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固化下来的文化模式被不断打破,人们从传统束缚中挣脱出来,不断用创新设计形成对旧事物的否定。从陶瓷产业的市场文化构成来看,观念文化占到了主导地位,审美的需求成为陶瓷产品面向市场设计时首先考虑的因素之一。目前,从整体来看,陶瓷产业的规模和效益依然不理想,虽然陶瓷产品设计不是束缚陶瓷市场发展的唯一原因,但是种种问题表明,陶瓷产品设计对其产业市场发展的影响却不可忽视。
目前中国陶瓷产业在陶瓷产品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不到位。陶瓷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由于我国的陶瓷产品的生产成本低,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中一直处于有利位置。基于上述原因,有很多企业,特别是日用陶瓷企业一直处于单一稳定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简单运作状况,忽略了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和国际陶瓷市场对日用陶瓷产品向高档次产品转变的要求。
2.缺乏人文意识。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国民素质和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以人为本,物为人用”的主旨正日益融入现代社会。陶瓷物品的设计和运用,都必须基于人的生活,美化人的生存环境,引发人们健康良好的心绪,促成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设计者必须细致入微地为使用者的身心需求着想,才能令使用者品味出他们如何结合美的规律与社会时尚,有的放矢地服务于各阶层人士,让人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融洽和依赖。
3.忽视市场的调研。市场调研与陶瓷产品设计的有机结合是陶瓷企业走向良性循环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的陶瓷产品出口由于价格问题先后遭遇到不止一次的反倾销,因此,企业必须调整经营策略,通过对国际陶瓷市场的深入调研和总体把握,重视对进口国消费者的人性化研究、分析,使市场调研、技术创新、产品设计三者有机结合,从而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使企业进入良性的循环轨道。
在陶瓷产品面向市场的设计过程中,必须着眼于功用与文化相统一的设计理念。
功用的设计理念是陶瓷产品设计时最基本的要求。现代背景下陶瓷产品设计中的功用理念是从属于现代设计理念的。现代设计理念要求要以现代人的特点为出发点,要考虑到时代特点以及现代人的因素。现代人的需求呈多元化的趋势,对陶瓷产品的功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时代,人们更关注陶瓷产品对环境影响的问题及陶瓷产品的易用性和时尚性。最初的陶瓷器具的功能主要是实用,之后便在实用的同时注重审美功能的并存。使用是其最根本的目的,即陶瓷器具先天就具有了功用基因,只不过在其发展过程中对艺术性的追求逐渐削弱了对功用性的关注。
陶瓷产品设计应与同时代的文化艺术协调一致。国际陶瓷产品设计早已融入现代设计大潮中,反映了现代国际社会的文化与审美取向,同时也融入了本土文化的基因。从意大利、西班牙的瓷砖设计来看,本土文化融合当下全球性设计思潮的烙印相当之深。中国传统陶瓷造型审美强调表现自然韵味,追求富于感情的自然美,实际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然而,现代社会语境中的陶瓷产品却有一种潜在的理性特征,这是与信息化社会的审美相一致的,也是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相切合的,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才是现代设计理念的根本。
此外,陶瓷产品设计也应相宜于人们的生活方式。陶瓷器物的诞生初衷就是为了生活需要,具有一种质朴的人本意识,但由于当时物质技术条件及人自身的认识所限,它只是一种自发的、处于本能的理念。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人本理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理念的核心,要求设计师要具有务实的精神,要设计“以人为本”的陶瓷产品,而不是片面地追求装饰和形式。陶瓷产业的产品设计应该更多地把目光投射到人们多元化的需求上,尊重人的情感和习俗,以人体工学、经济原则为基础,强调设计的生动性、有机结构和人情味。现代设计理念中功能主义原则的确立,使人类的造物文明进入了新的时代,民间陶瓷质朴的功用理念与现代功能主义设计原则尽管在手工生产与机器工厂生产上有根本的区别,但它们在价值取向上还是有一定共通性的。所以,在产品设计中结合现代设计的功用原则,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将设计的文化因素融入产品设计当中,使以物质形式存在的产品就具备了人格化,产品的亲和力就会得到增强,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从而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
陶瓷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具,这些陶瓷器具大多同时具有特定的使用功能及相应的审美形式,即陶瓷具有物质功能和文化功能双重属性。在现代陶瓷设计中,既要遵循传统的设计原则体现陶瓷的物质功能,又要体现陶瓷的文化功能上的创新与发展。
从陶瓷产品的文化发展历程来看,不同时代的陶瓷产品折射了不同时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凝缩了社会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随着社会的变迁,不同层次的文化也不断地进行创新。文化是一种“本体底蕴”,人是文化的主体,同时也被文化所影响。文化的创新是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在文化的变迁过程中,由于其相对优越性、适应性、复杂性、可行性和成果的可见性,某些创新可能会比其他创新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因此,文化变迁对人的认知影响,首先是培育人们新的价值观。它是外界事物的存在形式和人的客观物质活动的结构形式,以价值的方式在人们心理活动中进行内化,又以意识、观念的文化形态呈现出来。其次,文化的变迁赋予历史发展中人们特殊的文化个性。不同时代的文化体系的变化,赋予社会成员与这个历史时代相适应的文化个性。由此可见,文化的创新对消费者群体的认知必将产生重要影响,反映在陶瓷产品市场上,这就要求陶瓷产品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现代陶瓷产品的设计俨然已经构成了一种设计文化,造型与装饰的要求日益提高,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协调更加合理化、科学化、艺术化。陶瓷产品设计已不是单纯的物质形态表现,它包涵了功能性,经济性,审美性,以及由这些所引发的其他内容,通过器形的形色制作工艺以及材料的运用,通过审视,评判、揣摩达到心理和情感的沟通与和谐,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陶瓷产品的设计所包含的美学内容,已不是从单~造型的某一种构成方式或基本形态的体现所能概括的。单纯的、表面的或孤立地谈论造型形式美、技术美、色彩美已不能完整的表达陶瓷产品的美学意义。陶瓷产品设计中,实用性是第一属性,产品的形式美是表现事物内容的外在形象,它必须与内容完美地统一结合。而外在形式又先于造型内在美被人们感知,通过形状,结构,色彩等要素表现外在美。
综上所述,陶瓷的创新设计要求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审视设计的创新意义,设计应超越传统的设计观念与文化的创新保持一致的步调,这样才符合市场的需求。
目前中国陶瓷产业在陶瓷产品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不到位。陶瓷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由于我国的陶瓷产品的生产成本低,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中一直处于有利位置。基于上述原因,有很多企业,特别是日用陶瓷企业一直处于单一稳定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简单运作状况,忽略了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和国际陶瓷市场对日用陶瓷产品向高档次产品转变的要求。
2.缺乏人文意识。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国民素质和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以人为本,物为人用”的主旨正日益融入现代社会。陶瓷物品的设计和运用,都必须基于人的生活,美化人的生存环境,引发人们健康良好的心绪,促成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设计者必须细致入微地为使用者的身心需求着想,才能令使用者品味出他们如何结合美的规律与社会时尚,有的放矢地服务于各阶层人士,让人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融洽和依赖。
3.忽视市场的调研。市场调研与陶瓷产品设计的有机结合是陶瓷企业走向良性循环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的陶瓷产品出口由于价格问题先后遭遇到不止一次的反倾销,因此,企业必须调整经营策略,通过对国际陶瓷市场的深入调研和总体把握,重视对进口国消费者的人性化研究、分析,使市场调研、技术创新、产品设计三者有机结合,从而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使企业进入良性的循环轨道。
在陶瓷产品面向市场的设计过程中,必须着眼于功用与文化相统一的设计理念。
功用的设计理念是陶瓷产品设计时最基本的要求。现代背景下陶瓷产品设计中的功用理念是从属于现代设计理念的。现代设计理念要求要以现代人的特点为出发点,要考虑到时代特点以及现代人的因素。现代人的需求呈多元化的趋势,对陶瓷产品的功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时代,人们更关注陶瓷产品对环境影响的问题及陶瓷产品的易用性和时尚性。最初的陶瓷器具的功能主要是实用,之后便在实用的同时注重审美功能的并存。使用是其最根本的目的,即陶瓷器具先天就具有了功用基因,只不过在其发展过程中对艺术性的追求逐渐削弱了对功用性的关注。
陶瓷产品设计应与同时代的文化艺术协调一致。国际陶瓷产品设计早已融入现代设计大潮中,反映了现代国际社会的文化与审美取向,同时也融入了本土文化的基因。从意大利、西班牙的瓷砖设计来看,本土文化融合当下全球性设计思潮的烙印相当之深。中国传统陶瓷造型审美强调表现自然韵味,追求富于感情的自然美,实际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然而,现代社会语境中的陶瓷产品却有一种潜在的理性特征,这是与信息化社会的审美相一致的,也是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相切合的,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才是现代设计理念的根本。
此外,陶瓷产品设计也应相宜于人们的生活方式。陶瓷器物的诞生初衷就是为了生活需要,具有一种质朴的人本意识,但由于当时物质技术条件及人自身的认识所限,它只是一种自发的、处于本能的理念。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人本理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理念的核心,要求设计师要具有务实的精神,要设计“以人为本”的陶瓷产品,而不是片面地追求装饰和形式。陶瓷产业的产品设计应该更多地把目光投射到人们多元化的需求上,尊重人的情感和习俗,以人体工学、经济原则为基础,强调设计的生动性、有机结构和人情味。现代设计理念中功能主义原则的确立,使人类的造物文明进入了新的时代,民间陶瓷质朴的功用理念与现代功能主义设计原则尽管在手工生产与机器工厂生产上有根本的区别,但它们在价值取向上还是有一定共通性的。所以,在产品设计中结合现代设计的功用原则,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将设计的文化因素融入产品设计当中,使以物质形式存在的产品就具备了人格化,产品的亲和力就会得到增强,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从而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
陶瓷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具,这些陶瓷器具大多同时具有特定的使用功能及相应的审美形式,即陶瓷具有物质功能和文化功能双重属性。在现代陶瓷设计中,既要遵循传统的设计原则体现陶瓷的物质功能,又要体现陶瓷的文化功能上的创新与发展。
从陶瓷产品的文化发展历程来看,不同时代的陶瓷产品折射了不同时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凝缩了社会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随着社会的变迁,不同层次的文化也不断地进行创新。文化是一种“本体底蕴”,人是文化的主体,同时也被文化所影响。文化的创新是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在文化的变迁过程中,由于其相对优越性、适应性、复杂性、可行性和成果的可见性,某些创新可能会比其他创新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因此,文化变迁对人的认知影响,首先是培育人们新的价值观。它是外界事物的存在形式和人的客观物质活动的结构形式,以价值的方式在人们心理活动中进行内化,又以意识、观念的文化形态呈现出来。其次,文化的变迁赋予历史发展中人们特殊的文化个性。不同时代的文化体系的变化,赋予社会成员与这个历史时代相适应的文化个性。由此可见,文化的创新对消费者群体的认知必将产生重要影响,反映在陶瓷产品市场上,这就要求陶瓷产品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现代陶瓷产品的设计俨然已经构成了一种设计文化,造型与装饰的要求日益提高,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协调更加合理化、科学化、艺术化。陶瓷产品设计已不是单纯的物质形态表现,它包涵了功能性,经济性,审美性,以及由这些所引发的其他内容,通过器形的形色制作工艺以及材料的运用,通过审视,评判、揣摩达到心理和情感的沟通与和谐,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陶瓷产品的设计所包含的美学内容,已不是从单~造型的某一种构成方式或基本形态的体现所能概括的。单纯的、表面的或孤立地谈论造型形式美、技术美、色彩美已不能完整的表达陶瓷产品的美学意义。陶瓷产品设计中,实用性是第一属性,产品的形式美是表现事物内容的外在形象,它必须与内容完美地统一结合。而外在形式又先于造型内在美被人们感知,通过形状,结构,色彩等要素表现外在美。
综上所述,陶瓷的创新设计要求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审视设计的创新意义,设计应超越传统的设计观念与文化的创新保持一致的步调,这样才符合市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