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校园文化的创建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突出国学经典的核心作用,提升课堂内涵,弘扬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学生要立足于传统文化的积累,启智明理,提高自身文化品味和思想境界。
关键词:课堂内涵 传统文化 紧迫性 措施
中国是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过分强调经济建设,加之外来文化的侵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没有了保障。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抓好课堂主阵地,让传统文化充盈课堂教学,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前些年,在所谓“中西结合”思想的引导下,外国文化越来越受到追捧,导致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漠视。从“出国热”到“移民热”,从“英语热”到“美剧热”,部分人的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有的地区出现了许多“裸官”,崇洋之风愈刮愈烈,人们的价值观出现了错位。历史经验证明,国家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坚守自身文化底线的基础之上。因此,重视民族的存亡,需要我们坚守传统文化的底线。
弘扬传统文化的紧迫性
文化是民族之根,是民族之魂。由于文化的差异,世界上存在多种语言、多种习俗。众所周知,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来源。一个民族如果切断了文化传承的渠道,最后面临的必然是灭亡。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之所以退出历史舞台,就是因为外来文化的同化引起自身文化的消亡。相反,正是由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才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让中华民族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能安然无恙,历经五千年屹立于世界东方而不倒。
中华传统文化积淀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不朽的民族精神,如爱国奉献、重礼务实、自立自强、诚实守信、重义轻利、扶贫济困、尊老爱幼等。这些传统美德滋养了中华儿女的心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力量,也是我们一代代必须继承和发扬的优秀传统。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关心培育下一代是利国利民的奠定工程、民心工程和希望工程。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青少年,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国家命运前途。对青少年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青少年的自主性、选择性、主体性、参与性很强。他们总体上具有好学博闻、积极向上的特点,但在他们身上常常表现出积极和消极并存的现象,表现出成才希望和堕落风险同在的情况。有些青少年在不良文化、不良信息的诱惑毒害下走向了堕落以至违法犯罪的道路。
因此,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弘扬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我们认为,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关键在课堂。在课堂进行中,要想提高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性,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更新教育理念,旗帜鲜明地做好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外来文化正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抢夺阵地,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例如,七夕节斗不过情人节,春节斗不过圣诞节……因此,我们要抓好课堂主阵地,旗帜鲜明地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利用班会、队会等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传统节日文化等资源的宣传,维护民族文化特色,保护中国文明成果。开发校本教材,讲授传统文化,让更多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第二,营造良好氛围,有条不紊地做好传统文化的继承工作。
作为教育工作者,继承并传播中华文化经典,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
作为学生,学习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要熟悉张贴在教室墙壁上的古代名人画像和古典名言警句,利用和课文相关的经典诗文,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更好地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第三,采取多种措施,扎扎实实地做好传统文化的创新工作。
老师们要结合学校实际,创作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音乐和影像材料,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欲望和兴趣。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剪纸、素描、书法、喷绘、印刷、雕刻活动中培养兴趣,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尊。
学生要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平台描绘古典诗文,利用广播创新同学们的原创作品,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弘扬传统文化。利用学习小组,重温古典名著,交流读书心得。举行演讲赛、诵读会,开展征文活动、绘画比赛,在说中感受,在写中领悟,在创新中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中华美德。
面对青少年教育工作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我们要借鉴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提升课堂内涵,弘扬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充盈课堂教学,在更高起点上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传统文化的精华真谛蕴含在现代文化之中,给青少年完整、科学的文化情愫和文化理念。我们要把信义明礼和爱国精神结合起来,把感恩教育和尊老敬贤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帮助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养成良好习惯,树立起正确地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积极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消除当前文化领域的种种乱象,让中华古老文明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关键词:课堂内涵 传统文化 紧迫性 措施
中国是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过分强调经济建设,加之外来文化的侵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没有了保障。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抓好课堂主阵地,让传统文化充盈课堂教学,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前些年,在所谓“中西结合”思想的引导下,外国文化越来越受到追捧,导致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漠视。从“出国热”到“移民热”,从“英语热”到“美剧热”,部分人的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有的地区出现了许多“裸官”,崇洋之风愈刮愈烈,人们的价值观出现了错位。历史经验证明,国家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坚守自身文化底线的基础之上。因此,重视民族的存亡,需要我们坚守传统文化的底线。
弘扬传统文化的紧迫性
文化是民族之根,是民族之魂。由于文化的差异,世界上存在多种语言、多种习俗。众所周知,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来源。一个民族如果切断了文化传承的渠道,最后面临的必然是灭亡。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之所以退出历史舞台,就是因为外来文化的同化引起自身文化的消亡。相反,正是由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才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让中华民族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能安然无恙,历经五千年屹立于世界东方而不倒。
中华传统文化积淀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不朽的民族精神,如爱国奉献、重礼务实、自立自强、诚实守信、重义轻利、扶贫济困、尊老爱幼等。这些传统美德滋养了中华儿女的心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力量,也是我们一代代必须继承和发扬的优秀传统。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关心培育下一代是利国利民的奠定工程、民心工程和希望工程。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青少年,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国家命运前途。对青少年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青少年的自主性、选择性、主体性、参与性很强。他们总体上具有好学博闻、积极向上的特点,但在他们身上常常表现出积极和消极并存的现象,表现出成才希望和堕落风险同在的情况。有些青少年在不良文化、不良信息的诱惑毒害下走向了堕落以至违法犯罪的道路。
因此,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弘扬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我们认为,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关键在课堂。在课堂进行中,要想提高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性,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更新教育理念,旗帜鲜明地做好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外来文化正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抢夺阵地,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例如,七夕节斗不过情人节,春节斗不过圣诞节……因此,我们要抓好课堂主阵地,旗帜鲜明地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利用班会、队会等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传统节日文化等资源的宣传,维护民族文化特色,保护中国文明成果。开发校本教材,讲授传统文化,让更多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第二,营造良好氛围,有条不紊地做好传统文化的继承工作。
作为教育工作者,继承并传播中华文化经典,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
作为学生,学习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要熟悉张贴在教室墙壁上的古代名人画像和古典名言警句,利用和课文相关的经典诗文,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更好地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第三,采取多种措施,扎扎实实地做好传统文化的创新工作。
老师们要结合学校实际,创作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音乐和影像材料,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欲望和兴趣。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剪纸、素描、书法、喷绘、印刷、雕刻活动中培养兴趣,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尊。
学生要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平台描绘古典诗文,利用广播创新同学们的原创作品,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弘扬传统文化。利用学习小组,重温古典名著,交流读书心得。举行演讲赛、诵读会,开展征文活动、绘画比赛,在说中感受,在写中领悟,在创新中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中华美德。
面对青少年教育工作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我们要借鉴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提升课堂内涵,弘扬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充盈课堂教学,在更高起点上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传统文化的精华真谛蕴含在现代文化之中,给青少年完整、科学的文化情愫和文化理念。我们要把信义明礼和爱国精神结合起来,把感恩教育和尊老敬贤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帮助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养成良好习惯,树立起正确地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积极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消除当前文化领域的种种乱象,让中华古老文明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