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赏析教学探究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l0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词赏析历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现代语文教学越来越要求青少年学生得增强阅读、鉴赏古代诗文的能力,而且中考也在大幅度增加主观鉴赏表达的分量,考生对古典诗歌的审美活动逐步趋向最高级。然而在中学语文考试中,古诗词鉴赏往往会成为大部分学生的“软肋”。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鉴赏古诗词呢?
  一、赏“情”
  诗人写诗,绝非无病呻吟,往往是有感而发,感于外而发于心,发于心者即为“情”。通读全诗,理解诗的内容,初步把握诗人所要抒发的感情,这是赏析的第一步。课本所选古诗词抒发的感情大体主要有以下几种:爱国情怀、人际间真挚的情感、思乡之情、热爱山水田园、抒发壮志豪情及壮志难酬的悲愤郁闷、感伤时事,怀古伤今等。归纳出这几种情感并非让学生与诗词对号入座,而是帮助学生初步确定诗的主旨,不致于曲解诗人的情感趋向。如何来确定呢?
  1.首先指导学生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遭遇经历、个性特征等。如李白傲视权贵的个性,渴望施展才华而郁郁不得志;杜甫的穷困潦倒,乱世流离的不幸及忧国忧国的情杯;刘禹锡、苏轼屡遭贬官的经历;岑参、范仲淹边塞军旅生涯;辛弃疾、陆游遭排挤打击,报国无门的无奈;李煜由帝王沦为阶下囚的遭遇。等等。
  2.其次是通过标题来确定。有些标题即指明了诗的主题(词牌名与内容无关,另当别论),如标题中出现“送”,表明是送别诗,往往是表达真挚友情的;出现“塞上塞下”,表明是边塞诗,往往表现的是戍边将士们的爱国思乡之情;出现“秋”,则往往是悲秋之作,抒发的常常是思乡怀人之情。等等。
  3.再次是通过意象(人、景、物)来确定,意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如“胡马”、“单于”、“楼兰”象征入侵的敌人;“柳”与送别有关,古人有折柳而别的习俗;“雁”、“月亮”借以抒发思乡怀人之情;“花落”、“花残”令人伤感;“杜鹃”、“子规”,叫声哀婉,令人凄凉哀伤;“菊花”、“梅花”象征是坚强、高洁。等等。
  二、重视读诵,赏析体味
  学习古典诗歌,应重视让学生多朗读、勤背诵,做到“心中有古诗例子”,使他们可以旁征博引,由此及彼,让他们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而引导他们对诗句中的关键性词句进行“赏析体味”。
  诗歌是精粹的语言艺术,“赏析体味”就是着重体会其中的“炼字”、“炼句”。因此,要让学生多赏析那些关键而新巧的词句,品出其中的诗韵。“淡语”,亦即指平淡自然。它又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充满哲理,看似平淡,但耐人吟哦,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平淡如水,但含意深刻;二是情真意切,看似平淡,但动人心弦,如“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子夜四时歌·秋歌》)撩人情怀,隽永有味;三是句子形象、生动,虽用词平淡,但诗意盎然,如“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可谓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充满立体感。“壮语”即豪言壮语,是极度昂扬的句子。针对有“韵”的“壮语”,我们要联系作者的构思、遣词造句、修辞方法等去琢磨其中的诗美。如唐代边塞诗人卢纶的《塞下曲》:“醉和金甲舞,雷鼓动由川”形象生动、气势磅礴;而宋代大词家辛弃疾的《贺新郎》:“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这应是一幅多么悲壮的送别图,可谓情景交融,人物形象饱满,令人一诵三叹。还有“秀语”,是指绮丽的语言。“秀丽要有骨”,我们要从中鉴赏出其中健康、严肃的思想内容。南唐后主李煜的词颇能说明问题,他由“风流皇帝”作了阶下囚,尝到了辛酸苦辣,所写的词才“秀语有骨”。例如他的《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其中用了“凤阁”、“龙楼”、“玉树”、“琼枝”、“沈腰”、“潘鬓”等“秀语”,但作者却凝寄着自己由一国君主变为亡国俘虏后的惨痛心情,以及他对家山故国、宫庭生活的无限依恋的感情,可谓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三、把握诗词中的意象
  一般来说,诗词中的意象包括人物形象和自然景象两个方面,人物形象又包括作为描写客体的人物和抒情主人公。通常,人物形象比自然景象更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鉴赏诗词中的意象,就要把握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分析判断出形象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还要判断其社会意义。
  1.想象搭桥,情通意顺。诗人是凭个人感觉、灵性和情感写诗的,不少地方思维跳跃幅度大,看似不通,实为妙处。鉴赏者得往往凭想象搭桥,在理解词语、句意的基础上,把握全诗中诗人感情发展的流程,进而总体品味出全诗蕴含的感情和提示的道理。比如王昌龄的《听流入水调子》:“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这诗写在作者谪于汶州之时,愁思难解,故听鸣筝落泪。按理说“雨痕”自多于“泪痕”,但王昌龄只以自己的感觉所得而书之,故不计事实上雨痕深于泪痕了。
  2.曲笔映衬,言此意彼。无论是写景、叙事、写人,古诗人都喜用烘托之笔。或者以人烘托人,或者以物烘托物,或者以物烘托人,正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比如杨巨源的《折杨柳》:“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水中吹。”诗人取杨柳为景,原因是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柳”之谐音为“留”,故折柳更有“极尽挽留、舍不得”之意。柳永词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也是此中情味。《析杨柳》一诗巧用曲笔,因景生情,最后两句之意是:只有您对我如春风殷勤吹拂折腰那样,带着深沉真挚的感情来为我送行。又如金昌绪所写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首诗本写一个妇女思念她出征辽西的丈夫,但不从正面写她如何思念,而是从“打起黄莺儿”着笔,勾划出她梦中去辽西和征夫相会的情景,她深切地思念丈夫,所以希望把梦一直做下去,但天明莺啼,将好梦惊醒,于是要赶走那树上的黄莺,思妇的内心活动提示得十分深刻,同时也暗示了连年征战给劳动人民带来了许多的不幸。
  3.对比述怀,借古讽今。古诗常常喜欢写两种境界,一古一今,且爱用对比述怀,述古多为讽今,从而借古抒怀。因此,对于一些览古、怀古之类的作品,鉴赏者得“知人论世”,也即结合作者的时代以及个人遭遇去品味诗作的真意。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该诗是诗人追怀金陵历史遗迹后抒发的今昔之感,它借描绘朱雀桥、乌衣巷的变化,暗喻那些炙手可热的官僚和宦官集团,虽然权势盛极一时,但也会象昔日的王寻、谢安及其家庭一样衰败沦亡,全诗今昔对比鲜明,意境深邃,寓意深刻。
  4.怀才见弃,借虚写实。从屈原起,到李白、杜甫,直至清代的龚自珍,千古诗人的个人命运普遍处于“不尽人意”中,“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渴盼绵绵难绝。针对这一点,读者鉴赏时,可以自然联系诗人身世遭遇进行分析,并且考虑诗作主题有无“怀才见弃,壮志难酬”这一点。如屈原的《离骚》、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都只能寄托于虚幻景象的描述之中,从而抒发那种怀才不遇的愤慨。即使是青年时期的李清照,也写了一首著名的词作《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传千帆舞。仿佛魂梦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身为婉约派代表的李清照写出的却是一首典型而杰出的豪放词作,作者托“梦”抒“怀”:写梦境中又回到天帝住的宫殿,天帝热情地问她要到什么地方去,接着是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感慨自己无法施展抱负,徒然有使人称奇的诗句,流露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词人在现实中知音难觅,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来抒发胸中的愤懑。
  古代诗歌的教学,关键在于赏“情”。而要赏“情”,最根本的办法是诵读。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诵读的目的是把握诗词中的意象。只有这样我们初中教师才能走上初中古诗赏析的教学之路。
其他文献
新一轮课改之所以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因为我们现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同程度地单一,他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为改变这种学习方式,教师要做到“八要”:1、 一定要自主。2 、一定要民主。3、 一定要看书. 4、一定要讨论. 5、 一定要让学生提问. 6 、一定要有练习. 7 、一定要有笑声. 8、 一定要有新意. 我认为在这”八要”一定要让学生自主,是对教师最根本的要求,也是提醒以学生为中心的最好见
期刊
摘 要:初中物理课本涉及与环境有关的知识有很多,如物质与形态、光学、声学、电磁学等,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物理知识,让课堂与生活相连,适时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怎样去保护好环境。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环保教育;渗透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保护环境必然会是全球人民都需要关注的主要事情。在物理教学中,可利用初中物理内容适时渗透相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有了兴趣,人的思维也最活跃。所以教师要吃透教材、挖掘教材,充分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去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热爱数学。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要学好数学也就不难了。现在我把自己近年来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整理如下,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愉快导入新课,唤起学习兴趣  
期刊
摘 要: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新型教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了师生的认可。把多媒体课件引进课堂中去,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优化实验教学,发展学生能力,控制教学节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就我在讲授《电流和电路》这一节时,进行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探索,以下谈谈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多媒体;物理教学;体会;优化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试教育正在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随着科学技
期刊
根据二十一世纪人才素质要求,语文素质应包括四大方面:(1)要求学生既能迅速而有效地理解评议文字接受信息,不断提高文化科学水平,进行思想交流。(2)要学会做人,要有良好的性格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要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3)要有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及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文明的素质。(4)要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可见,语文素质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但最突出的表现便是在人类交往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期刊
摘 要: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自主探索;数学教学;合作交流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理念以及教育价值观的不断变化,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成为现代教育发展与革新的目标,同时也是时代的需要。而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学生学习时间以及空间被极大拓展,开放式教学由此备受社会关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了开放式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初中科学;开放式教学;策略  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科学始终在不断发展
期刊
摘 要:英语教学涉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读与写平时训练得比较多,而听说往往容易受到忽视, 听力和口语交际训练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信息交流的主要环节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是英语课堂教学主要目标之一。  关键词:听说;英语;课堂教学  正确的听说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提高听力和会话技能;听说能力需要培养和训练。如何在英语听说课中利用我校英语教研组自己编制的导学案
期刊
信息技术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信息技术成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但在高中阶段,作为副课的信息技术不太被重视,现与大家分享上好作为副课的信息技术。  一、培养
期刊
摘 要:美术鉴赏对于中学生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开阔视野增长见闻,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化的情感和态度大有裨益。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设立美术鉴赏课,在长期系统的鉴赏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实现。  关键词:美术鉴赏;整体素养;必要性  对中学生抽样调查表明:美术鉴赏课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课程之一,中学生以知道中外美术家的名字和作品视为知识的增多和艺术修养的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