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小学科学的探究活动是以实验课为载体的,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科学课上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活动的机会,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很重视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获得发展。如何在实验课上进行探究活动,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在科学实验课上,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应该注重探究活动的效益。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典型的探究活动,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探究活动的目标。并给予适时的、必要的、有效的指导,让学生在实验课上有所收获。曾经听过一节三年级的科学课:教师让学生探究头部的器官。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还给每组发了实验汇报表。学生顿时忙开了,课堂上很热闹。我走进一个组问同学,你们在研究什么呀?学生摇摇头……这节课,由于教师没有让学生确定自己要探究的课题,致使学生盲目地忙活了一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呢?无论是在科学概念方面,还是在科学态度、方法和探究方面,得到的东西很有限。
探究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有趣实验的启发性,努力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或结果呈现给学生从而激励他们去思考、分析,增强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小学科学课中有许多实验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趣味性,不少内容又具有极强的启发性。
如《夏天自行车为什么会爆胎》、《有趣的磁铁》等,这些实验本身所呈现的新奇现象会吸引学生去认真观察和动手实践,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和探究的欲望。在上《有趣的磁铁》一课时,我准备的各种形状的磁铁、铁钉、大头针、橡皮筋等让学生自主探究给磁铁找朋友,结果课堂效果很好。这是因为这节课本身就有很强的趣味性,所以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的很顺利。但并不是每一个实验都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如四年级上册《我们的营养》一课,教师进行食物营养的讲解会非常乏味,学生也不喜欢听,所以在一开始我先做了淀粉遇碘酒变蓝色的实验,这样既让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又激励学生去思考问题。因此,有目的地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启发性,让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究活动无疑是有帮助的。动手操作的过程伴随着动脑思考的过程,因此,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可以增加学生探究的兴趣,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活动,能极大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因此在强化实验启发性的同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启发引导、点拨指导,在降低思维难度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也就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上四年级《太阳的影子》一课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惑:影子有什么特征?物体和影子有什么关系?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通过实验,每个实验小组测出的物体的长度和影子的长度的两个数据,在汇总后让学生分析、比较这些数据,从中可以发现所有的影子的长度和物体长度顶点连结图相似,这时,学生又产生了疑惑这是巧合还是规律?教师继续鼓励他们研究。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发现是太阳的位置的缘故。这样为“太阳的位置在斜线的沿长线上”“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问题打下基础。
对于小学生来说,自主探究绝不等于不要教师的指导,不是完全放手给学生,有人认为自主探究就是让学生独立研究,只要老师指导了,就不是探究。那种“学生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学生想怎样研究就怎样研究”的做法实际上是不符合小学生学习实际的。
新课程改革重视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之后,该怎么办?这些问题是否都有研究的价值,是否都能当堂研究,学生是否具备研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指导他们整理、筛选,然后确定研究的问题,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研究什么,并紧紧围绕这个问题收集信息。
一堂成功的科学客,应该是“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法,小组实验,并进行汇报、交流”。每位科学课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上这样的科学课。但是,真正做到这一步,需要一个能力形成的过程,如果只有探究的激情,而缺乏探究的方法,漫无目的地去操作,那么,只能说是科学课教师失去了应有的指导作用,是“有量无质”的探究活动。
作为教师,在科学课上要根据实际情况,放慢“探究的脚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探究能力的水平,设计由扶到放的一系列活动。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要注重探究活动的效果,让学生从中在各个方面得到最大的发展。当然,在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仍然需要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参与,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之内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这才是我们在科学教育中所追求的“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科学知识”三维教学目标的系统达成,才会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成日常生活的指导,养成科学的行为和生活习惯。这也是我们每位科学老师孜孜不倦的追求
我们在科学实验课上,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应该注重探究活动的效益。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典型的探究活动,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探究活动的目标。并给予适时的、必要的、有效的指导,让学生在实验课上有所收获。曾经听过一节三年级的科学课:教师让学生探究头部的器官。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还给每组发了实验汇报表。学生顿时忙开了,课堂上很热闹。我走进一个组问同学,你们在研究什么呀?学生摇摇头……这节课,由于教师没有让学生确定自己要探究的课题,致使学生盲目地忙活了一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呢?无论是在科学概念方面,还是在科学态度、方法和探究方面,得到的东西很有限。
探究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有趣实验的启发性,努力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或结果呈现给学生从而激励他们去思考、分析,增强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小学科学课中有许多实验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趣味性,不少内容又具有极强的启发性。
如《夏天自行车为什么会爆胎》、《有趣的磁铁》等,这些实验本身所呈现的新奇现象会吸引学生去认真观察和动手实践,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和探究的欲望。在上《有趣的磁铁》一课时,我准备的各种形状的磁铁、铁钉、大头针、橡皮筋等让学生自主探究给磁铁找朋友,结果课堂效果很好。这是因为这节课本身就有很强的趣味性,所以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的很顺利。但并不是每一个实验都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如四年级上册《我们的营养》一课,教师进行食物营养的讲解会非常乏味,学生也不喜欢听,所以在一开始我先做了淀粉遇碘酒变蓝色的实验,这样既让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又激励学生去思考问题。因此,有目的地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启发性,让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究活动无疑是有帮助的。动手操作的过程伴随着动脑思考的过程,因此,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可以增加学生探究的兴趣,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活动,能极大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因此在强化实验启发性的同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启发引导、点拨指导,在降低思维难度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也就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上四年级《太阳的影子》一课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惑:影子有什么特征?物体和影子有什么关系?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通过实验,每个实验小组测出的物体的长度和影子的长度的两个数据,在汇总后让学生分析、比较这些数据,从中可以发现所有的影子的长度和物体长度顶点连结图相似,这时,学生又产生了疑惑这是巧合还是规律?教师继续鼓励他们研究。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发现是太阳的位置的缘故。这样为“太阳的位置在斜线的沿长线上”“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问题打下基础。
对于小学生来说,自主探究绝不等于不要教师的指导,不是完全放手给学生,有人认为自主探究就是让学生独立研究,只要老师指导了,就不是探究。那种“学生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学生想怎样研究就怎样研究”的做法实际上是不符合小学生学习实际的。
新课程改革重视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之后,该怎么办?这些问题是否都有研究的价值,是否都能当堂研究,学生是否具备研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指导他们整理、筛选,然后确定研究的问题,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研究什么,并紧紧围绕这个问题收集信息。
一堂成功的科学客,应该是“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法,小组实验,并进行汇报、交流”。每位科学课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上这样的科学课。但是,真正做到这一步,需要一个能力形成的过程,如果只有探究的激情,而缺乏探究的方法,漫无目的地去操作,那么,只能说是科学课教师失去了应有的指导作用,是“有量无质”的探究活动。
作为教师,在科学课上要根据实际情况,放慢“探究的脚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探究能力的水平,设计由扶到放的一系列活动。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要注重探究活动的效果,让学生从中在各个方面得到最大的发展。当然,在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仍然需要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参与,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之内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这才是我们在科学教育中所追求的“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科学知识”三维教学目标的系统达成,才会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成日常生活的指导,养成科学的行为和生活习惯。这也是我们每位科学老师孜孜不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