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需求变化对高校设计类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河海大学相关专业实际情况研究“设计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分析了当前教学模式中的问题,研究了工科院校“设计工作室”的构建,明确了“设计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的目标、要求及实施方式,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完善与推广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设计工作室;实践教学;项目
作者简介:丁治中(1980-),男,江苏丹阳人,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严波(1978-),男,江苏常州人,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常州 21302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BZX/12B101-11)、河海大学2011年度建设教学团队项目、河海大学常州校区201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184-02
我国经济由重视制造向重视创造转型,设计行业发展迅猛,需要大量创新人才。艺术类院校、工科院校、综合型大学都开设了设计类专业,但培养模式未能及时适应社会需求变化。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实践工作能力强、专业技能过硬的设计人才“一将难求”;另一方面大量应届毕业生缺乏设计经验、专业技能薄弱,就业形势严峻。[1,2]
设计讲求实践,这对于应用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尤为关键。传统教学模式更多的是设计理论灌输,教学内容不能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实践环节也常常是纸上谈兵、虚多实少,从而导致学生不能通过专业课程学习,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吸收、整理,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3]强化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结合是实践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当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理论与实践分离
课程体系建设是各院校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一般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根据学科平台、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情况进行课程设置。将理论教学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将实践环节分为课内实践与企业实践。依托学科平台由不同专业的专任教师进行理论教学,由专职实验员进行实践教学。
设计类专业一般按照大设计、大艺术理念进行课程设置,各高校的课程体系存在共性。河海大学属于工科院校,依托机械学科开设工业设计、数字媒体两个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如表1所示。为加强课程衔接、课程更新,根据课程特征构建课程群,使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工科院校基本教学单元人数多,受人员、设备、场地等因素制约,实践课程仍以虚拟课题训练为主。总体上看,理论教学体系严谨、执行有序,实践教学较为机动。
2.“工作室”制不完善
近年来,在借鉴欧洲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基础上,艺术院校率先引入了“工作室”制,即在理论学习的同时由教师牵头建立项目小组进行实践教学,这一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工作室是艺术设计教育的一种形式,以某个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为基础,由授课教师组成学科方向的师资团队,具备一定的研究、设计、开发实力,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科研并行工作。[4]
工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建设参照相近学科,重视学科平台建设,教学体系严谨、管理规范,人员、设备、场地配置有序,具备设置工作室的条件但尚未引入“工作室”制。依托现有实践教学平台实施“设计工作室”制,可以优化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二、工科院校“设计工作室”构建
高校承担多重社会责任,满足高校实践教学要求并符合市场需求的“设计工作室”具有多个特征: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实验室,拥有教学科研团队,承担教学科研任务;采用设计公司的运营模式,有稳定的设计业务来源,参与市场竞争;是高校科研机构的组成单元,承担纵向项目研究任务。
工科院校一贯重视团队与实验室建设,构建“设计工作室”是一定意义上的资源重组。工作室模式的架构扩大了实验室外延,将实验室与工作室互为融合。[5]“设计工作室”规模小、设置灵活,可以在调整原有人员构成、实验设备基础上进行资源配置。简而言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资源利用率。
1.“设计工作室”设置条件与基础
设置“设计工作室”不能盲目,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充足的生源、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固定的设计业务来源。工作室以专业方向命名,可以根据社会需求进行微调。工作室校内场地用于教学科研,校外基地用于对接市场化需求。
充分整合利用其他院系资源,进行跨学科协同。以河海大学为例,工业设计专业与机械系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在产品研发、人机工程研究方面联系密切;工业设计专业、数字媒体专业、计算机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都有虚拟仿真、图形图像研究方向,只是研究侧重点不同;数字媒体专业、新闻传播系播音与主持专业都涉及影视动画制作与表现,只是数字媒体侧重制作、播音与主持侧重编导。各专业之间持续进行学术交流、设备共享、技术支持等合作,可以进行如图1所示的工作室设置。
2.“设计工作室”人员构成
工作室由教师团队领衔,以专业骨干教师、支撑专业教师、教辅人员为主,企业兼职教师为辅,以实践经验为衡量标准组建教师团队。教师团队包含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相关人员学科专业方向搭配合理,职责明确,人员配置稳定。
学生是工作室人员主体,在具备一定知识、技能基础之后通过选拔进入工作室。进入工作室后根据项目需求和自身能力双向选择,因需设岗、以才定岗。各年级学生根据技能水平、承担任务混编为多个小组,每组3~5人,各组均配备固定的指导教师。人员构成动态变化,不同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能力变化调整岗位及分组。
3.“设计工作室”硬件配置
工作室有固定场所,有必要的办公设备。根据实际需求分成授课区、设计区、实验区、展示区等功能区域。学校已有的设备根据各工作室使用需求进行分配,避免设备闲置。模型制作、摄影、陶艺设备仍然作为公共实验室资源,3D扫描仪、快速成型机、渲染农场、录音室、演播室等可以划归相应工作室有偿使用。多媒体系统、电脑、书刊资料等可通过购置、租赁等方式解决。场地使用、设备购置及使用需要资金投入,主要是由学校专项建设资金、横纵向项目、学生创新项目构成。硬件投入要充分论证,考虑回报率。 三、“设计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强调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要具有应用性与针对性,注重将理论概念放入实践环节中解决。工作室实践教学强调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教学方式与手段不拘一格,教学内容以实用的设计能力训练为主。
1.培养目标与要求
“设计工作室”实行项目制,教学科研活动以项目为依托,以提升实践能力为目标。根据设计机构岗位设置情况设定各岗位培养计划,在实践中给出职业规划建议。教学环节分为实践课程与课外实训两部分。实践课程按照教学大纲实施,课外实训按照企业需求进行。严格执行个性化教学,重视学生的能力差异及动态变化。实施滚动培养、优胜劣汰,随着能力提升晋升实训岗位。改变知识传授方式,由一对多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一对一的指导,营造学生间相互学习的氛围。教学周期大大缩短,不再以教学周次为基准。
2.项目设立与实施
根据教学大纲设立各类项目,虚拟课题和实际项目结合,锻炼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推进学分制,加强选课管理,[6]以课程群为基本单元,可以跨课程群选课。有效抑制盲目选课,防止选课过多、课程冲突。
项目实施过程参照企业研发模式进行,但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工作室设有两大团队:核心团队与辅助团队。核心团队由教师与高水平学生构成,承担横纵向项目;辅助团队由指导教师、各层次学生构成,承担各类虚拟项目。两大团队岗位设置类似,对应岗位人员构成不同。核心团队通过师生合作共同参与实际项目,通过实战提升实践能力;辅助团队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类似实际项目的虚拟课题,引导学生进入角色适应项目制训练。不同项目的参与人员与实施目标如表2所示。
3.主要优势
(1)虚实结合,以赛促练。设立虚拟项目弥补企业项目类型单一的缺陷,全面提升设计能力。虚拟项目的成果尽可能通过参加各类设计大赛来评价,使评价标准更为客观。
(2)贴近社会,校企衔接。设计行业竞争激烈,企业需要具备实战经验的人才。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市场竞争的残酷、适应企业研发的节奏。改变实训模式,在校内就可感受企业氛围。“设计工作室”的地点位于校内,人员熟悉学校制度、了解学生情况,有利于校企衔接。
(3)多学科交流,拓宽视野。设计无处不在,很多领域都与设计存在交集。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合作深入了解各种设计需求,深化设计专业内涵。以河海大学疏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为例,该研究机构具有水利行业特色且在图形图像处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虚拟仿真等领域需要专业设计师。
四、结语
设计行业发展迅猛,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社会需求变化。工科院校设计类专业理论教学成果显著、实践教学相对薄弱,但其资源配置方式有利于设立“设计工作室”并进行实践教学。建立健全特色鲜明的“设计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满足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黄江鸣,徐晓丽.工作室制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探讨[J].艺术百家,2012,(7):414-415.
[2]权力涛.艺术设计实践技能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装饰,2011,(10):133-134.
[3]郭会娟,汪海波,谢能刚,等.设计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新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2):128-129.
[4]陈教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初探[J].艺术百家,2012,
(2):233-235.
[5]林建军,金炳尧.基于项目的实验室工作室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5):111-113.
[6]蒋智丽.工艺设计专业教学板块与工作室制下的教学管理探讨[J].装饰,2011,(9):143-144.
(责任编辑:孙晴)
关键词:设计工作室;实践教学;项目
作者简介:丁治中(1980-),男,江苏丹阳人,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严波(1978-),男,江苏常州人,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常州 21302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BZX/12B101-11)、河海大学2011年度建设教学团队项目、河海大学常州校区201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184-02
我国经济由重视制造向重视创造转型,设计行业发展迅猛,需要大量创新人才。艺术类院校、工科院校、综合型大学都开设了设计类专业,但培养模式未能及时适应社会需求变化。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实践工作能力强、专业技能过硬的设计人才“一将难求”;另一方面大量应届毕业生缺乏设计经验、专业技能薄弱,就业形势严峻。[1,2]
设计讲求实践,这对于应用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尤为关键。传统教学模式更多的是设计理论灌输,教学内容不能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实践环节也常常是纸上谈兵、虚多实少,从而导致学生不能通过专业课程学习,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吸收、整理,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3]强化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结合是实践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当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理论与实践分离
课程体系建设是各院校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一般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根据学科平台、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情况进行课程设置。将理论教学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将实践环节分为课内实践与企业实践。依托学科平台由不同专业的专任教师进行理论教学,由专职实验员进行实践教学。
设计类专业一般按照大设计、大艺术理念进行课程设置,各高校的课程体系存在共性。河海大学属于工科院校,依托机械学科开设工业设计、数字媒体两个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如表1所示。为加强课程衔接、课程更新,根据课程特征构建课程群,使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工科院校基本教学单元人数多,受人员、设备、场地等因素制约,实践课程仍以虚拟课题训练为主。总体上看,理论教学体系严谨、执行有序,实践教学较为机动。
2.“工作室”制不完善
近年来,在借鉴欧洲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基础上,艺术院校率先引入了“工作室”制,即在理论学习的同时由教师牵头建立项目小组进行实践教学,这一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工作室是艺术设计教育的一种形式,以某个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为基础,由授课教师组成学科方向的师资团队,具备一定的研究、设计、开发实力,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科研并行工作。[4]
工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建设参照相近学科,重视学科平台建设,教学体系严谨、管理规范,人员、设备、场地配置有序,具备设置工作室的条件但尚未引入“工作室”制。依托现有实践教学平台实施“设计工作室”制,可以优化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二、工科院校“设计工作室”构建
高校承担多重社会责任,满足高校实践教学要求并符合市场需求的“设计工作室”具有多个特征: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实验室,拥有教学科研团队,承担教学科研任务;采用设计公司的运营模式,有稳定的设计业务来源,参与市场竞争;是高校科研机构的组成单元,承担纵向项目研究任务。
工科院校一贯重视团队与实验室建设,构建“设计工作室”是一定意义上的资源重组。工作室模式的架构扩大了实验室外延,将实验室与工作室互为融合。[5]“设计工作室”规模小、设置灵活,可以在调整原有人员构成、实验设备基础上进行资源配置。简而言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资源利用率。
1.“设计工作室”设置条件与基础
设置“设计工作室”不能盲目,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充足的生源、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固定的设计业务来源。工作室以专业方向命名,可以根据社会需求进行微调。工作室校内场地用于教学科研,校外基地用于对接市场化需求。
充分整合利用其他院系资源,进行跨学科协同。以河海大学为例,工业设计专业与机械系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在产品研发、人机工程研究方面联系密切;工业设计专业、数字媒体专业、计算机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都有虚拟仿真、图形图像研究方向,只是研究侧重点不同;数字媒体专业、新闻传播系播音与主持专业都涉及影视动画制作与表现,只是数字媒体侧重制作、播音与主持侧重编导。各专业之间持续进行学术交流、设备共享、技术支持等合作,可以进行如图1所示的工作室设置。
2.“设计工作室”人员构成
工作室由教师团队领衔,以专业骨干教师、支撑专业教师、教辅人员为主,企业兼职教师为辅,以实践经验为衡量标准组建教师团队。教师团队包含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相关人员学科专业方向搭配合理,职责明确,人员配置稳定。
学生是工作室人员主体,在具备一定知识、技能基础之后通过选拔进入工作室。进入工作室后根据项目需求和自身能力双向选择,因需设岗、以才定岗。各年级学生根据技能水平、承担任务混编为多个小组,每组3~5人,各组均配备固定的指导教师。人员构成动态变化,不同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能力变化调整岗位及分组。
3.“设计工作室”硬件配置
工作室有固定场所,有必要的办公设备。根据实际需求分成授课区、设计区、实验区、展示区等功能区域。学校已有的设备根据各工作室使用需求进行分配,避免设备闲置。模型制作、摄影、陶艺设备仍然作为公共实验室资源,3D扫描仪、快速成型机、渲染农场、录音室、演播室等可以划归相应工作室有偿使用。多媒体系统、电脑、书刊资料等可通过购置、租赁等方式解决。场地使用、设备购置及使用需要资金投入,主要是由学校专项建设资金、横纵向项目、学生创新项目构成。硬件投入要充分论证,考虑回报率。 三、“设计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强调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要具有应用性与针对性,注重将理论概念放入实践环节中解决。工作室实践教学强调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教学方式与手段不拘一格,教学内容以实用的设计能力训练为主。
1.培养目标与要求
“设计工作室”实行项目制,教学科研活动以项目为依托,以提升实践能力为目标。根据设计机构岗位设置情况设定各岗位培养计划,在实践中给出职业规划建议。教学环节分为实践课程与课外实训两部分。实践课程按照教学大纲实施,课外实训按照企业需求进行。严格执行个性化教学,重视学生的能力差异及动态变化。实施滚动培养、优胜劣汰,随着能力提升晋升实训岗位。改变知识传授方式,由一对多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一对一的指导,营造学生间相互学习的氛围。教学周期大大缩短,不再以教学周次为基准。
2.项目设立与实施
根据教学大纲设立各类项目,虚拟课题和实际项目结合,锻炼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推进学分制,加强选课管理,[6]以课程群为基本单元,可以跨课程群选课。有效抑制盲目选课,防止选课过多、课程冲突。
项目实施过程参照企业研发模式进行,但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工作室设有两大团队:核心团队与辅助团队。核心团队由教师与高水平学生构成,承担横纵向项目;辅助团队由指导教师、各层次学生构成,承担各类虚拟项目。两大团队岗位设置类似,对应岗位人员构成不同。核心团队通过师生合作共同参与实际项目,通过实战提升实践能力;辅助团队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类似实际项目的虚拟课题,引导学生进入角色适应项目制训练。不同项目的参与人员与实施目标如表2所示。
3.主要优势
(1)虚实结合,以赛促练。设立虚拟项目弥补企业项目类型单一的缺陷,全面提升设计能力。虚拟项目的成果尽可能通过参加各类设计大赛来评价,使评价标准更为客观。
(2)贴近社会,校企衔接。设计行业竞争激烈,企业需要具备实战经验的人才。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市场竞争的残酷、适应企业研发的节奏。改变实训模式,在校内就可感受企业氛围。“设计工作室”的地点位于校内,人员熟悉学校制度、了解学生情况,有利于校企衔接。
(3)多学科交流,拓宽视野。设计无处不在,很多领域都与设计存在交集。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合作深入了解各种设计需求,深化设计专业内涵。以河海大学疏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为例,该研究机构具有水利行业特色且在图形图像处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虚拟仿真等领域需要专业设计师。
四、结语
设计行业发展迅猛,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社会需求变化。工科院校设计类专业理论教学成果显著、实践教学相对薄弱,但其资源配置方式有利于设立“设计工作室”并进行实践教学。建立健全特色鲜明的“设计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满足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黄江鸣,徐晓丽.工作室制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探讨[J].艺术百家,2012,(7):414-415.
[2]权力涛.艺术设计实践技能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装饰,2011,(10):133-134.
[3]郭会娟,汪海波,谢能刚,等.设计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新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2):128-129.
[4]陈教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初探[J].艺术百家,2012,
(2):233-235.
[5]林建军,金炳尧.基于项目的实验室工作室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5):111-113.
[6]蒋智丽.工艺设计专业教学板块与工作室制下的教学管理探讨[J].装饰,2011,(9):143-144.
(责任编辑:孙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