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营林生产数量持续增加,对我国木材用料的贡献可见一斑。营林生产自我国建国以来就集中优势发展木材的轻加工、深加工为主,在营林规模的控制方面有着一些经验。但是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趋势逐渐加快,导致了我国营林生产的方向也需要变化,营林生产的规模在扩大的同时还必须要考虑存在的一些问题,要适当的选择有效途径解决问题,并在分析问题后适当的提出发展对策,科学、有效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林业经济。
【关键词】营林生产;问题;对策
1.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总体滞后。主要表现在种子园的建设类型单一、母树林的更替不及时及经营管理水平低等方面。由于种子园建設类型较为单一,母树林没有得到及时更替,加之经营者的管理水平不足等原因,导致林木良种基地的总体建设滞后。
第二、苗圃管理及育苗生产形式跟不上企业进入市场经济的步伐,种苗急需以产品的角色进入市场。更新造林中存在数量与质量失衡,苗木投入量超过设计作业量,苗木成本在造林总投入中所占比例过高;树种的结构比例失调,适地适树不到位;在良种与壮苗的选育、引种、推广及优良天然苗木的利用等方面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和工作上的失误。在更新造林过程中,其数量与质量出现了严重的失衡,苗木的整体投入量超过了最初设计的作业量。相比营林生产中的总投入资金,苗木成本所占的比例太高;树种结构比例失调;在选取良种、推广和利用天然苗木等方面,企业和工作人员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
第三、人工林的营造与市场需要失调。人工林缺乏定向培育的长远打算,造林与使用结合不紧密,在营造上缺乏商业考虑,林产工业的木材原料供应将面临危机。集约经营丰产林、“幼培丰产林”及部分常规造林小班在经营管理措施上表现为短期行为,集约化管理措施不到位。
2.营林生产的对策
2.1加强种苗基地建设
必须要树立现代化的农业发展理念,提升农业高产量的发展状态,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要选用良种,林业生产必须选择较为优良的育种,林木良种培养基地要将良种有效的培育,比如我国很多林业局运用的红松种子在植入到土地之前必须要在养殖基地或者育种基地进行一段时间的“孵化期”。从长远发展利益考虑,我国营林建设,木材深加工必须要重视对不同树木的分析,要对母体树林的结构有所掌握和了解,要及时的调整好木材的种植数量,要根据现有政策加大母体树林的种植规模,尽快发挥出母体树林的积极作用与价值,可以用现有基本符合母树林条件的中龄林或近熟林逐步更替已老龄化的天然母树林,有计划地培育和发展珍贵针阔叶母树林基地,既可以改善母树林的结构,又可以增加经济效益,达到林木良种化的目的。
2.2搞活苗圃运营机制
营林生产与营林未来规划应推进苗圃走向市场进程,对苗圃实行竞争机制及多种经营机制,可以采取适当的承包形式或私人经营方式,搞活苗圃。为保证造林用苗,企业可以采取签回收合同的形式,制定相应奖惩措施,按苗木等级制定苗木单价,做到以质论价。为保证苗木质量及造林质量,降低育苗及造林成本,激活苗圃竞争机制,可将苗圃作为种苗市场,在保证造林质量的前提下林场按造林设计要求在苗圃中有权自由选择其所需苗木。营林种植企业可以在苗圃培育满足需要的条件下,将企业外的客户进行分类,把苗圃基地的一些具体商业培养建议与方案进行细化,采取市场机制的育苗发展理念,苗圃基地对林苗的培育必须要注重绿化面积,对经济植物与野生植物的驯化与培育等细节问题,对闲置的苗圃基地进行开发种植,提高了员工经济收益,也改善了生态环境。
2.3加强更新造林管理、降低生产投入
改革开放以来,森工企业在营林生产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更新造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稳步上升。而造林初植株数仍保留 10 年前以加大初植株数来保“两率”验收的传统做法,造林单位面积保存树木过多,既浪费了苗木,又加大了造林、抚育等工作量。此外,对林冠下造林必须要注重适量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天然苗木,降低人工苗木的投入量。对近几年可能回头采伐作业的择伐林,应采取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式,以免回头作业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及浪费。第二、降低造林成本关键在于降低苗木成本。一方面,降低单位面积造林的苗木成本,通过合理降低造林苗木的投入量来实现;另一方面,降低苗木单株成本,可以通过提高单位面积的成苗产量及缩短苗木的培育周期来实现。第三、更新造林用苗应打破仅靠苗圃培育人工苗木的局限,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天然苗,如大青杨、椴树、核桃楸、水曲柳、黄菠萝等天然苗在自然环境生长环境中,具有良好的遗传及抗逆特性,可以就地就近进行移植,既符合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又可以降低造林投入。第四、真正将适地适树落到实处,改变同一造林小班只造一个树种的错误做法。
2.4以市场为导向选择造林树种
在更新造林的树种培育上,尤其是集约经营丰产林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合适的树种,积极培育高价值用材林分或短周期速生的小径纤维材林分,做到造林时就设计好林木产品的销售方向,对用材林分,要对用材林资源的树种质量从林产工业现在发展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林产工业的产品已向深加工层次发展,由实木利用到单板型人造板的制造,再到非单板型人造板的市场开拓。要研究林产工业的产品结构、布局、规模等,首先考虑原料的供应。所谓的木材资源质量差、数量不足,主要针对实木或单板型人造板而言,如锯材、胶合板等对树种、材质、径级、长度都有特定的要求,原料缺陷决定着产品等级和出材率。若考虑非单板型人造板,数量与质量问题就得重新认识,这类产品对树种、径级、长度、木材缺陷无严格要求,有原料供应的广泛性和便利性。
根据林产工业对木材原料需求的变化,应对现有的杨树丰产林营造措施进行及时调整,以迅速发展短周期小径材人工林。本着培育小径材丰产林的原则,杨树在幼龄期对土壤的肥力、土壤的水分及土壤的通透性要求比较强烈。对杨树造林地每年至少施肥两次,以施生物有机肥为佳,结合除草同时进行全面松土,争取做到“涝排旱灌”,造林地内绝对不允许积水,在杨树高生长期,根据杨树对水分的需求,有条件的地块可以进行适时灌溉,同时要做好杨树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从杨树病虫害角度来讲不易重茬作业,根据对木材原料需要及杨树的生长情况,可逐步进行株间、行间或带状间伐,然后采取林粮或林药间作对其进行土壤改良,形成短周期小径材速生丰产林,或者间伐后直接引入针叶树或其它珍贵阔叶树将其培育成复层混交林。 [科]
【参考文献】
[1]孔繁文,高岚,刘东生,吕永来,周亚非.营林产值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与分析.林业经济.2008.03:30-33.
[2]宋春东.浅谈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120-122.
[3]陈天霞.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蒙古林业,2011.09:20-22.
[4]姜民,张超.浅析林业产业中森林资源不均衡发展.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5:55-57.
【关键词】营林生产;问题;对策
1.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总体滞后。主要表现在种子园的建设类型单一、母树林的更替不及时及经营管理水平低等方面。由于种子园建設类型较为单一,母树林没有得到及时更替,加之经营者的管理水平不足等原因,导致林木良种基地的总体建设滞后。
第二、苗圃管理及育苗生产形式跟不上企业进入市场经济的步伐,种苗急需以产品的角色进入市场。更新造林中存在数量与质量失衡,苗木投入量超过设计作业量,苗木成本在造林总投入中所占比例过高;树种的结构比例失调,适地适树不到位;在良种与壮苗的选育、引种、推广及优良天然苗木的利用等方面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和工作上的失误。在更新造林过程中,其数量与质量出现了严重的失衡,苗木的整体投入量超过了最初设计的作业量。相比营林生产中的总投入资金,苗木成本所占的比例太高;树种结构比例失调;在选取良种、推广和利用天然苗木等方面,企业和工作人员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
第三、人工林的营造与市场需要失调。人工林缺乏定向培育的长远打算,造林与使用结合不紧密,在营造上缺乏商业考虑,林产工业的木材原料供应将面临危机。集约经营丰产林、“幼培丰产林”及部分常规造林小班在经营管理措施上表现为短期行为,集约化管理措施不到位。
2.营林生产的对策
2.1加强种苗基地建设
必须要树立现代化的农业发展理念,提升农业高产量的发展状态,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要选用良种,林业生产必须选择较为优良的育种,林木良种培养基地要将良种有效的培育,比如我国很多林业局运用的红松种子在植入到土地之前必须要在养殖基地或者育种基地进行一段时间的“孵化期”。从长远发展利益考虑,我国营林建设,木材深加工必须要重视对不同树木的分析,要对母体树林的结构有所掌握和了解,要及时的调整好木材的种植数量,要根据现有政策加大母体树林的种植规模,尽快发挥出母体树林的积极作用与价值,可以用现有基本符合母树林条件的中龄林或近熟林逐步更替已老龄化的天然母树林,有计划地培育和发展珍贵针阔叶母树林基地,既可以改善母树林的结构,又可以增加经济效益,达到林木良种化的目的。
2.2搞活苗圃运营机制
营林生产与营林未来规划应推进苗圃走向市场进程,对苗圃实行竞争机制及多种经营机制,可以采取适当的承包形式或私人经营方式,搞活苗圃。为保证造林用苗,企业可以采取签回收合同的形式,制定相应奖惩措施,按苗木等级制定苗木单价,做到以质论价。为保证苗木质量及造林质量,降低育苗及造林成本,激活苗圃竞争机制,可将苗圃作为种苗市场,在保证造林质量的前提下林场按造林设计要求在苗圃中有权自由选择其所需苗木。营林种植企业可以在苗圃培育满足需要的条件下,将企业外的客户进行分类,把苗圃基地的一些具体商业培养建议与方案进行细化,采取市场机制的育苗发展理念,苗圃基地对林苗的培育必须要注重绿化面积,对经济植物与野生植物的驯化与培育等细节问题,对闲置的苗圃基地进行开发种植,提高了员工经济收益,也改善了生态环境。
2.3加强更新造林管理、降低生产投入
改革开放以来,森工企业在营林生产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更新造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稳步上升。而造林初植株数仍保留 10 年前以加大初植株数来保“两率”验收的传统做法,造林单位面积保存树木过多,既浪费了苗木,又加大了造林、抚育等工作量。此外,对林冠下造林必须要注重适量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天然苗木,降低人工苗木的投入量。对近几年可能回头采伐作业的择伐林,应采取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式,以免回头作业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及浪费。第二、降低造林成本关键在于降低苗木成本。一方面,降低单位面积造林的苗木成本,通过合理降低造林苗木的投入量来实现;另一方面,降低苗木单株成本,可以通过提高单位面积的成苗产量及缩短苗木的培育周期来实现。第三、更新造林用苗应打破仅靠苗圃培育人工苗木的局限,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天然苗,如大青杨、椴树、核桃楸、水曲柳、黄菠萝等天然苗在自然环境生长环境中,具有良好的遗传及抗逆特性,可以就地就近进行移植,既符合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又可以降低造林投入。第四、真正将适地适树落到实处,改变同一造林小班只造一个树种的错误做法。
2.4以市场为导向选择造林树种
在更新造林的树种培育上,尤其是集约经营丰产林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合适的树种,积极培育高价值用材林分或短周期速生的小径纤维材林分,做到造林时就设计好林木产品的销售方向,对用材林分,要对用材林资源的树种质量从林产工业现在发展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林产工业的产品已向深加工层次发展,由实木利用到单板型人造板的制造,再到非单板型人造板的市场开拓。要研究林产工业的产品结构、布局、规模等,首先考虑原料的供应。所谓的木材资源质量差、数量不足,主要针对实木或单板型人造板而言,如锯材、胶合板等对树种、材质、径级、长度都有特定的要求,原料缺陷决定着产品等级和出材率。若考虑非单板型人造板,数量与质量问题就得重新认识,这类产品对树种、径级、长度、木材缺陷无严格要求,有原料供应的广泛性和便利性。
根据林产工业对木材原料需求的变化,应对现有的杨树丰产林营造措施进行及时调整,以迅速发展短周期小径材人工林。本着培育小径材丰产林的原则,杨树在幼龄期对土壤的肥力、土壤的水分及土壤的通透性要求比较强烈。对杨树造林地每年至少施肥两次,以施生物有机肥为佳,结合除草同时进行全面松土,争取做到“涝排旱灌”,造林地内绝对不允许积水,在杨树高生长期,根据杨树对水分的需求,有条件的地块可以进行适时灌溉,同时要做好杨树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从杨树病虫害角度来讲不易重茬作业,根据对木材原料需要及杨树的生长情况,可逐步进行株间、行间或带状间伐,然后采取林粮或林药间作对其进行土壤改良,形成短周期小径材速生丰产林,或者间伐后直接引入针叶树或其它珍贵阔叶树将其培育成复层混交林。 [科]
【参考文献】
[1]孔繁文,高岚,刘东生,吕永来,周亚非.营林产值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与分析.林业经济.2008.03:30-33.
[2]宋春东.浅谈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120-122.
[3]陈天霞.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蒙古林业,2011.09:20-22.
[4]姜民,张超.浅析林业产业中森林资源不均衡发展.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5: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