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几条无心之语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ke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别让讥笑你的人说中


  这句话是我母亲说的。
  作为一个生于贫家且淘气的小孩,我常常受人讥笑和鄙视。于是,我那时经常与人打架,往往把自己搞得满身伤痕。
  母亲为此很揪心,常常苦口婆心地唠叨我,其中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别让讥笑你的人说中。
  面对别人的讥笑,最好的回击,不是反唇相讥。你最有力的反击,就是不让他说中。
  母亲这句话,是她在几十年人生挣扎中总结出来的。当年,邻居嘲笑她“全家加在一起都打不过一只鹅”时,她并没有跳起来“回敬”对方,私底下却比往常更努力地工作,更用心地教育孩子,更认真地打理生活。
  同样一句话,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直接决定了你的命运走向。有人被泼了一盆水,恨不得马上还对方一盆开水;而有的人则如石灰,泼来的冷水直接激发出他的热量。在此后几十年的人生中,我没有把自己变成一个笑话,全仰仗母亲在我成长过程中经常唠叨的这句话。
  很幸运,我听进去了。

种花是为了开心


  儿时的邻居王伯伯喜欢种花,把自家门口的小花圃伺弄得花团锦簇,四时飘香。这个小小的花园成为这个大杂院里一处耀眼的风景。而王伯伯的花常常被偷摘,甚至被连盆偷走。
  对此,王伯伯的老婆很愤怒,常常尖声怒骂偷花贼。有一次,她甚至还用朱漆在牌子上写下鲜红的几个大字:“摘花、偷花,死全家。”牌子挂在花枝上,异常刺目。
  王伯伯对老婆说:“我们种花是为了什么?”
  “为了好看,为了开心!”
  “那现在好看吗,开心吗?”
  “院子里本来没有花。我们为了开心,种了。花开得很好,我们很开心。但有人来偷花,你生气,开始把所有的邻居当成假想敌,一通乱骂和诅咒,搞得偷花的人恐惧,没偷花的人厌恶。我们为了开心而种的花却带来了不开心。如果我们因为愤怒与积怨把花圃拆了,而我们从此后一想起花,就想起不愉快的事,这是我们想要的吗?”
  王伯母听他说完,默默地把牌子取掉,从此没再骂人。那以后,他们在修枝、剪枝或者发出新花苗时,还专门把花枝装到一个花瓶里,让喜爱的人们去自取。
  那以后,摘花的人少了,而院里各处都开出了美丽的花。
  “种花是为了开心”,这句话对我影响至深。以开心为目的做事,切不要变成伤心或恶心的结局。一切全在于看事情的眼光与态度,以及对物质的得失感。

幸亏不是花盆


  这句话是外婆的邻居李奶奶讲的。李奶奶家就在外婆家楼下的过道旁。有一天,我在二楼玩,听到楼下李奶奶说到油糕、蒸馍什么的,这两样都是我爱吃的,于是便扑上阳台,探头往下看。一不小心,将阳台边沿的一盆水撞了下去,兜头浇在了李奶奶身上。李奶奶遭此一劫,抬头看到被吓得魂飞天外的我,居然出乎意料地大笑起来,说:“小子,你是看着天热,给奶奶送洗澡水来了?”说罢,捡起那个闯祸的塑料盆,自语道:“幸亏不是花盆。”言语之间,竟有几分大难不死的庆幸。
  在我手边上,确实有几个陶瓷花盆,要是落下去砸在李奶奶头上,结局恐怕就没有那么轻松了。
  遭遇突如其来的麻烦,第一反应不是去与麻烦纠缠,而是庆幸遇上的不是更大的麻烦,并且从中获得一种“赚到”的幸运感。李奶奶满头是水,一脸庆幸地说出这句话的样子,让我记忆深刻,也让这句话深深地镌刻进了我的人生观里。在之后几十年的人生里,无数次突如其来的麻烦甚至灾祸突然降临时,这句话都会闪现在我脑海里:“幸亏不是花盆!”

和那么多美好同在一个世界


  这句话是十多年前在大理听一位卖串珠的女孩说的。那是一个满天燃着红云的黄昏,我在大理古城东看西看,不觉与同伴们走散了,索性放慢了脚步,享受这被晚霞和街灯衬得温暖的街景。这时,一位卖串珠的女孩进入我的视线。
  她身边围着几个中年女游客,正兴致勃勃地选着珠子。看得出,她们对女孩的手艺和价格都挺满意。
  就在这时,女孩停下手中的活儿,说:“对不起,我还有事,收摊了。”说完,就开始将面前的珠子和线收好,装进身后的小竹背篓。
  顾客们说:“我们还想买,再穿几串吧!”
  女孩回答:“对不起,今天哈雷摩托车队来大理,我要去看摩托车!”
  顾客们悻悻地走了。
  趁她收摊的时候,我问:“你是摩托车迷?”
  “不是!”
  “那就放棄这么好的挣钱机会?”
  “我听说有很多顶尖的摩托车要来,我去看看。和那么多美好的东西同在一个世界,不看看多可惜啊!”
  女孩收好背篓,起身要走。我也起身,和她边走边聊。她大学学平面设计,毕业后在一家广告公司,天天朝九晚十,被老板和客户搞得苦不堪言。某天早晨,她的脑子里突然闪过一句话:“和那么多美好的东西同在一个世界,你居然都没能去看看?”于是她干脆辞职,背着一个包四处走,终于在大理落脚。
  说真的,这种生活态度和方式,是我这种在笼中关了大半辈子,几乎已失去飞翔愿望的“老鸟”难以完全认同的。但这种“与美好同在一个世界”的心态,却值得学习。
  是的,与那么多美好同在一个世界,你不想做点儿什么吗?
其他文献
重回老家小院,父母在树荫下干着杂活儿,神态悠闲。我静坐在小凳上,眼前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居然想不起来已有多久没好好欣赏过这个小院了。  其实渭北一带的农家院子多数都是这种风格。面积有百余平方米,至于打理成什么样子,全仗屋主的喜好。小院围墙已由夯土换成青砖,靠近房屋的地面用水泥砌成,其他部分则全部保留了原生的土壤,因为父母喜欢种花草树木。  遗憾的是,院中的老桑树和葡萄藤在房屋修葺、重建时已被挖掉
期刊
中秋节,去同在一城的父母家过节。一桌子菜,十分丰盛。我把带来的水果放进冰箱,一开冰箱门,里面有几盘剩菜,也不知放了几天。我想替他们倒掉,但知道必然会发生争执。父亲一定会说“不能忘本”,这是他老人家的口头禅。  在这句话的指导下,父母过着与他们的经济状况完全不匹配的俭省日子—不娱乐,不购物,不旅游。对我和姐姐提出的旅行计划,他们总是推辞。有一次,好不容易母亲表示“为了不扫大家的兴,那就去吧”,但旅途
期刊
这是一座小岛,也是一座城堡,岛和陆地之间由一道几百米长的石堤连接起来,石堤旁时有帆船驶过。古城四周围着的石城墙,历史上曾具有防御功能。在黑海沿岸,保存得像内塞巴尔古城这样完好的遗迹已经非常少见了。这里曾是古希腊的殖民地,后来也是拜占庭帝国的防御重镇,1934年以前,这里一直沿用色雷斯人对它的称呼—梅森布里亚。  这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早在1983年便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古老的城
期刊
中国古代体育源远流长,它从萌芽到不断成长,每一步都渗透着古代人民的生存智慧和拼搏精神。其起源可上溯到史前的蛮荒时代,那时的先民在生存实践中,逐渐掌握了跑跳、攀爬、投掷等基本运动技能。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活的丰富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古代体育从初具雏形逐渐走向全面勃兴。个体生命从中汲取胆魄与力量、技巧与智慧,族群社会则衍生出灿烂辉煌的中华体育文明。舞蹈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 青海省博物馆体育滥觞  
期刊
R先生:  我一直坚信,在這个世界上始终存在相信爱情的人,因为爱情是多么美好的一种体验呀!  我看过一张清代名笺,叫作“十二时辰相思笺”。花笺四周围以花框装饰,还刻有子丑寅卯等十二个时辰的图案。中间饰以古代窗花形状的“相思”二字,组合起来,寓意“无时无刻不相思”。  看到这张花笺时,我不仅惊叹于古人的巧思,还在内心偷偷猜测,这是不是一个才女做来写情书用的?  一封承载着相思之意的情书,在“相见时难
期刊
百子图(局部) 绢本设色 40×200cm 清 冷枚 故宫博物院藏竹马儿戏:最是天真烂漫时  骑竹马,是中国古老的儿童游戏之一。孩童以一根竹竿代马,骑在胯下,一手握住竿头,竿尾曳于地,一手做扬鞭状,来回奔跑嬉闹。《后汉书·郭伋传》记载,东汉建武十一年(3 5 年),名臣郭伋应诏任并州牧,到任不久巡视部属,“ 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文献史料是对社会现象的记录。郭
期刊
一  有次去機场,因走错了路,下车时已是零时。所处地点偏僻,偌大的一条街上几无来车,路灯清冷暗淡,尽头处隐约可见机场大楼的红色电子显示牌。由于等不到车,我只好步行去机场。  走了几分钟,感觉背后有人在跟踪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个姑娘。她长得小巧玲珑,穿一件带有卡通图案的卫衣,连衣帽翻过来,将头罩住了,只露出一张圆脸,袖子齐掌,被她用手指紧紧拽着。我回头时,她假装去看路边的广告牌。那时灯光昏暗,广告牌
期刊
花果蔬菜册页·竹笋 绢本设色 清 恽寿平 天津博物馆藏  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言: 华夏民族之文化, 历数千载之演进, 而造极于赵宋之世。而作为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的饮食文化, 在宋代同样大放异彩。宋人对食材、食器、烹饪技法等诸多方面都极为讲究,这一点从宋人众多的饮食著作中可见一斑,南宋文人林洪的山家清供尤负盛名。  《山家清供》之名透着浓浓的文艺气息,从字面上理解,是指乡野人家清淡简单的饮食,但其名气
期刊
紫光阁赐宴图(局部) 绢本设色 45.7×486.5cm 清 姚文翰 故宫博物院藏  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已然落下帷幕,资深的奥运迷们又开始翘首以盼2022年的北京冬季奥运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标志着我国在冰雪运动项目上具有足够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人口众多,冰雪运动的起源很早,国际社会公认的“人类滑雪起源地”就在中国新疆的阿勒泰。2005年,在阿勒泰市
期刊
永乐宫原址  永乐宫始建于元代,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其北倚中条山,南俯黄河,是重要的黄河文化遗产,以精美绝伦的壁画艺术、格局完整的宫廷式建筑和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化闻名中外,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治河不忘文物保护,1956年建设三门峡水库时,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举全国之力,十年为功,将处于水库淹没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