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售价0.75英镑的一张明信片或一个胸章,到500英镑的一套服装,V&A商店都在经营,这间依托在有古老历史的V&A博物馆下的商店,已经有将近30年的历史了(1987年成立,博物馆更是在1895年便成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主要涉及的领域为装饰艺术和设计。)它主要售卖和博物馆展览相关的艺术/设计产品,内容非常广泛,品种数量也非常多。可以说,在艺术衍生品这个领域给到了我们许多参考和借鉴。就是在今天,我们所了解的中国第一家以艺术商品为集合的礼品店:位于上海的“钲礼物”,开业不久,其中就有专门代理V&A商店的艺术商品。除此以外,还有如MoMA,Tate这类世界级别的博物馆商品也囊括其中。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商业运营模式,还是其中开发的商品,V&A商店无疑都是我们推崇和借鉴的例子,它在艺术衍生品经营/开发这方面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另一方面,随着它在中国市场的深入发展,又会给这个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现在,由V&A博物馆/V&A企业的品牌拓展部、设计/买卖部门的总监Sarah Sevier带我们认识了V&A商店的概貌。
商店的营销范围和策略
Sarah Sevier认为V&A商店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是游览者游历V&A博物馆的体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介绍。V&A商店属于V&A企业,V&A企业代表了博物馆的商业一面,从事多元的商业活动以及操作商店。如今在出版、产品、数字授权、电影等领域,V&A企业都有参与其中,所得商业收益均转向博物馆,帮助博物馆巩固其世界领先的艺术和设计博物馆地位,为展览、调查和未来的收藏提供基金。而目前商店主要的盈利点在四个方面:分别为零售、出版、授权和数码。从最初依托博物馆,开在博物馆中心的最大一家商店,发展到如今遍布南肯辛顿地区的其他三家实体店,分别为专业书店和展览品商店、位于最受欢迎的时装艺廊里的服装店、在儿童博物馆里的儿童店。在快速发展的过程里,它的内容区分也更加细致,选址和设置也更有消费者的针对性。除此以外,在线商店www.vandashop.com也同时开设,按照Sarah的话说,企业的员工连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合作,以争取潜力开发的最大化。在线的商店让他们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也正因为看重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包括所有只要Facebook.Twitter,以及电子周报上订阅了V&A信息的人,都会常规地、季节性地定期收到关于店铺、产品、以及正在进行的活动的信息更新。
开发商品,需要足够的自信
据Sarah Sevier的介绍。每一季度V&A商店都提供超过3000种的产品,从书籍、珠宝、服装、服装饰品、印刷海报、文具、卡片到家居饰品。平均说来,每一年他们会开发4千到5千种类别的产品,包含印刷品和明信片,最多的是服饰部分。自行开发产品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直接反映了博物馆的馆藏,以及档案目录,具有丰富的产品样式和设计,“既具原创性又富商业性”,例如16世纪的纺织品,20世纪的珠宝。当我问起在自行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是什么时,SarahSevier告诉我们那就是对产品足够的信心,换句话说,因为不同产品的性质不同,制造生产商对它的最低生产限量有所要求,例如一把雨伞,如果以18英镑的零售价销售,至少需要向制造商购入1200把。而他们必须绝对地相信,最终的商品售量可以达到最低的生产限量。V&A零售店的操作预算里,很大一部分归于产品开发的费用,他们会在年度计划中,根据期望的游客数量值,展览数量(展览数量由博物馆根据市场调查情况而定),游客发展为忠实顾客的可能数量,购买产品的消费者平均数量等来决定,尽管这是存在风险的市场,V&A商店还是会坚持开发自己的产品,他们认为这些是能够代表V&A独特品牌形象的部分,“当这部分的产品售出时,即使它的零售价不高,也无形增加了更多的品牌价值盈利”。除了自行开发的商品外,他们也会根据预算,往期的销售和季节的趋势来购入不同种类的商品。
目前Sarah Sevier的团队下有一个4人的买手团队。和一个2人的设计团队,他们在一起共同开发、设计产品种类和范围,持续地和销售团队沟通,以及时了解预算和产品的数量。V&A是世界领先的艺术和设计博物馆,这是在SarahSevier的采访中,她反复提到的,因为这样的原则。她在运营V&A企业时便会秉承博物馆成立的原则,“持续地在设计领域启发创新,获取商业成功”。他们对合作的供应商、制造商要求也很高,以保证设计技巧的精良,产品的品质和物超所值。这一切都成为了V&A,商店的竞争优势。除此以外,企业也会持续发起商业的营销活动,通过商店的紧密配合,他们期望广泛的活动盈利,达到总目标保证金的55-60%。
记得在2008年,V&A博物馆就联合了大批中国艺术家/设计师举办了一场名为“China Design Now”的展览,虽然目前为止还没有和中国的艺术家/设计师合作开发商品,但是在全世界范围不断寻求商机的V&A企业显然是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从与第一家中国礼品中心的代理合作开始到中国网站的落成,以及和国内某开发商的合作计划,都让我们对于这个为学习模范的对手,多几分关注。
UCCA尤伦斯艺术商店最早成立于2009年在北京的798,时间虽不长,却是独具特色,因为它集合的所有商品都源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在中国范围内,操作艺术商品领域的开发算是比较早,且有经验的,开创了国内限量版艺术品运营的专业化模式。2012年5月,UCCA艺术商店突破了和艺术家的合作范围,将中国的年轻一代设计师纳入其中,共同合作开发产品,成立了UCCA设计店。目前UCCA商店存在书店、艺术商店和设计商店三种业态形式,产品的范围从限量版本的艺术商品,到艺术衍生品,再到实用功能强的设计类产品都包含在其中。从限量艺术品的经营来看,UCCA与30多位中国知名的艺术家合作,包括:方力钧、黄永砯、刘小东、隋建国、王广义、王庆松、杨福东、杨少斌、岳敏君、张晓刚等。它是国内首家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制作,获得艺术独家授权的机构。在UCCA看来,限量版艺术品作为一种载体,能够起到展览后的延续教育功能,同时又具备升值空间,是值得开发和收藏的。而在原创设计品这一块,它集中关注中国年轻一代设计师,和超过40位的设计师合作,开发系列实用且价格不算高的产品,涵盖家具、家居、服装、首饰、电子产品等。而艺术衍生品,作为艺术的附加值开发,它目前也发展了从海报、明信片、文具、服装到益智益趣的儿童产品。把艺术服务于大众生活,有力地回应了艺术属于人人的当代概念。 在助理馆长尤洋的介绍中谈到UCCA艺术中以对艺术展览等非盈利向目的投入而言,算是中国艺术机构中最烧钱的一个,因为美术馆的非盈利性质,他们无法像商业画廊那样通过出售所展示艺术品获得收入,而艺术中心的筹款只能通过社会、企业、创始人尤伦斯男爵的资金支持,以及自身商业部门如商店、售票系统、会员系统等渠道获得。目前,随着艺术商店的发展,来自商店的收入已经成为重要的筹款渠道。通过对尤洋的访谈,我们希望能够了解更多UCCA艺术中心在运营商业方面的经验。
IN:UCCA艺术商店成立的契机是什么?
OUT:第家尤伦斯艺术商店成立是在
2009年,当时由现任CE0薛梅组建的商店团队,也为商店在未来的发展制定了方向和计划。第二家尤伦斯艺术商店专注设计产品,在2012年的5月开业,一方面是原有商店的面积已经无法容纳更多的产品,同时就尤伦斯艺术商店自身的发展策略而言,我们认为对市场的细分是必然的趋势,所以我们将目前的两家商店分别调整为设计品店和艺术品/书店。同时,如何使得尤伦斯商店中的产品走出798艺术区,为更多的消费者服务也是我们侧重的模式。在这样的思路下,我们策划了一些特别的合作,比如近年我们和连卡佛合作,互相在彼此的场所设立PopUp商店等等。
IN:UCCA艺术商店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对于UCCA艺术中心来说,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OUT:作为附属于美术馆的艺术商店,
方面肩负着为美术馆众多非盈利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的重任,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商店是美术馆的一面窗口:能够令艺术爱好者以“可负担的”价格消费限量版艺术品和艺术衍生品。经过几年的发展,我们看到尤伦斯艺术商店不仅做到了上述初衷,同时也成长为一个促进本土原创设计师发展的重要平台。
IN:你们自行开发产品比例大概占有多少?开发过程中存在怎样的挑战?
OUT:目前的两家尤伦斯艺术商店中,有一家是专门的限量版艺术品及书店,这里的限量版艺术品全部是由UCCA和艺术家联手开发的。开发过程中,比较有挑战的是寻找符合作品气质的工艺,以及考量什么样的艺术作品适合开发限量版艺术品。
IN:你们的产品类型如何?依据什么标准来选择艺术家/设定产品系列?可否推荐几个?
OUT:现在两家商店售卖的产品有限量版艺术品、艺术衍生品、原创设计师厂牌、图书、唱片等。在UCCA展出的大部分艺术家,我们都有兴趣和他们
起开发限量版艺术品。同时我们也会选择些年轻但是饶有想法的新代艺术家合作。在未来,我们计划加大与艺术家联合推出艺术衍生品的合作,我们认为这一块市场潜力非凡。比如今年我们推出的和艺术家隋建国合作的恐龙手帕、艺术家韩娅娟合作的真丝围巾,市场反响都超乎意料。由尤伦斯基金会收藏的随建国三件大型红色恐龙雕塑作品《中国制造》已经成为798艺术区的地标性标示,可能因为近年是中国龙年的缘故,这一系列的限量版艺术品和艺术衍生品的销量都十分出色。
IN:你们如何进行产品定价?商品价位是怎样的?
OUT:我们会根据所合作艺术家的级别,作品的版数,工艺,市场接受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定价。范围是从几十元到二十万人元民币之间,大部分限量版艺术品维持在1-2元万的价位。
IN:你如何看待好的艺术衍生品的价值和意义?
OUT:相比较艺术衍生品,限量版的艺术品会更具备艺术性和收藏价值。但艺术衍生品往往具备家具功能的实用性,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限量版艺术品均需要设定商品数量并且标有艺术家签名,才赋予了其艺术品的意义。与原作相同的是,艺术家本人参与到限量版艺术品的制作观念和制作工艺中,从这个角度而言限量版艺术品依然可以看做是艺术家原创作品的特定系列。我认为对于广大艺术品爱好者而言。当您尝试收藏艺术作品时,需要针对艺术作品思考并建立您个人的审美线索。在这个线索中您可以领略到艺术作品上附带的独特人文价值。这种建立往往离不开您个人的知识结构、情感经历,还有购买力。因此我认为,这类作品的收藏价值往往取决于消费者的个人和作品的关系。
IN:目前中国艺术衍生品的市场竞争如何? UCCA艺术商店的特色和竞争优势在哪里?
OUT:目前愈来愈多的机构开始介入这部分市场。从大环境而言,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认为市场潜力也相应呈增长的趋势。相比较其他机构,UCEA艺术商店因为是附属于美术馆的商业部门,有几个优势:首先是选择合作艺术家的资源,我们往往与在UCCA展出的优秀艺术家合作;再有是可以共享整个美术馆的宣传资源,所以尤伦斯艺术商店受到的关注度比较高;再有就是美术馆的配套教育活动,比如我们会邀请设计师参与UEEA著名的“中国新设计”系列讲座,请设计师和消费者近距离互动,去分享产品背后的设计思路和人文精神。
IN:你们自己会有一些特别的营销模式吗?
OUT:在新开的第二家尤伦斯艺术商店UECASTORE@DESIGN中,我们在店面设计上了一些功夫,希望在吸引消费者步入店内的同时,可以令他们感受到体验生活的一个新的角度。
IN:哪些人欣赏和购买你们的商品?
OUT:目前购买限量版艺术品的人包括很多具备一定消费力的艺术品爱好者,他们可能无法负担售价数十万数百万的艺术品原作。但是以几十分之一的价格购买所喜爱艺术家与尤伦斯艺术商店联合推出的限量版艺术品可以同样达到拥有作品的喜悦。另外一部分购买者是专业的艺术收藏群体,虽然消费预算对他们而言不是问题,但他们看中的是艺术家处理小尺寸作品时所体现出的智慧。限量版艺术品除了有适合家居陈列的装饰功能性以外,也具备着不错的升值空间,比如3月UECA与创作限量版艺术品的另一重要机构Parkket合作推出的展览《书中自有黄金屋》中,展示了超过200件限量版艺术品,其中有的作品价格超过3百万人民币。不过从美术馆的角度而言,我们希望在艺术商店中能为观众提供可购买的限量版艺术品,去建立您和您所拥有的作品之间奇妙的审美关系。而不是过于看重投资回报,从而影响对作品的审美心情。 IN:中国艺术衍生品市场现状如何?
OUT:这个市场在中国的兴起不算长久。目前看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行业内的规范性还没有被有效建立,和整个设计产业一样。对版权的保护需要尽快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IN:UCCA商店在未来会有什么新的发展计划吗?
OUT:我们在未来有计划在其他城市设立尤伦斯艺术品店,为更多的艺术爱好者服务。同时,尤伦斯艺术商店也会继续活跃在世界各地的艺术博览会上,为其他国家地区的消费者带来来自中国的限量版艺术品和艺术衍生品。
今日美术馆艺术礼品店成立于2006年,位于北京百子湾,也是另外一个依托于美术馆资源进行运营的商业机构,是今日美术馆向大众推广当代艺术的重要窗口。礼品中心发展了艺术礼品和商务礼品、办公用品的结合,为企业量身定制的服务。今日美术馆执行馆长罗怡女士的采访中分享了更多关于礼品中心的运营经验。
IN:礼品中心和今日美术馆的关系是怎样的?它对美术馆的意义是什么?
OUT:艺术商店(艺术礼品中心)是今日美术馆服务发展中心下面的
个部门,和艺术出版、艺术书店等业务平行,是今日美术馆非营利事业项下的公益事务,所有收入都投入今日美术馆的艺术展览和公共教育中,所以每个人的购买都是对公益的赞助,实现了用艺术推广反哺美术馆的功能。艺术商店对美术馆来说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作为美术馆艺术公众服务的一个不或缺的建制,延伸美术馆美育功能,成为向大众推广当代艺术的一个窗口。
IN:你们的产品类型如何?商店的大概营销模式是怎样的?
OUT:我们的衍生品类型涵盖办公文具、家居家饰、首饰配件、服装鞋帽、箱包收纳、儿童益智及玩具等等,希望给大家营造个艺术的氛围和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艺术审美以及生活习惯。作为今日美术馆展场的外延和艺术大众推广的窗口,艺术商店的整体营销战略都是接受学术委员会指导的,在产品开发之前就确立了营销内容和方向,选品、陈设、摆放等等都要与美术馆保持协调和适应,我们希望既可以很好的把握教育功能,同时也使商品更有趣味,未来我们会提供更多积极的、趋向观众期待的服务,实行和现有艺术资源最大的对接,为每个人的生活建一所美术馆。
IN:艺术商品的比重?自行开发的比例?开发中的挑战是什么?
OUT:种类上约占50%,但金额上超过20%。有50%是自行开发,与学术委员会确定艺术家及作品,与艺术家商谈版权,进行研究设计以及相关资料编写、与厂家磨合沟通,每一个环节都很具挑战。
IN:从艺术商品的开发到销售,哪些环节值得注意和创新?
OUT:我觉得设计环节是最值得注意和创新的。但从整体来讲,与品牌塑造相关的商业运营才更值得注意,但这一点,非一般能行。
IN:你们主要依据什么标准来设定产品系列/选择合作的艺术家?可否推荐几个你们的产品?
OUT:我们将美术馆使命作为过滤选择的标准,依托学术机制来确保艺术衍生价值。我们的产品链接馆藏、展览和学术方向,目前拥有方力钧、岳敏君、王广义、陈丹青、张晓刚、隋建国、刘野等数十位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的艺术衍生品的版权。可以说专业化、公共性、品质感和开放度是我们衡量的标尺,我们力求呈现一种具有美术馆品质的语境烘托。我们请艺术家岳敏君和设计师石大宇进行跨界合作的限量版瓷器,全球200套,小件套早已售磬,同时推出的还有与隋建国中山装的项链,这种跨界在国内可能是我们最早推出的,特别有意思。瓷器还获了红点奖。我们的限量版画作品非常值得推荐,我始终认为,并不是所有艺术家所有的作品都有价值做成限量版画,需要有一个学术标准去选择,在这一点上,我们恪守原则,像陈丹青的西藏组画系列、“当代艺术大家系列”、“把美术馆带回家”系列,我觉得我们的工作价值在未来还会带给观众更多的惊喜。
IN:在运营中遇到的挑战是什么?目前盈利情况如何?
OUT:今年是今日美术馆成立十周年,如果说之前的十年是今日确立自身生存地位的十年,也为民营美术馆的生存模式找提供了一些探索经验,那么接下来的十年,我们会为今日的继续发展试探新路。艺术衍生品现在大家都看好,我们也不例外。之前我们都是保持性发展,基本没投入,能够实现微利运转,但接下来我们会有所动作。
IN:你们的商品定价高吗?又是如何为产品定价的?
OUT:我们的商品从5元的名信片、冰箱贴到超过5万的限量版画都有,定价与一般产品的定价原则无异。
IN:主要是哪一类的人会欣赏和购买你们艺术店内的产品?
OUT:对艺术感兴趣的人,热爱生活的人。
IN:你如何看待艺术衍生品本身的价值?
OUT:产品价值+艺术衍生价值+品牌价值,构成了艺术衍生品价值。判断标准是,是否重要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并由重要的学术性机构出品,以及同世的数量。
IN:你觉得目前市场境况如何?OUT:前景无限,目前还刚起步,最大的问题是专业人才一一得懂艺术、懂经营管理、懂品牌。竞争虽有,但实在谈不上大,因为还没有特别成熟的涉足于此的企业,由于市场足够大,又在初期,现在大家主要是携手把蛋糕做大。
IN:未来,礼品中心会有什么新动向?
OUT:大动向要暂时保密,不过“把美术馆带回家”这个活动,我们会关注到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公共收藏,我们联合了媒体做了一系列活动对美术馆文化进行推广我们也希望通过限量版画展览的方式,把活动带到上海,期待大家关注。
商店的营销范围和策略
Sarah Sevier认为V&A商店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是游览者游历V&A博物馆的体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介绍。V&A商店属于V&A企业,V&A企业代表了博物馆的商业一面,从事多元的商业活动以及操作商店。如今在出版、产品、数字授权、电影等领域,V&A企业都有参与其中,所得商业收益均转向博物馆,帮助博物馆巩固其世界领先的艺术和设计博物馆地位,为展览、调查和未来的收藏提供基金。而目前商店主要的盈利点在四个方面:分别为零售、出版、授权和数码。从最初依托博物馆,开在博物馆中心的最大一家商店,发展到如今遍布南肯辛顿地区的其他三家实体店,分别为专业书店和展览品商店、位于最受欢迎的时装艺廊里的服装店、在儿童博物馆里的儿童店。在快速发展的过程里,它的内容区分也更加细致,选址和设置也更有消费者的针对性。除此以外,在线商店www.vandashop.com也同时开设,按照Sarah的话说,企业的员工连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合作,以争取潜力开发的最大化。在线的商店让他们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也正因为看重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包括所有只要Facebook.Twitter,以及电子周报上订阅了V&A信息的人,都会常规地、季节性地定期收到关于店铺、产品、以及正在进行的活动的信息更新。
开发商品,需要足够的自信
据Sarah Sevier的介绍。每一季度V&A商店都提供超过3000种的产品,从书籍、珠宝、服装、服装饰品、印刷海报、文具、卡片到家居饰品。平均说来,每一年他们会开发4千到5千种类别的产品,包含印刷品和明信片,最多的是服饰部分。自行开发产品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直接反映了博物馆的馆藏,以及档案目录,具有丰富的产品样式和设计,“既具原创性又富商业性”,例如16世纪的纺织品,20世纪的珠宝。当我问起在自行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是什么时,SarahSevier告诉我们那就是对产品足够的信心,换句话说,因为不同产品的性质不同,制造生产商对它的最低生产限量有所要求,例如一把雨伞,如果以18英镑的零售价销售,至少需要向制造商购入1200把。而他们必须绝对地相信,最终的商品售量可以达到最低的生产限量。V&A零售店的操作预算里,很大一部分归于产品开发的费用,他们会在年度计划中,根据期望的游客数量值,展览数量(展览数量由博物馆根据市场调查情况而定),游客发展为忠实顾客的可能数量,购买产品的消费者平均数量等来决定,尽管这是存在风险的市场,V&A商店还是会坚持开发自己的产品,他们认为这些是能够代表V&A独特品牌形象的部分,“当这部分的产品售出时,即使它的零售价不高,也无形增加了更多的品牌价值盈利”。除了自行开发的商品外,他们也会根据预算,往期的销售和季节的趋势来购入不同种类的商品。
目前Sarah Sevier的团队下有一个4人的买手团队。和一个2人的设计团队,他们在一起共同开发、设计产品种类和范围,持续地和销售团队沟通,以及时了解预算和产品的数量。V&A是世界领先的艺术和设计博物馆,这是在SarahSevier的采访中,她反复提到的,因为这样的原则。她在运营V&A企业时便会秉承博物馆成立的原则,“持续地在设计领域启发创新,获取商业成功”。他们对合作的供应商、制造商要求也很高,以保证设计技巧的精良,产品的品质和物超所值。这一切都成为了V&A,商店的竞争优势。除此以外,企业也会持续发起商业的营销活动,通过商店的紧密配合,他们期望广泛的活动盈利,达到总目标保证金的55-60%。
记得在2008年,V&A博物馆就联合了大批中国艺术家/设计师举办了一场名为“China Design Now”的展览,虽然目前为止还没有和中国的艺术家/设计师合作开发商品,但是在全世界范围不断寻求商机的V&A企业显然是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从与第一家中国礼品中心的代理合作开始到中国网站的落成,以及和国内某开发商的合作计划,都让我们对于这个为学习模范的对手,多几分关注。
UCCA尤伦斯艺术商店最早成立于2009年在北京的798,时间虽不长,却是独具特色,因为它集合的所有商品都源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在中国范围内,操作艺术商品领域的开发算是比较早,且有经验的,开创了国内限量版艺术品运营的专业化模式。2012年5月,UCCA艺术商店突破了和艺术家的合作范围,将中国的年轻一代设计师纳入其中,共同合作开发产品,成立了UCCA设计店。目前UCCA商店存在书店、艺术商店和设计商店三种业态形式,产品的范围从限量版本的艺术商品,到艺术衍生品,再到实用功能强的设计类产品都包含在其中。从限量艺术品的经营来看,UCCA与30多位中国知名的艺术家合作,包括:方力钧、黄永砯、刘小东、隋建国、王广义、王庆松、杨福东、杨少斌、岳敏君、张晓刚等。它是国内首家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制作,获得艺术独家授权的机构。在UCCA看来,限量版艺术品作为一种载体,能够起到展览后的延续教育功能,同时又具备升值空间,是值得开发和收藏的。而在原创设计品这一块,它集中关注中国年轻一代设计师,和超过40位的设计师合作,开发系列实用且价格不算高的产品,涵盖家具、家居、服装、首饰、电子产品等。而艺术衍生品,作为艺术的附加值开发,它目前也发展了从海报、明信片、文具、服装到益智益趣的儿童产品。把艺术服务于大众生活,有力地回应了艺术属于人人的当代概念。 在助理馆长尤洋的介绍中谈到UCCA艺术中以对艺术展览等非盈利向目的投入而言,算是中国艺术机构中最烧钱的一个,因为美术馆的非盈利性质,他们无法像商业画廊那样通过出售所展示艺术品获得收入,而艺术中心的筹款只能通过社会、企业、创始人尤伦斯男爵的资金支持,以及自身商业部门如商店、售票系统、会员系统等渠道获得。目前,随着艺术商店的发展,来自商店的收入已经成为重要的筹款渠道。通过对尤洋的访谈,我们希望能够了解更多UCCA艺术中心在运营商业方面的经验。
IN:UCCA艺术商店成立的契机是什么?
OUT:第家尤伦斯艺术商店成立是在
2009年,当时由现任CE0薛梅组建的商店团队,也为商店在未来的发展制定了方向和计划。第二家尤伦斯艺术商店专注设计产品,在2012年的5月开业,一方面是原有商店的面积已经无法容纳更多的产品,同时就尤伦斯艺术商店自身的发展策略而言,我们认为对市场的细分是必然的趋势,所以我们将目前的两家商店分别调整为设计品店和艺术品/书店。同时,如何使得尤伦斯商店中的产品走出798艺术区,为更多的消费者服务也是我们侧重的模式。在这样的思路下,我们策划了一些特别的合作,比如近年我们和连卡佛合作,互相在彼此的场所设立PopUp商店等等。
IN:UCCA艺术商店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对于UCCA艺术中心来说,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OUT:作为附属于美术馆的艺术商店,
方面肩负着为美术馆众多非盈利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的重任,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商店是美术馆的一面窗口:能够令艺术爱好者以“可负担的”价格消费限量版艺术品和艺术衍生品。经过几年的发展,我们看到尤伦斯艺术商店不仅做到了上述初衷,同时也成长为一个促进本土原创设计师发展的重要平台。
IN:你们自行开发产品比例大概占有多少?开发过程中存在怎样的挑战?
OUT:目前的两家尤伦斯艺术商店中,有一家是专门的限量版艺术品及书店,这里的限量版艺术品全部是由UCCA和艺术家联手开发的。开发过程中,比较有挑战的是寻找符合作品气质的工艺,以及考量什么样的艺术作品适合开发限量版艺术品。
IN:你们的产品类型如何?依据什么标准来选择艺术家/设定产品系列?可否推荐几个?
OUT:现在两家商店售卖的产品有限量版艺术品、艺术衍生品、原创设计师厂牌、图书、唱片等。在UCCA展出的大部分艺术家,我们都有兴趣和他们
起开发限量版艺术品。同时我们也会选择些年轻但是饶有想法的新代艺术家合作。在未来,我们计划加大与艺术家联合推出艺术衍生品的合作,我们认为这一块市场潜力非凡。比如今年我们推出的和艺术家隋建国合作的恐龙手帕、艺术家韩娅娟合作的真丝围巾,市场反响都超乎意料。由尤伦斯基金会收藏的随建国三件大型红色恐龙雕塑作品《中国制造》已经成为798艺术区的地标性标示,可能因为近年是中国龙年的缘故,这一系列的限量版艺术品和艺术衍生品的销量都十分出色。
IN:你们如何进行产品定价?商品价位是怎样的?
OUT:我们会根据所合作艺术家的级别,作品的版数,工艺,市场接受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定价。范围是从几十元到二十万人元民币之间,大部分限量版艺术品维持在1-2元万的价位。
IN:你如何看待好的艺术衍生品的价值和意义?
OUT:相比较艺术衍生品,限量版的艺术品会更具备艺术性和收藏价值。但艺术衍生品往往具备家具功能的实用性,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限量版艺术品均需要设定商品数量并且标有艺术家签名,才赋予了其艺术品的意义。与原作相同的是,艺术家本人参与到限量版艺术品的制作观念和制作工艺中,从这个角度而言限量版艺术品依然可以看做是艺术家原创作品的特定系列。我认为对于广大艺术品爱好者而言。当您尝试收藏艺术作品时,需要针对艺术作品思考并建立您个人的审美线索。在这个线索中您可以领略到艺术作品上附带的独特人文价值。这种建立往往离不开您个人的知识结构、情感经历,还有购买力。因此我认为,这类作品的收藏价值往往取决于消费者的个人和作品的关系。
IN:目前中国艺术衍生品的市场竞争如何? UCCA艺术商店的特色和竞争优势在哪里?
OUT:目前愈来愈多的机构开始介入这部分市场。从大环境而言,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认为市场潜力也相应呈增长的趋势。相比较其他机构,UCEA艺术商店因为是附属于美术馆的商业部门,有几个优势:首先是选择合作艺术家的资源,我们往往与在UCCA展出的优秀艺术家合作;再有是可以共享整个美术馆的宣传资源,所以尤伦斯艺术商店受到的关注度比较高;再有就是美术馆的配套教育活动,比如我们会邀请设计师参与UEEA著名的“中国新设计”系列讲座,请设计师和消费者近距离互动,去分享产品背后的设计思路和人文精神。
IN:你们自己会有一些特别的营销模式吗?
OUT:在新开的第二家尤伦斯艺术商店UECASTORE@DESIGN中,我们在店面设计上了一些功夫,希望在吸引消费者步入店内的同时,可以令他们感受到体验生活的一个新的角度。
IN:哪些人欣赏和购买你们的商品?
OUT:目前购买限量版艺术品的人包括很多具备一定消费力的艺术品爱好者,他们可能无法负担售价数十万数百万的艺术品原作。但是以几十分之一的价格购买所喜爱艺术家与尤伦斯艺术商店联合推出的限量版艺术品可以同样达到拥有作品的喜悦。另外一部分购买者是专业的艺术收藏群体,虽然消费预算对他们而言不是问题,但他们看中的是艺术家处理小尺寸作品时所体现出的智慧。限量版艺术品除了有适合家居陈列的装饰功能性以外,也具备着不错的升值空间,比如3月UECA与创作限量版艺术品的另一重要机构Parkket合作推出的展览《书中自有黄金屋》中,展示了超过200件限量版艺术品,其中有的作品价格超过3百万人民币。不过从美术馆的角度而言,我们希望在艺术商店中能为观众提供可购买的限量版艺术品,去建立您和您所拥有的作品之间奇妙的审美关系。而不是过于看重投资回报,从而影响对作品的审美心情。 IN:中国艺术衍生品市场现状如何?
OUT:这个市场在中国的兴起不算长久。目前看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行业内的规范性还没有被有效建立,和整个设计产业一样。对版权的保护需要尽快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IN:UCCA商店在未来会有什么新的发展计划吗?
OUT:我们在未来有计划在其他城市设立尤伦斯艺术品店,为更多的艺术爱好者服务。同时,尤伦斯艺术商店也会继续活跃在世界各地的艺术博览会上,为其他国家地区的消费者带来来自中国的限量版艺术品和艺术衍生品。
今日美术馆艺术礼品店成立于2006年,位于北京百子湾,也是另外一个依托于美术馆资源进行运营的商业机构,是今日美术馆向大众推广当代艺术的重要窗口。礼品中心发展了艺术礼品和商务礼品、办公用品的结合,为企业量身定制的服务。今日美术馆执行馆长罗怡女士的采访中分享了更多关于礼品中心的运营经验。
IN:礼品中心和今日美术馆的关系是怎样的?它对美术馆的意义是什么?
OUT:艺术商店(艺术礼品中心)是今日美术馆服务发展中心下面的
个部门,和艺术出版、艺术书店等业务平行,是今日美术馆非营利事业项下的公益事务,所有收入都投入今日美术馆的艺术展览和公共教育中,所以每个人的购买都是对公益的赞助,实现了用艺术推广反哺美术馆的功能。艺术商店对美术馆来说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作为美术馆艺术公众服务的一个不或缺的建制,延伸美术馆美育功能,成为向大众推广当代艺术的一个窗口。
IN:你们的产品类型如何?商店的大概营销模式是怎样的?
OUT:我们的衍生品类型涵盖办公文具、家居家饰、首饰配件、服装鞋帽、箱包收纳、儿童益智及玩具等等,希望给大家营造个艺术的氛围和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艺术审美以及生活习惯。作为今日美术馆展场的外延和艺术大众推广的窗口,艺术商店的整体营销战略都是接受学术委员会指导的,在产品开发之前就确立了营销内容和方向,选品、陈设、摆放等等都要与美术馆保持协调和适应,我们希望既可以很好的把握教育功能,同时也使商品更有趣味,未来我们会提供更多积极的、趋向观众期待的服务,实行和现有艺术资源最大的对接,为每个人的生活建一所美术馆。
IN:艺术商品的比重?自行开发的比例?开发中的挑战是什么?
OUT:种类上约占50%,但金额上超过20%。有50%是自行开发,与学术委员会确定艺术家及作品,与艺术家商谈版权,进行研究设计以及相关资料编写、与厂家磨合沟通,每一个环节都很具挑战。
IN:从艺术商品的开发到销售,哪些环节值得注意和创新?
OUT:我觉得设计环节是最值得注意和创新的。但从整体来讲,与品牌塑造相关的商业运营才更值得注意,但这一点,非一般能行。
IN:你们主要依据什么标准来设定产品系列/选择合作的艺术家?可否推荐几个你们的产品?
OUT:我们将美术馆使命作为过滤选择的标准,依托学术机制来确保艺术衍生价值。我们的产品链接馆藏、展览和学术方向,目前拥有方力钧、岳敏君、王广义、陈丹青、张晓刚、隋建国、刘野等数十位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的艺术衍生品的版权。可以说专业化、公共性、品质感和开放度是我们衡量的标尺,我们力求呈现一种具有美术馆品质的语境烘托。我们请艺术家岳敏君和设计师石大宇进行跨界合作的限量版瓷器,全球200套,小件套早已售磬,同时推出的还有与隋建国中山装的项链,这种跨界在国内可能是我们最早推出的,特别有意思。瓷器还获了红点奖。我们的限量版画作品非常值得推荐,我始终认为,并不是所有艺术家所有的作品都有价值做成限量版画,需要有一个学术标准去选择,在这一点上,我们恪守原则,像陈丹青的西藏组画系列、“当代艺术大家系列”、“把美术馆带回家”系列,我觉得我们的工作价值在未来还会带给观众更多的惊喜。
IN:在运营中遇到的挑战是什么?目前盈利情况如何?
OUT:今年是今日美术馆成立十周年,如果说之前的十年是今日确立自身生存地位的十年,也为民营美术馆的生存模式找提供了一些探索经验,那么接下来的十年,我们会为今日的继续发展试探新路。艺术衍生品现在大家都看好,我们也不例外。之前我们都是保持性发展,基本没投入,能够实现微利运转,但接下来我们会有所动作。
IN:你们的商品定价高吗?又是如何为产品定价的?
OUT:我们的商品从5元的名信片、冰箱贴到超过5万的限量版画都有,定价与一般产品的定价原则无异。
IN:主要是哪一类的人会欣赏和购买你们艺术店内的产品?
OUT:对艺术感兴趣的人,热爱生活的人。
IN:你如何看待艺术衍生品本身的价值?
OUT:产品价值+艺术衍生价值+品牌价值,构成了艺术衍生品价值。判断标准是,是否重要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并由重要的学术性机构出品,以及同世的数量。
IN:你觉得目前市场境况如何?OUT:前景无限,目前还刚起步,最大的问题是专业人才一一得懂艺术、懂经营管理、懂品牌。竞争虽有,但实在谈不上大,因为还没有特别成熟的涉足于此的企业,由于市场足够大,又在初期,现在大家主要是携手把蛋糕做大。
IN:未来,礼品中心会有什么新动向?
OUT:大动向要暂时保密,不过“把美术馆带回家”这个活动,我们会关注到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公共收藏,我们联合了媒体做了一系列活动对美术馆文化进行推广我们也希望通过限量版画展览的方式,把活动带到上海,期待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