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中国的平面设计要想融入国际现代设计大舞台,更好地与各国设计界进行交流、沟通,就必须在加快熟悉国际通用的设计语言的同时,深度挖掘中国画与平面设计的审美元素关系,并对两者进行有益的补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符合平面设计的当代审美标准,从而对我国平面艺术设计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画 现代平面设计 审美元素
随着社会的前进,技术的发展,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以视觉传达为目的的平面设计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舞台上已经充当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人们对平面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不仅要实现传达信息的实用功能,而且要在设计作品中蕴涵文化精神,极具装饰性意味的中国画艺术中所表现出来的生动气韵正是现代平面设计所需要的宝贵精神。中国的平面设计师要在设计中有突破和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就必须对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国画加以重视和利用,把中国画的传神写意宗旨、黑白相照的精简用色、重视线条的表现力和象征元素所体现的独特民族艺术精神等特点带入平面设计作品之中,使之成为有意味的设计,进而提高本土现代平面设计的品质,凸显自己的民族特色。它的审美情趣“不似之似”“迁想妙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它不是拘泥于一时一地之见,而是致力于表达出作者的“意象”。这种“写意”的审美特征,超越了自然与现实的界限,打破了现实物体对人们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禁锢,创造出一种现实世界并不存在的鲜活灵动的艺术真实。
一、中国画的艺术特质
(一)中国画的造型特点
中国画在观察认识、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上,采用意象观察的方法去写意胸中之象。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在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形似,而是讲求“不似之似”。可以舍弃非本质的部分,剩下可以表达画家主观情感的能够表达神韵的部分,还可以将这部分形态夸张变形使之更具表现力。
(二)中国画的用色规律
一幅完整的中国画,除了题跋之外,还要加盖印章,印章是中国绘画特有的表现样式,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均衡画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色彩上来讲,黑白中加以少量的红色,更使作品趋于完美。色彩中国画的色彩比较含蓄,用色比较单纯。根据不同物象运用不同的色彩,就是古代六法中所说的“随类赋彩”。
(三)中国画的构图法则
空间经营方法中国画造型,在意境空间里进行自由位置调动是必然的,而且意象的自由性质又为此提供了可能性。中国画的构图称为“布局”,在其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建立了许多符合自身审美要求的构图法则,如比例、位置、主次、对比、开合、疏密等,还有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计白当黑”。“白”是中国画的一大特点,中国画中讲究计白当黑,以虚为实,以实求虚,布白是主动地利用画面白色形状的空间位置,去承担画面的造型任务。
(四)中国画的意境
中国画最讲究意境,意境是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意境是中国画的灵魂,它能使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好的诗句能够使人感受到画的感觉,画中题诗更能增强画面的意境之美。郑板桥画竹曾题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本乱崖中,千磨万仞还坚挺,任尔东南西北风。”从这题跋诗词上来看我们就能感觉到文字描述的美丽画面,已经把竹子那种高风亮节的精神勾画出来,再将诗的意境用笔墨升华,使画面展现出强烈的意境之美。
二、中国画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一)书法的运用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文字是传达商品信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好的设计都十分重视文字的设计,优秀的文字设计能传达出商品的属性,更能使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吸引消费者的注意。由于人们对传统书法体有着极强的接受能力及喜好程度,所以书法已作为现代平面设计里的一种重要的传统元素被广泛运用。经过历史的锤炼、岁月的琢磨,中国的文字至今仍充盈着旺盛生命力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中国书法千变万化的特别效果,为平面设计提供了更多的视觉感受。中国2008奥运会会徽借中国书法之灵感,将北京的“京”字演化为舞动的人体,在挥毫间体现“新奥运”的理念。手书“北京2008”借汉字形态之神韵,将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的千万种表达浓缩于简洁的笔划中。当人们品味镌刻于汉字中博大精深的内涵与韵味时,一个“新北京”诞生了。汉字是表意文字,是象征性的符号体系。汉字中的一笔一划,充满者对生活气氛的烘托和对生命意义的隐喻。如果把“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当作一个“人”形画,她便是中国绘画表现手法上的一次杰出应用。和西方严格的写实方法相比,中国画在空间要求上比较灵活、概括,允许虚拟和省略。但正是这种虚拟和省略,给观者创造了真实而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水墨图形的运用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它缘物寄情,物我两忘,以超然的意境,飞凌万象之上。这种境界与人们所向往的世外桃源所欲传达的超然脱俗的意境正好吻合。正像中央电视台的形象广告《水墨篇》一样,秉承“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理念,以水墨作为核心载体,创造了一個新颖的表现形式,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绘画的表现力,采用墨在水中晕染开来的方式,使墨的形态不断变幻,由山峦而至大海,由仙鹤成游龙,乃至变幻出长城,太极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元素,使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与现代的动画技术结合,突破传统,赋予了中国文化以新的生命力,有力地诠释出品牌打造过程中“从无形到有形,从有界到无疆”的内涵。这种植根于中国传统绘画新的创意手法,使现代平面设计在飞速发展的国际创意中具备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和展示平台。
(三)墨色的运用
中国画的发展依然以传统水墨为基本特征,坚持“水墨为上”的色彩理念。白为万色之母,黑为万色之王。黑与白构成了中国山水画的色彩基调与骨架。“水墨为上”“计黑当白”是表现中国山水画色彩的主要形式,离开了这些就失去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色,因此固守这一色彩理念,也是中国画色彩现代性体系向前发展的一种归宿。“墨分五色”,淋漓尽致。而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对中国画在处理色彩黑白的构成经验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一方面,吸取传统山水画的精华;另一方面,吸取了西方艺术色彩的优秀遗产,给作品注入新的活力。香港著名设计大师靳埭强对水墨理解也上升到了文化精神,他说“面对水与墨,毛笔和宣纸,我能理解我自己要作什么。我心中有了一个概念,只是用这种材料和方式把我内心的情感表现出来。毛笔是有生命力的,水与墨是有灵性的”。所以,靳埭强其丰富的笔墨素养决定了他的作品的笔墨效果和画面的水墨精神。在墨与色的关系上,一种以墨为主,以色为辅;另一种墨不碍色,色不碍墨,互不侵犯、相得益彰,两者相互衬托交融。让色彩的抽象性在东方审美情趣有一个统一的理念指向,这也是中国山水画色彩现代性体系建立的又一条道路。
总之,将中国画元素应用到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要研究深层次的文化特点,提炼出某种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内容,对其进行创作和挖掘,将“中国画造型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作品中,体现作品设计的整体感。纵观世界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不难发现。无论设计多么独特,设计者的主体设计风格必然受到本土文化的影响,是民族文化艺术滋养的结果。因而中国画元素蕴含的意味同样适用于中国的平面设计,适用于传达现代人的设计意念。任何一个失去了精神文化的民族、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民族,终将消失在世界之林,而不复存在,因此,继承传统民族精神文化,发扬光大,吸收先进外来文化,才是必由之路。
关键词:中国画 现代平面设计 审美元素
随着社会的前进,技术的发展,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以视觉传达为目的的平面设计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舞台上已经充当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人们对平面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不仅要实现传达信息的实用功能,而且要在设计作品中蕴涵文化精神,极具装饰性意味的中国画艺术中所表现出来的生动气韵正是现代平面设计所需要的宝贵精神。中国的平面设计师要在设计中有突破和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就必须对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国画加以重视和利用,把中国画的传神写意宗旨、黑白相照的精简用色、重视线条的表现力和象征元素所体现的独特民族艺术精神等特点带入平面设计作品之中,使之成为有意味的设计,进而提高本土现代平面设计的品质,凸显自己的民族特色。它的审美情趣“不似之似”“迁想妙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它不是拘泥于一时一地之见,而是致力于表达出作者的“意象”。这种“写意”的审美特征,超越了自然与现实的界限,打破了现实物体对人们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禁锢,创造出一种现实世界并不存在的鲜活灵动的艺术真实。
一、中国画的艺术特质
(一)中国画的造型特点
中国画在观察认识、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上,采用意象观察的方法去写意胸中之象。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在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形似,而是讲求“不似之似”。可以舍弃非本质的部分,剩下可以表达画家主观情感的能够表达神韵的部分,还可以将这部分形态夸张变形使之更具表现力。
(二)中国画的用色规律
一幅完整的中国画,除了题跋之外,还要加盖印章,印章是中国绘画特有的表现样式,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均衡画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色彩上来讲,黑白中加以少量的红色,更使作品趋于完美。色彩中国画的色彩比较含蓄,用色比较单纯。根据不同物象运用不同的色彩,就是古代六法中所说的“随类赋彩”。
(三)中国画的构图法则
空间经营方法中国画造型,在意境空间里进行自由位置调动是必然的,而且意象的自由性质又为此提供了可能性。中国画的构图称为“布局”,在其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建立了许多符合自身审美要求的构图法则,如比例、位置、主次、对比、开合、疏密等,还有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计白当黑”。“白”是中国画的一大特点,中国画中讲究计白当黑,以虚为实,以实求虚,布白是主动地利用画面白色形状的空间位置,去承担画面的造型任务。
(四)中国画的意境
中国画最讲究意境,意境是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意境是中国画的灵魂,它能使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好的诗句能够使人感受到画的感觉,画中题诗更能增强画面的意境之美。郑板桥画竹曾题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本乱崖中,千磨万仞还坚挺,任尔东南西北风。”从这题跋诗词上来看我们就能感觉到文字描述的美丽画面,已经把竹子那种高风亮节的精神勾画出来,再将诗的意境用笔墨升华,使画面展现出强烈的意境之美。
二、中国画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一)书法的运用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文字是传达商品信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好的设计都十分重视文字的设计,优秀的文字设计能传达出商品的属性,更能使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吸引消费者的注意。由于人们对传统书法体有着极强的接受能力及喜好程度,所以书法已作为现代平面设计里的一种重要的传统元素被广泛运用。经过历史的锤炼、岁月的琢磨,中国的文字至今仍充盈着旺盛生命力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中国书法千变万化的特别效果,为平面设计提供了更多的视觉感受。中国2008奥运会会徽借中国书法之灵感,将北京的“京”字演化为舞动的人体,在挥毫间体现“新奥运”的理念。手书“北京2008”借汉字形态之神韵,将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的千万种表达浓缩于简洁的笔划中。当人们品味镌刻于汉字中博大精深的内涵与韵味时,一个“新北京”诞生了。汉字是表意文字,是象征性的符号体系。汉字中的一笔一划,充满者对生活气氛的烘托和对生命意义的隐喻。如果把“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当作一个“人”形画,她便是中国绘画表现手法上的一次杰出应用。和西方严格的写实方法相比,中国画在空间要求上比较灵活、概括,允许虚拟和省略。但正是这种虚拟和省略,给观者创造了真实而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水墨图形的运用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它缘物寄情,物我两忘,以超然的意境,飞凌万象之上。这种境界与人们所向往的世外桃源所欲传达的超然脱俗的意境正好吻合。正像中央电视台的形象广告《水墨篇》一样,秉承“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理念,以水墨作为核心载体,创造了一個新颖的表现形式,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绘画的表现力,采用墨在水中晕染开来的方式,使墨的形态不断变幻,由山峦而至大海,由仙鹤成游龙,乃至变幻出长城,太极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元素,使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与现代的动画技术结合,突破传统,赋予了中国文化以新的生命力,有力地诠释出品牌打造过程中“从无形到有形,从有界到无疆”的内涵。这种植根于中国传统绘画新的创意手法,使现代平面设计在飞速发展的国际创意中具备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和展示平台。
(三)墨色的运用
中国画的发展依然以传统水墨为基本特征,坚持“水墨为上”的色彩理念。白为万色之母,黑为万色之王。黑与白构成了中国山水画的色彩基调与骨架。“水墨为上”“计黑当白”是表现中国山水画色彩的主要形式,离开了这些就失去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色,因此固守这一色彩理念,也是中国画色彩现代性体系向前发展的一种归宿。“墨分五色”,淋漓尽致。而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对中国画在处理色彩黑白的构成经验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一方面,吸取传统山水画的精华;另一方面,吸取了西方艺术色彩的优秀遗产,给作品注入新的活力。香港著名设计大师靳埭强对水墨理解也上升到了文化精神,他说“面对水与墨,毛笔和宣纸,我能理解我自己要作什么。我心中有了一个概念,只是用这种材料和方式把我内心的情感表现出来。毛笔是有生命力的,水与墨是有灵性的”。所以,靳埭强其丰富的笔墨素养决定了他的作品的笔墨效果和画面的水墨精神。在墨与色的关系上,一种以墨为主,以色为辅;另一种墨不碍色,色不碍墨,互不侵犯、相得益彰,两者相互衬托交融。让色彩的抽象性在东方审美情趣有一个统一的理念指向,这也是中国山水画色彩现代性体系建立的又一条道路。
总之,将中国画元素应用到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要研究深层次的文化特点,提炼出某种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内容,对其进行创作和挖掘,将“中国画造型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作品中,体现作品设计的整体感。纵观世界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不难发现。无论设计多么独特,设计者的主体设计风格必然受到本土文化的影响,是民族文化艺术滋养的结果。因而中国画元素蕴含的意味同样适用于中国的平面设计,适用于传达现代人的设计意念。任何一个失去了精神文化的民族、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民族,终将消失在世界之林,而不复存在,因此,继承传统民族精神文化,发扬光大,吸收先进外来文化,才是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