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意识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创新意识对学生深度学习、发展实践力、提升思维能力具有积极价值——创新意识的培养与知识传授不同,需要结合构建理论原理来组织教学,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对此不起作用。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就如何培养学生意识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
创新意識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这种意识的形成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素养(也包括促进深度学习)。可知,创新意识培养在当下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价值。
而我们知道,创新意识是一种意识形态,是内源性的,传统知识传授方法不太适用于这种素养的培养。因而,我们可以依据的主要不是认知理论,而是构建理论来未完成任务。
下面,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就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进行探讨。
一、营建创新条件
创新意识是一种主动思维活动,在被动情态下,学生只会接受知识,而不会存在创新思维活动。因而,要培养创新意识,第一步要做的是为学生营建适合创新思维活跃起来的条件。这方面,教师可从两方面着手。
第一是建立学生的主体意识——从建构主义教育原理上说,意识是由学生自我构建、自主生成的,通过教师硬性灌输没有任何意义(比如教师说,“你们要有创新意识”——学生并不会因此而具有创新意识)。我们建立学生主体意识的意思是,学生内心认为自己的学习活动源于自身需求,而不是教师的要求,“我”才是学习行为的发起者,这样他才会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方面,教师可以采用的策略有“少教多学”“先学后教”或合作探究等方法,将大部分学习活动交给学生来完成。比如教“计算器怎么用”,不用一上来就讲计算器各种按键的功能,也不用教学生怎样计算,而是给学生几个计算题,让他们尝试着用计算器来解答——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自己去摸索计算器的用法,最后教师予以归纳、指导即可。
第二是注意兴趣的激发——兴趣是主动思维活动产生的催化剂,也是学生主体意识产生的重要驱动。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学生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就更需要兴趣来作为创新意识发起的动机。这方面,可采用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游戏、比赛、操作,在中低年级还可以采用童话情境等方法。
二、鼓励学生质疑
作为一种思维活动,创新意识需要有一个发动点。而这,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兴趣之外,还有一个更有效的抓手,就是质疑——所谓“思起于疑”就是这个道理。而且,对小学生来说,他们有着天然的、强烈的好奇心,质疑不仅可使其开始思维,而且还对激发兴趣具有相当的作用。
调动学生质疑,首先要解决教师的理念问题——在传统教学理念下,不少教师认为自己是知识的“代言人”,是教学活动中的绝对权威,所以,大多不喜欢学生在课堂上问这问那,特别是那些对方法、原理提出质疑的学生。总觉得这些学生是故意捣乱——其实,这些学生是天然具有质疑意识,且有相当的创新意识,是可贵的素养表现。因而,我们首先是要转换理念,“鼓励”而不是压制学生提出问题或反对意见。
比如在教“用量角器画角”时,有位学生就说,“老师,画150度角根本不用量角器,用一个三角板就能画出来”——这个我们当然知道,但不少教师会说,“这个方法我们后面再练,现在先集中精力把量角器学好!”一下就把学生的积极性给打击。其实,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是非常高兴的,马上说:“好,请你来黑板这儿,给大家演示一下”……等学生画好后,再问,“其他同学还可以用他的方法画其他度数的角吗?”——不要怕学生打乱了教学顺序,而应及时鼓励。
三、创设生活情境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在应用创新思维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困难,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创新意识(特别是信心)的形成。因而,基于学生思维特征,我们在教学中有时候需要采用一些手段来辅助学生思维——比如情境法。利用直观的、有情节性的情境,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瓶颈。特别是生活化情境——我们利用学生已经验让过的或见识过的生活来构建情境——因为学生有相应的经验体验,对其思维的辅助效用更好。而且,还对培养实践能力有相当效用。
比如在教“大数”时,我们不仅是要让学生能够读出抽象的大数数值,而且需要让他们能够对这些大数有具象感知。这时候,学生就不太容易独立地完成抽象到具象的转换。我们就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我们经常吃大米饭,那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抓一把大米,大概有多少粒?一碗米饭大概有多少粒?妈妈买回来一整袋大米,又有多少粒呢?……”通过这个情境,一下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后面,再让他们判断“一亿粒大米可以装几汽车”“天上有多少颗星星”的时候,就可以让他们自己发挥创新思维去自由联想了。
以上,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探讨。总的来说,创新意识是当下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时候,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创新的条件、需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需要在特定时候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帮助。
参考文献:
[1]王飞.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探究[J]. 新课程(上),2013(10).
[2]蒋永芹.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 考试周刊,2017(39).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
创新意識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这种意识的形成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素养(也包括促进深度学习)。可知,创新意识培养在当下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价值。
而我们知道,创新意识是一种意识形态,是内源性的,传统知识传授方法不太适用于这种素养的培养。因而,我们可以依据的主要不是认知理论,而是构建理论来未完成任务。
下面,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就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进行探讨。
一、营建创新条件
创新意识是一种主动思维活动,在被动情态下,学生只会接受知识,而不会存在创新思维活动。因而,要培养创新意识,第一步要做的是为学生营建适合创新思维活跃起来的条件。这方面,教师可从两方面着手。
第一是建立学生的主体意识——从建构主义教育原理上说,意识是由学生自我构建、自主生成的,通过教师硬性灌输没有任何意义(比如教师说,“你们要有创新意识”——学生并不会因此而具有创新意识)。我们建立学生主体意识的意思是,学生内心认为自己的学习活动源于自身需求,而不是教师的要求,“我”才是学习行为的发起者,这样他才会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方面,教师可以采用的策略有“少教多学”“先学后教”或合作探究等方法,将大部分学习活动交给学生来完成。比如教“计算器怎么用”,不用一上来就讲计算器各种按键的功能,也不用教学生怎样计算,而是给学生几个计算题,让他们尝试着用计算器来解答——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自己去摸索计算器的用法,最后教师予以归纳、指导即可。
第二是注意兴趣的激发——兴趣是主动思维活动产生的催化剂,也是学生主体意识产生的重要驱动。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学生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就更需要兴趣来作为创新意识发起的动机。这方面,可采用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游戏、比赛、操作,在中低年级还可以采用童话情境等方法。
二、鼓励学生质疑
作为一种思维活动,创新意识需要有一个发动点。而这,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兴趣之外,还有一个更有效的抓手,就是质疑——所谓“思起于疑”就是这个道理。而且,对小学生来说,他们有着天然的、强烈的好奇心,质疑不仅可使其开始思维,而且还对激发兴趣具有相当的作用。
调动学生质疑,首先要解决教师的理念问题——在传统教学理念下,不少教师认为自己是知识的“代言人”,是教学活动中的绝对权威,所以,大多不喜欢学生在课堂上问这问那,特别是那些对方法、原理提出质疑的学生。总觉得这些学生是故意捣乱——其实,这些学生是天然具有质疑意识,且有相当的创新意识,是可贵的素养表现。因而,我们首先是要转换理念,“鼓励”而不是压制学生提出问题或反对意见。
比如在教“用量角器画角”时,有位学生就说,“老师,画150度角根本不用量角器,用一个三角板就能画出来”——这个我们当然知道,但不少教师会说,“这个方法我们后面再练,现在先集中精力把量角器学好!”一下就把学生的积极性给打击。其实,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是非常高兴的,马上说:“好,请你来黑板这儿,给大家演示一下”……等学生画好后,再问,“其他同学还可以用他的方法画其他度数的角吗?”——不要怕学生打乱了教学顺序,而应及时鼓励。
三、创设生活情境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在应用创新思维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困难,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创新意识(特别是信心)的形成。因而,基于学生思维特征,我们在教学中有时候需要采用一些手段来辅助学生思维——比如情境法。利用直观的、有情节性的情境,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瓶颈。特别是生活化情境——我们利用学生已经验让过的或见识过的生活来构建情境——因为学生有相应的经验体验,对其思维的辅助效用更好。而且,还对培养实践能力有相当效用。
比如在教“大数”时,我们不仅是要让学生能够读出抽象的大数数值,而且需要让他们能够对这些大数有具象感知。这时候,学生就不太容易独立地完成抽象到具象的转换。我们就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我们经常吃大米饭,那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抓一把大米,大概有多少粒?一碗米饭大概有多少粒?妈妈买回来一整袋大米,又有多少粒呢?……”通过这个情境,一下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后面,再让他们判断“一亿粒大米可以装几汽车”“天上有多少颗星星”的时候,就可以让他们自己发挥创新思维去自由联想了。
以上,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探讨。总的来说,创新意识是当下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时候,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创新的条件、需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需要在特定时候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帮助。
参考文献:
[1]王飞.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探究[J]. 新课程(上),2013(10).
[2]蒋永芹.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 考试周刊,20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