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孙,21岁,是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两年前去国外某大学读书,半年前不知何故回国,此后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鲜少见他出门。有热心人问起他的状况,碍于面子,他的父母总解释说国外环境过于复杂,学业压力太大,孩子想暂时回来调养一阵子再说。其实孙某的家人明白,这孩子是无法再回去读书了,而且家人曾经试探性地问过他的打算,他还是想专职炒股,自认为在炒股方面能力非凡、见识卓越,每年至少能挣100万,而且自觉高人一等,看不起所有人。他常常熬夜上网,白天仍不知疲惫,像是上了发条的机器人,整日忙于所谓的“股票事业”,时刻关注股市的动态,相信一些道听途说的网上消息,用自创的“理论”研究股市行情。和人讲话时,小孙滔滔不绝,经常不断变换话题,让听的人跟不上他的节奏,讲的都是一些自夸的话。家人见他整天沉迷于网络,生活毫无节律,睡觉、吃饭都不按时,曾多次规劝他选择一个正当的职业,可他却充耳不闻,说急了就发脾气,让家人“闭嘴”。孙某从小就外向、开朗,但不像现在这么多话,家人和他讲话都小心翼翼的,处处顺着他,否则一点小事就会惹他不高兴、发一通火,甚至将家中的家具、电器砸坏,弄得家中气氛十分紧张。
孙某的母亲了解孩子的个性,只要是他决定的事,谁说都没用,想到此,她又不由得回想起三年前的事:那年孙某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不愿就读于专科或找工作,在家待了一年。这期间他迷恋上了网络,整天看一些乱七八糟的新闻。有一天,他突然提出要去国外攻读经济学,非让家人给他办出国手续,说网上有条招生简章,只要交钱就能上国外的某个大学,还能确保毕业后留在国外工作。家人当时极力反对,认為他无法独立生活,在国外更是无人照顾,出国费用又高,家庭无法承受。家人劝他打消这个想法,可孙某却固执己见、情绪激动,为此经常对家人发火、闹情绪。有次在发脾气之后还用头撞墙、以死相逼,扬言说如果不让他出国就死给家人看。家人迫不得已才同意了他的要求,还在他临走前,给他报了个英语班,让他尽快熟悉国外的语言,以便和人顺畅交流。出国留学第一年,孙某读书还算顺利,定期和家人通个电话、要些生活费,学习基本上还能跟得上。孙某的父母觉得他又恢复了常态,以为他之前在家折腾不过是因为出国心切。可惜好景不长,有一天,家人突然接到国外的电话,通知他们到学校接孙某回国。家人匆忙赶到,从学校老师那里得知孙某经常整夜上网,还脾气暴躁,和室友们合不来,经常因为小事和人吵架,最近又疑神疑鬼,怀疑有个室友偷拿了他的钱包,为此和对方大打出手,并到警察局里报了案,说室友犯了偷窃罪,可后来经查明并无此事。由于这件事关系重大,校方担心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和学生的安全,无法让孙某继续就读,便以委婉的语气劝告孙某的父母接孩子回家调养,实为劝其退学。得知这些情况后,家人只能给孙某办理了退学手续,将他接了回来。在回国的路上,孙某还气势汹汹地谴责校方偏袒那个室友。家人觉得也许是国外的环境与国内不同,对孩子造成了坏的影响,后悔将他送出国。父母准备多留出一些时间给孩子,希望他适应之后再作今后的打算。
谁曾想,孙某回国还不到半年就又开始“幻想”起来,依旧想通过炒股赚大钱,每天忙于学习各种所谓的炒股技巧,兴致勃勃地和家人大谈特谈自己的创业大事,自夸头脑灵活、反应敏捷,对股市的动态把握准确,自认为只要是他确定要投资的股票肯定会大赚一笔,还四处鼓动周围的亲朋好友都来找他投资。事实上,他的炒股生涯是有赚有赔,但基本是赚少赔多,欠下了一堆债务,可孙某却总是拿着自己成功的例子和人说事,忽略赔钱的事实,坚信自己能成就大事,对于家人托朋友介绍的一般性工作不屑一顾,感觉自己要是去了那里会降低了身价。几个月前,他又因为下错了赌注、投错了股而赔了几十万元。孙某的家庭经济状况本来还可以,但也经不起他如此折腾,毕竟不是一笔小数目。为了还债,他的父母只好动用了多年的积蓄,好在有退休工资可以维系生计,他的父亲又与合伙人做起了小买卖,日子还算凑合。这次巨额投资失败后,孙某的确消停了很长时间,暂时不再去想进一步炒股投资的事情,每天的表现大致又恢复了往常的情况,也提出要到人才交流中心投简历试试看,家人感到很欣慰,觉得孩子终于可以正常地思考问题了。
后来,因未找到合适的工作,孙某仍继续忙着炒股,缺少稳定收入的他和父母一起生活,成了个彻底的“啃老族”。凡是了解他情况的女孩自然不愿意和这样的人做朋友,所以,孙某至今仍是光棍一条。家人实在对孙某不思进取的态度看不下去了,也不理解他为何会隔一段时间就折腾一阵子,反复劝说下,带他到心理科就诊。在医生的诊断下,家人才明白,原来孙某的异常表现是一种“躁狂发作”。
孙某的母亲了解孩子的个性,只要是他决定的事,谁说都没用,想到此,她又不由得回想起三年前的事:那年孙某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不愿就读于专科或找工作,在家待了一年。这期间他迷恋上了网络,整天看一些乱七八糟的新闻。有一天,他突然提出要去国外攻读经济学,非让家人给他办出国手续,说网上有条招生简章,只要交钱就能上国外的某个大学,还能确保毕业后留在国外工作。家人当时极力反对,认為他无法独立生活,在国外更是无人照顾,出国费用又高,家庭无法承受。家人劝他打消这个想法,可孙某却固执己见、情绪激动,为此经常对家人发火、闹情绪。有次在发脾气之后还用头撞墙、以死相逼,扬言说如果不让他出国就死给家人看。家人迫不得已才同意了他的要求,还在他临走前,给他报了个英语班,让他尽快熟悉国外的语言,以便和人顺畅交流。出国留学第一年,孙某读书还算顺利,定期和家人通个电话、要些生活费,学习基本上还能跟得上。孙某的父母觉得他又恢复了常态,以为他之前在家折腾不过是因为出国心切。可惜好景不长,有一天,家人突然接到国外的电话,通知他们到学校接孙某回国。家人匆忙赶到,从学校老师那里得知孙某经常整夜上网,还脾气暴躁,和室友们合不来,经常因为小事和人吵架,最近又疑神疑鬼,怀疑有个室友偷拿了他的钱包,为此和对方大打出手,并到警察局里报了案,说室友犯了偷窃罪,可后来经查明并无此事。由于这件事关系重大,校方担心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和学生的安全,无法让孙某继续就读,便以委婉的语气劝告孙某的父母接孩子回家调养,实为劝其退学。得知这些情况后,家人只能给孙某办理了退学手续,将他接了回来。在回国的路上,孙某还气势汹汹地谴责校方偏袒那个室友。家人觉得也许是国外的环境与国内不同,对孩子造成了坏的影响,后悔将他送出国。父母准备多留出一些时间给孩子,希望他适应之后再作今后的打算。
谁曾想,孙某回国还不到半年就又开始“幻想”起来,依旧想通过炒股赚大钱,每天忙于学习各种所谓的炒股技巧,兴致勃勃地和家人大谈特谈自己的创业大事,自夸头脑灵活、反应敏捷,对股市的动态把握准确,自认为只要是他确定要投资的股票肯定会大赚一笔,还四处鼓动周围的亲朋好友都来找他投资。事实上,他的炒股生涯是有赚有赔,但基本是赚少赔多,欠下了一堆债务,可孙某却总是拿着自己成功的例子和人说事,忽略赔钱的事实,坚信自己能成就大事,对于家人托朋友介绍的一般性工作不屑一顾,感觉自己要是去了那里会降低了身价。几个月前,他又因为下错了赌注、投错了股而赔了几十万元。孙某的家庭经济状况本来还可以,但也经不起他如此折腾,毕竟不是一笔小数目。为了还债,他的父母只好动用了多年的积蓄,好在有退休工资可以维系生计,他的父亲又与合伙人做起了小买卖,日子还算凑合。这次巨额投资失败后,孙某的确消停了很长时间,暂时不再去想进一步炒股投资的事情,每天的表现大致又恢复了往常的情况,也提出要到人才交流中心投简历试试看,家人感到很欣慰,觉得孩子终于可以正常地思考问题了。
后来,因未找到合适的工作,孙某仍继续忙着炒股,缺少稳定收入的他和父母一起生活,成了个彻底的“啃老族”。凡是了解他情况的女孩自然不愿意和这样的人做朋友,所以,孙某至今仍是光棍一条。家人实在对孙某不思进取的态度看不下去了,也不理解他为何会隔一段时间就折腾一阵子,反复劝说下,带他到心理科就诊。在医生的诊断下,家人才明白,原来孙某的异常表现是一种“躁狂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