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思考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tsmar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新形势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疾病防控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疾病防控;应对措施;面临挑战
  
  疾病预防控制是公共卫生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民众的健康、社会的和谐及国家的安全,是民生的重要任务,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和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1当前疾控工作面临的挑战
  1.1疾控工作难度加大,要求相应提高
  目前,由于交通发达、人口流动、国际贸易增加、生态环境改变等多方面因素,为传染病流行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为传染病控制提出了新的课题。但由于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环境、水源、食品污染等问题较为突出,极易引起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环境稳定。
  1.2重大传染性疾病仍在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在地球上生活的方式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变化。人口增长、侵入以前无人居住的地区、迅速的城市化、密集性农业措施、环境恶化和滥用抗生素破坏了微生物世界的平衡。新疾病出现的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递增,新致病原近40余种〔1〕。航空公司运输的乘客现在每年超过20亿人次,大大增加了传染因子及其传病媒介在国际上迅速传播的机会。
  随着对环境潜在危害认识的提高,对化学品的依赖性更大。工业化的食品生产和加工及全球化的市场营销和批发意味着仅一种被污染的成分就可导致从几十个国家召回成吨的食品。一个特别不祥的趋势是主流抗生素失效的速度比替代药物的研制速度更快。在以高度流动性、经济相互依赖和通过电子手段相互连接为特征的世界中,这些威胁已成为一种大得多的危险。国家边境的传统防御工事不能防范疾病或传病媒介的侵入。实时新闻使恐慌情绪能同样容易地传播。对健康的危害在远远超出疫区的地域内对经济和商业连续性造成的打击。
  1.3 潜在的危险因素逐步显现
  一些大型水利、交通、电力、石油天然气工程造成自然生态环境改变,使得鼠疫、出血热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突破了原有的地方性;一些不安全行为,如注射、吸毒及医疗卫生工作者等人群患乙肝、丙肝、艾滋病等风险增加。散在的禽流感疫情时有发生,自然疫源性疾病活跃;受人口流动影响,霍乱、登革热、乙脑等时有反季节出现;实验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问题突显等等。
  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不健全
  疫情信息报告系统有待完善,特别是应对重大传染病暴发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虽然现在已经制定了应急预案,建立了应急机制,但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特别是在传染病人的及时发现及报告工作质量方面仍需亟待改进。由于缺乏对临床传染病暴发流行发展势态预测评估和危害性评价,科学有效的预警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
  1.5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任务繁重
  当前疾病控制体系的漏洞突出体现在基层,如基层的应急反应和综合服务能力差,实验室不具备快速病原体监测能力,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检测脱节,检验范围比较局限,疾病监控和预警、实验室检测能力达不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要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支撑条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国债、贷款等项目的实施,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条件。但在基层,地方财政投入不能保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和业务活动经费,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仍然在为“生存”而忙于“创收”,难以开展正常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2应对措施
  首先我们应认识到,疾病控制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论是常规开展的公共卫生监测、疾病预防与控制,还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否科学及时的处理和应对,都与国家的长治或社会稳定密切关联,每一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及相关部门协调配合〔2〕。
  2.1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
  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是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前提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保障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有序高效的运行,是国家和政府的主要职责;
  使人民群众无病早防、有病能治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实现人文关怀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建设责任政府、法制政府、服务政府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国家对环境污染、食品卫生安全、艾滋病、禽流感等的重视程度,积极争取财政部门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更多支持,更多投入,增加重点传染病防治专项经费,解决多年来机构实验室用房、检测设备投入不足、专业人员知识得不到更新的问题。政府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机构,应充分保障公共卫生功能的实现,要在体系建设、财政投入、资金支持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积极发挥主导作用〔3〕。结合地方政府编制“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2020远景规划”,明确将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的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同时,加大疾病预防控制经费的投入,保证疾病防治政策和干预措施的落实。
  抗击非典以后,各地加大了对公共卫生的投入。但是,在建立长效投入机制、保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正常有序运行方面还有很大距离。
  2.2强化内部管理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加强质量控制,完善考核体系,将工作目标细化、量化,责任到人,做到工作任务有部署、有检查、有奖惩,提高主观能动性,激发职工全心全意投入自己的精力,真正建立起有责任、有竞争、有激励、有约束、有活力的内部运行机制。
  2.3建立健全疾病报告信息网络体系
  在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健全疾病报告信息网络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同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传染病防治工作职责和《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要求〔4〕,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做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各项建设工作。
  2.4加强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强化疫情监测,保持信息畅通,确保疫情资料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4〕。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增加监测分析设备、现代通讯设备和交通工具,提高快速反应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能力,做好实验室计量认证和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认证工作。建设生物安全实验室,拓宽卫生技术服务领域,提高卫生技术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服务效率。
  2.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有了良好的硬件条件,还必须有高素质的人员,有良好的技术和严格的管理,才能发挥系统的整体效能。在经历了非典的考验后,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从组织结构、工作内容、管理模式等方面发生了许多变化,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也作了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必须更加重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人才建设。疾控工作需要一支稳定、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疾控中心作为专业性较强的卫生防病机构离不开人才支撑。因此要善于培养、发现和使用人才,规范人才管理制度,制定学科带头人,形成激励和竞争机制,通过有效的维持和管理,保证人才资源队伍的稳定、高素质和高效率。
  2.6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应急准备,包括应急预案和常规储备。对正在发生的传染病流行、新发疾病的出现、慢性病流行、环境污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建立适时演练机制,提高疾控人员应急能力及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分析判断能力。使疾控人员遇到应急事件能够做出正确反应,根据应急事件发展采取相应策略与措施〔5〕。从组织、人员、药械、车辆、通讯工具等方面落实到位,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快速反应、准确判断、有效处置。为确保科学规范、协调一致,要制定统一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形成良好的联动、应急、响应机制,实现技术服务一条线、后勤保障一条线、信息收集与发布一条线、行政指挥一条线,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2.7加强合作,共同参与
  加强部门间交流与合作,找准位置,明确职责。逐步理顺城乡防保组织的管理体制,以点带面全面推动以社区为基础的慢病综合防治的新模式。为具有危险因素的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提供个体咨询和诊疗服务,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控制危险因素,防治亚健康状态演变成疾病,提高生活质量,达到更有效地预防控制疾病的目的。
  2.8加强其他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爱国卫生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精神,加强精神卫生网络建设。推动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后续工作,根据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消费、流通流域的指导和合作;加强对慢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指导;做好地方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特点,全面推动城乡环境卫生改善和卫生防病工作。在继续抓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区、镇)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卫生先进单位和卫生村评选活动,稳步推动建设健康城市试点工作;提高农村改水改厕质量,推进农村卫生环境的改善;开展健康教育,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发挥项目整体效益。
  2.9加大规范化疫苗接种可预防疾病的控制力度
  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对预防接种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要规范预防接种,提高免疫服务质量,保证接种安全。加快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儿童免疫信息个案库建设,促进预防接种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加强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管理,消除免疫空白人群。
  2.10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利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这一有力武器,抓住非典、禽流感、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和群众普遍关注的预防保健、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等热点、焦点问题,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的传播活动传递健康信息、转变不正确的观念和态度、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6〕。开展防病知识宣传,增强全民防病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公共卫生建设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杨成旺. 2007预防医学新进展〔M〕.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 2007: 114.
  〔2〕潘孝章.新发传染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1.
  〔3〕陆旭亚.浅谈社会力量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体系中的作用〔J〕.医学与社会, 2005, 18(4): 17-18.
  〔3〕中央补助内蒙古自治区加强基层卫生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能力建设项目培训班讲义〔G〕.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科教处, 2006: 1-10.
  〔4〕《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2005〕第40号.
  〔5〕罗力,王颖,孙梅,等. 2005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职能落实情况的比较研究〔 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7, 14(3): 7-14.
  〔6〕《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最新修订版.
  〔7〕云秀梅.健康传播〔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2002:137.
  〔8〕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策略和落实效果〔 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7, 23(2):98-101.
其他文献
摘 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一贯追求的执政理念;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根本途径;是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核心内容;是加强党的建设、反腐倡廉的本质要求。   关键词:执政理念; 思想意蕴 ; 实践意义    2011年1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要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最根本的是要牢固树立和自觉实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期刊
摘要:本文对2006年11月9日通辽电厂1号发电机并网过程中发生的非同期合闸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分析并对同时发生的2号机跳闸原因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非同期合闸;同期捡定;差流;励磁涌流
期刊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各地电网建设迅猛发展,从过去的“几年建一条线路”到现在的“一年建几条线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供电可靠性进一步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大大增强,但输电线路建设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空间却越来越小。各地进行土地开发线路路径选择困难。施工占地的民事工作难以协调,线路改造停电时间短,工程建设资金短缺等是电网建设中遇到的新问题。如何应对新形势,最大限度地满足电网建设需要已成为技术部门不断研究的课题
期刊
双山灌区是吉林省中型灌区之一,建于20世纪40-50年代,在当地的国民 经济 中占有重要位置。2002年按照水利部关于编制全国中型灌区节水改造规划的通知要求,灌区管理局委托四平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四平市双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报告》,设计灌溉面积11.2万亩。  1 工程概况   1.1 渠首工程 双山灌区以二龙山水库(大一型)为主要水源,由水库下游东辽河干流上的拦河坝(高2.2
期刊
一、道路运政管理与综检站建设  道路运政管理的目的是贯彻国家关于发展道路运输的方针政策,正确执行道路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通过道路运输行业管理,护合法运输经营,保障货主和旅客的正当权益,维护输秩序,实现货畅其流、人便于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促进道路运输业健康发展。为实现这一管理项目的,除采取以经济为主并辅以法律、行政的管理手段外,还要抓好技术基础建设,开展技术服务,这是依
期刊
近年来,随着农电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矛盾,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作用的发挥,地位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工会作为农电职工的群众组织,在组织发挥企业文化建设,强化思想引领,联系和沟通农电党委和职工群众,代表和维护农电职工群众利益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培育企业文明风尚,提升员工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坚持内涵发展,打造强势企业,构建和谐农电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农电工会在企业文化建
期刊
变革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生活的主旋律,财会学科与管理工作也不例外。这些年来财会学科的发展有一个明显特点:每门课程的“外延”不断扩张,以至于课程之间“边界”越来越模糊;各门课程的“内涵”也处于经常变化与调整之中;从财会实践层面分析,财会专业工作也在“管理整合”的浪潮中走向趋同或交叉。我们在感叹这种快速变革与整合的同时,也必须保持应有的专业理性:一门管理科学或者一种管理活动如果没有明确的“内涵”和清晰的“
期刊
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如何在体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 生的全面发展,我愿意和大家探讨:   一、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  体育
期刊
作为基础教育体系中的幼儿教育如何贯彻、落实这一方针,笔者认为:幼儿能力的培养是幼儿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正确认识素质与能力的关系  人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征以及感官器官和运动器官方面的特点。它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及自然前提,它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和发展水平。它的变化、发展、提高是在遗传素质与环境、教育相结合中不断地发展、变化、提高的,尤其依赖于后天的教育。  素质在人的生活实践的各个
期刊
幼儿教育对人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幼儿教育十分重要。从人的培养和教育的角度看,素质教育也必须从小抓起,因而幼儿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第一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不光是老师的事,保育员的责任也很重大,所以说保育和教育有机结合,切实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只有保教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提高幼儿素质的教育目的。  1把握细微之处固势向幼儿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