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现实的纠葛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ru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婴宁》中婴宁之名颇有深意,寄寓了蒲松龄深厚的蕴藉。婴宁性格的转化,也深蕴着作者儒道结合的思想观。本文从以上两点入手,对《婴宁》一文进行解读。
  关键词: 《婴宁》 婴宁 儒道结合 笑 花
  
  《婴宁》中的主人公婴宁以其千姿百态、天真自然的“笑”感染了无数的读者,很多人都认为,婴宁天真烂漫的笑承载了作者所要表达的全部。这样理解未免太过简单。我们细细读来便可以发现在那爽朗明快的笑声背后,字里行间蕴藏着作者声声的叹息,正如杜贵晨所说:“浅尝如珍馐佳馔,爽口悦目;深味则觉有丝丝悲凉,起于字里行间。”[1]笔者认为,这是蒲松龄对现实人生冷峻清醒地观察后,对于人生理想的孜孜追求,渗透着作者儒道纠葛的思想观。理想和现实如同缠绕纠结的藤蔓,寄托了作者对于一种永恒的现实人生困境的悲凉的叹息。以笑衬悲,悲之愈悲,纷纭沧桑中拳拳之心可见一斑。
  
  一、“先撄而后宁”
  
  “婴宁”二字可谓寄寓了蒲松龄深厚的蕴藉。“婴”通“撄”,“婴宁”即“撄宁”。“撄宁”见于《庄子·大宗师》:“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2]先撄而后宁,实质上反映的是庄子对于学道的进程的阐释。“宁”是作为学“道”达成的一种状态,也就是“大道支配万物”的“将”、“迎”、“成”、“毁”之状,而要实现“宁”,“撄”是必要的过程:“吾犹守而告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3]这样经过了“三日”、“七日”、“九日”……的“撄”后,才能实现“撄而后成”的状态,“撄宁”实际上是一种变化发展的过程。
  小说中,西邻子之祸患可谓是具有转折性的事件。婴宁“由是竟不复笑,虽故逗亦终不笑;然竟日未尝有戚容”。老母的劝诫虽不甚严厉,但犹如一盆冷水,扑灭了婴宁天真的自然天性的热情,也使她冷峻清醒地面对现实人世,从而婴宁逐渐形成了一种貌似“常寂”的状态。在这里,婴宁完成了性格的转变,这一形象的动态发展过程,也正是蒲松龄试图对庄子“先撄而后宁”的达道过程而进行的绝妙演绎,寄托了作者渴求突破时间空间的束缚,实现道家人世与自然和谐存于心中,体悟心境清明洞彻的道这种超越时空的理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很多学者认为《婴宁》成为了一篇演绎《庄子·大宗师》思想的带有深刻哲理性的小说,寄托了渗透在作者思想里的中国古代道家的哲学精神。但蒲松龄笔下的“宁”是否就是庄子所描绘和理想中的“宁”呢?这是否又反映了作者的道家出世思想呢?
  
  二、儒道结合的思想观
  
  我们看到,婴宁的性格变化是一动态发展的过程。婴宁在来到王家之前生活在一个如同世外桃源般的自然仙境中:“合沓”的乱山“空翠爽肌”,门前皆“丝柳”,墙内生“桃杏”。耳濡目染,物我同化,环境陶冶了她天真烂漫的纯情天性。可以说,婴宁因为极少受世俗风情的熏染,也不受封建礼教的约束,所以才能保持那烂漫山花似的纯情天性。可作者并没有让她永远葆有这样的纯真,而通过婴宁的老母之口,道出了:“到彼且勿归,小学诗礼,亦好事翁姑。”也就是说,婴宁的“出于幻域,顿入人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是作者有意安排的,蒲松龄在塑造婴宁这个形象时并不想体现她的反封建性,而是让婴宁自觉自愿地融入现实社会,去经历人世的种种沧桑,“入世”是蒲松龄设置的推动婴宁性格发展的转机。
  于是在小说中我们看到,在处处设置着礼教规范,人性受到束缚的社会中,在要求女子应恪守“妇容、妇功、妇德、妇言”戒律的社会中,婴宁从前天真烂漫的性格与此格格不入,同时也不断地与这个社会进行着磨合,一步步清醒地认清这个社会,通过一系列的“撄”,婴宁形成了冷峻清醒的认识后,自觉地选择了自己的社会归属,从最初的“憨狂尔尔,早知过喜而伏优”到后来的“竟日未尝有戚容”,游刃于人世。
  如果说《婴宁》描写了王子服与婴宁的爱情,那么对婴宁而言,这爱情就只是她步入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她脱离言笑自由的自在状态进入人世生活的仪式。婴宁性格的转变,是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冲突,但作者出于现实生活的利害考量而使人物趋向了入世,道家的出世和儒家的入世在作者心中纠结冲突,而在这里最终是儒家占得了上风。所以,婴宁在未入世俗之前是那么率性自然、婉若处子,但那毕竟是在世外桃源孕育出来的天性,一旦人物进入世俗社会,作者便积极地使人物成了一个人情练达的封建社会的贤妻孝妇。
  由此,婴宁的性格发展过程也体现并实现了蒲松龄“全人”的塑造意图。小说中鬼母教训婴宁说:“有何喜,笑辄不辍?若不笑,当为全人。”“全人”即完美之人,语出《庄子·桑庚楚》:“圣人工乎天,而拙乎人。夫工乎天而俍乎人者,惟全人能之。”可见在庄子眼里,“全人”比“圣人”还要高明,“工乎天”就是保持天性,“俍乎人”就是能顺应人事。婴宁开始是“拙于人”的:“不避而笑”,引西邻子之淫心,毙命成讼,累及全家,是较严重的后果,但也正是这个“撄”的过程,使她在故事的结尾达到了将近全人的目标。
  
  三、如花香般沁人心脾的笑
  
  婴宁的形象是建构在“笑”和“花”的相互交融和相互浸染之上的。“笑”是婴宁纯然率真个性的表现、天真原
  始童心的流露,爱笑是婴宁人性的写照;花是婴宁女性风采的写照、美丽天性的隐喻,爱花是婴宁生活的写真。笑口常开、嗜花如命是照射着整部小说的一束闪光,使一个鲜活亮丽、自然纯洁的女性形象浮现在我们眼前。正是“蒲松龄将人间最美的花——笑,自然最美的笑——花融合在婴宁身上。花和笑是婴宁之所以为婴宁的特殊标记”[4],婴宁的性格发展过程也被作者巧妙地通过“笑”与“花”的变化发展过程展现了出来。婴宁从小生长在如世外桃源的山野中,她的笑便如同散发着阵阵扑鼻清香的野花,灿烂而沁人心脾。她初见到王子服便“含笑撚花而入”,后来的笑更是如同火山爆发般奔涌而来:“嗤嗤笑不已”,“笑不可遏”,“复笑不可仰视”,“狂笑欲堕”,婴宁的满腹真情被抒发得纵阔汪洋,她的思想纯净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哪里有婴宁,哪里就荡漾着笑声;哪里有笑声,哪里就有一片未经污染的纯贞欢乐。“笑,出于真情,源于纯净”。(薄子涛《聊斋艺术谈》)
  婴宁从世外桃源进入俗世,就一步步变得谨小慎微,以前妙语连珠,现在却寡言罕语,需要回答问话时也恐言辞有误而以笑作答:“亦殊无悲意,孜孜憨笑而已。”虽然仍一如既往地笑,但可发现这时的婴宁已经处于无数双眼睛的审视下,这些笑声带给读者的不再是开心愉悦,反倒让读者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担忧。读者稍一用心,便会发现此时笑与花的完美结合也就此打破了,笑时不复有花的自然本真的呈现。文中仅有的两次写花:“物色遍戚党,窃典金钗”,“庭后有木香一架,故邻西家。女每攀登其上,摘供簪玩,母时遇见,辄诃之”。一“窃”一“诃”,都透露出了俗世对美和自由的漠视与束缚,隐含着淡淡的悲哀。
  到最后的“女由是竟不复笑,虽故逗,亦终不笑,然竟日未尝有戚容”,我们不难察觉,不笑亦不戚这样一种“宁”的状态,不是不想笑,而是现实世界的利害关系压抑了纯真的笑,也不是真不戚,而是不敢戚而形于外见于色。中庸的“不笑亦不戚”确是面对人间俗世的非难的唯一选择,花在这里也销声匿迹了,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应当是蒲松龄精心的安排。不错,婴宁的形象,以及承载在其上的“笑”和“花”寄托了作者渴求突破时间空间的束缚,实现道家人世与自然和谐存于心中,体悟心境清明洞彻的道这种超越时空的理想,但是由于不同的时代背景,这里婴宁所达到的“宁”,已绝非庄子所言的心境洞彻、纷繁复杂中而独立不改的大道之“宁”,而成为了一种立于俗世中的“无花无笑”的处世方式,在作者追求人生理想、探索永恒人性的同时,也是作者对现实的妥协和适应。
  就这样,“香”消“玉”殒,我们看到的是蒲松龄在儒道思想渗透下展现出来的一个“全人”的婴宁,却深切地体味到了作者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和庸俗不堪的社会现实之间的纠葛缠绕,《婴宁》蕴藉的实际上是一种永恒的人生困境,不是哲人的蒲松龄献给了我们具有哲人高度的对于人生永恒困境的纠结描绘。尽管如此,小说的结尾还是被作者寄寓了殷切的期望:“女逾年生一子,在怀抱中,不畏生人,见人辄笑,亦大有母风云。”
  每一位优秀的作家都葆有一颗童心,他们是真善美的保护者和代言者,是智慧宁静的追随者和仰慕者。婴宁是蒲松龄用自己纯洁的童心奉献给世界的精灵,虽然污浊的人间俗世淹没了她,但我们仔细聆听,仍然能听到从作者心底里发出来的如同婴孩般的童心动听的旋律,在那里,是对于人性的真善美的孜孜以求,是对于人生的智慧宁静的完整保存。
  
  参考文献:
  [1]杜贵晨.人类困境的永久象征——《婴宁的文化解读》.文学评论,1995.5.
  [2][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
  [4]熊文斌.寓于《婴宁》中的三大悲剧.聊斋志异研究,2008.3.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通过讨论创新型人才与主体性发挥、知识获取和智能发展之间的关系,指出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激活学生的主体性,并在分析长期以来我国学生主体性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探讨激活学生主体性的策略。  关键词: 教育改革 激活 学生主体性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一个民族在日益凶猛的全球化浪潮中屹立不倒的根本。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但长期以来我国以教师和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摘 要: 本课题主要从初中语文教学的主阵地——阅读教学入手,进行“挖掘人文因素、展示人文关怀、拓展人文内涵”等环节的有意实践。作者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了人文意识,拓宽了阅读视野,开阔了学生眼界。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人文性 人文功能 阅读教学    一、挖掘人文因素  (一)遵循认知规律,体现人文关怀。  语文阅读教学应当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新教材中突出的一点就是对人
摘 要: 随着高考形势的日益严峻,高考政治试题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要有效应对眼前的变化,取得理想的成绩,无论是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始终坚持“要死要活,死活结合”这八字方针。本文结合政治高考题例,对这八字方针的应用进行了具体解析。  关键词: 高考 政治试题 八字方针    高考的形势日益严峻,文综的考题变幻莫测,政治试题更是让人难以揣摩,这无疑给严谨治学的老师、孜孜求学的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那么
无厘头电影源自香港,是新浪潮电影运动影响下的突出表现,是上个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中的特有类型。无厘头电影的特点是对传统电影中的固有模式进行肢解和再创,颠覆受众传统认知,以此表达人们的迷茫、困惑以及对于社会的一种态度,蕴含着强烈的批判色彩。作为这种无厘头电影的典型文本样式的《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讲述了取经之前的孙悟空因欲杀唐僧而被观音菩萨惩罚,转世投胎成至尊宝后与蜘蛛精、白骨精相遇的传奇故事。该片
摘 要: 政治学科并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它在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思想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思、引、问、悟这四方面具体分析了政治学科的功用,以启示广大师生能纠偏补正,正确认识政治学科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学科价值 课堂魅力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  ——第斯多惠  “为什么要学政治?”“为什么要教政治?”是长期困扰学生和老师的
摘要:鲁迅一生中不停地追随时代,与时俱进,以至引领时代,这是鲁迅思想最显著的特点。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产生强烈的不满,对劳动人民具有强烈的感情。立下“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这是鲁迅思想发展的起点;在严酷的阶级斗争与思想斗争中学习、研究、接受马克思主义是鲁迅思想产生新的飞跃的关键之点。本文以此与王富仁先生在《鲁迅的生平和创作》商榷。  关键词:与王富仁商榷 鲁迅思想发展 轰毁进化论
摘 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大学生教育的全领域、全过程。如何更好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话题。在大一新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新生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是传播思想的殿堂,也是沉淀文化的圣地。一所成熟的大学,必有其自身的文化底蕴,以彰显自己的办学特色,以引导师生教学相长,以形成独特的校风、
摘 要: 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团体成员健康人格的积极成长”。本文在“操作技术”、“关系的构建”及“互动成长”三个层面上探讨了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施原则和注意事项。在团体辅导中,咨询师应注意把握以下两方面内容:(1)在心理与行为层面上把握辅导对象的静态和动态特征;(2)构建共同参与和共同成长的辅导模式。  关键词: 大学生群体 成长 团体心理辅导 学生工作    高校辅导员所要面对的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自出现之时就是国家主流话语、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映,是主流意识形态对艰苦奋斗历史的记忆和对新形势下主流话语结构的彰显。作为非常重要并特殊的题材,它的创作一直备受关注,它的概念也几经变化。现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包括了重大革命历史和重大历史两大类。党史题材便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一、主流话语的建构:党史题材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首次被命名是在1987年7月4日。在这之前
摘 要: 《厄舍古屋的倒塌》是爱伦·坡小说中最富盛名的一篇,不同的读者对其有着完全不同的解读。本文旨在从接受美学与读者反映理论中的“空白”着手,分析其多种阐释的成因。  关键词: 爱伦·坡 《厄舍古屋的倒塌》 接受美学 读者反映理论 “空白”    1.引言  《厄舍古屋的倒塌》是爱伦·坡小说最富盛名的一篇。它那匪夷所思的故事情节、巧妙布局的结构和阴森恐怖的气氛使读者无不为其所感染,仿佛自己正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