席慕蓉. 七里香 [Z] 广州:花城出版社,1987 第109页
  {2}席慕蓉. 有一首歌 [Z]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第32页
  {3}席慕蓉. 有一首歌 [Z]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第13页
其他文献
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宋代著名政治家、散文家、诗人,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前人在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风格时说:“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海,广阔而深厚;泉,清丽而隽永;澜,起伏而多致;潮,汹涌而澎湃。这是对这几位作家作品风格的整体评价。欧阳修的散文,无论状物写景、叙事怀人、议论抒情,都显得摇曳多姿,富于变化,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秋声赋》是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散
期刊
备课《孔雀东南飞》之时,看着教师教学用书中对于焦仲卿的“软弱无能、死守孝道”的评价,心中总感沉重,一种不平之情不由而生。在我的眼里焦仲卿完全不应该是上述的那些评价。  我们先来掂量掂量这些评价。  先从学生的视角看。如果,我们采用了这些评价,说“死守孝道”是不好的,“软弱无能”是不行的;那么,我们的这些尚处于叛逆期、与家长之间很少沟通、思想尚未成熟、遇事不够冷静的学生该怎么办?如果,我们又将这场悲
期刊
关于诗歌的艺术媒介的讨论,许多人都把侧重点放在诗歌的媒介特征上,探幽发微。这一点固然很重要,但却忽视了对其本源问题“诗歌的艺术媒介”即诗歌的特殊的言说方式问题的探讨。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探讨这个问题呢?因为,诗歌的本质既包括内容本质又包括形式本质(吕进先生对此提出了相关的新说,即诗的内容本质在于它的审美视点即观照方式,而形式本质就在于诗歌的言说方式上),而对诗歌这种特殊的言说方式也即其形式本质的
期刊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认为,老子是《老子》推设的作者,而老子是谁,迄今没有令人满意的定论,甚至是否真有过老子其人,也还值得怀疑。中国古代事实上并无单一作家的概念,“某某子”不过是一本书,这本书代表了被认为是其人所创立的思想学派,书的作者实际上也未必就是此人。{1}本文中的老子、庄子并非指老庄其人,而是指这一学派以及创始人。  “道”作为老子思想的哲学母题,在八十一章中共出现七十五次。张隆溪在《
期刊
何其芳在1932年一共写了两首《秋天》,前者写于6月23日,后者写于9月19日晨,为了加以区别,两者分别用《秋天(一)》和《秋天(二)》为题,这两首诗都收入作者的第一部诗集《预言》。  写作《预言》的时候,何其芳正在北京大学读书,人处北京,而心恋故土。在两首《秋天》中所展示的景象乃是他的故乡所特有的。比如在《秋天(一)》中就直接点明“南方的乔木”,在《秋天(二)》中透露出的也是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
期刊
话剧《雷雨》一经诞生,即震惊中国文坛,并一举奠定了作者曹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从《雷雨》诞生的那一天起,围绕主人公周朴园的性格就产生了激烈争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两派:一派认为周朴园是真念旧、有人情味的好男人,姑且称之为“真情派”;另一派则认为周朴园虚伪、狡诈,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伪善派”。两派都各有理由,真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毕竟,周朴园本身就是一个圆形人物,可以从
期刊
阅读和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读”和“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要使其正常运转,就需要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套“紧迫、结合加突破”教学法,效果较佳,现提出来,与大家商榷。    一、把握课程标准,增强读写结合的急迫感。    《语文课程标准》之二“阶段目标”对“
期刊
有行家说,听语文课只需听个开头,就知该教师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如何了。我觉得此话不无道理,如果把一堂课的教学氛围比作一座“围城”的话,那么如何在讲课伊始,就使得学生不由自主地随你神游到这座城内,且凝神细听,心无旁骛,确实是一门艺术,也是教师多方面素质的一个综合反映。  教无定法,新课导入也没有固定的形式,宜根据不同的体裁和具体的篇章随机而定,采取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导入方法。    一、剖析文题  
期刊
上个世纪初,以胡适先生的《尝试集》为发端的白话新诗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在世人眼前当时间进入20年代,在新诗已经基本上立足以后,作为新诗发展史上的另一重要社团——新月派,所要做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新诗与旧诗之间建立一架不可少的桥梁”,二是把创作的重心从早期白话诗人关注“白话”转向“诗”自身,也即“使诗成为诗”“如果说,早期白话诗人是从中国传统中处于边缘位置的宋诗那里,获得反叛的历史依据与启
期刊
“春,女悲;秋,士悲”(《毛诗正义》)秋天的凄严衰残易于触发寒士的情思,引起他们一种永恒的遗憾而郁达夫却是恋秋的,他饱含深情,把秋天当作了知己,在寂静无人之时倾诉着自己的心曲,彼此之间达到了完美交融的境界  因为对秋天有着一种真切的感受独特的情怀,郁达夫创作了许多写及秋天的文质兼美的散文,如《立秋的夜》《雁荡山的秋月》《半日的游程》《感伤的行旅》等;吟咏秋景的诗歌也有数十首,如《旧历八月十六夜观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