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司法改革形势下审判监督管理质效的提升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ts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司法责任制改革是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的时代产物,是人民法院回應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的必然选择。“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是司法责任制改革的核心要义和最终归宿。改革进入深水区,摆在我们法院人面前的问题是,如何确保审判权公正、廉洁、高效运行?审判管理权与监督权应该如何行使?因此,科学化的管理,法治化思维的监督,势在必行。既要给审判者足够的裁判权,又要通过管理提供服务,通过监督确保司法公正。根据2017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审判监督管理机制的意见(试行)》规定,结合笔者所在基层法院的实际,粗浅谈一下认识。
  一、审判权、审判管理权、审判监督权概念界定及关系
  审判权是法律赋予法院、赋予法官的最为神圣、最为崇高的国家权力,是代表国家维护正义、实现法治的司法权力,是法院在司法过程中最根本、最核心、最专属的法定权力。在审判权运行链条中,院庭长是比较重要的角色。审判管理,就是人民法院通过组织、领导、指导、评价、监督、制约等方法,对审判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对司法过程进行严格规范,对审判质效进行科学考评,对司法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确保司法公正、廉洁、高效。失去监督的权力容易被滥用。审判权的“独立”行使不等于“孤立”行使,“任意”行使。审判权是法官自由裁量权,审判权在本质上排斥不当干预的同时,还具有先天性过于自由化、过于独立和过于强大的倾向,一旦失去监督,审判权就容易过于膨胀,甚至走上武断、擅断,更需接受监督。监督的必要还在于院庭长的监督权本身既是一种职权,更是一种职责。监督不是决定案件处理结果,而是启动两项程序:一是听取报告程序。即要求(法官)合议庭报告案件进展和评议结果;二是移转案件程序。即在与法官(合议庭)的意见相左的情况下,启动专业法官会议、审委会讨论案件,最终决定权在于审判委员会。因此,审判监督权是程序启动权,不是实体处分权。
  综上所述:审判权是司法活动的核心,审判管理权是为正确行使审判权提供服务保障,确保审判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审判监督权是审判权行使效果的保障,是维护司法公信力的必然选择。
  二、现实工作中面临的困惑
  (一)审判权运行出现的问题
  员额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后,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自我强化权力意念,对于承办案件有排斥管理监督的抵触心理,往往认为既然是自己承担责任,尽其所能办好案件就行,视管理监督为负担,认为影响自己独立裁判。二是出现能力恐慌,没有承担责任的足够心理准备,过分依赖院庭长指导。前者忽视了权力必受监督制约的要求,较为任性;后者缺乏责任担当,暴露出司法能力不足的问题。较为常见的是同案不同判或者裁判结果有差异,案件论理部分论理性差异大,造成公众评价不一,容易引发申诉信访。
  (二)审判管理权运行出现的问题
  司改背景下,对于如何做好审判服务下的科学管理,成为一个新命题,出现管理层次不清的问题。一方面在资源配置上,没有做到人尽其才,例如法官助理选配,案件类型分配等方面,造成法官没有真正从事务性工作中脱身,影响判断力,法官处理矛盾纠纷的特长没有充分发挥。行政管理与案件监督不清,“审理者不裁判、裁判者不审理”的程序倒挂现象未能消除。在审判质效的管理上,不敢直面暴露出的问题,下茬立势整改,担心管理冲突独立审判。另一方面,日常审判管理流于形式,反馈的问题重复出现,案件质效的分析研判缺乏实质性落实,不愿管现象较为突出。对于审判经验不善于总结,审判委员会职能定位未能实质性转变,对于审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分析解决,在服务审判上似管非管。
  三、提升审判管理监督质效的几点建议
  打铁必须自身硬。完善司法责任制下的审判管理与审判监督,需要法院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结合国情实际,通过司法能力的提升,强化责任担当,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树立一盘棋思想。
  (一)强化责任意识,细化权力清单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摆在首位,践行群众路线,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增强服务意识,敢于对案件负责,敢于承担决策后的责任。制定符合本院实际的权力清单,做到院庭长、法官(合议庭)、法官助理、司法辅助人员等权责清晰、职责明确,以制度代替个人决定,注重法官行使审判权的保护,突出审判管理的科学性,增强管理的服务理念。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以责任追究促升案件质效的提升。
  (二)加强业务培训,注重能力提升
  知识是行动的先导。以司法能力提升为抓手,解决能力恐慌,突破能力不足的瓶颈。院庭长承办重大复杂疑难案件,以身示范,法官、管理者、辅助人员以自身能力提升促进工作。创造培训机会,强化专业培训。经常性开展本院内部研讨,组织参加系统内培训,多请法学专家学者辅导等,开展多元化形式学习。培训注重实务运用,以解决具体问题为重点,强化对部门法的正确理解适用。组织形式多样的业务竞赛,形成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增强职业尊荣感。
  (三)规范程序要求,突显权利保护
  程序公正是实现实体公正的重要手段,没有经过正当程序的结果实为不公正。正确引导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及时释明权利界限,坚持司法公开,充分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严格诉讼法程序规定,规范流程节点要求,谨慎行使权力,做到有序审判,让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得到尊重,让纠纷在阳光下得到裁判。以工匠精神提升案件精品意识,以规范的程序制造合格的司法产品。
  (四)加强职业保障,科学绩效考核
  尊重法官职业的落脚点在于有效的职业保障,合理的绩效评判。依法保障审判权的独立行使,不受非正当干预,管理监督者要及时发现排除可能影响外界干预司法的情形,给法官以足够的思维空间。注重法官身心健康,关心其生活,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制度,缓冲工作压力,树立健康心态。
  (五)深化上下关系,落实监督指导
  加强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监督指导,促进管理上水平,案件质效上台阶。把案例指导制度落实到位,定期研判,做到裁判尺度统一,对于群发性案件,上级法院及时现场指导。比如涉及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引发的权益分配纠纷,在集体成员资格认定,群众自治分配方案合法性审查等方面,及时给予指导,达到以点带面、息诉服判的效果。监督下级法院司改后各项权力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指导解决问题。以审判质效动态监督为抓手,让问责成常态,让担当成习惯。
其他文献
扒窃犯罪在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甄别难题,现有规定不能完全现实案件。笔者试以案例更加深入辨析扒窃的各项实质构成要件。  案例:2018年某日凌晨2时许,被害人张某在驾驶三轮车过程中产生倦意,就将车子停在马路边,车门未上锁,手机放在车内的前挡风玻璃处,自己就坐在三轮车的驾驶座上睡着了。清晨4时许,犯罪嫌疑人李某散步时趁被害人睡着之际,从张某三轮车车窗内伸手进去盗窃其手机。案发后经鉴定,该手机价值人民币9
期刊
摘 要:《合同法》249条规定了承租人的利益返还请求权,但在实践中执行标准不一、争议较大。承租人利益保护请求权作为保护承租人利益的重要法律制度,应当尽量的简化、明确其适用条件、实现方式,增强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以实现立法之目的。  关键词:租金;租赁物价值;返还请求权  一、问题的提出  《合同法》第249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租赁期间届满租赁物归承租人所有,承租人已经支付大部分租金,但无力支付剩余租
期刊
摘 要:伴随我国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杠杆收购的应用愈发广泛。本文从杠杆收购的特点、发展历程以及在不同国别背景下的应用现状出发,基于宝能利用杠杆与万科展开控制权之争的案例,分析杠杆收购的运作方式及潜在风险,最后从目标公司董事会信义义务履行,资本结构调整、尝试双重股权制度和加强监管主体沟通等角度来规范杠杆收购、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关键词:杠杆收购;宝万之争;法律规制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诚信原则广泛的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诚信是社会的根基。要想建立诚信社会,黑名单制度不可或缺。在行政法领域,黑名单制度是一种最有效的行政监督措施。在实际应用中能达到防范、遏制不良行为和不良信用的效果,并对创造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有积极作用。但因为立法的空缺,使得行政活动上位法无据,而在实际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关键词:黑名单制度;信用惩戒;行政执法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
期刊
摘 要:民商事纠纷解决的实践中,仲裁与民事诉讼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占重要地位的两种途径。从概念及性质上看,二者并不完全对立,而是相互联系的。在我国仲裁机制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两者具有一定相似性,在具体方式和程序上可以相互借鉴,且我国诉讼机制较仲裁仲裁机制趋于完善,所以在实践中出现了仲裁诉讼化的现象。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二者的合理关系,阐明我国当前仲裁诉讼化的现状成因等,从而提出对仲裁诉讼化现象的对策建
期刊
摘 要:乡村振兴需要法治现代化,法治现代化需要以公共法律服务为基础。本文以丽水市松阳县、金华市金东区、宁波市镇海区、温州市鹿城区、台州市路桥区(以下简称为“一县四区”)为例,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重点分析公共法律服务在实践中是如何开展。  关键词:送法下乡;法律服务;乡村振兴  一、产业兴旺中的公共法律服务  (一)上门入企开展法律服务工作,增强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  一县四区利用法律服务人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进一步加大依法治国步伐,国有企业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济基础,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的重要环节。2015年,国务院国资委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法治央企建设的意见》,明确中央企业要努力成为“治理完善、经营合规、管理规范、守法诚信”的法治央企,为国有企业推进法治建设明确了新的路径。本文以A国有企业为视角,分析国有企业推进法治建设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国有企业;法治建设;路径 
期刊
摘 要: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管理者与劳动者的双重属性,其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该如何定性,仍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且该问题在高级管理人员解聘的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学者通常认为,应首先理清高级管理人员与公司的法律关系,而后便自然能适用相对应的部门法律规范,来对该关系进行调整。然而,此种问题思考方向,并未令问题得以解决,反而使得实务中的法律适用因法律关系不明而陷入重重困境,最终导致各法院裁判结果难以达成
期刊
摘 要:民间文艺是我国各族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其存在发展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下,应如何对民间文艺著作权进行法律保护,我国还存在立法上的诸多空白,在具体司法实践也经常遭遇瓶颈。本文将结合《乌苏里船歌》案就民间文艺著作权保护主要存在哪些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民间文艺;著作权保护;著作权归属  一、《乌苏里船歌》著作权纠纷案反映的民间文艺著作权保护困境问题阐述  (
期刊
摘 要:我国《宪法》把平等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其作为根本大法必须对平等权进行规范和保护,而就业民生之本,亦是如此。我国宪法及宪法性法律对就业平等权的保护不仅受到就业歧视立法的缺陷的影响,还因宪法司法救济制度的不健全而阻碍宪法对就业平等权制度的推进。由此使得就业平等权在程序和制度保障方面的不足之处呈现出来,成为制约就业平等权宪法保护的重要原因。为此,本文试图浅显分析求职者就业平等权的宪法保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