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加剧,凸显了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重要性。本文从分析压力一词入手,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和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要推行素质教育、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等缓解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加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有研究表明,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直接原因是学校环境中的各种压力。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及应对策略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而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精英力量,是学生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在育人工作中发挥着示范、带头和骨干的作用,备受广大教育者和普通学生的广泛关注。他们的心理压力有着自身的一定特殊性,本文将对其心理压力的类型、成因及应对策略进行一定的探讨。
一、心理压力的概念
“压力”在英语中为“(stress) ”, 原是物理学的一个概念。上世纪中叶加拿大生理学家汉斯?塞利(Hans Selye) 开始将压的概念引进医学和心理学, 在他的研究中“压力”(stress) 是指令个体紧张的威胁性事件、突如其来的危险刺激情境。而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压力并不仅仅指这些事件或环境, 还包括个体在与这些事件或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 通过个体的认知与评价而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车文博,2001)中指出,压力(Stress),也称为应激、紧张,是指个体的身心在感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我国台湾著名心理学教授张春兴先生对压力做出的界定较为有影响力。“在心理学上,压力(stress) 一词有三种解释: ①指环境中客观存在的某种具有威胁性刺激。②指某种具有威胁性的刺激引起的一种反应组型。③指刺激与反应的交互关系。个体对环境中具有威胁性的刺激,经认知其性质后所表现的反应。在心理学上所研究的压力,多数指第三种解释。压力是个人在面对具有威胁性情境中,一时无法消除威胁脱离困境时的一种被压迫的感受; 如此种感受经常因某些生活事件而持续存在,即演变成为个人的生活压力。如此看来,所谓‘压力’, 事实上是指‘压力感’的意思”。当个体长期处于较高强度的压力之下时,身心会受到很大的损害。
二、高校学生心理压力产生的成因
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面对诸如时代的变革、环境的变化、实际的压力等问题,往往感到无所适从,迷失自我,从而产生心理矛盾。
1、自我调适的困惑。“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和思想观念等较之中学面临着较大的改变,对远离父母亲友的关心,独立置身纷繁的社会,他们往往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一部分学生缺乏客观的自我认识,对由中学的“尖子生”到现实的“芸芸众生”感到无法接受,从而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失落感。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中间逐步产生分化,少数学生知识才能得到充分展示,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多数人成绩平平,部分人逐步落伍。这种反差容易使后进学生自卑、失望甚至自暴自弃中间学生则失落了“舍我其谁”的豪气,哀叹“不走运”以至滋生得过且过思想,个别感情脆弱且有过高个人期望的学生就会陷入极度苦闷面不能自拔,感到空虚、寂寞,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产生不适应障碍,影响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
2、现实生活的压力。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使大学生经济负担和学习能力竞争的外部压力持续增大,使大学生尤其是经济困难的学生刚刚跳过“龙门”,又背上了学费和生活费的重担。另一方面,竞争的社会带来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学分制和自主择业的全面推行,增加了他们学习和能力竞争的激烈程度,刚刚在千军万马中挤过“独木桥”的大学生虽精疲力竭,却丝毫不敢懈怠。越是高学历的学生压力越大,他们处于教育的顶层,,周围人们对他们的角色期望形成影响自己的成就动机,压力在不知不觉中加大了。这些承受着巨大现实生活压力的年轻人,心理压抑感往往难以避免,,在同龄人中心理上更容易失去平衡。2005年1月和最近,湖北某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和某重点大学各有一名博士自杀,其原因就是担心毕业论文完成不了,压力过大,长期焦虑形成顽固性失眠,难以忍受而自杀。
三、缓解大学心理压力的策略
(一)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营造素质教育的环境,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要加大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我国需要的尖端人才是少数,需要更多的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种人才。要改变人们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标准,及时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案,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标准来衡量高校的教育质量。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改革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要依靠教师去培养,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的获得和多种能力的发展需要教师去传授和启迪;学生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需要教师去引导。因此各高校要充分认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性,要加大提高教师素质的投资,重奖在教学科研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积极引导他们投身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使他们能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功底、熟练的教学艺术感染学生。学校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可依靠3个渠道来实施。首先要加强“两课”建设,优化教育环境。以加强“两课”建设为突破口。
(二)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大学生的帮助
一方面国家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帮助大学生缓解因经济问题带来的焦虑。另一方面要加大就业市场和就业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就业市场机制,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为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环境,以缓解他们就业压力和就业焦虑。三是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创造一个和谐、互助、互谅的班集体和宿舍。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们感受到实实在在人与人之间的关怀。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针对大学生在学业、人际关系、恋爱、求职等方面的心理焦虑,,通过开设心理学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传授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懂得产生心理焦虑的原因以及消除心理焦虑的方法,从而建立积极的焦虑防预机制,通过他们自己,缓解和消除心理焦虑。另一方面可通过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解决认识、情感、学业、人际关系和个人发展等方面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鉴别、诊断、干预、辅导等心理咨询程序与技术,消除其心理不适,,防止心理疾病,使大学生不良情绪得到宣泄、转移,心理问题得到疏导、调整和矫正,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改善。灌输先进的思想理论,增强学生免疫力,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优化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外部环境,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齐抓共管,使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健康发展。其次要解决好文化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之间的矛盾。既要使学生学到渊博的文化知识,还要注重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动手能力。与此同时,不断探索考试方法及教学评价途径,调整考试目的,在考核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基础上,要侧重于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新精神;改变传统单一的考试方法,做到形式多样,不断推进结构化考试;要用全面发展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充分发挥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对人才评价的指挥棒作用,把考试作为培养学生知识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的有效手段。通过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可解决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的焦虑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克善.心理压力的涵义与特性[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3, 24(1) : 102- 106.
[2] 赵丽霞, 袁 琳.学习压力的心理承受力研究概述[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4, (6):37- 40.
[3]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551- 552.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加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有研究表明,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直接原因是学校环境中的各种压力。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及应对策略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而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精英力量,是学生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在育人工作中发挥着示范、带头和骨干的作用,备受广大教育者和普通学生的广泛关注。他们的心理压力有着自身的一定特殊性,本文将对其心理压力的类型、成因及应对策略进行一定的探讨。
一、心理压力的概念
“压力”在英语中为“(stress) ”, 原是物理学的一个概念。上世纪中叶加拿大生理学家汉斯?塞利(Hans Selye) 开始将压的概念引进医学和心理学, 在他的研究中“压力”(stress) 是指令个体紧张的威胁性事件、突如其来的危险刺激情境。而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压力并不仅仅指这些事件或环境, 还包括个体在与这些事件或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 通过个体的认知与评价而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车文博,2001)中指出,压力(Stress),也称为应激、紧张,是指个体的身心在感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我国台湾著名心理学教授张春兴先生对压力做出的界定较为有影响力。“在心理学上,压力(stress) 一词有三种解释: ①指环境中客观存在的某种具有威胁性刺激。②指某种具有威胁性的刺激引起的一种反应组型。③指刺激与反应的交互关系。个体对环境中具有威胁性的刺激,经认知其性质后所表现的反应。在心理学上所研究的压力,多数指第三种解释。压力是个人在面对具有威胁性情境中,一时无法消除威胁脱离困境时的一种被压迫的感受; 如此种感受经常因某些生活事件而持续存在,即演变成为个人的生活压力。如此看来,所谓‘压力’, 事实上是指‘压力感’的意思”。当个体长期处于较高强度的压力之下时,身心会受到很大的损害。
二、高校学生心理压力产生的成因
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面对诸如时代的变革、环境的变化、实际的压力等问题,往往感到无所适从,迷失自我,从而产生心理矛盾。
1、自我调适的困惑。“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和思想观念等较之中学面临着较大的改变,对远离父母亲友的关心,独立置身纷繁的社会,他们往往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一部分学生缺乏客观的自我认识,对由中学的“尖子生”到现实的“芸芸众生”感到无法接受,从而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失落感。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中间逐步产生分化,少数学生知识才能得到充分展示,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多数人成绩平平,部分人逐步落伍。这种反差容易使后进学生自卑、失望甚至自暴自弃中间学生则失落了“舍我其谁”的豪气,哀叹“不走运”以至滋生得过且过思想,个别感情脆弱且有过高个人期望的学生就会陷入极度苦闷面不能自拔,感到空虚、寂寞,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产生不适应障碍,影响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
2、现实生活的压力。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使大学生经济负担和学习能力竞争的外部压力持续增大,使大学生尤其是经济困难的学生刚刚跳过“龙门”,又背上了学费和生活费的重担。另一方面,竞争的社会带来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学分制和自主择业的全面推行,增加了他们学习和能力竞争的激烈程度,刚刚在千军万马中挤过“独木桥”的大学生虽精疲力竭,却丝毫不敢懈怠。越是高学历的学生压力越大,他们处于教育的顶层,,周围人们对他们的角色期望形成影响自己的成就动机,压力在不知不觉中加大了。这些承受着巨大现实生活压力的年轻人,心理压抑感往往难以避免,,在同龄人中心理上更容易失去平衡。2005年1月和最近,湖北某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和某重点大学各有一名博士自杀,其原因就是担心毕业论文完成不了,压力过大,长期焦虑形成顽固性失眠,难以忍受而自杀。
三、缓解大学心理压力的策略
(一)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营造素质教育的环境,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要加大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我国需要的尖端人才是少数,需要更多的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种人才。要改变人们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标准,及时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案,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标准来衡量高校的教育质量。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改革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要依靠教师去培养,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的获得和多种能力的发展需要教师去传授和启迪;学生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需要教师去引导。因此各高校要充分认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性,要加大提高教师素质的投资,重奖在教学科研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积极引导他们投身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使他们能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功底、熟练的教学艺术感染学生。学校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可依靠3个渠道来实施。首先要加强“两课”建设,优化教育环境。以加强“两课”建设为突破口。
(二)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大学生的帮助
一方面国家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帮助大学生缓解因经济问题带来的焦虑。另一方面要加大就业市场和就业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就业市场机制,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为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环境,以缓解他们就业压力和就业焦虑。三是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创造一个和谐、互助、互谅的班集体和宿舍。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们感受到实实在在人与人之间的关怀。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针对大学生在学业、人际关系、恋爱、求职等方面的心理焦虑,,通过开设心理学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传授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懂得产生心理焦虑的原因以及消除心理焦虑的方法,从而建立积极的焦虑防预机制,通过他们自己,缓解和消除心理焦虑。另一方面可通过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解决认识、情感、学业、人际关系和个人发展等方面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鉴别、诊断、干预、辅导等心理咨询程序与技术,消除其心理不适,,防止心理疾病,使大学生不良情绪得到宣泄、转移,心理问题得到疏导、调整和矫正,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改善。灌输先进的思想理论,增强学生免疫力,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优化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外部环境,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齐抓共管,使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健康发展。其次要解决好文化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之间的矛盾。既要使学生学到渊博的文化知识,还要注重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动手能力。与此同时,不断探索考试方法及教学评价途径,调整考试目的,在考核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基础上,要侧重于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新精神;改变传统单一的考试方法,做到形式多样,不断推进结构化考试;要用全面发展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充分发挥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对人才评价的指挥棒作用,把考试作为培养学生知识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的有效手段。通过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可解决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的焦虑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克善.心理压力的涵义与特性[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3, 24(1) : 102- 106.
[2] 赵丽霞, 袁 琳.学习压力的心理承受力研究概述[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4, (6):37- 40.
[3]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551- 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