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研究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新型学习方式,教师应担负起指导学生选题、研究的指导作用。由于学生的视野及能力所限,对于研究型学习的选题范围、选题方向的把握是不太准确的,对研究性学习资源的选择、利用以及搜集、整理资源的方法是不太熟悉的,所以需要教师给予各方面的指导。
一、地理研究性课题的开发要运用智慧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1.紧密结合教学进度,选择研究性学习课题。
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之前,教师可以确定一些与教学进度相关的研究性题目供学生选择。例如高一上学期可以结合教学为学生提供以下题目:《21世纪人类的第二个家园——火星》、《月有阴晴圆缺——月相的变化规律观测实录》、《是人类活动所致还是气候变化周期?——全球气候变暖原因探析》、《台风功过谈》、《不可忽视的城市“热岛”效应》等。
2.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由学生开发研究性课题。
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多方面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开发研究性课题资源,这样会使学生感觉到成就感并产生好胜心,学生就会对自己的课题选择投入更多的精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有的学生对流星雨很感兴趣,就可以鼓励他以《奇特的流星雨》为题搞一项研究性课题。再如我们可以根据当地的工业情况确立类似的研究性课题:《齐河工业布局的模式及影响因素》、《齐河厂大气质量及污染源调查报告》。
3.密切联系热点、焦点问题开发研究性课题资源。
世界上及国内的许多热点、焦点问题都涉及地理教学内容,而这些热点、焦点问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研究性课题供学生选择:《冤冤相报何时了?——巴以冲突的由来与前景》、《主权归我,共同开发——谈南中国海的主权与资源开发》。
二、在地理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运用智慧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1.指导选择研究性学习课题资源。
研究型学习资源,既可以由教师开发供学生选择,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确定题目进行研究。如果是学生自己选题,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选题不要过大、过高。例如有的学生对全球环境问题感兴趣,就以《环境问题》命题。我们教师都知道,环境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环境问题都有其多样的原因、复杂的机制、方方面面的影响、多样的治理防治措施,在一篇小小的研究性课题中是不可能全面涉及的,这就是选题过大。选题过高就是选择研究难度过大的题目,中学生的知识与研究能力是肯定难以完成的。选择过高的题目,一则学生不会得出较为科学、全面的结论;二则违背了研究性学习的初衷。
2.指导学生开发研究性学习资源的适当方法。
学生在确定研究性课题之后,怎么去研究,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调查法、观察法、比较法、历史法、文献资料法、科学实验法。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选定的题目,确定不同的研究。例如《月相的变化规律及成因》,就要受先利用观察法,观察月相的变化规律并记录,其次还要用文献资料法,收集关于月相成因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探究印巴问题、巴以冲突就要用历史资料文献法和比较法。所以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会初步利用这些常规的科研方法。
3.指导学生利用收集到的研究性学习资源。
当学生收集到很多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资源之后,如何恰当地取舍、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就需要教师的指导。首先要根据研究性学习课题所确定的研究方向决定对所搜集材料的取舍。例如《月相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课题,如果收集了月相变化规律或者月相变化原因的材料就不符合题目的要求,而应该收集月相变化与人类情绪、农作物的生长甚至交通事故方面的关系等材料。其次要对收集到的材料利用分析、综合归纳、对比等方法进行加工整合,从而为我所用,成为自己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4.指导学生将研究性学习资源转化为小型科研成果。
也就是将通过调查、实验、观察等方法搜集到的资源转化为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科研论文等形式的成果。这个过程是最后的过程,也是研究性学习成功与否的标志,必须由教师来指导完成。一般要经过构思与提纲、初稿、改稿、成稿四个阶段。例如改稿阶段要修改论文的内容和形式两大方面,内容方面要大致如下进行:①增补材料,使论文更加充实;②删去多余材料,使论文更加精练;③以典型的新材料、新数据、新图表替换旧材料、旧数据、旧图表。形式方面主要是调整文章秩序、重点等,一般改稿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修正观点;②核实材料;③梳理结构;④推敲语言。
因此,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都需要教师的适当指导,只有教师适当指导,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创新精神,才能真正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步骤,从而形成初步的科研素质。同时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非常有好处,通过教师有指导的研究性学习,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作题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
一、地理研究性课题的开发要运用智慧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1.紧密结合教学进度,选择研究性学习课题。
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之前,教师可以确定一些与教学进度相关的研究性题目供学生选择。例如高一上学期可以结合教学为学生提供以下题目:《21世纪人类的第二个家园——火星》、《月有阴晴圆缺——月相的变化规律观测实录》、《是人类活动所致还是气候变化周期?——全球气候变暖原因探析》、《台风功过谈》、《不可忽视的城市“热岛”效应》等。
2.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由学生开发研究性课题。
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多方面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开发研究性课题资源,这样会使学生感觉到成就感并产生好胜心,学生就会对自己的课题选择投入更多的精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有的学生对流星雨很感兴趣,就可以鼓励他以《奇特的流星雨》为题搞一项研究性课题。再如我们可以根据当地的工业情况确立类似的研究性课题:《齐河工业布局的模式及影响因素》、《齐河厂大气质量及污染源调查报告》。
3.密切联系热点、焦点问题开发研究性课题资源。
世界上及国内的许多热点、焦点问题都涉及地理教学内容,而这些热点、焦点问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研究性课题供学生选择:《冤冤相报何时了?——巴以冲突的由来与前景》、《主权归我,共同开发——谈南中国海的主权与资源开发》。
二、在地理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运用智慧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1.指导选择研究性学习课题资源。
研究型学习资源,既可以由教师开发供学生选择,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确定题目进行研究。如果是学生自己选题,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选题不要过大、过高。例如有的学生对全球环境问题感兴趣,就以《环境问题》命题。我们教师都知道,环境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环境问题都有其多样的原因、复杂的机制、方方面面的影响、多样的治理防治措施,在一篇小小的研究性课题中是不可能全面涉及的,这就是选题过大。选题过高就是选择研究难度过大的题目,中学生的知识与研究能力是肯定难以完成的。选择过高的题目,一则学生不会得出较为科学、全面的结论;二则违背了研究性学习的初衷。
2.指导学生开发研究性学习资源的适当方法。
学生在确定研究性课题之后,怎么去研究,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调查法、观察法、比较法、历史法、文献资料法、科学实验法。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选定的题目,确定不同的研究。例如《月相的变化规律及成因》,就要受先利用观察法,观察月相的变化规律并记录,其次还要用文献资料法,收集关于月相成因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探究印巴问题、巴以冲突就要用历史资料文献法和比较法。所以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会初步利用这些常规的科研方法。
3.指导学生利用收集到的研究性学习资源。
当学生收集到很多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资源之后,如何恰当地取舍、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就需要教师的指导。首先要根据研究性学习课题所确定的研究方向决定对所搜集材料的取舍。例如《月相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课题,如果收集了月相变化规律或者月相变化原因的材料就不符合题目的要求,而应该收集月相变化与人类情绪、农作物的生长甚至交通事故方面的关系等材料。其次要对收集到的材料利用分析、综合归纳、对比等方法进行加工整合,从而为我所用,成为自己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4.指导学生将研究性学习资源转化为小型科研成果。
也就是将通过调查、实验、观察等方法搜集到的资源转化为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科研论文等形式的成果。这个过程是最后的过程,也是研究性学习成功与否的标志,必须由教师来指导完成。一般要经过构思与提纲、初稿、改稿、成稿四个阶段。例如改稿阶段要修改论文的内容和形式两大方面,内容方面要大致如下进行:①增补材料,使论文更加充实;②删去多余材料,使论文更加精练;③以典型的新材料、新数据、新图表替换旧材料、旧数据、旧图表。形式方面主要是调整文章秩序、重点等,一般改稿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修正观点;②核实材料;③梳理结构;④推敲语言。
因此,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都需要教师的适当指导,只有教师适当指导,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创新精神,才能真正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步骤,从而形成初步的科研素质。同时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非常有好处,通过教师有指导的研究性学习,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作题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