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级管理既是学问也是艺术。要想使一个班级既具有凝聚力,又有良好的班风学风,班主任就应多用心、多了解、多观察、多动脑。就笔者从教、带班二十多年积累的经验来看,笔者深深地感受到搞好班级管理得用“心”。一个良好健康的班级,要有一个会用“心”的班主任。会用“心”,即对学生有“爱心”,能“操心”,有“耐心”和“真诚之心”;用班干部有“放手之心”;与科任教师有“协作之心”;待家长有“热情之心”;让自己有“进取心”。有了这些心,管理班级就能得心应手了。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用“心”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092
班级管理工作既是学问也是艺术。它需要班主任多用心、多了解、多观察、多动脑。就笔者从教、带班二十多年积累的经验来看,笔者深深地感受到管理班级得用“心”。会用“心”,即对学生有“爱心”,能“操心”,有“耐心”和“真诚之心”;用班干部有“放手之心”;与科任教师有“协作之心”;待家长有“热情之心”;让自己有“进取之心”。有了这么多的“心”,班级就管理好了。
一、对学生有“爱心”,能“操心”,有“耐心”和“真诚之心”
1. 爱心
二十多年前,当笔者以班主任的身份第一次站上讲台时,心里非常紧张。可当全班同学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笔者这位新班主任时,笔者自己的窘迫感消除了,自己的心灵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不由地从心底对他们产生了爱。
数周工作下来后,笔者逐渐意识到拥有爱心,是管理好班级的关键。平时笔者喜欢与学生拉家常,如“你在家里最喜欢做什么?”、“天气冷了,应多穿点衣服!”、“最近进步很大,要继续努力!”与学生交谈沟通,让学生感受到笔者发自内心的、朋友式的关怀,家人般的关爱,从而搭起笔者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桥梁。因经常与学生倾心谈话,深知学生需要教师的关爱。而且喜欢得到这种师爱的并非是一个或几个孩子,是全部学生。于是笔者经常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尤其是住宿生,为他们排忧解难。爱心换信心,遇到问题,学生乐于接受笔者的教育、引导。渐渐地,学生信服笔者这个班主任,班级就好管理了。
2. 操心
班主任管理班级有操不完的心。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班级的大事小事样样少不了班主任操心。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头脑灵活、思想独立、个性鲜明、敢说敢做。他们很活跃,喜欢表现自己,自信心强、上进心强。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骄傲、娇气、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表扬,听不了半点批评,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不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等。针对这些问题以及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笔者在班级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利用主题班会开展评比活动,以此鼓励、强化文明行为,良好习惯的养成。
这项活动从“文明”、“守纪”、“好学”、“勤劳”、“特长”五个方面进行评比。每个方面都制定比较详细的要求,如“文明”就是言行举止礼貌得体;“守纪”就是遵守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好学”是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勤劳”,主要指做值日、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能不怕苦,不怕累,认真完成任务;“特长”,是指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踊跃参加学校的课外兴趣小组。这些活动既展现了他们的风采,也丰富了班级的课外生活。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温馨而又充满朝气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在学校文明班级的评选中,几乎没有落榜现象。
3. 耐心
我们经常听到教师们抱怨:“现在的学生太难教”、“如今的孩子太不懂事”等等。这也不能全怪孩子,因为当今社会,孩子们能接受到更为丰富、复杂的信息,影响着孩子们的发展。所以管理班级还需要耐心。有时说了一遍不行说两遍,说了两遍不行再说一遍,讲到每一位学生都能牢记、都能做到为止。
笔者班上曾有一位住校男生,头脑灵活,接受能力强,但成绩平平,总不见上升。笔者观察他一段时间后,了解到他每天起床很早,不是用来学习而是打篮球。他酷爱篮球,午休、下午放学、周六日都玩。把课余时间都用在了打篮球上,而课堂却成了他休息的场所,课只是偶尔听听。针对他这贪玩散漫的坏习惯,笔者多次教育,但收效甚微。一次课外活动,笔者和几个同学闲谈,他也在场,说到人生理想,笔者就问他有什么理想。他小小年纪,语出惊人,他长大想做公司高层主管。这时我抓住时机,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好,有志气!公司高层主管个个有学问,可那是刻苦学习才得来的,你呢?”笔者接着耐心引导道:“如果你能把玩篮球的心分一半给学习,你的成绩一定会和你的球技一样超群的,这样才有做公司高层主管的底牌!”他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头,说了笔者最爱听的话:“老师,我懂了,我一定改掉贪玩的坏习惯。”从此,这位学生慢慢地改正了缺点,能合理利用时间了。学习用功,成绩也上升了,还加入了共青团。
4. 真诚之心
班级管理需要“真心”、“诚心”,使学生觉得教师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成长。这就需要班主任能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平时多与之谈心,多注意学生的举止言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一旦发现问题隐患,就及时进行教育、引导,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每个班级都有成绩好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于后者,笔者并没有放弃他们,而是因材施教,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做好人,向他们讲述先成人后成材的道理。他们有一点点的进步,就及时表扬、鼓励,并及时反馈给他们的家长。这样做既让家长对孩子有信心,也使学生觉得自己受到了教师的重视,从而树立起自信心。
学期结束,笔者会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真诚撰写每位学生的操行评语,表扬优点,指出不足,提出希望。力求学生能借此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和培养相互学习的态势,在假期能不忘学习。让这心灵的对话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
二、用班干部有“放手之心”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用“心”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092
班级管理工作既是学问也是艺术。它需要班主任多用心、多了解、多观察、多动脑。就笔者从教、带班二十多年积累的经验来看,笔者深深地感受到管理班级得用“心”。会用“心”,即对学生有“爱心”,能“操心”,有“耐心”和“真诚之心”;用班干部有“放手之心”;与科任教师有“协作之心”;待家长有“热情之心”;让自己有“进取之心”。有了这么多的“心”,班级就管理好了。
一、对学生有“爱心”,能“操心”,有“耐心”和“真诚之心”
1. 爱心
二十多年前,当笔者以班主任的身份第一次站上讲台时,心里非常紧张。可当全班同学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笔者这位新班主任时,笔者自己的窘迫感消除了,自己的心灵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不由地从心底对他们产生了爱。
数周工作下来后,笔者逐渐意识到拥有爱心,是管理好班级的关键。平时笔者喜欢与学生拉家常,如“你在家里最喜欢做什么?”、“天气冷了,应多穿点衣服!”、“最近进步很大,要继续努力!”与学生交谈沟通,让学生感受到笔者发自内心的、朋友式的关怀,家人般的关爱,从而搭起笔者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桥梁。因经常与学生倾心谈话,深知学生需要教师的关爱。而且喜欢得到这种师爱的并非是一个或几个孩子,是全部学生。于是笔者经常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尤其是住宿生,为他们排忧解难。爱心换信心,遇到问题,学生乐于接受笔者的教育、引导。渐渐地,学生信服笔者这个班主任,班级就好管理了。
2. 操心
班主任管理班级有操不完的心。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班级的大事小事样样少不了班主任操心。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头脑灵活、思想独立、个性鲜明、敢说敢做。他们很活跃,喜欢表现自己,自信心强、上进心强。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骄傲、娇气、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表扬,听不了半点批评,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不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等。针对这些问题以及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笔者在班级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利用主题班会开展评比活动,以此鼓励、强化文明行为,良好习惯的养成。
这项活动从“文明”、“守纪”、“好学”、“勤劳”、“特长”五个方面进行评比。每个方面都制定比较详细的要求,如“文明”就是言行举止礼貌得体;“守纪”就是遵守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好学”是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勤劳”,主要指做值日、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能不怕苦,不怕累,认真完成任务;“特长”,是指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踊跃参加学校的课外兴趣小组。这些活动既展现了他们的风采,也丰富了班级的课外生活。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温馨而又充满朝气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在学校文明班级的评选中,几乎没有落榜现象。
3. 耐心
我们经常听到教师们抱怨:“现在的学生太难教”、“如今的孩子太不懂事”等等。这也不能全怪孩子,因为当今社会,孩子们能接受到更为丰富、复杂的信息,影响着孩子们的发展。所以管理班级还需要耐心。有时说了一遍不行说两遍,说了两遍不行再说一遍,讲到每一位学生都能牢记、都能做到为止。
笔者班上曾有一位住校男生,头脑灵活,接受能力强,但成绩平平,总不见上升。笔者观察他一段时间后,了解到他每天起床很早,不是用来学习而是打篮球。他酷爱篮球,午休、下午放学、周六日都玩。把课余时间都用在了打篮球上,而课堂却成了他休息的场所,课只是偶尔听听。针对他这贪玩散漫的坏习惯,笔者多次教育,但收效甚微。一次课外活动,笔者和几个同学闲谈,他也在场,说到人生理想,笔者就问他有什么理想。他小小年纪,语出惊人,他长大想做公司高层主管。这时我抓住时机,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好,有志气!公司高层主管个个有学问,可那是刻苦学习才得来的,你呢?”笔者接着耐心引导道:“如果你能把玩篮球的心分一半给学习,你的成绩一定会和你的球技一样超群的,这样才有做公司高层主管的底牌!”他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头,说了笔者最爱听的话:“老师,我懂了,我一定改掉贪玩的坏习惯。”从此,这位学生慢慢地改正了缺点,能合理利用时间了。学习用功,成绩也上升了,还加入了共青团。
4. 真诚之心
班级管理需要“真心”、“诚心”,使学生觉得教师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成长。这就需要班主任能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平时多与之谈心,多注意学生的举止言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一旦发现问题隐患,就及时进行教育、引导,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每个班级都有成绩好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于后者,笔者并没有放弃他们,而是因材施教,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做好人,向他们讲述先成人后成材的道理。他们有一点点的进步,就及时表扬、鼓励,并及时反馈给他们的家长。这样做既让家长对孩子有信心,也使学生觉得自己受到了教师的重视,从而树立起自信心。
学期结束,笔者会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真诚撰写每位学生的操行评语,表扬优点,指出不足,提出希望。力求学生能借此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和培养相互学习的态势,在假期能不忘学习。让这心灵的对话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
二、用班干部有“放手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