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建立课题小组等多个角度与方面,提出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措施,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概述
近年来基建领域腐败频发,某些给排水工程项目的不良社会环境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毕业生多从事土建与市政工程相关的工作,如没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足够的定力,工作中极易出现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甚至产生腐败。因此,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观教育对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多数高校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或“道德与法律”等课程进行职业道德或伦理教育,其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观教育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升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水平,国家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则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主要要求之一,学校标准制定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标准中非学术方面(个人道德和工程师基本素质等)的要求,并通过具体教学环节实现。
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一)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之后,再结合相关的实际工程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实际工程中出现的问3.2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
1.加强实验室建设题并拿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例如,水文与水文地质学是很多学生感觉比较枯燥、难理解的课程,笔者在教授这门课程时,对于公式的推导尽量简化,但是对于重要的公式要求学生必须记住,然后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此公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讲完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节水理论与技术一章后,告诉学生工业节水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要求学生分析原因等。
2.实验室是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良好平台,是学校所能操控的能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理想场所。因此,应把加强和完善实验室的建设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首先,实验室应建设成为开放式实验室,学生可以利用一切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开展实践活动。在学习水泵与水泵站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实验室内对一个实际的水泵进行拆卸与安装;在学习水质工程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入实验室运行相关的水处理设备并对相关水质指标进行检测;在学习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实验室内认识各种管材及配件,学习管道的安装等。另外,在实验室内除了设置一些小试设备之外,还可考虑设置一些处理能力更大的中试设备,使其更贴近工程实际。学生在运行这些大型设施的时候,会面临各种实际工程问题,例如水泵开停机、管道安装与维护、水质检测分析等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水平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开展与企业的深层次合作
与企业的合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应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为了达到该目的,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例如,学院招生就业处分两路前往新疆、宁夏深入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向企业推荐我院毕业生。新疆一路考察了新建路桥南疆工程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事业单位。宁夏一路先后走访了中关村中卫产业园、中卫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宁夏钢铁集团等12家用人单位,通过与企业、毕业生座谈,企业认为目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高校应该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包括:应聘技巧、岗位定位,防止出现到岗后形成较大的心理反差,增强危机意识。全面培养综合能力,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并在就业之前,对目标企业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培训。关注企业对人员实际需求情况,增设相应学科,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此次走访调研,对毕业生加强分类指导,转变学生就业理念,加强就业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院学科专业的发展、学生就业的认识等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措施探讨
(一)建立课题小组
课题小组的建立,对于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的。实践证明,在教师的指导下,课题小组成员可以分别负责不同的任务,并定期开展交流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并可从组员之间的思想交流碰撞中获得创新灵感。课题小组建设的关键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只有学会自主学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独立的问题思考和分析,才能在有了自己的初步结论后,更好的和其他组员开展交流和讨论。遇到问题要注意从多方面考虑,而且要持之以恒,更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只有这样,创新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出现。
(二)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不同于常规的水处理模型,此平台主要侧重于创新实验,因而模型的设计不能按照传统方法原理来设计。学生可根据课题要求自己动手设计、搭建水处理模型装置并确定工艺流程及试验方案。模型可采用有机玻璃等材料进行组装,实体模型涉及水处理前沿问题的各个主要方向,如: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光催化氧化反应器、生物电化学脱氮反应器、BAF反应器、生态湿地等。
(三)系列综合性实验项目研制和平台建设
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制完善系列性综合实验项目,根据实验项目要求分别建设物化处理平台、生物处理平台和生态处理平台。学生可分别在这些平台上结合前沿科学问题进行各种综合性实验项目的研究。
(四)以节能环保等竞赛为载体,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立足于创新与实践能力平台,可促使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类节能环保类的竞赛,进一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的操作性很强,侧重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它需要参赛者对于所探究的具体问题合理选择处理设备和工艺,通过不断实验与改良,最终形成有效的创新型水处理装置。通过竞赛的系列过程学习和实践,可使学生最终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特别是可拓宽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最终实现以节能环保类竞赛为载体,促进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和谐发展,达到创新能力和工程技能综合培养的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強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实践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措施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何康.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J].思想教育研究.2015(12):60-62.
[2] 郄世鸿,梁军.高校生产实习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02):115-116.
[3] 晁蓉,熊万里.关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思考[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02):88-89.
【关键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概述
近年来基建领域腐败频发,某些给排水工程项目的不良社会环境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毕业生多从事土建与市政工程相关的工作,如没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足够的定力,工作中极易出现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甚至产生腐败。因此,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观教育对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多数高校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或“道德与法律”等课程进行职业道德或伦理教育,其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观教育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升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水平,国家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则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主要要求之一,学校标准制定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标准中非学术方面(个人道德和工程师基本素质等)的要求,并通过具体教学环节实现。
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一)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之后,再结合相关的实际工程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实际工程中出现的问3.2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
1.加强实验室建设题并拿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例如,水文与水文地质学是很多学生感觉比较枯燥、难理解的课程,笔者在教授这门课程时,对于公式的推导尽量简化,但是对于重要的公式要求学生必须记住,然后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此公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讲完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节水理论与技术一章后,告诉学生工业节水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要求学生分析原因等。
2.实验室是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良好平台,是学校所能操控的能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理想场所。因此,应把加强和完善实验室的建设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首先,实验室应建设成为开放式实验室,学生可以利用一切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开展实践活动。在学习水泵与水泵站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实验室内对一个实际的水泵进行拆卸与安装;在学习水质工程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入实验室运行相关的水处理设备并对相关水质指标进行检测;在学习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实验室内认识各种管材及配件,学习管道的安装等。另外,在实验室内除了设置一些小试设备之外,还可考虑设置一些处理能力更大的中试设备,使其更贴近工程实际。学生在运行这些大型设施的时候,会面临各种实际工程问题,例如水泵开停机、管道安装与维护、水质检测分析等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水平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开展与企业的深层次合作
与企业的合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应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为了达到该目的,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例如,学院招生就业处分两路前往新疆、宁夏深入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向企业推荐我院毕业生。新疆一路考察了新建路桥南疆工程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事业单位。宁夏一路先后走访了中关村中卫产业园、中卫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宁夏钢铁集团等12家用人单位,通过与企业、毕业生座谈,企业认为目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高校应该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包括:应聘技巧、岗位定位,防止出现到岗后形成较大的心理反差,增强危机意识。全面培养综合能力,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并在就业之前,对目标企业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培训。关注企业对人员实际需求情况,增设相应学科,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此次走访调研,对毕业生加强分类指导,转变学生就业理念,加强就业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院学科专业的发展、学生就业的认识等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措施探讨
(一)建立课题小组
课题小组的建立,对于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的。实践证明,在教师的指导下,课题小组成员可以分别负责不同的任务,并定期开展交流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并可从组员之间的思想交流碰撞中获得创新灵感。课题小组建设的关键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只有学会自主学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独立的问题思考和分析,才能在有了自己的初步结论后,更好的和其他组员开展交流和讨论。遇到问题要注意从多方面考虑,而且要持之以恒,更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只有这样,创新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出现。
(二)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不同于常规的水处理模型,此平台主要侧重于创新实验,因而模型的设计不能按照传统方法原理来设计。学生可根据课题要求自己动手设计、搭建水处理模型装置并确定工艺流程及试验方案。模型可采用有机玻璃等材料进行组装,实体模型涉及水处理前沿问题的各个主要方向,如: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光催化氧化反应器、生物电化学脱氮反应器、BAF反应器、生态湿地等。
(三)系列综合性实验项目研制和平台建设
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制完善系列性综合实验项目,根据实验项目要求分别建设物化处理平台、生物处理平台和生态处理平台。学生可分别在这些平台上结合前沿科学问题进行各种综合性实验项目的研究。
(四)以节能环保等竞赛为载体,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立足于创新与实践能力平台,可促使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类节能环保类的竞赛,进一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的操作性很强,侧重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它需要参赛者对于所探究的具体问题合理选择处理设备和工艺,通过不断实验与改良,最终形成有效的创新型水处理装置。通过竞赛的系列过程学习和实践,可使学生最终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特别是可拓宽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最终实现以节能环保类竞赛为载体,促进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和谐发展,达到创新能力和工程技能综合培养的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強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实践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措施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何康.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J].思想教育研究.2015(12):60-62.
[2] 郄世鸿,梁军.高校生产实习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02):115-116.
[3] 晁蓉,熊万里.关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思考[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0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