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农民主要是指在农村中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为主,掌握农业专业技能、拥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发展潜力,且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新型农民。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对农民教育培训将产生深远影响。让更多高素质农民成为职业农民,既是解决“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能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至2011年底,江苏省如东县持专业证书农业劳动力占全县总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为14.95%,虽高于南通市平均持证率约4.1个百分点,但与江苏省提出的2020年全面达到35%的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基于县域综合状况培育职业农民,充分开发每个参加培训农民的学习潜力,使之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其致富本领,使每位参培农民都能从中益智增才,成为县域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如东县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资源构成
(一)教育培训硬件建设
如东县农广校作为当地农民教育培训主阵地,多年来在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艰苦创业,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具有较完善的教学培训设施。教学楼、宿舍楼、食堂配套合理,声像等教学设备齐全、教材成套,并有实验、实习基地。学校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校舍总面积3000平方米,现有多媒体教室、电脑教室、阶梯教室、普通教室各1个,实验室3个。配有桌椅(凳)320多套,学员宿舍床位120张,食堂可供300人同时就餐。校内生产实习基地13300平方米。
(二)教育培训师资力量
如东县农广校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有专职教师13人,占职工总数60%,全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中级以上技术职务8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62%;多数同志年龄在30~45岁之间,年富力强,既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又具有较丰富的实际工作和教学管理经验。为了提高专职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经常派相关专业教师参加中央农广校及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和业务培训。
(三)职业农民培训讲师团队伍建设
职业农民培训讲师团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质量的保证。
首先,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特点和教育培训任务的需要,按照“人才对路、专业对口、质量较高、数量够用”的原则,确定教师的需求量和专业结构,制定符合本县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教师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如2012年组建的220位成员的农民培训讲师团中,有县级职业农民培训讲师80名,他们是种植、养殖、土肥、林果、种子、农经、农业产业发展等行业的专家、优秀专业技术骨干。
其次,对教师开展不同层次的知识提升培训和继续教育深造。如,既组织讲师团成员学习国家政策法规,又组织讲师团成员集中培训专业技术知识。
第三,深入探索研究适合本地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针对不同专业的职业农民培训,将集中授课、课堂答疑、园区参观、公司实践有机结合,利用书籍、画册、明白纸、多媒体、视频等介质,把新理念、新技术、新工具、新设备带进课堂,让学员亲身感受。
第四,努力培养农民技术员和农村公益型岗位人员队伍。把符合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的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服务信息等更方便、更简洁、更有效地传授给广大农业从业者,如通过组织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村级防疫员、村组织书记、村农经管理人员等,通过培训增强了职业农民的带头创业、带民创业、带头致富的能力,为县域的种植、畜禽、蚕桑养殖大户创业、农村经济管理、蔬菜种植园区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第五,整合全县优秀讲师资源。在县域内多部门合作,整合教师资源,培育职业农民。积极与县委组织部、农工办、县蚕桑指导站、县畜牧兽医站联合,聘请农业高等院校、技术专家,举办大学生村官、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农产品经纪人、蚕桑、南美白对虾、蔬菜设施栽培等专业职业农民培训。
二、县域职业农民培育的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部分农民思想观念落后,认识存在偏差
部分农民对职业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认为通过职业教育培训获得相应证书并不重要,没有职业资格证书照样可以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活动,缺乏主动获得职业教育培训的动力。
(二)培训过程长、难度大、效率低,影响农民参加职业培训的积极性
如东县域内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趋于老龄化,整体受教育情况较差,综合素质较低。他们期望培训内容能与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紧密关联,希望接受的培训内容实用,能快速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且易学易掌握,能很快成为个人的本领。他们认为培训时间长,年龄大接收新知识难,或者认为通过培训却没有学到过硬技术,或学到的知识不能显著提高个人本领和增加收入,或者学习内容与自己从事的行业脱节,他们就会认为培训的作用有限而不愿参加培训。
(三)不同主体对职业农民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同
县委、县政府及农民培训主管部门和对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非常重视,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要在2018年前实现农业现代化,其中就包含“持证农民占比35%”的指标,但部分镇、村对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农民职业教育的重视和宣传,组织力度不够,致使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难以又好又快、持续健康发展。
三、县域职业农民培育的途径
(一)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促进职业农民队伍形成
强化社会舆论引导,出台激励政策措施,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出台有利于土地流转的具体鼓励政策措施,促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让职业农民在生产、经营中从地方激励政策中受益,享受到职业培训带来的实在收益。
(二)遴选培育对象,培育职业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瞄准种养专业户、种养大户、园区和基地农业人员以及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青年等,他们具备成为职业农民的潜质,通过对他们的先培先训,使之成为职业农民中的“先锋军”,然后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辐射带动出一批又一批的职业农民。
(三)根据不同层次需求,分类开展职业农民教育培训
一是针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科技文化需求,依托农民培训和农业项目工程,以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对广大青壮年农民及应往届毕业生开展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其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或绿色证书。
二是大力推进送教下乡进村,将学员“入城学”变为送科技“下乡教”,吸引留乡务农农民,特别是村组干部、经纪人、种植养殖大户以及农村青年在家门口就地接受正规化、系统化职业教育。
(四)着力提升职业农民的职业道德与能力
根据不同专业不同产业,按照专业化、技能化、标准化的要求,确定培训内容,使参训农民形成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政策法律法规,懂得经营管理,熟悉安全生产,掌握相关专业生产技能。
(五)建立县域职业农民培训质量体系,保证培训绩效
采取能力模块结构的培训模式,培训全程实行集中学习、生产实践、考试考核的质量体系。
一是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县级建立县职业农民培训领导小组,各镇成立相应领导小组。职业农民培训领导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定期召开相关会议,负责职业农民培训的宣传、发动、综合协调、组织落实、检查监督等工作。
二是实行实施单位法人负责制。县农广校作为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实施单位,健全培训管理制度和培训质量体系,单位法人对培训实施和资金使用负责,加强过程控制。
三是大力宣传,建立完整的培训台账。县、镇两级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会议、广播、电视、报刊、标语、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宣传职业农民培训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动员广大农民参加培训,广泛宣传职业农民培训典型和成效,营造浓烈的职业农民培训氛围。各镇培训办明确专人及时收集整理好培训台账,对职业农民实施跟踪回访。
四是建立检查监督考核验收制度。县农委在县政府领导下,对全县的职业农民培训情况进行即时抽查监督,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督查,年末进行考核验收总结,确保资金使用合理规范、教学质量优秀和保障体系到位,使得县域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有成效。
江苏省如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周爱军 陆晓伟 滕金奎
一、如东县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资源构成
(一)教育培训硬件建设
如东县农广校作为当地农民教育培训主阵地,多年来在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艰苦创业,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具有较完善的教学培训设施。教学楼、宿舍楼、食堂配套合理,声像等教学设备齐全、教材成套,并有实验、实习基地。学校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校舍总面积3000平方米,现有多媒体教室、电脑教室、阶梯教室、普通教室各1个,实验室3个。配有桌椅(凳)320多套,学员宿舍床位120张,食堂可供300人同时就餐。校内生产实习基地13300平方米。
(二)教育培训师资力量
如东县农广校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有专职教师13人,占职工总数60%,全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中级以上技术职务8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62%;多数同志年龄在30~45岁之间,年富力强,既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又具有较丰富的实际工作和教学管理经验。为了提高专职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经常派相关专业教师参加中央农广校及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和业务培训。
(三)职业农民培训讲师团队伍建设
职业农民培训讲师团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质量的保证。
首先,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特点和教育培训任务的需要,按照“人才对路、专业对口、质量较高、数量够用”的原则,确定教师的需求量和专业结构,制定符合本县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教师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如2012年组建的220位成员的农民培训讲师团中,有县级职业农民培训讲师80名,他们是种植、养殖、土肥、林果、种子、农经、农业产业发展等行业的专家、优秀专业技术骨干。
其次,对教师开展不同层次的知识提升培训和继续教育深造。如,既组织讲师团成员学习国家政策法规,又组织讲师团成员集中培训专业技术知识。
第三,深入探索研究适合本地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针对不同专业的职业农民培训,将集中授课、课堂答疑、园区参观、公司实践有机结合,利用书籍、画册、明白纸、多媒体、视频等介质,把新理念、新技术、新工具、新设备带进课堂,让学员亲身感受。
第四,努力培养农民技术员和农村公益型岗位人员队伍。把符合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的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服务信息等更方便、更简洁、更有效地传授给广大农业从业者,如通过组织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村级防疫员、村组织书记、村农经管理人员等,通过培训增强了职业农民的带头创业、带民创业、带头致富的能力,为县域的种植、畜禽、蚕桑养殖大户创业、农村经济管理、蔬菜种植园区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第五,整合全县优秀讲师资源。在县域内多部门合作,整合教师资源,培育职业农民。积极与县委组织部、农工办、县蚕桑指导站、县畜牧兽医站联合,聘请农业高等院校、技术专家,举办大学生村官、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农产品经纪人、蚕桑、南美白对虾、蔬菜设施栽培等专业职业农民培训。
二、县域职业农民培育的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部分农民思想观念落后,认识存在偏差
部分农民对职业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认为通过职业教育培训获得相应证书并不重要,没有职业资格证书照样可以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活动,缺乏主动获得职业教育培训的动力。
(二)培训过程长、难度大、效率低,影响农民参加职业培训的积极性
如东县域内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趋于老龄化,整体受教育情况较差,综合素质较低。他们期望培训内容能与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紧密关联,希望接受的培训内容实用,能快速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且易学易掌握,能很快成为个人的本领。他们认为培训时间长,年龄大接收新知识难,或者认为通过培训却没有学到过硬技术,或学到的知识不能显著提高个人本领和增加收入,或者学习内容与自己从事的行业脱节,他们就会认为培训的作用有限而不愿参加培训。
(三)不同主体对职业农民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同
县委、县政府及农民培训主管部门和对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非常重视,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要在2018年前实现农业现代化,其中就包含“持证农民占比35%”的指标,但部分镇、村对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农民职业教育的重视和宣传,组织力度不够,致使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难以又好又快、持续健康发展。
三、县域职业农民培育的途径
(一)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促进职业农民队伍形成
强化社会舆论引导,出台激励政策措施,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出台有利于土地流转的具体鼓励政策措施,促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让职业农民在生产、经营中从地方激励政策中受益,享受到职业培训带来的实在收益。
(二)遴选培育对象,培育职业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瞄准种养专业户、种养大户、园区和基地农业人员以及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青年等,他们具备成为职业农民的潜质,通过对他们的先培先训,使之成为职业农民中的“先锋军”,然后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辐射带动出一批又一批的职业农民。
(三)根据不同层次需求,分类开展职业农民教育培训
一是针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科技文化需求,依托农民培训和农业项目工程,以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对广大青壮年农民及应往届毕业生开展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其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或绿色证书。
二是大力推进送教下乡进村,将学员“入城学”变为送科技“下乡教”,吸引留乡务农农民,特别是村组干部、经纪人、种植养殖大户以及农村青年在家门口就地接受正规化、系统化职业教育。
(四)着力提升职业农民的职业道德与能力
根据不同专业不同产业,按照专业化、技能化、标准化的要求,确定培训内容,使参训农民形成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政策法律法规,懂得经营管理,熟悉安全生产,掌握相关专业生产技能。
(五)建立县域职业农民培训质量体系,保证培训绩效
采取能力模块结构的培训模式,培训全程实行集中学习、生产实践、考试考核的质量体系。
一是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县级建立县职业农民培训领导小组,各镇成立相应领导小组。职业农民培训领导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定期召开相关会议,负责职业农民培训的宣传、发动、综合协调、组织落实、检查监督等工作。
二是实行实施单位法人负责制。县农广校作为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实施单位,健全培训管理制度和培训质量体系,单位法人对培训实施和资金使用负责,加强过程控制。
三是大力宣传,建立完整的培训台账。县、镇两级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会议、广播、电视、报刊、标语、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宣传职业农民培训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动员广大农民参加培训,广泛宣传职业农民培训典型和成效,营造浓烈的职业农民培训氛围。各镇培训办明确专人及时收集整理好培训台账,对职业农民实施跟踪回访。
四是建立检查监督考核验收制度。县农委在县政府领导下,对全县的职业农民培训情况进行即时抽查监督,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督查,年末进行考核验收总结,确保资金使用合理规范、教学质量优秀和保障体系到位,使得县域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有成效。
江苏省如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周爱军 陆晓伟 滕金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