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各种新模式、新手段、新方法如雨后春笋般,真有些“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韵味。在我们被这些“新模式”牵着鼻子不断跑的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最原始的东西——“理想+行动”。
一、理想
教育与理想是一对孪生兄弟。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人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点是人的精神性。“理想”,主要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希望”,一种“激情”,一种“状态”……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而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在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做得扎扎实实的今天,试问老师和学生的精神状态如何?答案不言而喻。“为中华之崛起而教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代渐行渐远了,曾经那份儿时的执着、对教育的那份热爱没能经得住岁月的考验,早已褪去了应有的色彩。
教师的状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状态,要用老师的理想、热情燃起学生心中的火焰,培养学生的“精神饥饿感”。相信:只有心与心的碰撞,才能擦出最美的火花;唯有师生的激情碰撞,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人是需要被激励的,状态是需要被激发的”,读《新教育》一书再次燃起了我心中的教育梦。我将与新教育这艘航船同行,共同追寻教育之梦,让教师与学生真正能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二、行动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新教育》的“六大行动”和“每月一事”都在强调“行动”的重要性。对于素质教育而言,现在缺少的不是理论,正是“行动”。我们学校在行动方面落实得较好。如:“书香校园”、“聆听窗外声音(请专家作报告,外出学习等)”、“培养卓越口才(每天的励志故事、英语风采)”、“构筑理想课堂”等行动已成为规范,必须落实好。关于“师生共写随笔”、“建设数码社区”等行动,学校也非常提倡。说实话,我曾经不太理解学校的有些做法,但读完此书,对于学校的决策,我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因此,由原先的被动课改变为主动探索课改。这一转变,让我收获了太多的惊喜:一贯令学生反感的政治复习课有了生机和活力。
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复习课模式:创设情境导入复习——出示学习目标——记忆大比拼(1.限时记忆;2.展示:爬黑板、口头展示、对号挑战、抢答等方式)——探究乐园(1.学生独立思考探究题,不会的标出;2.小组内讨论解决难点;3.班内展示:上讲台讲解做题的思路、技巧、规律等)——放飞思绪(将更多的生活气息、时政热点融入课堂,理论联系实际,开放性很强)——师生回头看(共建知识体系)——当堂达标(堂堂清,高效课堂的最直观体现)。
整个模式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
1.学
把“独学、对学、群学”结合起来。独学是基础,今天要构建“学习型社会”,学习能力是每个社会成员必备的基本能力,不会学习的人最终会被社会淘汰。对学、群学侧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21世纪的人才必须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课堂呈现出“动静”交替、有序进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符合马哲的对立统一观。
2.展
(1)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展示机会,多种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展示,在展示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经过实践,我们发现:学生的展示欲望极其强烈,当我们给他一个平台、给他一个机会时,他们将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2)淡化“单纯记忆”的环节,更多地注重、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是不记了,不是基础不重要了,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说的是淡化纯记的“环节”,把知识的巩固落实与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如“探究乐园”,此环节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灵活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独学能力、合作能力、普通话、心理素质、礼仪、交往能力等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升。
3.点
要引入“多元化评价机制”,坚持“自评、互评、师评以及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以鼓励性语言为主,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树立信心,点燃希望。
4.练
“记得住,用得上才是真正的高效”,要在练中理解知识、提升能力。素质教育实施以来,中考、高考试题也引领了“能力”的方向,知识迁移、灵活运用在大量的练习中得到了提高。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了“搭建知行统一的桥梁”,我们立志将更多的生活气息和时政热点溶入课堂,让课堂真正的“活”起来。
我们已经以积极的姿态加入了“新教育”的队伍,只要坚持下去,我们也会成为那个“尺码”的人。相信:只要我们坚定那份执着,怀着一颗梦想起航,坚韧地沿着我们的目的地驶去,教育的明天会更美好,我们会过上幸福完整的生活的。
一、理想
教育与理想是一对孪生兄弟。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人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点是人的精神性。“理想”,主要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希望”,一种“激情”,一种“状态”……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而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在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做得扎扎实实的今天,试问老师和学生的精神状态如何?答案不言而喻。“为中华之崛起而教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代渐行渐远了,曾经那份儿时的执着、对教育的那份热爱没能经得住岁月的考验,早已褪去了应有的色彩。
教师的状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状态,要用老师的理想、热情燃起学生心中的火焰,培养学生的“精神饥饿感”。相信:只有心与心的碰撞,才能擦出最美的火花;唯有师生的激情碰撞,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人是需要被激励的,状态是需要被激发的”,读《新教育》一书再次燃起了我心中的教育梦。我将与新教育这艘航船同行,共同追寻教育之梦,让教师与学生真正能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二、行动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新教育》的“六大行动”和“每月一事”都在强调“行动”的重要性。对于素质教育而言,现在缺少的不是理论,正是“行动”。我们学校在行动方面落实得较好。如:“书香校园”、“聆听窗外声音(请专家作报告,外出学习等)”、“培养卓越口才(每天的励志故事、英语风采)”、“构筑理想课堂”等行动已成为规范,必须落实好。关于“师生共写随笔”、“建设数码社区”等行动,学校也非常提倡。说实话,我曾经不太理解学校的有些做法,但读完此书,对于学校的决策,我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因此,由原先的被动课改变为主动探索课改。这一转变,让我收获了太多的惊喜:一贯令学生反感的政治复习课有了生机和活力。
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复习课模式:创设情境导入复习——出示学习目标——记忆大比拼(1.限时记忆;2.展示:爬黑板、口头展示、对号挑战、抢答等方式)——探究乐园(1.学生独立思考探究题,不会的标出;2.小组内讨论解决难点;3.班内展示:上讲台讲解做题的思路、技巧、规律等)——放飞思绪(将更多的生活气息、时政热点融入课堂,理论联系实际,开放性很强)——师生回头看(共建知识体系)——当堂达标(堂堂清,高效课堂的最直观体现)。
整个模式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
1.学
把“独学、对学、群学”结合起来。独学是基础,今天要构建“学习型社会”,学习能力是每个社会成员必备的基本能力,不会学习的人最终会被社会淘汰。对学、群学侧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21世纪的人才必须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课堂呈现出“动静”交替、有序进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符合马哲的对立统一观。
2.展
(1)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展示机会,多种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展示,在展示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经过实践,我们发现:学生的展示欲望极其强烈,当我们给他一个平台、给他一个机会时,他们将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2)淡化“单纯记忆”的环节,更多地注重、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是不记了,不是基础不重要了,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说的是淡化纯记的“环节”,把知识的巩固落实与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如“探究乐园”,此环节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灵活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独学能力、合作能力、普通话、心理素质、礼仪、交往能力等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升。
3.点
要引入“多元化评价机制”,坚持“自评、互评、师评以及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以鼓励性语言为主,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树立信心,点燃希望。
4.练
“记得住,用得上才是真正的高效”,要在练中理解知识、提升能力。素质教育实施以来,中考、高考试题也引领了“能力”的方向,知识迁移、灵活运用在大量的练习中得到了提高。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了“搭建知行统一的桥梁”,我们立志将更多的生活气息和时政热点溶入课堂,让课堂真正的“活”起来。
我们已经以积极的姿态加入了“新教育”的队伍,只要坚持下去,我们也会成为那个“尺码”的人。相信:只要我们坚定那份执着,怀着一颗梦想起航,坚韧地沿着我们的目的地驶去,教育的明天会更美好,我们会过上幸福完整的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