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困惑:学了,不一定懂了;懂了,不一定会了;会了,不一定对了。可以说学生的思维活动还停留在remembering-understanding-applying这些低层次的思维方式上。现在提倡的高效课堂教学就是如何把学生的低层次思维转换到analyzing-evaluating-creating的高层次思维方式上来。具体到一堂课上该如何落实呢?
【关键词】新加坡;英语;课堂;高效;活动
高效课堂,即追求课堂效率的最大化,效益的最优化。具体该怎么做呢?从在新加坡为期四个月的培训结束后,脑海中萦绕着对高效课堂的一些思考,总想着的写点什么。
从进入课堂的那一分钟起,不要忘了我们面临的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上课前先思考以下问题:1.What you know?2.What do you want to know?3.What you learned?每天上课都在脑海中想前两个问题,下课前思考最后一个问题。其实我们平常也在要求学生不要空着脑袋进课堂,做一些预习,要尽量调整自己的听课节奏,但这些要求是空的甚至是抽象的,现在可以更清晰的具体的指导学生到底如何调整节奏。若是接手高一年级的新生,摸清学生的基础状况,思考如何展开教学,以及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就成了高一老师的首要任务。事实上出于各种原因,学生的分数和他的实际能力并不一定完全等同。
天底下最好的老师是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学习。一些icebreaker活动,BE活动等,在课程中间如果出现学生精神倦怠时,也可以通过一些听说活动把气氛拉回到学习上来。接下来介绍其中一些有意思的,可操作的活动:
活动一
每天叫3到5个自愿者站到教室前面来每人介绍一样非常常见的东西,或者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或最新消息等,整个过程必须使用英语,为了保证学生的参与性,可以提前布置确定人选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准备,同时切记老师和其他同学要给鼓励性的评价,在刚开始时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否则的话,他们就会害怕,退缩等导致该活动无法长期进行下去。在学生有一定基础的时候可以把学生叫起来之后再叫他们临时介绍一个物品或其他由老师或其他同学准备的东西。
活动二
播放一些简单的视频,叫同学们用英语描述自己看到的内容,老师针对我们用的是无对白画面。或者针对在语言输入方面不是那么充分的学生,也可以给一些有对白内容,先从复述做起,然后一步步扩充到他们能够自由发挥的程度。同时,还可以叫同学们相互之间就对方的理解进行讨论,辩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试着放手把讲什么怎么讲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做主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如果需要,老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帮助。还可以通过蒙太奇,续写等方式加强听力和表达练习。
活动三
同学相互之间两两结对编出一些对话,每节课的时候任意叫上一些同学role play分角色扮演这些对话,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表演的同学还是创作的同学都应该有某种成就感。在这个活动中我的思考是:学生自己编对话在刚开始肯定有难度,是否可以摘录他们感兴趣的符合他们的学习阶段的材料,同时能保证表演的同学能够很好地理解所拿到的材料。如果需要的话,老师应该在不改变学生创作原意的基础上给一些指导。
活动四
先把学生分组,叫每组拟一个话题,或交叉或不交叉,可以积累同类词汇或编对话。这个活动整个主动权都在学生手里,为了达到老师的课堂需求,也可以由老师拟出一些备选话题。
在现代社会,阅读是人的重要社会功能。这里的阅读不单单指阅读课本,而是接受信息的能力。在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生学习评价项目之一的旨在测试全世界15岁学生学习水平的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中也把阅读能力纳入评估内容,中国上海自2009年代表中国大陆地区参加评估以来已多次获得数学、科学和阅读能力的第一。
英语或者任何一门语言它只是信息的一个载体,对于语言的学习最终也落在了信息的获取上。这一点在高中英语阶段感受非常明显,有时候我们的学生遇到的问题已不单单是语言问题,当然语言是其中一个大问题,更多的时候是语言背后的信息,学生本身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而导致即便没什么生词的一篇短小的文章理解起来依然有困难。老师要做的是搜集合适学生学习能力的阅读材料,并加以长期坚持,每天的课堂留出5-10分钟来朗读默读一篇文章或一个片段也是可行的。甚至在学生有一定基础的时候还可以叫学生自己试着写写书,从小人书开始就好,哪怕5行10行,既可锻炼阅读还可锻炼写作。读和写从来就没分开过,或者说只有大量的读的信息输入才能保障写的信息输出。老师在课堂语言输出时既要注意输出的重复巩固性原则,也要注意语言的变化性原则,毕竟在我们没有英语运用的大前提下,课堂已是我们最好的英语环境。
在阅读课上,我们可以使用应用--Jigsaw Reading(拼图阅读策略)这一教学方法,这也是合作学习法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拼图阅读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充当着必不可少的角色,正如一幅拼图,缺少任何一块都不完整。具体操作如下:
先把文章分成若干意思相对完整的小部分,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并把每个组员编号,相同号码的不同组的组员组成一个专家组,负责阅读材料文章的一部分并认真讨论,然后每个成员回到自己的原始组和小组成员讲解、交流、分享在专家组里学到的内容并完成相关练习。
结语
学了,不一定懂了;懂了,不一定会了;会了,不一定对了。可以说学生的思维活动还停留在remembering-understanding-applying这些低层次的思维方式上。现在提倡的高效课堂教学就是如何把学生的低层次思维转换到analyzing-evaluating-creating的高层次思维方式上来。只有把学生思维激活起来,真正参与投入到学习中,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新加坡;英语;课堂;高效;活动
高效课堂,即追求课堂效率的最大化,效益的最优化。具体该怎么做呢?从在新加坡为期四个月的培训结束后,脑海中萦绕着对高效课堂的一些思考,总想着的写点什么。
从进入课堂的那一分钟起,不要忘了我们面临的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上课前先思考以下问题:1.What you know?2.What do you want to know?3.What you learned?每天上课都在脑海中想前两个问题,下课前思考最后一个问题。其实我们平常也在要求学生不要空着脑袋进课堂,做一些预习,要尽量调整自己的听课节奏,但这些要求是空的甚至是抽象的,现在可以更清晰的具体的指导学生到底如何调整节奏。若是接手高一年级的新生,摸清学生的基础状况,思考如何展开教学,以及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就成了高一老师的首要任务。事实上出于各种原因,学生的分数和他的实际能力并不一定完全等同。
天底下最好的老师是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学习。一些icebreaker活动,BE活动等,在课程中间如果出现学生精神倦怠时,也可以通过一些听说活动把气氛拉回到学习上来。接下来介绍其中一些有意思的,可操作的活动:
活动一
每天叫3到5个自愿者站到教室前面来每人介绍一样非常常见的东西,或者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或最新消息等,整个过程必须使用英语,为了保证学生的参与性,可以提前布置确定人选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准备,同时切记老师和其他同学要给鼓励性的评价,在刚开始时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否则的话,他们就会害怕,退缩等导致该活动无法长期进行下去。在学生有一定基础的时候可以把学生叫起来之后再叫他们临时介绍一个物品或其他由老师或其他同学准备的东西。
活动二
播放一些简单的视频,叫同学们用英语描述自己看到的内容,老师针对我们用的是无对白画面。或者针对在语言输入方面不是那么充分的学生,也可以给一些有对白内容,先从复述做起,然后一步步扩充到他们能够自由发挥的程度。同时,还可以叫同学们相互之间就对方的理解进行讨论,辩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试着放手把讲什么怎么讲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做主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如果需要,老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帮助。还可以通过蒙太奇,续写等方式加强听力和表达练习。
活动三
同学相互之间两两结对编出一些对话,每节课的时候任意叫上一些同学role play分角色扮演这些对话,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表演的同学还是创作的同学都应该有某种成就感。在这个活动中我的思考是:学生自己编对话在刚开始肯定有难度,是否可以摘录他们感兴趣的符合他们的学习阶段的材料,同时能保证表演的同学能够很好地理解所拿到的材料。如果需要的话,老师应该在不改变学生创作原意的基础上给一些指导。
活动四
先把学生分组,叫每组拟一个话题,或交叉或不交叉,可以积累同类词汇或编对话。这个活动整个主动权都在学生手里,为了达到老师的课堂需求,也可以由老师拟出一些备选话题。
在现代社会,阅读是人的重要社会功能。这里的阅读不单单指阅读课本,而是接受信息的能力。在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生学习评价项目之一的旨在测试全世界15岁学生学习水平的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中也把阅读能力纳入评估内容,中国上海自2009年代表中国大陆地区参加评估以来已多次获得数学、科学和阅读能力的第一。
英语或者任何一门语言它只是信息的一个载体,对于语言的学习最终也落在了信息的获取上。这一点在高中英语阶段感受非常明显,有时候我们的学生遇到的问题已不单单是语言问题,当然语言是其中一个大问题,更多的时候是语言背后的信息,学生本身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而导致即便没什么生词的一篇短小的文章理解起来依然有困难。老师要做的是搜集合适学生学习能力的阅读材料,并加以长期坚持,每天的课堂留出5-10分钟来朗读默读一篇文章或一个片段也是可行的。甚至在学生有一定基础的时候还可以叫学生自己试着写写书,从小人书开始就好,哪怕5行10行,既可锻炼阅读还可锻炼写作。读和写从来就没分开过,或者说只有大量的读的信息输入才能保障写的信息输出。老师在课堂语言输出时既要注意输出的重复巩固性原则,也要注意语言的变化性原则,毕竟在我们没有英语运用的大前提下,课堂已是我们最好的英语环境。
在阅读课上,我们可以使用应用--Jigsaw Reading(拼图阅读策略)这一教学方法,这也是合作学习法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拼图阅读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充当着必不可少的角色,正如一幅拼图,缺少任何一块都不完整。具体操作如下:
先把文章分成若干意思相对完整的小部分,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并把每个组员编号,相同号码的不同组的组员组成一个专家组,负责阅读材料文章的一部分并认真讨论,然后每个成员回到自己的原始组和小组成员讲解、交流、分享在专家组里学到的内容并完成相关练习。
结语
学了,不一定懂了;懂了,不一定会了;会了,不一定对了。可以说学生的思维活动还停留在remembering-understanding-applying这些低层次的思维方式上。现在提倡的高效课堂教学就是如何把学生的低层次思维转换到analyzing-evaluating-creating的高层次思维方式上来。只有把学生思维激活起来,真正参与投入到学习中,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