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五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和现代意义。而“五四”一重大历史特征就是对传统的批判。因此,正确认识五四对中国传统的批判对我们更加准确、深刻地认识“五四”精神的实质和内涵,以及对处于当下的我们如何继承并发展地看待“五四”的现代意义具有指导性作用。我个人对五四反传统的态度是肯定的。并且认为五四反传统是必然发生的。客观地对待五四反传统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分析。下面我将从五四反传统必然发生的成因及其内容着手分析对待五四反传统我们应有的态度。
【关键词】:五四运动;五四反传统;“五四”精神
一、五四运动对反传统的推动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学生举行游行示威,抗议中国政府的对日屈辱政策。随之引起一系列罢课、罢工及其他连带事件,导致了一场社会骚动和思想革命。这股热潮不久便被学生们称为‘五四运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名词后来有了一种比其最初的内涵更广的意义。”[1]这里“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五四运动,即它不单指1919年的‘五四’事件,还涵盖此前的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实际上主要由两大思潮催化而成,即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2]因此,对于五四运动要从“五四”事件发生前后的时间里理解其含义。即大概时间从1917至1923这五年间所展开的新思想运动。
(一)内忧外患环境下中国新兴知识分子的反抗。
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始,中国由闭关锁国而被迫与外界联系,这一接触使当时的清政府逐渐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外国的强大。紧接着一系列的改良、改革措施由一些渴望中国富强的知识分子提出。历史上我们熟知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这些由清廷士大夫们所极力倡导的改革方案无一不是为使中国富强而提出来的。直至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是仍然没有达到其领导者孙中山的最终目标即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国新兴知识分子意识到只有从思想上转变人民群众的传统观念,才会使政治、经济上的改革措施有效实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期内容主要表现为“以文学革命为手段、以反传统为特征的思想启蒙运动。”[3]这种从思想文化入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启蒙新思路,用胡适的话来说就是“二十年不谈政治,二十年离开政治,而从教育思想文化等等非政治的因子上建设政治基础。”[4]思想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手段,而反传统是进行思想启蒙的必要方法。实际上,中国历史中有许多反传统的实例。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等士大夫就开始对封建制度进行批判。而辛亥革命时期反传统的思想言论已经盛行。这种反传统思想言论主要是通过政治运动的失败表现出来的。“1903年春的‘拒俄运动’及‘苏报案’的相继发生,革命形势有了新的发展,革命言论也乘时高涨。处于日趋高涨的革命言论中,一种具革命性的反传统文化的革新思想才真正出现。”[5]陈独秀在这一时期已经表现出他的革命热情。在革命前期的革命刊物如《国民报》(1901年)、《大陆》(1902年)、《警钟日报》(1904年)等中反传统思想言论已有不少。“陈独秀、章士钊等人创办的《国民日日报》(1903年)中批判传统文化的文章颇多,而且相当激烈。例如在<箴奴隶>一文中说,当时的中国人不啻为奴隶。理由是‘感受了三千年奴隶之历史,熏染数千载奴隶之风俗,只领无数辈奴隶之教育,揣摩数千载奴隶之学派,子复生子,孙复生孙,谬种流传,演成根性。”[6]由此不难看出至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反抗中国传统文化是有现实根源的。新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反抗态度通过在刊物上发表文章显现出来。
(二)五四运动引起的反传统高潮
1917年陈独秀改《青年杂志》为《新青年》,并且以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与胡适、蔡元培、鲁迅、李大钊等一批新知识分子共同推进改变中国青年的思想和行为而对传统文化进行有力的批判。这之前伴随着中国政府对“二十一条”的接受,已经激起民众的民族意识,各种抵制日货的活动开展起来,之后,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革,取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治学原则,青年的思想极为活跃。《新青年》前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使得各种反对传统文化、学习西方文化的文章大量出现,尤其在1917年之后,文章的书写几乎都变为了白话文,这大大增加了民众的阅读量,人们的思想已有改观。1919年的“五四事件”是整个五四运动的焦点。其直接原因是中国在凡尔赛和会上外交的失败及对山东权益的归属问题。这直接激怒了民众,尤其是北京的青年们。他们举行游行活动和演讲活动。促使商界、工人、城市平民的集体罢工。最终“五四事件”以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而告终。“五四事件”是五四运动的高潮,同时使新文化运动得到更广泛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这从“五四事件”后的发展,即由学生罢课推广到工商界罢工、罢市对学生的支持可看出新文化运动反传统文化提倡自由、平等、民主等西方新思想的影响之大。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自我,个人从传统伦理道德下解放出来,不再使自己对国家的兴亡置之度外。个人意识的觉醒、民族意识的张显是对传统文化的反叛。
二、五四运动前反传统的主要内容
(一)以“打倒孔家店”为主的反对儒家传统文化
上文提及五四运动推动了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潮,主要表现在民众自由、民主意识的增强上,这得益于五四反传统的宣传推广。五四反传统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与反对旧道德是同时进行的。那么,使新道德被人们接受的唯一途径对于当时的环境下就必须彻底反对旧道德。“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内容的反传统思想,在清末已是革命派的文化革新思想的组成部分并与其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有一脉相承的关联”[7]正是因为一脉相承,这些知识分子才知道反对旧道德的难度决定了反对的力度。以孔子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已经不适应希望走资本主义民主政治这条道路。辞旧迎新的需求显得十分迫切。《新青年》前期(1916年10月至1918年)是反对儒家传统文化的主要时期。首次对孔子进行批判的的是易白沙。他1916年在《新青年》上发表《孔子平议》表达了对孔子的看法。他认为“孔子本身有四大缺陷:一、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二、孔子讲学不许问难,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三、孔子少绝对之主张,易为人所借口;四、孔子但重作官,不重谋食,易入民贼牢笼。”[8]由此开始对孔子诘难的文章大量出现。陈独秀发表了《复辟与尊孔》、《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等文章具有很大影响。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狂人日记》深刻揭示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封建礼教对人的摧残。也具有重大意义。“五四新文化运动把反传统归结为对孔子儒学的批判,进而归结为对礼教的批判,这是反传统的深化。”[9]对儒家文化的彻底批判,是由各种因素相交形成的。对孔子的反叛不是针对孔子本人,而是针对把孔子思想意识形态化并加以利用的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礼教。正如李大钊所言“故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10]因此其实质上还是对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封建礼教的批判。 (二)以提倡白话文为中心的对“正统”文学的挑战
五四反传统的另一实绩是文学革命的提倡。胡适是提倡白话文的主将。前面提到反传统是解放思想的有效手段。对白话文的提倡是对有效宣传反传统思想进而达到思想解放的有效载体。因而这也是反传统的一部分。提倡白话文不仅仅是针对之前文言分离而提出的,更是对传统主流文学的反叛。提倡新思想,就是要宣传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思想。古代的正统文学即以文言文为主的高雅文学已经不能代表广大人民的意志。陈独秀在《新青年》(2卷6号)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他明确提出‘三大主义’,对整个封建旧文学宣战:‘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11]这“三大主义”代表了今后文学的发展方向。平民文学、白话文学的价值由这些新知识分子发掘并提倡。文化上对文学主流的根本改变使得新思想更加快速的被人们接受。文言合一,对传统文化的有选择选取,使得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激烈的反传统有所缓和。改变了承载封建文化的封建学统,开拓新文化,新文学的发展前景。
三、五四运动后的反传统态度
五四运动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掊击是彻底的,激进的。与其不同观点的学者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不相同。文化保守主义者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西调和观点,这里以梁漱溟为主的新儒家即是这样的主张,他把孔子、孟子、王阳明的儒家思想,佛教哲学和西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糅合在一起,实际上就是对中西文化的调和。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深重的民族矛盾和国民惰性使得反传统的力度不得不彻底。因而反对中西调和论。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阐明其反对调和的理由:“人类社会有一种守旧的惰性,少数人只管趋向极端的革新,大多数人至多只能跟你走半程路。这就是调和。调和是人类懒病的天然趋势,用不着我们来提倡。我们走了一百里路,大多数人也许勉强走三四十里。我们若先讲调和,只走五十里,他们就一步都不走了。”[12]“五四过后,鲁迅在《无声的中国》的演讲中曾经深刻地指出,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例如你说要开窗户,大家一定不同意,而你如果说要拆屋顶,大家才会来折中,愿意开窗。所以鲁迅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是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13]这种国民的惰性使得反传统必须彻底,才能达到期望的目标。1919年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内部出现了对待传统文化不同的倾向。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以胡适为代表的主张“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文化建设新纲领。主张以评判的态度重估一切价值。改变了之前激进的反传统态度。
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是在1919年之后,美国、意大利等国相继出现工人罢工运动,显示出其民主的弊端。新文化运动者对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弊端进行反思,对中国传统文化冷静思考,以胡适为主的新文化运动者转向传统文化。而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以李大钊为首的新文化运动者提倡社会主义。新文化运动内部有了不同的倾向。胡适提出整理国故的目的是再造文明。他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指出:“新思潮对于旧文化的态度,在消极一方面是反对盲从,是反对调和;在积极一方面,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做整理的功夫。整理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调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14]这才是胡适主张的真正意义,即用科学的态度客观对待传统文化,有选择的吸取和批判。
四、五四反传统彰显的“五四”精神
五四反传统的精神可概括为批判、怀疑的精神,启蒙理性的精神。无论是前期激烈的反传统还是后期中西文化结合创造新文明,都旨在“新”,只不过前后期对“新”的方式发生改变。这是与文化保守主义对待传统文化的根本不同。保守主义者是从传统文化中寻找适应当下中国应有的价值体系。而新文化者是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中创造适应当下中国所需的伦理道德观念。他们大胆怀疑一切的批判精神和对正统文化的反叛使中国民众思想得到解放。而五四反传统启蒙理性精神的发掘对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客观看待中国传统文化,正确认识中国面临的问题具有指导意义。理性精神源于对法国启蒙运动的借鉴,中国借鉴并发展了这一精神,使之对中国问题的解决有准确的分析。具有文化保守主义倾向的贺麟先生曾说:“新文化运动的最大贡献在于破坏和扫除儒家的僵化部分的躯壳的形式末节,及束缚个性的传统腐化部分。”[15]足以见得五四反传统所彰显的批判、理性精神。
五四反传统所彰显的五四精神不仅体现在思想文化建造方面,还体现在社会政治变革方面。思想启蒙是民主政治的手段,现在看来,通过反传统的形式已然达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最终目的便是为民主政治服务。反抗精神在之后的民族战争中显现出来。
结语
“反传统是后人对五四启蒙的某种思想特征的概括。这一概括已为学术界普遍接受。”[16]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对五四反传统的讨论众说纷纭。虽然有部分学者认为五四反传统太过激进、独断,五四反传统带来民族认同的难题,文化重建的难题等。学者王元化也曾说:“激进情绪是我们今天不应吸取的五四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四个方面之一,因为它趋向极端,破坏力很大。比如由于反传统,而主张全盘西化。由于汉字难懂,而要求废除汉字;…由于反对旧礼教,而宣扬非孝。”[13]这种激进情绪而引起的看待问题单一化是由特殊环境造成的。不能因为此种因由就贸然否定五四反传统的现代意义。我们应该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客观看待五四反传统才能总结经验教训,扬长避短,为当代构建新文化提供真实、全面的历史素材,继承五四反传统的批判精神,反思五四反传统的盲目激进所造成的消极后果,为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发展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注释:
[1]《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策纵(美)著。周子平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2] 《五四运动的历史诠释》 欧阳哲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22页。
[3]《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五四思想史论》 洪俊峰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4]胡适:《陈独秀与文学革命》,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2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3页。
[5]《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源流》 陈万雄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18页。
[6]《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源流》 陈万雄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19页。
[7]《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源流》 陈万雄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17页。
[8]《五四运动的历史诠释》 欧阳哲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2-93页。
[9]《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五四思想史论》 洪俊峰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页。
[10]《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上) 欧阳哲生、郝斌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49页。
[11]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
[12]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册,第557页。
[13]《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五四思想史论》 洪俊峰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页。
[14]《新思潮的意义》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册,第558页。
[15]贺麟:《儒家思想的新展开》,收入氏著《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版,第5页。
[16]《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五四思想史论》 洪俊峰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页。
[17]《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上) 欧阳哲生、郝斌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98页。
参考文献:
[1]欧阳哲生、郝斌主编.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洪俊峰.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五四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
[3]周策纵(美)周子平等译.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4]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M] .高等教育出版,1999
[5] 欧阳哲生著.五四运动的历史诠释.[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陈万雄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源流 .[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7]严家炎.“五四”“全盘反传统”问题之考辨[J],文艺研究,2007(3)
【关键词】:五四运动;五四反传统;“五四”精神
一、五四运动对反传统的推动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学生举行游行示威,抗议中国政府的对日屈辱政策。随之引起一系列罢课、罢工及其他连带事件,导致了一场社会骚动和思想革命。这股热潮不久便被学生们称为‘五四运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名词后来有了一种比其最初的内涵更广的意义。”[1]这里“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五四运动,即它不单指1919年的‘五四’事件,还涵盖此前的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实际上主要由两大思潮催化而成,即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2]因此,对于五四运动要从“五四”事件发生前后的时间里理解其含义。即大概时间从1917至1923这五年间所展开的新思想运动。
(一)内忧外患环境下中国新兴知识分子的反抗。
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始,中国由闭关锁国而被迫与外界联系,这一接触使当时的清政府逐渐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外国的强大。紧接着一系列的改良、改革措施由一些渴望中国富强的知识分子提出。历史上我们熟知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这些由清廷士大夫们所极力倡导的改革方案无一不是为使中国富强而提出来的。直至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是仍然没有达到其领导者孙中山的最终目标即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国新兴知识分子意识到只有从思想上转变人民群众的传统观念,才会使政治、经济上的改革措施有效实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期内容主要表现为“以文学革命为手段、以反传统为特征的思想启蒙运动。”[3]这种从思想文化入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启蒙新思路,用胡适的话来说就是“二十年不谈政治,二十年离开政治,而从教育思想文化等等非政治的因子上建设政治基础。”[4]思想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手段,而反传统是进行思想启蒙的必要方法。实际上,中国历史中有许多反传统的实例。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等士大夫就开始对封建制度进行批判。而辛亥革命时期反传统的思想言论已经盛行。这种反传统思想言论主要是通过政治运动的失败表现出来的。“1903年春的‘拒俄运动’及‘苏报案’的相继发生,革命形势有了新的发展,革命言论也乘时高涨。处于日趋高涨的革命言论中,一种具革命性的反传统文化的革新思想才真正出现。”[5]陈独秀在这一时期已经表现出他的革命热情。在革命前期的革命刊物如《国民报》(1901年)、《大陆》(1902年)、《警钟日报》(1904年)等中反传统思想言论已有不少。“陈独秀、章士钊等人创办的《国民日日报》(1903年)中批判传统文化的文章颇多,而且相当激烈。例如在<箴奴隶>一文中说,当时的中国人不啻为奴隶。理由是‘感受了三千年奴隶之历史,熏染数千载奴隶之风俗,只领无数辈奴隶之教育,揣摩数千载奴隶之学派,子复生子,孙复生孙,谬种流传,演成根性。”[6]由此不难看出至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反抗中国传统文化是有现实根源的。新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反抗态度通过在刊物上发表文章显现出来。
(二)五四运动引起的反传统高潮
1917年陈独秀改《青年杂志》为《新青年》,并且以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与胡适、蔡元培、鲁迅、李大钊等一批新知识分子共同推进改变中国青年的思想和行为而对传统文化进行有力的批判。这之前伴随着中国政府对“二十一条”的接受,已经激起民众的民族意识,各种抵制日货的活动开展起来,之后,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革,取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治学原则,青年的思想极为活跃。《新青年》前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使得各种反对传统文化、学习西方文化的文章大量出现,尤其在1917年之后,文章的书写几乎都变为了白话文,这大大增加了民众的阅读量,人们的思想已有改观。1919年的“五四事件”是整个五四运动的焦点。其直接原因是中国在凡尔赛和会上外交的失败及对山东权益的归属问题。这直接激怒了民众,尤其是北京的青年们。他们举行游行活动和演讲活动。促使商界、工人、城市平民的集体罢工。最终“五四事件”以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而告终。“五四事件”是五四运动的高潮,同时使新文化运动得到更广泛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这从“五四事件”后的发展,即由学生罢课推广到工商界罢工、罢市对学生的支持可看出新文化运动反传统文化提倡自由、平等、民主等西方新思想的影响之大。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自我,个人从传统伦理道德下解放出来,不再使自己对国家的兴亡置之度外。个人意识的觉醒、民族意识的张显是对传统文化的反叛。
二、五四运动前反传统的主要内容
(一)以“打倒孔家店”为主的反对儒家传统文化
上文提及五四运动推动了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潮,主要表现在民众自由、民主意识的增强上,这得益于五四反传统的宣传推广。五四反传统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与反对旧道德是同时进行的。那么,使新道德被人们接受的唯一途径对于当时的环境下就必须彻底反对旧道德。“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内容的反传统思想,在清末已是革命派的文化革新思想的组成部分并与其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有一脉相承的关联”[7]正是因为一脉相承,这些知识分子才知道反对旧道德的难度决定了反对的力度。以孔子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已经不适应希望走资本主义民主政治这条道路。辞旧迎新的需求显得十分迫切。《新青年》前期(1916年10月至1918年)是反对儒家传统文化的主要时期。首次对孔子进行批判的的是易白沙。他1916年在《新青年》上发表《孔子平议》表达了对孔子的看法。他认为“孔子本身有四大缺陷:一、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二、孔子讲学不许问难,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三、孔子少绝对之主张,易为人所借口;四、孔子但重作官,不重谋食,易入民贼牢笼。”[8]由此开始对孔子诘难的文章大量出现。陈独秀发表了《复辟与尊孔》、《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等文章具有很大影响。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狂人日记》深刻揭示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封建礼教对人的摧残。也具有重大意义。“五四新文化运动把反传统归结为对孔子儒学的批判,进而归结为对礼教的批判,这是反传统的深化。”[9]对儒家文化的彻底批判,是由各种因素相交形成的。对孔子的反叛不是针对孔子本人,而是针对把孔子思想意识形态化并加以利用的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礼教。正如李大钊所言“故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10]因此其实质上还是对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封建礼教的批判。 (二)以提倡白话文为中心的对“正统”文学的挑战
五四反传统的另一实绩是文学革命的提倡。胡适是提倡白话文的主将。前面提到反传统是解放思想的有效手段。对白话文的提倡是对有效宣传反传统思想进而达到思想解放的有效载体。因而这也是反传统的一部分。提倡白话文不仅仅是针对之前文言分离而提出的,更是对传统主流文学的反叛。提倡新思想,就是要宣传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思想。古代的正统文学即以文言文为主的高雅文学已经不能代表广大人民的意志。陈独秀在《新青年》(2卷6号)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他明确提出‘三大主义’,对整个封建旧文学宣战:‘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11]这“三大主义”代表了今后文学的发展方向。平民文学、白话文学的价值由这些新知识分子发掘并提倡。文化上对文学主流的根本改变使得新思想更加快速的被人们接受。文言合一,对传统文化的有选择选取,使得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激烈的反传统有所缓和。改变了承载封建文化的封建学统,开拓新文化,新文学的发展前景。
三、五四运动后的反传统态度
五四运动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掊击是彻底的,激进的。与其不同观点的学者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不相同。文化保守主义者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西调和观点,这里以梁漱溟为主的新儒家即是这样的主张,他把孔子、孟子、王阳明的儒家思想,佛教哲学和西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糅合在一起,实际上就是对中西文化的调和。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深重的民族矛盾和国民惰性使得反传统的力度不得不彻底。因而反对中西调和论。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阐明其反对调和的理由:“人类社会有一种守旧的惰性,少数人只管趋向极端的革新,大多数人至多只能跟你走半程路。这就是调和。调和是人类懒病的天然趋势,用不着我们来提倡。我们走了一百里路,大多数人也许勉强走三四十里。我们若先讲调和,只走五十里,他们就一步都不走了。”[12]“五四过后,鲁迅在《无声的中国》的演讲中曾经深刻地指出,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例如你说要开窗户,大家一定不同意,而你如果说要拆屋顶,大家才会来折中,愿意开窗。所以鲁迅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是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13]这种国民的惰性使得反传统必须彻底,才能达到期望的目标。1919年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内部出现了对待传统文化不同的倾向。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以胡适为代表的主张“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文化建设新纲领。主张以评判的态度重估一切价值。改变了之前激进的反传统态度。
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是在1919年之后,美国、意大利等国相继出现工人罢工运动,显示出其民主的弊端。新文化运动者对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弊端进行反思,对中国传统文化冷静思考,以胡适为主的新文化运动者转向传统文化。而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以李大钊为首的新文化运动者提倡社会主义。新文化运动内部有了不同的倾向。胡适提出整理国故的目的是再造文明。他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指出:“新思潮对于旧文化的态度,在消极一方面是反对盲从,是反对调和;在积极一方面,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做整理的功夫。整理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调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14]这才是胡适主张的真正意义,即用科学的态度客观对待传统文化,有选择的吸取和批判。
四、五四反传统彰显的“五四”精神
五四反传统的精神可概括为批判、怀疑的精神,启蒙理性的精神。无论是前期激烈的反传统还是后期中西文化结合创造新文明,都旨在“新”,只不过前后期对“新”的方式发生改变。这是与文化保守主义对待传统文化的根本不同。保守主义者是从传统文化中寻找适应当下中国应有的价值体系。而新文化者是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中创造适应当下中国所需的伦理道德观念。他们大胆怀疑一切的批判精神和对正统文化的反叛使中国民众思想得到解放。而五四反传统启蒙理性精神的发掘对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客观看待中国传统文化,正确认识中国面临的问题具有指导意义。理性精神源于对法国启蒙运动的借鉴,中国借鉴并发展了这一精神,使之对中国问题的解决有准确的分析。具有文化保守主义倾向的贺麟先生曾说:“新文化运动的最大贡献在于破坏和扫除儒家的僵化部分的躯壳的形式末节,及束缚个性的传统腐化部分。”[15]足以见得五四反传统所彰显的批判、理性精神。
五四反传统所彰显的五四精神不仅体现在思想文化建造方面,还体现在社会政治变革方面。思想启蒙是民主政治的手段,现在看来,通过反传统的形式已然达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最终目的便是为民主政治服务。反抗精神在之后的民族战争中显现出来。
结语
“反传统是后人对五四启蒙的某种思想特征的概括。这一概括已为学术界普遍接受。”[16]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对五四反传统的讨论众说纷纭。虽然有部分学者认为五四反传统太过激进、独断,五四反传统带来民族认同的难题,文化重建的难题等。学者王元化也曾说:“激进情绪是我们今天不应吸取的五四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四个方面之一,因为它趋向极端,破坏力很大。比如由于反传统,而主张全盘西化。由于汉字难懂,而要求废除汉字;…由于反对旧礼教,而宣扬非孝。”[13]这种激进情绪而引起的看待问题单一化是由特殊环境造成的。不能因为此种因由就贸然否定五四反传统的现代意义。我们应该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客观看待五四反传统才能总结经验教训,扬长避短,为当代构建新文化提供真实、全面的历史素材,继承五四反传统的批判精神,反思五四反传统的盲目激进所造成的消极后果,为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发展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注释:
[1]《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策纵(美)著。周子平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2] 《五四运动的历史诠释》 欧阳哲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22页。
[3]《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五四思想史论》 洪俊峰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4]胡适:《陈独秀与文学革命》,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2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3页。
[5]《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源流》 陈万雄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18页。
[6]《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源流》 陈万雄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19页。
[7]《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源流》 陈万雄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17页。
[8]《五四运动的历史诠释》 欧阳哲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2-93页。
[9]《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五四思想史论》 洪俊峰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页。
[10]《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上) 欧阳哲生、郝斌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49页。
[11]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
[12]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册,第557页。
[13]《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五四思想史论》 洪俊峰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页。
[14]《新思潮的意义》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册,第558页。
[15]贺麟:《儒家思想的新展开》,收入氏著《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版,第5页。
[16]《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五四思想史论》 洪俊峰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页。
[17]《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上) 欧阳哲生、郝斌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98页。
参考文献:
[1]欧阳哲生、郝斌主编.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洪俊峰.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五四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
[3]周策纵(美)周子平等译.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4]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M] .高等教育出版,1999
[5] 欧阳哲生著.五四运动的历史诠释.[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陈万雄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源流 .[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7]严家炎.“五四”“全盘反传统”问题之考辨[J],文艺研究,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