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第二语言教学专家Rod Ellis认为,英语语法学习中所涉及的认知过程包括:理解、整合和产出。本文结合实例探讨了理解与输出并重,教学过程与认知过程相符的语法教学策略,旨在提高高中语法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法教学 语法习得 认知过程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指出:语法教学要体现语用功能,要培养学生运用语法进行交际的能力。由此可见,语法教学要呈现出交际性和实践性特征,教学活动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一、 语法习得的认知过程
Rod Ellis(2010)认为语法习得认知过程分为三个步骤:理解、整合、产出,每个步骤又包含不同的心理机制。在语法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首先接触包含目标语法点的语言材料,然后注意到语言材料中的语法结构,在理解语法结构的意义和功能,并建立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之后,新的语法结构就被学习者所吸收。被吸收的语言结构有可能融入学习者原有的中介语系统,引发系统的变化,形成新的中介语系统。最后,融入到新的中介语系统中的语言结构被学习者利用作为输出。接下来我们将高中定语从句的教学为例,用案例说明学生如何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语法认知过程的。
二、案例分析
案例课使用的教材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一年级上册,教学内容为:Unit6,Lesson3,第二课时,学习由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以下为案例课的教学过程介绍及其分析。
1.导入。教师通过询问学生关于中国剪纸知识的问题,引出文本中包含定语从句的句子。这种形式的导入为学生理解定语从句的意义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情境。导入活动设计如下:
(1)课件呈现三副中国剪纸图片,要求学生简单描述图片上的内容。
(2)每副图片后藏有一个问题,学生回答图片后的问题。问题设置如下:
①Who is Cheng Zijiang?
②What kind of young man would look at a young woman’s paper-cutting skills?
2.呈现。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屏幕上呈现出答案,答案为三个包含定语从句的复合句,其中定语从句部分用黑体标出,教师带读这些句子。这一系列活动的目的是让学习者感知定语从句的形式和意义,并将其纳入短时记忆系统。
3.解释。本环节教师首先运用归纳法解释定语从句的基本结构,然后出示更多例子让学生根据规则,分析其中关系代词的用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的交替运用能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帮助学生清晰、准确掌握语法知识。学生在观察、发现、分析、归纳、对比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解释活动设计如下:
(1)拆分定语从句成两个独立的简单句。
如:A young farmer who wanted a wife would look at a young woman’s paper-cutting skills before marrying her.
(2)观察这些句子,对比和分析其异同。
(3)小组讨论并归纳定语从句基本结构。
(4)教师以步骤1中的定语从句为例,解释关系代词的使用规则。
4.练习。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语言结构的重组。为鼓励学生将新学的定语从句将整合到已有的语言系统中,案例课设计了两个练习活动,练习1要求学生阅读信息后使用正确的关系代词完成句子,目的是核实学生对关系代词使用规则的理解。练习活动设计如下:
阅读并用恰当地信息完成句子。
house likes dislikes occupation Place of birth
1 Paper cut of figures Paper cut of dogs housewife Henan
2 ….
1.The woman who lives next to the woman who .
练习2是用给出的定语从句结构描述著名人物或地点。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熟练定语从句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向学生提供一个定语从句的使用场景的范例,即定语从句可用于更详细地描述人或物。
5.运用。语言输出阶段的重点在于给学习者提供真实的语言情景,使他们把注意力放在交际内容上在这个环节。为此,教师设计了两个语言输出活动,一个是编故事,另一个是描述令你欣赏的同学或老师身上的优秀品质。这两个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定语从句的功能为添加信息和定义。运用环节,教师应组织和设计语法形式、话题和功能相结合的交际活动,让学生在趋于真实的交际活动中掌握语法结构。(林立 ,2013)语言产出活动设计如下:
(1)编故事.用以上练习3中描述的人物、地点编制一个故事,故事中至少运用三个定语从句。
(2)学生谈论在他们的同学或老师身上令人尊重和欣赏的个性特征。
三、讨论
以上案例表明:语法的习得需要从具体的实例出发,理清成分之间的关系,然后抽象为各种图式,以形成关于定语从句的语法知识网络,最终实现得体、恰当地使用定语从句进行表达的目标。语法知识的教学要符合语言认知规律,基于认知过程的语法教学应具有以下特征:
1.以语境中的实例为先导。学生对语言的分析是根据它所学到的例子进行的,例句是辅助教师讲解语法规则的资源和手段,例句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语法规则的感知和理解,影响语法教学的效果(吕良环,2011)。在语法教学中,如果提供的例句是孤立,没有语境支持的,将会给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法项目带来困难。因此,教师要給学生提供一些真实、语境充分、具有典型性的实例作分析,以帮助学生对语法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工。 2.以观察和体验为起点。学生记住了语法规则,并不意味着能运用语法规则。二语习得研究认为,语法学习要提高学习者的语法意识,首先要设法使学生留意所学的语法项目,其次要为他们设计各种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对所输入的语法项目进行处理。因此,观察作为认知活动的起点,是语言习得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
3.以探究和思考为进程。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语法项目的意义和功能,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而并非只是讲解,来帮助学生建构形式、意义和功能的联系。此外,发现、分析、综合、归纳英语语法的使用规律也是学习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学习应成为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归纳能力、迁移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工具和资源。
4.以输出和重构为目的。语法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语言实践中灵活、准确、得体地运用所学语法知识。认知心理学家认为,练习能使陈述性知识程序化,而且能建立新的程序重组已有的知识。学生在理解语法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知识运用活动,能有效发展学生语法能力。
四、小结
语法教学只有符合语法的认知过程才有效,对于一堂语法新授课的而言,教学不仅要设计交际运用活动,更应关注学生对语法项目形式、意义和功能的理解过程,因为这是语法习得的起点。语法教学就是为语法习得的发生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有时间、有空间、有机会去关注、思考、体验和运用,以促进语法知识的内化,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Ellis,R.Instruct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Basil Blackwell.1990.
[2]Larsen-Freeman,D.语言教学:从语法到语法技能[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5.
[3]Ellis,Rod.语法学习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4]吕良环.英语案例教学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
[5]林立.英语语法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1(必修模块)[T].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郑丽萍(1975.6-),女,江西南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教师教育。
【关键词】语法教学 语法习得 认知过程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指出:语法教学要体现语用功能,要培养学生运用语法进行交际的能力。由此可见,语法教学要呈现出交际性和实践性特征,教学活动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一、 语法习得的认知过程
Rod Ellis(2010)认为语法习得认知过程分为三个步骤:理解、整合、产出,每个步骤又包含不同的心理机制。在语法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首先接触包含目标语法点的语言材料,然后注意到语言材料中的语法结构,在理解语法结构的意义和功能,并建立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之后,新的语法结构就被学习者所吸收。被吸收的语言结构有可能融入学习者原有的中介语系统,引发系统的变化,形成新的中介语系统。最后,融入到新的中介语系统中的语言结构被学习者利用作为输出。接下来我们将高中定语从句的教学为例,用案例说明学生如何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语法认知过程的。
二、案例分析
案例课使用的教材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一年级上册,教学内容为:Unit6,Lesson3,第二课时,学习由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以下为案例课的教学过程介绍及其分析。
1.导入。教师通过询问学生关于中国剪纸知识的问题,引出文本中包含定语从句的句子。这种形式的导入为学生理解定语从句的意义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情境。导入活动设计如下:
(1)课件呈现三副中国剪纸图片,要求学生简单描述图片上的内容。
(2)每副图片后藏有一个问题,学生回答图片后的问题。问题设置如下:
①Who is Cheng Zijiang?
②What kind of young man would look at a young woman’s paper-cutting skills?
2.呈现。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屏幕上呈现出答案,答案为三个包含定语从句的复合句,其中定语从句部分用黑体标出,教师带读这些句子。这一系列活动的目的是让学习者感知定语从句的形式和意义,并将其纳入短时记忆系统。
3.解释。本环节教师首先运用归纳法解释定语从句的基本结构,然后出示更多例子让学生根据规则,分析其中关系代词的用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的交替运用能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帮助学生清晰、准确掌握语法知识。学生在观察、发现、分析、归纳、对比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解释活动设计如下:
(1)拆分定语从句成两个独立的简单句。
如:A young farmer who wanted a wife would look at a young woman’s paper-cutting skills before marrying her.
(2)观察这些句子,对比和分析其异同。
(3)小组讨论并归纳定语从句基本结构。
(4)教师以步骤1中的定语从句为例,解释关系代词的使用规则。
4.练习。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语言结构的重组。为鼓励学生将新学的定语从句将整合到已有的语言系统中,案例课设计了两个练习活动,练习1要求学生阅读信息后使用正确的关系代词完成句子,目的是核实学生对关系代词使用规则的理解。练习活动设计如下:
阅读并用恰当地信息完成句子。
house likes dislikes occupation Place of birth
1 Paper cut of figures Paper cut of dogs housewife Henan
2 ….
1.The woman who lives next to the woman who .
练习2是用给出的定语从句结构描述著名人物或地点。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熟练定语从句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向学生提供一个定语从句的使用场景的范例,即定语从句可用于更详细地描述人或物。
5.运用。语言输出阶段的重点在于给学习者提供真实的语言情景,使他们把注意力放在交际内容上在这个环节。为此,教师设计了两个语言输出活动,一个是编故事,另一个是描述令你欣赏的同学或老师身上的优秀品质。这两个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定语从句的功能为添加信息和定义。运用环节,教师应组织和设计语法形式、话题和功能相结合的交际活动,让学生在趋于真实的交际活动中掌握语法结构。(林立 ,2013)语言产出活动设计如下:
(1)编故事.用以上练习3中描述的人物、地点编制一个故事,故事中至少运用三个定语从句。
(2)学生谈论在他们的同学或老师身上令人尊重和欣赏的个性特征。
三、讨论
以上案例表明:语法的习得需要从具体的实例出发,理清成分之间的关系,然后抽象为各种图式,以形成关于定语从句的语法知识网络,最终实现得体、恰当地使用定语从句进行表达的目标。语法知识的教学要符合语言认知规律,基于认知过程的语法教学应具有以下特征:
1.以语境中的实例为先导。学生对语言的分析是根据它所学到的例子进行的,例句是辅助教师讲解语法规则的资源和手段,例句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语法规则的感知和理解,影响语法教学的效果(吕良环,2011)。在语法教学中,如果提供的例句是孤立,没有语境支持的,将会给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法项目带来困难。因此,教师要給学生提供一些真实、语境充分、具有典型性的实例作分析,以帮助学生对语法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工。 2.以观察和体验为起点。学生记住了语法规则,并不意味着能运用语法规则。二语习得研究认为,语法学习要提高学习者的语法意识,首先要设法使学生留意所学的语法项目,其次要为他们设计各种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对所输入的语法项目进行处理。因此,观察作为认知活动的起点,是语言习得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
3.以探究和思考为进程。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语法项目的意义和功能,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而并非只是讲解,来帮助学生建构形式、意义和功能的联系。此外,发现、分析、综合、归纳英语语法的使用规律也是学习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学习应成为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归纳能力、迁移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工具和资源。
4.以输出和重构为目的。语法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语言实践中灵活、准确、得体地运用所学语法知识。认知心理学家认为,练习能使陈述性知识程序化,而且能建立新的程序重组已有的知识。学生在理解语法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知识运用活动,能有效发展学生语法能力。
四、小结
语法教学只有符合语法的认知过程才有效,对于一堂语法新授课的而言,教学不仅要设计交际运用活动,更应关注学生对语法项目形式、意义和功能的理解过程,因为这是语法习得的起点。语法教学就是为语法习得的发生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有时间、有空间、有机会去关注、思考、体验和运用,以促进语法知识的内化,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Ellis,R.Instruct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Basil Blackwell.1990.
[2]Larsen-Freeman,D.语言教学:从语法到语法技能[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5.
[3]Ellis,Rod.语法学习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4]吕良环.英语案例教学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
[5]林立.英语语法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1(必修模块)[T].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郑丽萍(1975.6-),女,江西南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