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直接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学生接受教育的不平等直接影响到将来经济收入的不平等,进而埋下阶层矛盾的隐患。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构架和谐社会的基石。义务教育法将教育的均衡发展突显为亮点之一,正是基于这一理性的认识。在教育整体走势良好的社会背景下,优质教育资源的发展幅度不及普通群众对教育需求的增长,地区和学校之间的差距自然会产生,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愿就近入学、择校热等现象。
如何应对教育发展中出现的这一问题,如何调控学校教育使其趋于均衡?作者试着从学校文化管理的视角来阐述自己对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粗浅思考。
一、学校文化的失衡——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
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必须对它的内涵进行正确的理解与把握。教育的不均衡,首先表现为学校办学条件等硬件指标的差距。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完全可以通过建立薄弱学校投入保障机制进行硬件薄弱学校的改造,进而配合学校布局的调整,如合并、撤销等形式,对薄弱学校的硬件资源进行增补与调配。政府通过经费投入,最终能够缩小校际硬件的差距。
学校教育的不均衡,往往不仅仅停留在物质的表面层,更本质地表现为学校教育质量等软件指标的差距。一所好学校,能成为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目标,不光是校舍的光鲜与亮丽吸引人,更主要的是由于它的质量、传统、氛围等内在因素所散发出的魅力令人钦佩。笔者认为,学校教育的不均衡,其本质内涵在于学校文化发展的不均衡。
二、构建文化管理体系——教育均衡发展的中长期策略
笔者认为,对教育均衡发展的调控,应该采用“外部输血”与“内部造血”并重的两条腿走路的策略。
1.外部输血——接受政策与条件的扶持
(1)薄弱学校接受品牌学校的辐射。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并不是整齐划一的齐步走,而是在关注薄弱学校建设的同时,注重区域教育整体的发展与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应合理科学地分析紧俏的优质教育资源,并积极地促进扩大服务规模,承担服务任务,使其在一定的区域内发挥示范辐射的重要作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更能实现区域优势资源共享。如: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对口支援”、“送教帮扶”、校际师资培养合作、教学业务指导等,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名校名师有责任和义务在薄弱学校教师进修和学生学习方面提供帮助。
(2)建立倾向于薄弱学校的师资流动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在引进、调配、培训、职称待遇等方面制订倾斜政策,以尽快提高薄弱学校的师资水平。在师资引进方面,要优先满足薄弱学校的需求;在教师调配上,要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倡导模范校长、特级教师、优秀教师轮流到薄弱学校任教,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和经验交流,带动薄弱学校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还可以通过区域内重点与薄弱结对子的方式,选派具有带教能力的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定期任教,并将此作为重点学校教师晋升职称的重要条件之一。
2.内部造血——提升内涵与学校的文化
(1)对传统进行有益的反思与传承。未来学校的竞争,从很大程度上讲,是文化的竞争,而不再是简单的教学设备的竞争、校园设施的竞争,或是一小部分教师的竞争。科学地分析学校的文化内涵,扬弃地吸收学校文化的精华,并融入时代的成分,是学校文化传承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对于一些尚未形成自己的文化体系的学校,如何将文化的碎片整合为文化的整体并付诸实践,是学校文化传承面临的第二个挑战;如何实现二次创业,如何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实践创新,这又是学校文化传承面临的第三个挑战。
学校文化的传承必须建立在对自己正确判断的基础上。有了对学校自身正确与理性的认识,才可能对传统的学校文化进行合理的扬弃、整合与创新,也才能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提供智慧保障。只有一定区域内的各个学校科学定位、错位发展、互补互利并且形成特色,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才会均衡而有特色、平均但不平庸。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学校建校刚满十年,没有厚重的历史作“依附”,于是我们就进行自主的建构。学校把“幸福教育”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是基于两个层面的思考:其一,基于现状,目前学校正处在“素养积淀”的内涵发展时期,需要“幸福教育”作为精神支撑,将我们的精神力量转化为行为意志,实现思想理念实践向物质财富的转变。其二,当全社会都把“教育爱”作为教师的行为准则来提倡时,却少有学校把它放在时代的背景下审视、解读、扬弃和丰富,更少有学校把它作为学校发展的系统理论来践行。社会的需求与学校的发展契合于一点,那就是“追求幸福的教育,享受教育的幸福”。
(2)从文化的高度建构校本管理机制。学校文化管理与其说是一种管理,不如说是一种期望,一种无声的要求,或者说是一种境界。它侧重于体察师生的内心,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人的生命激情,使学校真正成为每一个师生的精神家园。这需要管理者在精神上、情感上以及个人发展上对每一个师生予以关怀,通过具体的管理策略来引导教职员工提高思想水准,促使每一个人能够在自觉的层面上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
有专家指出:“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质是重构学校文化。”这种文化一旦内化为全体师生的行为,便会成为一种追求、一种激励、一种规范。因此,从文化管理的视角来关注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失为上策之一。
如何应对教育发展中出现的这一问题,如何调控学校教育使其趋于均衡?作者试着从学校文化管理的视角来阐述自己对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粗浅思考。
一、学校文化的失衡——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
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必须对它的内涵进行正确的理解与把握。教育的不均衡,首先表现为学校办学条件等硬件指标的差距。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完全可以通过建立薄弱学校投入保障机制进行硬件薄弱学校的改造,进而配合学校布局的调整,如合并、撤销等形式,对薄弱学校的硬件资源进行增补与调配。政府通过经费投入,最终能够缩小校际硬件的差距。
学校教育的不均衡,往往不仅仅停留在物质的表面层,更本质地表现为学校教育质量等软件指标的差距。一所好学校,能成为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目标,不光是校舍的光鲜与亮丽吸引人,更主要的是由于它的质量、传统、氛围等内在因素所散发出的魅力令人钦佩。笔者认为,学校教育的不均衡,其本质内涵在于学校文化发展的不均衡。
二、构建文化管理体系——教育均衡发展的中长期策略
笔者认为,对教育均衡发展的调控,应该采用“外部输血”与“内部造血”并重的两条腿走路的策略。
1.外部输血——接受政策与条件的扶持
(1)薄弱学校接受品牌学校的辐射。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并不是整齐划一的齐步走,而是在关注薄弱学校建设的同时,注重区域教育整体的发展与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应合理科学地分析紧俏的优质教育资源,并积极地促进扩大服务规模,承担服务任务,使其在一定的区域内发挥示范辐射的重要作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更能实现区域优势资源共享。如: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对口支援”、“送教帮扶”、校际师资培养合作、教学业务指导等,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名校名师有责任和义务在薄弱学校教师进修和学生学习方面提供帮助。
(2)建立倾向于薄弱学校的师资流动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在引进、调配、培训、职称待遇等方面制订倾斜政策,以尽快提高薄弱学校的师资水平。在师资引进方面,要优先满足薄弱学校的需求;在教师调配上,要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倡导模范校长、特级教师、优秀教师轮流到薄弱学校任教,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和经验交流,带动薄弱学校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还可以通过区域内重点与薄弱结对子的方式,选派具有带教能力的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定期任教,并将此作为重点学校教师晋升职称的重要条件之一。
2.内部造血——提升内涵与学校的文化
(1)对传统进行有益的反思与传承。未来学校的竞争,从很大程度上讲,是文化的竞争,而不再是简单的教学设备的竞争、校园设施的竞争,或是一小部分教师的竞争。科学地分析学校的文化内涵,扬弃地吸收学校文化的精华,并融入时代的成分,是学校文化传承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对于一些尚未形成自己的文化体系的学校,如何将文化的碎片整合为文化的整体并付诸实践,是学校文化传承面临的第二个挑战;如何实现二次创业,如何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实践创新,这又是学校文化传承面临的第三个挑战。
学校文化的传承必须建立在对自己正确判断的基础上。有了对学校自身正确与理性的认识,才可能对传统的学校文化进行合理的扬弃、整合与创新,也才能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提供智慧保障。只有一定区域内的各个学校科学定位、错位发展、互补互利并且形成特色,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才会均衡而有特色、平均但不平庸。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学校建校刚满十年,没有厚重的历史作“依附”,于是我们就进行自主的建构。学校把“幸福教育”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是基于两个层面的思考:其一,基于现状,目前学校正处在“素养积淀”的内涵发展时期,需要“幸福教育”作为精神支撑,将我们的精神力量转化为行为意志,实现思想理念实践向物质财富的转变。其二,当全社会都把“教育爱”作为教师的行为准则来提倡时,却少有学校把它放在时代的背景下审视、解读、扬弃和丰富,更少有学校把它作为学校发展的系统理论来践行。社会的需求与学校的发展契合于一点,那就是“追求幸福的教育,享受教育的幸福”。
(2)从文化的高度建构校本管理机制。学校文化管理与其说是一种管理,不如说是一种期望,一种无声的要求,或者说是一种境界。它侧重于体察师生的内心,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人的生命激情,使学校真正成为每一个师生的精神家园。这需要管理者在精神上、情感上以及个人发展上对每一个师生予以关怀,通过具体的管理策略来引导教职员工提高思想水准,促使每一个人能够在自觉的层面上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
有专家指出:“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质是重构学校文化。”这种文化一旦内化为全体师生的行为,便会成为一种追求、一种激励、一种规范。因此,从文化管理的视角来关注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失为上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