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的教育有利于实现幼儿对语言的主动建构,满足幼儿终身发展的需要?对幼儿来说,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对象,更是学习与生活的工具。因此,在语言教育中,我们不能单纯地追求幼儿对语音、语句、语法的掌握,使幼儿只会看图片讲故事,不会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情感。从幼儿的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的需要出发,幼儿语言教育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价值观,从单纯追求幼儿获得正确的语言技能为目的的语言学科教育转变为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语言教育,将幼儿对语言的学习与促进幼儿的生存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使语言教育为幼儿终身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实际上,幼儿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的。幼儿园语言教育若刻意对幼儿进行语音、词汇和语句、语法的简单训练是不符合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的,也违背了语言的本质功能—交往功能。幼儿的语言学习主要是在与他人交往和运用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要使幼儿成为语言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应为幼儿创设敢说、爱说、会说的语言环境和学习条件。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幼儿有话敢说。(1)创设轻松无压力的语言环境。轻松无压力的语言环境是调动幼儿说的内部动机的必要条件,它体现了师生间心灵的沟通和关系上的平等,体现了对幼儿人格的尊重,它有助于幼儿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为此,教师在与幼儿相处时,应该成为它们的朋友,尊重他们,并为他们创设自主表达与自由表现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自由的氛围中,有话愿说、有话敢说,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建构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在此前提下教师再给予适当的指导。(2)“敢说先于正确”,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幼儿的语言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应尊重每个幼儿的特点和心理需要,选择适宜的谈话内容、方式、场合,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引发话题,鼓励他们的每一次表达,使其感到与人交流的乐趣,当幼儿词不达意、语句不尽完整时,教师不要急于或刻意加以纠正,以免给幼儿造成心理压力。另外,教师的负反馈会给幼儿以挫折感、压抑感,从而失去说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敢说先于正确”,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是使幼儿走向正确表达的前提。同时,幼儿乐说的态度,会使幼儿在敢说、爱说中获得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人。
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就没有丰富的语言。有丰富的生活环境、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幼儿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根据幼儿思维的特点教师应该注意让幼儿在做中说、做后说,为他们组织多种活动,让他们在游戏中获得选择、扮演角色的体验,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多听多看,到社会中去多接触事物,在活动中获得感受并产生交流的愿望。同时,教师应为幼儿提供相互交往与自由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将视觉的信息、听觉的信息、主观感受及愿望形成语言表达出来,为幼儿爱说、乐说创造条件,从而增强幼儿说的兴趣,满足幼儿说的需求,提高幼儿说的能力。
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让幼儿在与同伴和教师的相互作用中主动获得语言的发展。研究表明,在幼儿口语发展的初级阶段,幼儿主要是在各种非正式的语言交往中自然获得语言的,幼儿期是语言初步形成的时期。因此,教师应把语言教育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1)抓住幼儿生活中的各种表达的机会。我们不能只注重每日的十几分钟或几十分钟的集体语言教育活动,而应特别关注一日生活中的语言教育。在一日生活中,幼儿随时有表达意愿和感受的需求,有与人交往的需求。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幼儿在讨论中学会听与说,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使他人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观点;在争执中学习围绕话题使用辩论性语言;在聊天中学会使用问候性语言、叙述性语言、描述性语言,感受说的乐趣,使语言的学习贴近幼儿的生活,满足幼儿当时的需要,并为幼儿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2)启发幼儿从不同的渠道获得语言,进行语言的反馈。社会生活为幼儿提供了广泛的,多种多样的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机会,教师应随时抓住教育的契机,有目的地对幼儿施加影响,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机会,使幼儿从不同的渠道获得语言信息。幼儿思维的特点及语言本身的概括性,决定了他们只有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去了解语言的内涵。教师应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通过直接体验,激发想象与联想,丰富语言的内容,理解语言的实际意义,建立语词与语意联系。同时,教师应在幼儿对认知活动、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的需求中融入语言教育,要为幼儿创造在集体中表述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感大胆的表达出来,并有意识地把幼儿说过的话记录下来,使幼儿在语言与文字之间建立联系;还要利用阅读的机会,让幼儿依据画面产生联想,进行讲述,在画面与语言之间建立聯系。(3)利用同伴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幼儿在交往中能通过相互作用主动地创造、调整自己的语言,从而获得主动发展。幼儿在交往中会调动已有经验,运用语言技巧,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悟和理解语言对生活的意义,并在主动地运用中成为语言的建构者,而这种主动的建构又使幼儿成为具有交往能力的人。 (单位: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教育局思政科)
实际上,幼儿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的。幼儿园语言教育若刻意对幼儿进行语音、词汇和语句、语法的简单训练是不符合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的,也违背了语言的本质功能—交往功能。幼儿的语言学习主要是在与他人交往和运用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要使幼儿成为语言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应为幼儿创设敢说、爱说、会说的语言环境和学习条件。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幼儿有话敢说。(1)创设轻松无压力的语言环境。轻松无压力的语言环境是调动幼儿说的内部动机的必要条件,它体现了师生间心灵的沟通和关系上的平等,体现了对幼儿人格的尊重,它有助于幼儿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为此,教师在与幼儿相处时,应该成为它们的朋友,尊重他们,并为他们创设自主表达与自由表现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自由的氛围中,有话愿说、有话敢说,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建构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在此前提下教师再给予适当的指导。(2)“敢说先于正确”,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幼儿的语言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应尊重每个幼儿的特点和心理需要,选择适宜的谈话内容、方式、场合,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引发话题,鼓励他们的每一次表达,使其感到与人交流的乐趣,当幼儿词不达意、语句不尽完整时,教师不要急于或刻意加以纠正,以免给幼儿造成心理压力。另外,教师的负反馈会给幼儿以挫折感、压抑感,从而失去说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敢说先于正确”,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是使幼儿走向正确表达的前提。同时,幼儿乐说的态度,会使幼儿在敢说、爱说中获得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人。
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就没有丰富的语言。有丰富的生活环境、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幼儿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根据幼儿思维的特点教师应该注意让幼儿在做中说、做后说,为他们组织多种活动,让他们在游戏中获得选择、扮演角色的体验,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多听多看,到社会中去多接触事物,在活动中获得感受并产生交流的愿望。同时,教师应为幼儿提供相互交往与自由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将视觉的信息、听觉的信息、主观感受及愿望形成语言表达出来,为幼儿爱说、乐说创造条件,从而增强幼儿说的兴趣,满足幼儿说的需求,提高幼儿说的能力。
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让幼儿在与同伴和教师的相互作用中主动获得语言的发展。研究表明,在幼儿口语发展的初级阶段,幼儿主要是在各种非正式的语言交往中自然获得语言的,幼儿期是语言初步形成的时期。因此,教师应把语言教育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1)抓住幼儿生活中的各种表达的机会。我们不能只注重每日的十几分钟或几十分钟的集体语言教育活动,而应特别关注一日生活中的语言教育。在一日生活中,幼儿随时有表达意愿和感受的需求,有与人交往的需求。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幼儿在讨论中学会听与说,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使他人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观点;在争执中学习围绕话题使用辩论性语言;在聊天中学会使用问候性语言、叙述性语言、描述性语言,感受说的乐趣,使语言的学习贴近幼儿的生活,满足幼儿当时的需要,并为幼儿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2)启发幼儿从不同的渠道获得语言,进行语言的反馈。社会生活为幼儿提供了广泛的,多种多样的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机会,教师应随时抓住教育的契机,有目的地对幼儿施加影响,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机会,使幼儿从不同的渠道获得语言信息。幼儿思维的特点及语言本身的概括性,决定了他们只有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去了解语言的内涵。教师应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通过直接体验,激发想象与联想,丰富语言的内容,理解语言的实际意义,建立语词与语意联系。同时,教师应在幼儿对认知活动、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的需求中融入语言教育,要为幼儿创造在集体中表述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感大胆的表达出来,并有意识地把幼儿说过的话记录下来,使幼儿在语言与文字之间建立联系;还要利用阅读的机会,让幼儿依据画面产生联想,进行讲述,在画面与语言之间建立聯系。(3)利用同伴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幼儿在交往中能通过相互作用主动地创造、调整自己的语言,从而获得主动发展。幼儿在交往中会调动已有经验,运用语言技巧,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悟和理解语言对生活的意义,并在主动地运用中成为语言的建构者,而这种主动的建构又使幼儿成为具有交往能力的人。 (单位: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教育局思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