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声乐教学与德育的融合统一r——以歌曲《望乡词》为例

来源 :大众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xy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高校声乐教学有着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成为社会性音乐人才的大后方,对于音乐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型人才也对新时期的高校声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著名的艺术歌曲《望乡词》是源自右任晚年在台湾所作的经典诗词《望大陆》,这首歌一经问世,其所包含的爱国情感便让演唱者以及听众感受到一种震撼与悲怆,也成为高校声乐教学中经常采用的经典歌曲之一.文章将通过对艺术歌曲《望乡词》的具体实践学习,来分析、总结高校声乐教学与德育如何实现融合统一.
其他文献
在高职院校的政治理论课堂中渗透“四史”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使命意识与担当精神,助力学生建立正确历史观与树立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而且能够提升思政课程的
李熹,魏晋时期上党士人.东汉魏晋之时是士人人格重要的转型期,李熹坚守重名节的名士之风,曾三辞魏官.虽最终迫于司马氏之威接受任职,但为官一生忠直清廉,受到当时君臣称赞,是
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声乐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学生需要相关的音乐专业理论和技能,具备丰富的音乐专业素养,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幼教工作中满足实际需要.为了实现这样的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普通高校音乐教程的改革背景下,《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课程的开设,是培养专业性技能人才重要的基础性课程.此课程以文化的角度映射音乐的发展历
新媒体在当今时代几乎普遍化,人人都可以成为影像的生产者,传播者以及消费者.在这个时代下,不断创新和突破的媒介使得艺术群体对艺术的载体媒介展开方式的观念也产生出更多的
从大思政与新文科的背景下,推进《标识与VI设计》课程与思政教育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探索实践模式.课程设计以非遗文化设计案例的引入设立思政目标,通过问题探究与任务驱动等
随着当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上产生了“打工人”“工具人”“考研人”等具有“XX人”结构的网络新兴词语模.“XX人”词语模的产生是人们心理产生变化的反映,具有语言的话
文章重点分析了特教舞蹈艺术教育对残障儿童的意义,希望通过舞蹈教育使残障儿童不受物理空间的束缚,释放心理,解放肢体,热爱舞蹈.对此,文章结合了中国古典舞三个标志性风格:
戏剧因其综合性、集体性、即时性的艺术特性,在与教育结合后,成为最便捷、最适当的人文素质教育形式之一.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全人”的培养,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与其他戏曲行当相比,丑脚处于特殊的地位.戏曲行业崇丑又用丑,戏曲观众既爱丑又戏丑,从而使丑脚总是游走在“被爱”和“被戏”、禁忌之“少”和演技之“繁”的两端.人们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