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子因何成了第一人称
老子是诸子百家中的一位,乃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尊他为太上老君。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对人的尊称,相当于夫子、先生。诸子百家里多以姓氏加子来命名,像孔子、孟子、孙子、庄子等。老子姓李名耳,也有人说他叫老聃,因而人称老子。还有说法认为,老子刚出生时就须发皆白,或说其母怀孕八十一载才生下老子,这都是神话传说,不足为信。
老子作为称谓,一开始则是老年人的自称,相当于老夫。其出处有:1.《后汉书·逸民传·韩康》:“此自老子与之,亭长何罪!”2.《晋书·庾亮传》:“老子於此处兴复不浅。”在这两本史书里,韩康和庾亮分别自称老子。宋词里,苏轼《青玉案》词云“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鸳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辛弃疾《水调歌头》词云“老子旧游处,回首梦耶非”,苏辛写词时年纪都很大,故自称老子。古典小说里这种用法也屡见不鲜。
从老年人自称,老子又有了泛指老年人的意思。《江表传》里有:“足以惊骇老子(指曹操)否?”白居易也有《晚起闲行》诗曰:“皤然一老子,拥裘仍隐几。”
老子的第四层意思,则是父亲的俗称,见于《宋书》和陆游的《老学庵笔记》。
老子的这四层含义互相影响,才有了今天的第一人称称谓。道家和道教在民间底蕴深厚,人们崇敬老子,故以其为称呼。此其一。其二,中国人好倚老卖老,即使年轻人有时也喜欢故意装成熟,这就使得老子这个老年人自称和泛称有了更适合的语言土壤。其三,在国人心目里,冒充别人的长辈是十足的占便宜,这种心态也让老子这个称谓使用更加广泛了。
“傻瓜”是什么瓜
如今很多人习惯把愚蠢的低智商的人叫“傻瓜”,更多的人却把埋头苦干,踏踏实实做事不计酬劳多少的人叫“傻瓜”。“傻瓜”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叫傻豆、傻果、傻菜?
究其根源,“傻瓜”这一词的来源跟一个非常古老的部族——姜戎氏有关。
在我国古代,秦岭地区有一个叫“瓜州”的地方,聚居在那里的姜姓人,所属部族叫“瓜子族”。这一族的人非常诚实肯干,任劳任怨。受雇于人时,不论干什么活,也不管雇主在不在场,他们都勤奋老实,干起活来不声不响,只知道埋头苦干,不管多累的活,他们都会干好,从不偷懒。这样,很多人便误认为他们“愚蠢、笨”。因而被当地人视为“傻子”,时间长了,就一概统称为“傻瓜”。
一位清代文士写的《仁恕堂笔记》中便说:“甘州人谓不慧子曰‘瓜子’。”甘州(即今甘肃)至四川一带还叫不聪明的人为“瓜子”(即是瓜州的人)。“傻瓜”便是由“瓜子”演变而来的,而后沿用至今。
如今,甘肃、四川两省还有把不聪明的人、愚蠢的人称为“瓜子”、“瓜娃子”的。
“字”在古代不是字
“字”在古代不是字,那是什么?很多人看到这句话都觉得奇怪。那我告诉你,“字”在上古时代,是“在屋里生孩子”的意思。与今天文字的“字”一点关系也没有。
“字”算是一个古文字化石,从古到今,它的字形都没有多大变化,是一座房子里有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的样子。“字”的本义就是“在屋里生孩子”。
《说文解字》曰:“字,乳也。”《广雅》:“字,生也。”这种解释已经非常明了。《山海经·中山经》:“苦山有木,服之不字。”《汉书》:“六畜遂字。”颜师古注:“字,生也。”颜师古老先生如果不说明一下,还真有人以为六畜也会写字哩。《论衡·气寿》:“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这该是计划生育最早的少生优生之说吧。
值得说明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字”字又有了引申义——“怀孕”“出嫁”等义,但有人把《易经·屯》:“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的“字”解释为“怀孕”,非常不妥。笔者认为还是解释为“出嫁”较为合理。有人说,“字”在古代没有“出嫁”之说,似有不确。那“待字闺中”的“字”你也解释为“在閨中等待怀孕或生孩子”吗?显然不对。
“字”作“出嫁”讲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也有应用,茅盾《动摇》:“甚至于说,待字的大姑娘,也得拿出来抽签。”这里的“字”肯定是“出嫁”之义而不是“生孩子”或“怀孕”之义。女子出嫁曰“字”应源于《礼记·曲礼》“女子许嫁笄而字”之语。
闲话少说,既然“字”是“生孩子”之义,那古时候文字的“字”又是用什么代替的呢?是用“文”,在古代,“文”字不当文章讲,当文字讲。古代的“文”是今天的“纹”字之义。《说文解字》曰:“文,错画也。像交文。今字作纹。”古人纹身、画图都作“文”,文字的产生就是“象形”文字而来。因此古代的“文”就是今天的“字”,甲骨文、金文、篆文、说文解字、分文析字等都是此意。
《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后汉书·张衡传》:“饰以篆文。”还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距洞数百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这里的“文”都是“字”的意思。
那“字”又是什么时候有如今的“文字”之意的呢?《说文解字·叙》中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相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通书·六书略》:“象形、指事,文也;会意、谐声、转注,字也。”
从此可以看出,“字”的“文字”之意,是从“文”字里生出来的,也正像有些人说的,古时单体叫文,合体叫字。早在先秦时期,“文”字就有了“字”义,而“字”字有“字”义,直到秦朝时期才开始出现。
“如法炮制”的来源
炮制,古代称为炮炙、修治、修事等,就是中药在应用前的一个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病症不同,炮制的方法也不一样,这直接关系到所用药物的药效,特别是一些毒性药物和烈性药物,如果炮制不当,既不能保证所用药物的安全,更不能保证所用药物的疗效。
中药的性味是其本身就有的,尽管是中药,依然“是药三分毒”,在医治病痛的时候,都会产生毒副作用,给身体带来不利影响。而合理的炮制,就会降低副作用的威力。如太寒伤阳,太热伤阴,太苦伤胃,太辛耗气等等,而“炮制”就可以损其有余,扶其不足,趋利避害。
“炮制”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提高所用药物的疗效。我国古代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种炮制类型。
第一种方法就是修制,这也是“炮制”中最简单的方法。它包括对药物的拣、摘、揉、擦、磨、刷、刮、镑、刨、剥、切、捣、敲、碾、簸、箩、筛、劈、锯、扎、榨等等。二是水制,就是将药材用水洗或者用水浸泡。三是火制,就是将药材直接或者间接放在火上加热。四是水火共制,就是将药物通过水火共同加热,改变药物性能,起到矫味作用。其他还有制霜、发酵、发芽等,算是第五种方法——其他。
李汝珍在《镜花缘》第九十八回叙述讨伐武则天的军队时说:“即如法炮制,果然把阵破了。”正是中药“炮制”的效果显著,李汝珍才在《镜花缘》中用上“如法炮制”一语,“如法炮制”成了人们挂在嘴边的一个常用成语。
老子是诸子百家中的一位,乃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尊他为太上老君。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对人的尊称,相当于夫子、先生。诸子百家里多以姓氏加子来命名,像孔子、孟子、孙子、庄子等。老子姓李名耳,也有人说他叫老聃,因而人称老子。还有说法认为,老子刚出生时就须发皆白,或说其母怀孕八十一载才生下老子,这都是神话传说,不足为信。
老子作为称谓,一开始则是老年人的自称,相当于老夫。其出处有:1.《后汉书·逸民传·韩康》:“此自老子与之,亭长何罪!”2.《晋书·庾亮传》:“老子於此处兴复不浅。”在这两本史书里,韩康和庾亮分别自称老子。宋词里,苏轼《青玉案》词云“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鸳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辛弃疾《水调歌头》词云“老子旧游处,回首梦耶非”,苏辛写词时年纪都很大,故自称老子。古典小说里这种用法也屡见不鲜。
从老年人自称,老子又有了泛指老年人的意思。《江表传》里有:“足以惊骇老子(指曹操)否?”白居易也有《晚起闲行》诗曰:“皤然一老子,拥裘仍隐几。”
老子的第四层意思,则是父亲的俗称,见于《宋书》和陆游的《老学庵笔记》。
老子的这四层含义互相影响,才有了今天的第一人称称谓。道家和道教在民间底蕴深厚,人们崇敬老子,故以其为称呼。此其一。其二,中国人好倚老卖老,即使年轻人有时也喜欢故意装成熟,这就使得老子这个老年人自称和泛称有了更适合的语言土壤。其三,在国人心目里,冒充别人的长辈是十足的占便宜,这种心态也让老子这个称谓使用更加广泛了。
“傻瓜”是什么瓜
如今很多人习惯把愚蠢的低智商的人叫“傻瓜”,更多的人却把埋头苦干,踏踏实实做事不计酬劳多少的人叫“傻瓜”。“傻瓜”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叫傻豆、傻果、傻菜?
究其根源,“傻瓜”这一词的来源跟一个非常古老的部族——姜戎氏有关。
在我国古代,秦岭地区有一个叫“瓜州”的地方,聚居在那里的姜姓人,所属部族叫“瓜子族”。这一族的人非常诚实肯干,任劳任怨。受雇于人时,不论干什么活,也不管雇主在不在场,他们都勤奋老实,干起活来不声不响,只知道埋头苦干,不管多累的活,他们都会干好,从不偷懒。这样,很多人便误认为他们“愚蠢、笨”。因而被当地人视为“傻子”,时间长了,就一概统称为“傻瓜”。
一位清代文士写的《仁恕堂笔记》中便说:“甘州人谓不慧子曰‘瓜子’。”甘州(即今甘肃)至四川一带还叫不聪明的人为“瓜子”(即是瓜州的人)。“傻瓜”便是由“瓜子”演变而来的,而后沿用至今。
如今,甘肃、四川两省还有把不聪明的人、愚蠢的人称为“瓜子”、“瓜娃子”的。
“字”在古代不是字
“字”在古代不是字,那是什么?很多人看到这句话都觉得奇怪。那我告诉你,“字”在上古时代,是“在屋里生孩子”的意思。与今天文字的“字”一点关系也没有。
“字”算是一个古文字化石,从古到今,它的字形都没有多大变化,是一座房子里有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的样子。“字”的本义就是“在屋里生孩子”。
《说文解字》曰:“字,乳也。”《广雅》:“字,生也。”这种解释已经非常明了。《山海经·中山经》:“苦山有木,服之不字。”《汉书》:“六畜遂字。”颜师古注:“字,生也。”颜师古老先生如果不说明一下,还真有人以为六畜也会写字哩。《论衡·气寿》:“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这该是计划生育最早的少生优生之说吧。
值得说明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字”字又有了引申义——“怀孕”“出嫁”等义,但有人把《易经·屯》:“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的“字”解释为“怀孕”,非常不妥。笔者认为还是解释为“出嫁”较为合理。有人说,“字”在古代没有“出嫁”之说,似有不确。那“待字闺中”的“字”你也解释为“在閨中等待怀孕或生孩子”吗?显然不对。
“字”作“出嫁”讲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也有应用,茅盾《动摇》:“甚至于说,待字的大姑娘,也得拿出来抽签。”这里的“字”肯定是“出嫁”之义而不是“生孩子”或“怀孕”之义。女子出嫁曰“字”应源于《礼记·曲礼》“女子许嫁笄而字”之语。
闲话少说,既然“字”是“生孩子”之义,那古时候文字的“字”又是用什么代替的呢?是用“文”,在古代,“文”字不当文章讲,当文字讲。古代的“文”是今天的“纹”字之义。《说文解字》曰:“文,错画也。像交文。今字作纹。”古人纹身、画图都作“文”,文字的产生就是“象形”文字而来。因此古代的“文”就是今天的“字”,甲骨文、金文、篆文、说文解字、分文析字等都是此意。
《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后汉书·张衡传》:“饰以篆文。”还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距洞数百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这里的“文”都是“字”的意思。
那“字”又是什么时候有如今的“文字”之意的呢?《说文解字·叙》中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相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通书·六书略》:“象形、指事,文也;会意、谐声、转注,字也。”
从此可以看出,“字”的“文字”之意,是从“文”字里生出来的,也正像有些人说的,古时单体叫文,合体叫字。早在先秦时期,“文”字就有了“字”义,而“字”字有“字”义,直到秦朝时期才开始出现。
“如法炮制”的来源
炮制,古代称为炮炙、修治、修事等,就是中药在应用前的一个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病症不同,炮制的方法也不一样,这直接关系到所用药物的药效,特别是一些毒性药物和烈性药物,如果炮制不当,既不能保证所用药物的安全,更不能保证所用药物的疗效。
中药的性味是其本身就有的,尽管是中药,依然“是药三分毒”,在医治病痛的时候,都会产生毒副作用,给身体带来不利影响。而合理的炮制,就会降低副作用的威力。如太寒伤阳,太热伤阴,太苦伤胃,太辛耗气等等,而“炮制”就可以损其有余,扶其不足,趋利避害。
“炮制”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提高所用药物的疗效。我国古代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种炮制类型。
第一种方法就是修制,这也是“炮制”中最简单的方法。它包括对药物的拣、摘、揉、擦、磨、刷、刮、镑、刨、剥、切、捣、敲、碾、簸、箩、筛、劈、锯、扎、榨等等。二是水制,就是将药材用水洗或者用水浸泡。三是火制,就是将药材直接或者间接放在火上加热。四是水火共制,就是将药物通过水火共同加热,改变药物性能,起到矫味作用。其他还有制霜、发酵、发芽等,算是第五种方法——其他。
李汝珍在《镜花缘》第九十八回叙述讨伐武则天的军队时说:“即如法炮制,果然把阵破了。”正是中药“炮制”的效果显著,李汝珍才在《镜花缘》中用上“如法炮制”一语,“如法炮制”成了人们挂在嘴边的一个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