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游戏是一门重要课程,对学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幼儿游戏过程中,时常出现如破坏等问题行为,这与作为游戏环境、游戏课程创设者的成人密切相关。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当在确保游戏安全、增进游戏互动的基本原则下,创设适宜游戏环境,鼓励同伴互动,支持儿童解决问题,做一位有心的观察者,适时适宜适度回应幼儿游戏需要,从而规避幼儿游戏中如破坏等问题行为。
关键词: 幼儿游戏;问题行为;破坏行为;环境设限
1、幼儿游戏中破坏行为频发
案例一:萌萌,男,四岁零3个月,中班
客厅地毯上,萌萌正入神地玩着金刚汽车飞人,嘴里兴奋地喊着“biubiu...bengci...”
“萌萌,看你干的好事!谁让你把它压坏的!”妈妈生气地一手举着自动扫地机器人一手拽着萌萌的手臂大声质问道。
“不是我!不是…是不小心的…”萌萌委屈道。
“你没长眼睛吗?那么大个机器在地上,你会看不到?”妈妈继续生气地斥责。
“我没玩它…它自己跑到我屁股后面的…我没有弄它!”萌萌继续解释。
“真是个败家子!啥坏事儿都有你,都有理!等你爸回来收拾你。”妈妈撂下狠话,转身大步离开。
萌萌委屈地坐在客厅地上,愤怒地将刚刚玩的汽车飞人捡起来扔到一旁,再也没有心思继续游戏。
案例二:辰辰,男,五岁零两个月,大班
晨间区角自由游戏时段,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都在自选的区域玩着各种各样的玩具。这时,小李老师走向正在建构区搭建“空中飞塔”的辰辰身后。辰辰一脸投入的样子,并没有察觉老师靠近自己。“你这个歪歪斜斜的,没有摆正,会垮的!”李老师提醒道。猛一激灵,辰辰被突然响起的声音吓了一跳,回过神来坚定地反驳道“不会倒!”。小李老师笑着坐到辰辰旁边道“来,我们一起搭,我教你。”辰辰一脸委屈,不情愿地小声嘀咕“我想要自己弄…它不会倒…”。小李老师完全不管不顾辰辰独立游戏的意愿,一边示范搭建要领,一边说教着,不时让辰辰去拿这拿那,辰辰一脸茫然。“看,好啦,又漂亮又牢固不是?”李老师兴奋道。却不料辰辰突然起身,一把推倒建筑,生气地“哼”了一声,“我才不稀罕呢!”而后转身跑开。小李老师一脸不高兴,嘀咕道“没家教的小白眼狼”。
案例三:雯雯,女,四岁零八个月,中班
下午自由游戏时间,雯雯选择了益智区,打开自己上午未完成的迷宫拼图,继续专注地研究着。可是却被第三圈的一个分叉路口卡住了,尝试了多块线条都无法通行。一开始遇到障碍时雯雯很有耐心,一块一块尝试,认真思考,专注投入,可慢慢发现都不行的时候,开始焦躁不安,皱起眉头,扔掉手中的两小块拼图,胡乱地把已经拼好的部分拆得粉碎,嘀咕道“烦死了!”而后跑到隔壁正洋洋得意完成了“蝶舞花叢”拼图的心雨身旁,心雨开心地向雯雯“炫耀”自己的作品,雯雯显得更加不开心,“有什么了不起的!这个我也会!…我早就会了!”心雨的兴奋似乎一点不受影响,雯雯突然一手将心雨的拼图拍到地上,摔散一地。心雨生气地哭吼道“你这个坏蛋!我要去告你!”。教师收到告状后将雯雯训斥一通,并要求雯雯向心雨道歉,雯雯哭闹起来,一直嚷嚷着“我不要…凭什么…”。
案例四:毅毅,男,五岁零六个月,大班
晨间区角游戏时段,毅毅正在烧烤区扮着大厨,开心地烤着串儿,一边吆喝“快来快来,有香有味的特色烤肉串儿,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一边动作娴熟地撒着各种佐料。这时,隔壁超市老板鹏鹏过来买肉串儿,“牛羊肉各来个10串哟”“好的呀,请稍等,先付款,一共20元”“支付宝拿来,扫一个走”“没有支付宝,付现金请”“只有支付宝”“那怎么办?”“要不你去买个支付宝来?”“支付宝是啥玩意儿?”…正在两个孩子商讨得热火朝天时,小王老师走了过来,拿给鹏鹏一沓玩具钞票,“拿去买吧,剩下的给你的超市开销”。两个孩子一脸茫然,随后鹏鹏欢喜地拿着钱在毅毅面前炫耀“够买下你的摊摊了,哈哈”,毅毅一脸不满,驱赶道“走开,不得卖给你,不稀罕你的钱,又不是真的”鹏鹏把钱扔到餐桌上,“拿着钱快走,这是我的店了!”“凭什么!”毅毅大喊道,而后拿起钞票开撕,将碎纸扔到鹏鹏脸上,“没有啦没有啦,你也没有钱了”鹏鹏生气地跑回超市,毅毅则继续烤着烤串。
2、幼儿游戏中破坏行为频发的原因分析
游戏情境中幼儿破坏行为频发,与作为游戏环境、游戏课程创设者的成人密切相关。成人对游戏环境的创设,在幼儿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对幼儿游戏的观察、掌控和干预程度等,都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游戏行为。通过以上观察记录,幼儿游戏中破坏行为频发的原因主要有:
(1)成人对游戏环境设限不足
照料者的职责不是指导游戏本身,而是创建游戏环境。
[美]珍妮特·冈萨雷斯-米纳 戴安娜·温德尔·埃尔 著.张和颐 张萌 译.陈英和 审校.婴幼儿及其照料者——尊重及回应使得保育和教育课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1月第1版:106.环境是会说话的老师,良好的游戏环境隐含了许多规则和限制,能够消除幼儿的不良行为于无形之中。在游戏环境创设过程中,安全是首要的考虑因素,成人应确保游戏环境中的每一件事物都是安全的,可以被幼儿所触摸甚至入口的。简言之,如果我们不想儿童接触某样玩具或材料,那这个东西就不应该出现在游戏环境中,或者成人应该给此物以明确的设限,如设置篮筐等物理障碍。案例一中,妈妈既没有给萌萌设限,萌萌完全可以在客厅任意角落玩耍,也没有给扫地机器人设限,把之收纳好或者将之用障碍物与萌萌的游戏场地隔离。萌萌破坏了该物也是无意的,而母亲的斥责和恐吓只能导致母子关系紧张,降低萌萌游戏的愉悦体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2)成人对幼儿自由游戏干预不当
自由游戏是指在无持续的成人控制或期待结果的情况下,儿童选择追求他们自己的特定兴趣,成人只需监管而不是指导儿童。 [美]珍妮特·冈萨雷斯-米纳 戴安娜·温德尔·埃尔 著.张和颐 张萌 译.陈英和 审校.婴幼儿及其照料者——尊重及回应使得保育和教育课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1月第1版:96.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时常因为认识到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而难以克制地去为他们的游戏设定活动目标,企图计划并控制幼儿游戏,避免游戏的盲目性,提升游戏的教育性,也因此让儿童丧失了纯粹自由游戏的乐趣。案例二中,小李老师迫切想让辰辰掌握搭建技巧,不顾辰辰意愿,强势介入游戏,造成辰辰不满,最终以破坏老师“好心”“精心”作品结局。小李老师的横加干涉,从长远来说,也极易破坏幼儿的游戏意愿和专注力。
(3)成人对幼儿游戏观察不足
蒙台梭利认为“要教育幼儿,就要了解幼儿,而观察幼儿正是了解幼儿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教师进行有效指导的前提。”因此,幼儿自由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当做一名看似“无心”实则“有心”的观察者。观察游戏不仅能帮助教师制定游戏计划,也能使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有的放矢地指导幼儿游戏,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够制定出幼儿需要的、有针对性的游戏指导计划。
李瑛.教师在幼儿游戏中有效观察的策略[J].早期教育,2016.01.案例三中,雯雯在游戏过程中遇到难题无法解决的时候,教师疏忽而没有适时介入引导,没能及时回应幼儿的游戏需求,最终导致雯雯被困难折磨地焦躁不安,前功尽弃,还破坏了他人的作品。被卡住的不愉快情绪也容易导致雯雯今后对拼图游戏失去兴趣,无法享受游戏乐趣。
(4)成人对幼儿游戏包办代替
约瑟·麦克维克·亨特(J.McVicker Hunt)讨论了学习与根据“匹配问题”做出的选择之间的关系。指出,当环境能够为儿童提供足够熟悉的体验,使得儿童能够用他们已经达到的心智能力来理解这些体验;并且这些体验又足够新鲜,能够为孩子提供有趣的挑战,那么此时学习便会随之发生。
[美]珍妮特·冈萨雷斯-米纳 戴安娜·温德尔·埃尔 著.张和颐 张萌 译.陈英和 审校.婴幼儿及其照料者——尊重及回应使得保育和教育课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1月第1版:114.案例四中,鹏鹏提出的“支付宝”新兴付款方式引发了相互之间的商讨,儿童在对话过程中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亲身见闻,这本是一次拓展经验的良好契机,但教师自作主张,打断孩子思路,直接拿出解决方案——玩具钞票,破坏了双方孩子的内发游戏动力,打断了儿童的游戏进程,让孩子无法体验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后获得的满足感,最终导致毅毅不满而撕毁玩具钞票。
3、规避幼儿游戏中破坏行为的教育建议
为规避幼儿游戏中破坏等问题行为的出现,成人应当在确保游戏安全、增进游戏互动的基础上,做好儿童游戏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游戏中的观察指导工作,扮演好儿童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进程的观察者、问题解决的支持者、游戏交往的鼓励者,通过科学创设游戏环境,适时适度引导问题解决,协调游戏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的最佳匹配,给予幼儿真正游戏自由。具体表现在:
(1)创设者——创建游戏环境以支持幼儿游戏
适宜的游戏环境既能确保幼儿的安全探索,又能促进积极的人际交往。适宜的游戏环境一定有清晰的环境限制。环境限制即设置物理障碍,让儿童或玩具材料只能待在既定空间内,通常会伴有口头语言来限制孩子。
[美]珍妮特·冈萨雷斯-米纳 戴安娜·温德尔·埃尔 著.张和颐 张萌 译.陈英和 审校.婴幼儿及其照料者——尊重及回应使得保育和教育课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1月第1版:111.如,用箱筐将儿童不能接触的物品收捡好放在角落是一种环境设限;将玩沙玩水材料放在室外,而将橡皮泥放在室内是一种环境限制;儿童玩沙玩水前适时提醒“不要把沙和水弄到桌外”也是一种环境限制。
(2)观察者——专注陪伴创造优质时间
自主性是幼儿游戏的核心特质,因为只有有了自主性,幼儿才可以支配自己的行为,才能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和才智,才能自由地把现实社会的内容反映到游戏中去,才能进行想象创造。
郝红翠,李学翠.论幼儿游戏的核心特质及其实现[J].教育导刊,2016.04(下半月).很多时候我们难以控制地想要去“教会”,去“教导”,去为孩子自由游戏设置许多教育目标,去干涉孩子自主性选择和参与,忽略了自主性是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儿童学习的重要先决条件。儿童通过自我指导的自由游戏是促成他们学习的重要方式。儿童自由游戏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全身心陪伴左右即可,认真观察和注意孩子,让幼儿感受到所必需的关注和安全感。偶尔的相视一笑,不经意的回应和鼓励的话语,构成了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优质时间。
(3)支持者——适时适宜适度引导问题解决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有游戏的需要和权利,但幼儿游戏的需要和权利能否得到满足取决于教师是否提供合理的帮助和支持。
李新颜,刘肖岑.试析幼儿游戏与教师支持[J].教育导刊,2017.08(下半月).成人应适时适宜适度为孩子提供支持和帮助,避免幼儿遇到难题无法解决时焦躁不安,无奈放弃。适当的支持和帮助不等于包办代替。包办代替会让孩子失去游戏的动力和乐趣,而为孩子提供脚手架类的支持能够帮助孩子长时间专注并解决问题,最终获得满足感,而满足感本身就是一种内发奖励,能够在孩子今后遇到问题时被积极唤醒。当幼儿无所事事、缺乏兴趣时,教师可适时介入以唤起幼儿游戏的热情;当幼儿在游戏中发生冲突和争执,自己无法解决时,教师要引导以化解矛盾;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教师要给予适当支持。
刘萍.教师如何把握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J].教育导刊,2014.11(下半月).
(4)鼓勵者——鼓励互动并及时回应幼儿真正需求
同伴关系是学前期的重要关系之一,儿童可以通过同伴互动,从同伴身上模仿学习,也可以向同伴展示自己,逐渐发展自我意识。当儿童遇到冲突之时,家长和教师不必立即介入,而应当鼓励儿童互动,做一个有心的“旁观者”,给予儿童间通过协商、讨论、轮换、交换等方式去解决冲突的机会。可当我们看见儿童间的交往出现矛盾和问题时,或是因为觉得孩子小,很可怜,不能自己解决问题;或是因为怕出现激烈的攻击行为,我们会觉得立刻给出一个解决方案是最佳选择。但也因此剥夺了儿童在问题解决中不断学习不断共建友谊的机会。做一个有心的鼓励者,积极观察、尊重并准确回应幼儿的真实需要,给予孩子自由成长的机会。
作者简介: 高蕊,1990.08,女,汉族,四川眉山,硕士研究生,西华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讲师,主研方向:儿童心理与行为,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本文属课题:农村留守学前儿童问题行为及对策研究——以南充为例(论文),课题编号:NC2017C055,为该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 幼儿游戏;问题行为;破坏行为;环境设限
1、幼儿游戏中破坏行为频发
案例一:萌萌,男,四岁零3个月,中班
客厅地毯上,萌萌正入神地玩着金刚汽车飞人,嘴里兴奋地喊着“biubiu...bengci...”
“萌萌,看你干的好事!谁让你把它压坏的!”妈妈生气地一手举着自动扫地机器人一手拽着萌萌的手臂大声质问道。
“不是我!不是…是不小心的…”萌萌委屈道。
“你没长眼睛吗?那么大个机器在地上,你会看不到?”妈妈继续生气地斥责。
“我没玩它…它自己跑到我屁股后面的…我没有弄它!”萌萌继续解释。
“真是个败家子!啥坏事儿都有你,都有理!等你爸回来收拾你。”妈妈撂下狠话,转身大步离开。
萌萌委屈地坐在客厅地上,愤怒地将刚刚玩的汽车飞人捡起来扔到一旁,再也没有心思继续游戏。
案例二:辰辰,男,五岁零两个月,大班
晨间区角自由游戏时段,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都在自选的区域玩着各种各样的玩具。这时,小李老师走向正在建构区搭建“空中飞塔”的辰辰身后。辰辰一脸投入的样子,并没有察觉老师靠近自己。“你这个歪歪斜斜的,没有摆正,会垮的!”李老师提醒道。猛一激灵,辰辰被突然响起的声音吓了一跳,回过神来坚定地反驳道“不会倒!”。小李老师笑着坐到辰辰旁边道“来,我们一起搭,我教你。”辰辰一脸委屈,不情愿地小声嘀咕“我想要自己弄…它不会倒…”。小李老师完全不管不顾辰辰独立游戏的意愿,一边示范搭建要领,一边说教着,不时让辰辰去拿这拿那,辰辰一脸茫然。“看,好啦,又漂亮又牢固不是?”李老师兴奋道。却不料辰辰突然起身,一把推倒建筑,生气地“哼”了一声,“我才不稀罕呢!”而后转身跑开。小李老师一脸不高兴,嘀咕道“没家教的小白眼狼”。
案例三:雯雯,女,四岁零八个月,中班
下午自由游戏时间,雯雯选择了益智区,打开自己上午未完成的迷宫拼图,继续专注地研究着。可是却被第三圈的一个分叉路口卡住了,尝试了多块线条都无法通行。一开始遇到障碍时雯雯很有耐心,一块一块尝试,认真思考,专注投入,可慢慢发现都不行的时候,开始焦躁不安,皱起眉头,扔掉手中的两小块拼图,胡乱地把已经拼好的部分拆得粉碎,嘀咕道“烦死了!”而后跑到隔壁正洋洋得意完成了“蝶舞花叢”拼图的心雨身旁,心雨开心地向雯雯“炫耀”自己的作品,雯雯显得更加不开心,“有什么了不起的!这个我也会!…我早就会了!”心雨的兴奋似乎一点不受影响,雯雯突然一手将心雨的拼图拍到地上,摔散一地。心雨生气地哭吼道“你这个坏蛋!我要去告你!”。教师收到告状后将雯雯训斥一通,并要求雯雯向心雨道歉,雯雯哭闹起来,一直嚷嚷着“我不要…凭什么…”。
案例四:毅毅,男,五岁零六个月,大班
晨间区角游戏时段,毅毅正在烧烤区扮着大厨,开心地烤着串儿,一边吆喝“快来快来,有香有味的特色烤肉串儿,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一边动作娴熟地撒着各种佐料。这时,隔壁超市老板鹏鹏过来买肉串儿,“牛羊肉各来个10串哟”“好的呀,请稍等,先付款,一共20元”“支付宝拿来,扫一个走”“没有支付宝,付现金请”“只有支付宝”“那怎么办?”“要不你去买个支付宝来?”“支付宝是啥玩意儿?”…正在两个孩子商讨得热火朝天时,小王老师走了过来,拿给鹏鹏一沓玩具钞票,“拿去买吧,剩下的给你的超市开销”。两个孩子一脸茫然,随后鹏鹏欢喜地拿着钱在毅毅面前炫耀“够买下你的摊摊了,哈哈”,毅毅一脸不满,驱赶道“走开,不得卖给你,不稀罕你的钱,又不是真的”鹏鹏把钱扔到餐桌上,“拿着钱快走,这是我的店了!”“凭什么!”毅毅大喊道,而后拿起钞票开撕,将碎纸扔到鹏鹏脸上,“没有啦没有啦,你也没有钱了”鹏鹏生气地跑回超市,毅毅则继续烤着烤串。
2、幼儿游戏中破坏行为频发的原因分析
游戏情境中幼儿破坏行为频发,与作为游戏环境、游戏课程创设者的成人密切相关。成人对游戏环境的创设,在幼儿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对幼儿游戏的观察、掌控和干预程度等,都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游戏行为。通过以上观察记录,幼儿游戏中破坏行为频发的原因主要有:
(1)成人对游戏环境设限不足
照料者的职责不是指导游戏本身,而是创建游戏环境。
[美]珍妮特·冈萨雷斯-米纳 戴安娜·温德尔·埃尔 著.张和颐 张萌 译.陈英和 审校.婴幼儿及其照料者——尊重及回应使得保育和教育课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1月第1版:106.环境是会说话的老师,良好的游戏环境隐含了许多规则和限制,能够消除幼儿的不良行为于无形之中。在游戏环境创设过程中,安全是首要的考虑因素,成人应确保游戏环境中的每一件事物都是安全的,可以被幼儿所触摸甚至入口的。简言之,如果我们不想儿童接触某样玩具或材料,那这个东西就不应该出现在游戏环境中,或者成人应该给此物以明确的设限,如设置篮筐等物理障碍。案例一中,妈妈既没有给萌萌设限,萌萌完全可以在客厅任意角落玩耍,也没有给扫地机器人设限,把之收纳好或者将之用障碍物与萌萌的游戏场地隔离。萌萌破坏了该物也是无意的,而母亲的斥责和恐吓只能导致母子关系紧张,降低萌萌游戏的愉悦体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2)成人对幼儿自由游戏干预不当
自由游戏是指在无持续的成人控制或期待结果的情况下,儿童选择追求他们自己的特定兴趣,成人只需监管而不是指导儿童。 [美]珍妮特·冈萨雷斯-米纳 戴安娜·温德尔·埃尔 著.张和颐 张萌 译.陈英和 审校.婴幼儿及其照料者——尊重及回应使得保育和教育课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1月第1版:96.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时常因为认识到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而难以克制地去为他们的游戏设定活动目标,企图计划并控制幼儿游戏,避免游戏的盲目性,提升游戏的教育性,也因此让儿童丧失了纯粹自由游戏的乐趣。案例二中,小李老师迫切想让辰辰掌握搭建技巧,不顾辰辰意愿,强势介入游戏,造成辰辰不满,最终以破坏老师“好心”“精心”作品结局。小李老师的横加干涉,从长远来说,也极易破坏幼儿的游戏意愿和专注力。
(3)成人对幼儿游戏观察不足
蒙台梭利认为“要教育幼儿,就要了解幼儿,而观察幼儿正是了解幼儿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教师进行有效指导的前提。”因此,幼儿自由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当做一名看似“无心”实则“有心”的观察者。观察游戏不仅能帮助教师制定游戏计划,也能使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有的放矢地指导幼儿游戏,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够制定出幼儿需要的、有针对性的游戏指导计划。
李瑛.教师在幼儿游戏中有效观察的策略[J].早期教育,2016.01.案例三中,雯雯在游戏过程中遇到难题无法解决的时候,教师疏忽而没有适时介入引导,没能及时回应幼儿的游戏需求,最终导致雯雯被困难折磨地焦躁不安,前功尽弃,还破坏了他人的作品。被卡住的不愉快情绪也容易导致雯雯今后对拼图游戏失去兴趣,无法享受游戏乐趣。
(4)成人对幼儿游戏包办代替
约瑟·麦克维克·亨特(J.McVicker Hunt)讨论了学习与根据“匹配问题”做出的选择之间的关系。指出,当环境能够为儿童提供足够熟悉的体验,使得儿童能够用他们已经达到的心智能力来理解这些体验;并且这些体验又足够新鲜,能够为孩子提供有趣的挑战,那么此时学习便会随之发生。
[美]珍妮特·冈萨雷斯-米纳 戴安娜·温德尔·埃尔 著.张和颐 张萌 译.陈英和 审校.婴幼儿及其照料者——尊重及回应使得保育和教育课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1月第1版:114.案例四中,鹏鹏提出的“支付宝”新兴付款方式引发了相互之间的商讨,儿童在对话过程中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亲身见闻,这本是一次拓展经验的良好契机,但教师自作主张,打断孩子思路,直接拿出解决方案——玩具钞票,破坏了双方孩子的内发游戏动力,打断了儿童的游戏进程,让孩子无法体验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后获得的满足感,最终导致毅毅不满而撕毁玩具钞票。
3、规避幼儿游戏中破坏行为的教育建议
为规避幼儿游戏中破坏等问题行为的出现,成人应当在确保游戏安全、增进游戏互动的基础上,做好儿童游戏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游戏中的观察指导工作,扮演好儿童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进程的观察者、问题解决的支持者、游戏交往的鼓励者,通过科学创设游戏环境,适时适度引导问题解决,协调游戏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的最佳匹配,给予幼儿真正游戏自由。具体表现在:
(1)创设者——创建游戏环境以支持幼儿游戏
适宜的游戏环境既能确保幼儿的安全探索,又能促进积极的人际交往。适宜的游戏环境一定有清晰的环境限制。环境限制即设置物理障碍,让儿童或玩具材料只能待在既定空间内,通常会伴有口头语言来限制孩子。
[美]珍妮特·冈萨雷斯-米纳 戴安娜·温德尔·埃尔 著.张和颐 张萌 译.陈英和 审校.婴幼儿及其照料者——尊重及回应使得保育和教育课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1月第1版:111.如,用箱筐将儿童不能接触的物品收捡好放在角落是一种环境设限;将玩沙玩水材料放在室外,而将橡皮泥放在室内是一种环境限制;儿童玩沙玩水前适时提醒“不要把沙和水弄到桌外”也是一种环境限制。
(2)观察者——专注陪伴创造优质时间
自主性是幼儿游戏的核心特质,因为只有有了自主性,幼儿才可以支配自己的行为,才能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和才智,才能自由地把现实社会的内容反映到游戏中去,才能进行想象创造。
郝红翠,李学翠.论幼儿游戏的核心特质及其实现[J].教育导刊,2016.04(下半月).很多时候我们难以控制地想要去“教会”,去“教导”,去为孩子自由游戏设置许多教育目标,去干涉孩子自主性选择和参与,忽略了自主性是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儿童学习的重要先决条件。儿童通过自我指导的自由游戏是促成他们学习的重要方式。儿童自由游戏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全身心陪伴左右即可,认真观察和注意孩子,让幼儿感受到所必需的关注和安全感。偶尔的相视一笑,不经意的回应和鼓励的话语,构成了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优质时间。
(3)支持者——适时适宜适度引导问题解决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有游戏的需要和权利,但幼儿游戏的需要和权利能否得到满足取决于教师是否提供合理的帮助和支持。
李新颜,刘肖岑.试析幼儿游戏与教师支持[J].教育导刊,2017.08(下半月).成人应适时适宜适度为孩子提供支持和帮助,避免幼儿遇到难题无法解决时焦躁不安,无奈放弃。适当的支持和帮助不等于包办代替。包办代替会让孩子失去游戏的动力和乐趣,而为孩子提供脚手架类的支持能够帮助孩子长时间专注并解决问题,最终获得满足感,而满足感本身就是一种内发奖励,能够在孩子今后遇到问题时被积极唤醒。当幼儿无所事事、缺乏兴趣时,教师可适时介入以唤起幼儿游戏的热情;当幼儿在游戏中发生冲突和争执,自己无法解决时,教师要引导以化解矛盾;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教师要给予适当支持。
刘萍.教师如何把握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J].教育导刊,2014.11(下半月).
(4)鼓勵者——鼓励互动并及时回应幼儿真正需求
同伴关系是学前期的重要关系之一,儿童可以通过同伴互动,从同伴身上模仿学习,也可以向同伴展示自己,逐渐发展自我意识。当儿童遇到冲突之时,家长和教师不必立即介入,而应当鼓励儿童互动,做一个有心的“旁观者”,给予儿童间通过协商、讨论、轮换、交换等方式去解决冲突的机会。可当我们看见儿童间的交往出现矛盾和问题时,或是因为觉得孩子小,很可怜,不能自己解决问题;或是因为怕出现激烈的攻击行为,我们会觉得立刻给出一个解决方案是最佳选择。但也因此剥夺了儿童在问题解决中不断学习不断共建友谊的机会。做一个有心的鼓励者,积极观察、尊重并准确回应幼儿的真实需要,给予孩子自由成长的机会。
作者简介: 高蕊,1990.08,女,汉族,四川眉山,硕士研究生,西华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讲师,主研方向:儿童心理与行为,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本文属课题:农村留守学前儿童问题行为及对策研究——以南充为例(论文),课题编号:NC2017C055,为该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