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释放师生的最大潜能,使他们主动追求和实现个人对未来社会的价值。所以,只有着眼于建设学校文化生态,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及学校内涵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文化生态 学生 教师 学校 和谐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多元发展,人们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希冀与现实的矛盾,使反思和批评学校教育的声音此起彼伏。当下人们不仅期望获得更多的学校教育机会,而且希望接受优质和特色学校氛围熏陶下的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通过学校自身的建设,让更多的学校富有内涵地有效地发展,成为优质特色学校,是时代赋予当代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一、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的全新的期望
社会的变革呼唤着人的主体精神、诚信品德与法律意识;呼唤着国际观念、合作与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呼唤着人的宽容精神、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及其精神生命的丰富性。所有这一切,都对学校教育提出了全新的期望,这也正是当下孕育全新学校文化生态的基本土壤与内在需求。
营造积极和谐的学校文化生态的最根本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继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教育的大潮冲击着我国传统教育的保垒,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以考试为评价方式的深刻反差,在学校、教师、学生的身上交织着,导致极为矛盾的教育心态和教学行为。学生渴望更主动地学习,期望探究的意识日益萌发,但更强烈地体现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是依赖评价和等待评价;教师期望有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但仍更多地以知识传授者的身份出现在讲台上;教师希望发挥自己的个性,形成教学特色,但又摆脱不了对教材、教参甚至习题集的依赖;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在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但仍迫于社会评价的压力,更多地关注高考的成绩。这些反差和矛盾,都给当下的教育带来了两难取向。
解决这种两难取向的唯一出路在于以学校文化生态建设为抓手,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师发展为保障,走学校内涵发展的道路。面对多元发展的社会经济,我们实际能做的就是培养出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推动他们以全新的理念能动地创造新世纪。
二、学校文化生态: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谐发展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充分释放教师和学生的最大潜能,使他们能主动追求和实现个人对未来社会的价值。所以,只有着眼于人(教师、学生)的发展,构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发展的文化生态,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关于学生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学生的发展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必要的因素:完整的(而不是缺陷的)人格、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强烈的合作交流意识和终身的学习能力。真正的自主学习,不仅仅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等有关,还有赖于课程的设置、社会评价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宽容程度。在现有的课程设置、社会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和把握,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向。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探究,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自主学习程度的提高;教学中过多的传授和包办,则有可能扼杀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也就是说,在传授和继承的教学环境下,不可能有发展性自主学习的行为外显;创造性自主学习的行为特征,也只有在创造性学习的环境中显示出来。
2.关于教师发展。
对一所学校而言,教师的发展不仅仅关系教育质量,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学校的内涵建设水平和教师的生命质量。正因为教师职业所面对的是一个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充满爱、研究和创造,才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也才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教师的工作又是平凡的,教师除了职业和生活的基本需求外,更多的是对成功、自我实现和生命质量的追求。只有当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出生命光亮的时候,基于对生命价值深深的感悟,才能让教师把自己的职业当作事业来追求,把教学当作艺术来孜孜以求,这才是学校内涵发展所取之不尽的巨大动力。
3.关于学校发展。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必须依存于社会的发展,又要超前于社会,进而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学校发展的因素至少包括:品牌(学校文化的积淀)、效率和对社会的贡献率。而这些因素往往是基于学校的教学质量(对学生阶段发展程度的评价)、教学特色(对教师发展程度的评价)来评价的。可以这样说,学校必须依靠教师的发展而发展,而教师则依靠学校的发展所提供的平台来施展才华,在推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在学校这个开放的子系统中,只有从长计议建设学校教育文化生态,才能有学生、教师、学校持续、有效、和谐发展的可能。
三、学校文化生态:关注教育活动和参与者的生命价值
学校文化不仅仅是一所学校以往历史的积淀,更是学校自我发展的主题。它是在多维变化的过程中,通过辩证批判的取舍,经过提炼和升华,形成的具有核心意义的学校精神,它能促进整个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等的变革,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创造意识,是学校所具有的独特财富和资源。
1.让每节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理想的课堂文化生态应该是通过师生的互动努力和不断提炼,以课堂为主要空间,以互动实践为主要形式,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民主、开放的文化生态,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人生经历中一段具有生命意义的交往过程,以唤醒学生主体参与的内驱力为指向,从而使其形成学习人格,让课堂教学突破课堂时空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去。
2.让教师教学工作每天充满爱、挑战和创造。
一个教师如果终身从教,那么他(她)的人生旅程是由一天天日常的教育职业生活连接起来的。如果教师对日常职业生活感到痛苦,那么其人生显然是暗淡无光的。让教学过程充满工作的美丽,让教师的每一天都充满着爱、挑战与创造,使教师从中获得自我成长、内在尊严和职业生命的欢乐,既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源动力,又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和内涵所在。因为教师面对的不是一个服务对象,而是充满着差异性的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学生,每个学生的情绪、注意力、精神状态、生理状态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所以要使全班每个学生在单位时间里同时都能得到最适当的进步发展和充满学业生活的欢乐,是一个太需要研究、太需要智慧去解决的难题了。
教师职业行为的本质特征是爱、研究和创造,而不是自我重复。还教师职业本质特征,使教师工作充满职业的美,是学校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只有实现了这个功能,才会有学校教育社会功能和个体发展功能的高质量。假如把学校看成是一个巨大的电磁场,那么教师和学校之间就像是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如果一方不发展就会制约另一方的发展,最终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3.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学校教育应关注学生在校的生存状态,提高其在校生活的生命质量,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使班级、学校真正成为学生自由而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关注学生在校生活现时价值作为学校教育基本功能的另一个深层次原因是:只有在校生活的高质量,才会有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学生作为一种人的自然存在,从降生之日起,就拥有作为一个人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这就决定了师生关系最基本的层面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其次才是建立在这种关系之上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在新型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仅获得了爱,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懂得了爱是真诚的、无私的、互动的,是需要真诚付出的;让学生更多地实践爱,增长享受爱、学会爱他人的能力,这是学校教育应有的价值取向。
如果说让学生得到尊重、得到关爱是学校需要营造的基本教育生态,那么,满足学生生命涌动的需要则是在另一种境界上推动学生生活的高质量。教师的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师生共同的创生过程。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作另类的回答;学生智慧的激活,也会作用于教师和其他学生,使其能在更高层次上积极思维,从而在师生、生生间积极的思维互动中,不断闪耀出智慧光芒和个性色彩的绚丽。自主、创造和潜能的释放是满足学生生命涌动的基本音符;心灵的自由驰骋、智慧灵光的不断闪现和生命色彩的斑斓是学生生命灿烂的共同旋律。
人类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推进剂,学习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学校只有在为教师释放潜能、学生自主选择提供帮助的时候才能凸显自身的价值。所以,建设学校教育生态,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是提升当下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学校文化生态:一个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话题.中小学校长,2009,(6).
关键词: 文化生态 学生 教师 学校 和谐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多元发展,人们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希冀与现实的矛盾,使反思和批评学校教育的声音此起彼伏。当下人们不仅期望获得更多的学校教育机会,而且希望接受优质和特色学校氛围熏陶下的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通过学校自身的建设,让更多的学校富有内涵地有效地发展,成为优质特色学校,是时代赋予当代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一、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的全新的期望
社会的变革呼唤着人的主体精神、诚信品德与法律意识;呼唤着国际观念、合作与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呼唤着人的宽容精神、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及其精神生命的丰富性。所有这一切,都对学校教育提出了全新的期望,这也正是当下孕育全新学校文化生态的基本土壤与内在需求。
营造积极和谐的学校文化生态的最根本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继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教育的大潮冲击着我国传统教育的保垒,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以考试为评价方式的深刻反差,在学校、教师、学生的身上交织着,导致极为矛盾的教育心态和教学行为。学生渴望更主动地学习,期望探究的意识日益萌发,但更强烈地体现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是依赖评价和等待评价;教师期望有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但仍更多地以知识传授者的身份出现在讲台上;教师希望发挥自己的个性,形成教学特色,但又摆脱不了对教材、教参甚至习题集的依赖;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在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但仍迫于社会评价的压力,更多地关注高考的成绩。这些反差和矛盾,都给当下的教育带来了两难取向。
解决这种两难取向的唯一出路在于以学校文化生态建设为抓手,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师发展为保障,走学校内涵发展的道路。面对多元发展的社会经济,我们实际能做的就是培养出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推动他们以全新的理念能动地创造新世纪。
二、学校文化生态: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谐发展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充分释放教师和学生的最大潜能,使他们能主动追求和实现个人对未来社会的价值。所以,只有着眼于人(教师、学生)的发展,构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发展的文化生态,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关于学生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学生的发展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必要的因素:完整的(而不是缺陷的)人格、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强烈的合作交流意识和终身的学习能力。真正的自主学习,不仅仅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等有关,还有赖于课程的设置、社会评价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宽容程度。在现有的课程设置、社会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和把握,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向。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探究,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自主学习程度的提高;教学中过多的传授和包办,则有可能扼杀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也就是说,在传授和继承的教学环境下,不可能有发展性自主学习的行为外显;创造性自主学习的行为特征,也只有在创造性学习的环境中显示出来。
2.关于教师发展。
对一所学校而言,教师的发展不仅仅关系教育质量,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学校的内涵建设水平和教师的生命质量。正因为教师职业所面对的是一个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充满爱、研究和创造,才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也才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教师的工作又是平凡的,教师除了职业和生活的基本需求外,更多的是对成功、自我实现和生命质量的追求。只有当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出生命光亮的时候,基于对生命价值深深的感悟,才能让教师把自己的职业当作事业来追求,把教学当作艺术来孜孜以求,这才是学校内涵发展所取之不尽的巨大动力。
3.关于学校发展。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必须依存于社会的发展,又要超前于社会,进而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学校发展的因素至少包括:品牌(学校文化的积淀)、效率和对社会的贡献率。而这些因素往往是基于学校的教学质量(对学生阶段发展程度的评价)、教学特色(对教师发展程度的评价)来评价的。可以这样说,学校必须依靠教师的发展而发展,而教师则依靠学校的发展所提供的平台来施展才华,在推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在学校这个开放的子系统中,只有从长计议建设学校教育文化生态,才能有学生、教师、学校持续、有效、和谐发展的可能。
三、学校文化生态:关注教育活动和参与者的生命价值
学校文化不仅仅是一所学校以往历史的积淀,更是学校自我发展的主题。它是在多维变化的过程中,通过辩证批判的取舍,经过提炼和升华,形成的具有核心意义的学校精神,它能促进整个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等的变革,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创造意识,是学校所具有的独特财富和资源。
1.让每节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理想的课堂文化生态应该是通过师生的互动努力和不断提炼,以课堂为主要空间,以互动实践为主要形式,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民主、开放的文化生态,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人生经历中一段具有生命意义的交往过程,以唤醒学生主体参与的内驱力为指向,从而使其形成学习人格,让课堂教学突破课堂时空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去。
2.让教师教学工作每天充满爱、挑战和创造。
一个教师如果终身从教,那么他(她)的人生旅程是由一天天日常的教育职业生活连接起来的。如果教师对日常职业生活感到痛苦,那么其人生显然是暗淡无光的。让教学过程充满工作的美丽,让教师的每一天都充满着爱、挑战与创造,使教师从中获得自我成长、内在尊严和职业生命的欢乐,既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源动力,又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和内涵所在。因为教师面对的不是一个服务对象,而是充满着差异性的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学生,每个学生的情绪、注意力、精神状态、生理状态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所以要使全班每个学生在单位时间里同时都能得到最适当的进步发展和充满学业生活的欢乐,是一个太需要研究、太需要智慧去解决的难题了。
教师职业行为的本质特征是爱、研究和创造,而不是自我重复。还教师职业本质特征,使教师工作充满职业的美,是学校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只有实现了这个功能,才会有学校教育社会功能和个体发展功能的高质量。假如把学校看成是一个巨大的电磁场,那么教师和学校之间就像是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如果一方不发展就会制约另一方的发展,最终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3.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学校教育应关注学生在校的生存状态,提高其在校生活的生命质量,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使班级、学校真正成为学生自由而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关注学生在校生活现时价值作为学校教育基本功能的另一个深层次原因是:只有在校生活的高质量,才会有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学生作为一种人的自然存在,从降生之日起,就拥有作为一个人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这就决定了师生关系最基本的层面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其次才是建立在这种关系之上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在新型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仅获得了爱,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懂得了爱是真诚的、无私的、互动的,是需要真诚付出的;让学生更多地实践爱,增长享受爱、学会爱他人的能力,这是学校教育应有的价值取向。
如果说让学生得到尊重、得到关爱是学校需要营造的基本教育生态,那么,满足学生生命涌动的需要则是在另一种境界上推动学生生活的高质量。教师的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师生共同的创生过程。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作另类的回答;学生智慧的激活,也会作用于教师和其他学生,使其能在更高层次上积极思维,从而在师生、生生间积极的思维互动中,不断闪耀出智慧光芒和个性色彩的绚丽。自主、创造和潜能的释放是满足学生生命涌动的基本音符;心灵的自由驰骋、智慧灵光的不断闪现和生命色彩的斑斓是学生生命灿烂的共同旋律。
人类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推进剂,学习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学校只有在为教师释放潜能、学生自主选择提供帮助的时候才能凸显自身的价值。所以,建设学校教育生态,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是提升当下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学校文化生态:一个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话题.中小学校长,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