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产教融合背景介绍
2014年,国务院提出“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2015年,國务院要求“深化产教融合,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2016年,中共中央提出“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将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用10年左右时间,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要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出既具备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行业实践经验及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级专业管理人才。为达到这一目标,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关键的一步,让学生更有效地了解行业,熟悉岗位职责,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立上,在国际贸易专业师资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应用型本科,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这对提高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学习成果,提升应用型本科的认可度,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校企协同发展,获得双赢
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方式,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帮助双方协同发展和共赢。教师可以将自身专业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优势,向企业单位提供智慧创意和人力支持,参与到企业相关部门对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中,让企业能够在合作中实现效益的提升。教师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带领学生近距离接触社会,及时而准确地了解企业运营机制、企业结构、企业研发方式等具象化的环节和内容,累积经验,增强实践能力,进而在专业和课程制定上具有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师通过在企业中的锻炼学习,能够掌握最新的开发技术和研究成果,能够将自身的经历融合到专业的理论教学过程中,把企业的真实案例作为教学中的重要资源和教学案例,打造更符合实际需求的教学课程。此外,校企之间建立服务与合作关系,能够为企业储备人才,提供各种技术研发支持。
(二)让教师的职业技能更加全面
在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背景下,以经济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出来的双师型教师不仅能够强化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而且能够为国家高等学院的发展提供施教人员保障,实现教师队伍的职业技能随着专业结构和社会需求而不断调整变化和适应。这符合当今的实践需要,最终能促进双师型师资力量更加健康全面地发展。
三、构建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路径
(一)教师需要转变观念
转变教师观念是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在驱动。这要求强化教师的教学思想,使他们了解到职业技能、实践培训、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作用。因此,教师只有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旅游学科其更新速度快,教师更应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促使自己的知识经常更新,主动参加相关培训,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而不是名义上的称号。教师要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设计,把实践能力作为基本教学能力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引进行业专家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强化与国贸企业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通过从行业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进行指导,对其进行传帮带,并制定行业导师制,导师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培养方案,并要求教师参加培训和实践锻炼,培训结束后进行学习汇报。聘请企业优秀管理人员、技术专家来院校讲学或在校兼职教学,定期组织教师前往旅游企业进行参观考察、挂职训练、带领学生在企业中实习等方式,强化“双师型”教师质量。另外,要鼓励教师与旅游企业间合作,共同组织科研项目,在技术开发与技术改造上,为旅游企业出谋划策。这既培养了他们的科研素质、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又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三)完善激励制度
独立学院在“双师”教师的队伍建设上,要有激发教师学习和教学热情的措施。要有独立学院“双师”教师职称评定和晋升的渠道。第一,政府方面应制定激励政策,在独立学院教师职称评定中有相应的关于“双师型”的加分政策。在进行职称评定时,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实践性和学术性相结合,从而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壮大。第二,在经济待遇方面,根据情况提高其课时费标准,只有完善激励制度,才能使教师更有动力,不断提高自己,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双师”教师。(作者单位:黑龙江财经学院)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名称:产教融合背景下国贸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研究,课题编号:GJD1318026
2014年,国务院提出“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2015年,國务院要求“深化产教融合,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2016年,中共中央提出“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将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用10年左右时间,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要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出既具备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行业实践经验及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级专业管理人才。为达到这一目标,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关键的一步,让学生更有效地了解行业,熟悉岗位职责,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立上,在国际贸易专业师资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应用型本科,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这对提高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学习成果,提升应用型本科的认可度,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校企协同发展,获得双赢
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方式,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帮助双方协同发展和共赢。教师可以将自身专业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优势,向企业单位提供智慧创意和人力支持,参与到企业相关部门对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中,让企业能够在合作中实现效益的提升。教师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带领学生近距离接触社会,及时而准确地了解企业运营机制、企业结构、企业研发方式等具象化的环节和内容,累积经验,增强实践能力,进而在专业和课程制定上具有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师通过在企业中的锻炼学习,能够掌握最新的开发技术和研究成果,能够将自身的经历融合到专业的理论教学过程中,把企业的真实案例作为教学中的重要资源和教学案例,打造更符合实际需求的教学课程。此外,校企之间建立服务与合作关系,能够为企业储备人才,提供各种技术研发支持。
(二)让教师的职业技能更加全面
在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背景下,以经济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出来的双师型教师不仅能够强化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而且能够为国家高等学院的发展提供施教人员保障,实现教师队伍的职业技能随着专业结构和社会需求而不断调整变化和适应。这符合当今的实践需要,最终能促进双师型师资力量更加健康全面地发展。
三、构建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路径
(一)教师需要转变观念
转变教师观念是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在驱动。这要求强化教师的教学思想,使他们了解到职业技能、实践培训、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作用。因此,教师只有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旅游学科其更新速度快,教师更应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促使自己的知识经常更新,主动参加相关培训,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而不是名义上的称号。教师要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设计,把实践能力作为基本教学能力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引进行业专家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强化与国贸企业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通过从行业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进行指导,对其进行传帮带,并制定行业导师制,导师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培养方案,并要求教师参加培训和实践锻炼,培训结束后进行学习汇报。聘请企业优秀管理人员、技术专家来院校讲学或在校兼职教学,定期组织教师前往旅游企业进行参观考察、挂职训练、带领学生在企业中实习等方式,强化“双师型”教师质量。另外,要鼓励教师与旅游企业间合作,共同组织科研项目,在技术开发与技术改造上,为旅游企业出谋划策。这既培养了他们的科研素质、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又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三)完善激励制度
独立学院在“双师”教师的队伍建设上,要有激发教师学习和教学热情的措施。要有独立学院“双师”教师职称评定和晋升的渠道。第一,政府方面应制定激励政策,在独立学院教师职称评定中有相应的关于“双师型”的加分政策。在进行职称评定时,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实践性和学术性相结合,从而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壮大。第二,在经济待遇方面,根据情况提高其课时费标准,只有完善激励制度,才能使教师更有动力,不断提高自己,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双师”教师。(作者单位:黑龙江财经学院)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名称:产教融合背景下国贸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研究,课题编号:GJD1318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