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自然”的歌唱家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mantou_37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我在上海“星期广播音乐会”上听了一场高质量的演出:德国歌唱家马丁·布伦斯(Martin Bruns)与他的中国学生汪昌博合作,演出全套德奥艺术歌曲。整场音乐会的曲目安排,可说是完全“阳春白雪”。从时间顺序来说,基本从贝多芬开始,到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再到马勒和沃尔夫,将德奥艺术歌曲发展的主线呈现大略。以这样的主线为重心,配合较为冷门的作曲家舍克(O. Schoeck)的歌曲,以及受到德奥音乐文化影响至深的布索尼的作品各一首。敢于开出这样的节目单是不易的,一方面这种高雅未必会投合广泛的听众,另一方面,它对于歌唱家技术和修养的考验很高,有时近乎过分。


汪昌博

  在德奥境外,单纯由德奥艺术歌曲组成的音乐会往往票房堪虞,不止一位歌唱家向我提起这一体裁“曲高和寡”的情况。“星广会”积累了稳定的听众群,上座率很好,人们的反应也不错,但我更关心的自然是演出的品质如何?所幸,我从中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这样的满足,并非当时觉得歌唱家的表现光彩夺目,或惊叹于某种超绝技艺的展露。正相反,马丁教授与汪昌博这对师徒,尽管各自处理作品的风格不同,但音乐表现的大方向却都有一种围绕原作的自然流露。这些作品需要演绎者细致地发掘其内容,而听众,也应当能够细细体会。那日,两位歌唱家正是在看似平易、实则非常耐得品味的演绎中,出色地揭示了原作的魅力。
  某些演绎可能会在第一时间吸引你的耳朵,但听过之后,却不一定记得多少内容。而这一场艺术歌曲音乐会,音乐表现的口味虽不“强烈”,余韵却可谓绵长。哪怕在离开音乐厅许久之后,我依然能回味其中不少歌曲的演绎,因为歌唱家们确实知道该怎样表现作品,怎样发掘原作的魅力。两人的演出都很迷人,但我特别想要介绍的,还是那位新锐男中音歌唱家汪昌博,他的确是一位相当宝贵的新人。

宝贵在于何处,这位男中音?


  将一位新人称为宝贵,自然有一定的衡量标准。常听到有人指出,目前乐迷总是追逐名人,而对于新人的关注太少。我想事实也是如此,毕竟,新人的水平参差不齐,作为听者,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又应当为此投入多少呢?莱昂·弗莱舍是美国很有影响的钢琴家,后来由于手伤,投入了许多时间在教学方面,成为重要的教师。他对年轻人投入音乐表演事业发表了极有见地的看法,首先他指出:年轻人追求以独奏(注:独唱亦同)为业,单纯以统计数字来看,成功率之低,简直可怕!事实上,如果再算上为此投入的精力、财力,似乎就更为不妙;并且,在努力迈向成熟音乐家的状态之前,新人将面对很现实的问题——无论是哪个层面,你能否在舞台上站住脚?


汪昌博音乐会现场

  弗莱舍甚至鼓励年轻人,在艺术上有所追求,而经济方面,最好另寻谋生之道。他十分犀利地指出,目前音乐学院毕业的新人完全是供过于求,通过比赛来镀金也不是办法。这方面大有可谈之处,但还是不在此展开了。总之,新人当然可能碰到特殊的机遇,但问题的关键,显然还是他究竟能为听众带来什么。这也就是在我看来,汪昌博作为男中音新秀不仅让人期待,也真正堪称宝贵之处。仅仅通过一场演出,也不难看清此人一些重要的品质:他的基礎相当扎实,唱功天赋固然不错,但更让人倾心的,却是对作品细致的把握。在他此时的艺术水平上,汪昌博对于天赋的运用是最为“合理”的。一言以蔽之,他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这位歌唱家确实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你也许会问,能够登上舞台的音乐家,难道会缺乏基础,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坦白地说,我还真遇见过一些,其中不乏大奖得主。譬如一位先生(名字不提),几年前获得了很有影响的小提琴比赛大奖,而到如今,有时居然连声音都拉不响,四根弦也缺乏统一的音色,我坐在台下听他拉勃拉姆斯的奏鸣曲,只能暗自吐槽:难道勃拉姆斯是这么拉的吗?你这奖又是怎么拿到手的?一位演绎者所需要的基础,并不像某种演绎风格那样,是可以选择的东西;正相反,无论你选择怎样的风格来演出,基础都一定要摆在那里,否则演出是不可能有理想效果的。汪昌博在德国学习了十年,主要就是因为他明白基础的重要性。歌唱家坦言自己在国内学习的时候,在电脑游戏中浪费了太多时间。他在德国真正开启了眼界,明白自己先前的基础实在太不扎实了,于是决定重修本科课程,因此才延长到这么久。
  一位金融界的大师说过,当你发现你的选择是错误的,最正确的做法,就是不要再错下去。但在艺术的领域,有时一错再错也可能不会立刻输光,还能依靠大奖得主的名头,以及不错的颜值吸引一些人。汪昌博宁可返工数年,也要把基础夯实,这样的选择是有勇气的,回报也诚然丰厚。艺术歌曲这个体裁,其实最能体现一位歌唱家的修养与音乐表现的技巧。汪昌博虽然在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也从事歌剧演出,但他自己表示,艺术歌曲是他特别钟爱的作品。演唱艺术歌曲,首先考验的是歌唱家对语言的把握。歌剧咏叹调可能在大旋律、大效果中“混”一下,艺术歌曲在这方面却是纤毫毕现。汪昌博是个很有语言天赋的人,对于德语的掌握之好,马丁教授甚至让他为一些方言口音重的德国学生纠正发音。


汪昌博

  在吐字发音之外,艺术歌曲对于歌唱家细腻的音色、线条、整体声情效果的塑造,都提出了很高的考验。唱好它们需要很全面的技巧,却又不像某些外在的技巧那样“有效果”。因此在职业音乐家的舞台上,唱艺术歌曲几乎是个最最吃力不讨好的活。汪昌博在他的演唱中能够迎难而上,勇敢地面对,继而解决这些困难。只能说,歌唱家实在喜欢这些作品,天赋也投合,才能投入那么多精力。不花足功夫,无法企及如此效果。而在这样的基础和音乐表现面前,获奖经历之类的宣传,只当自动退后吧。

彼此映衬的艺术歌曲演绎


  马丁·布伦斯是汪昌博的伯乐,也是后者极有默契的老师。或许正是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两位歌唱家表现出一脉相承,而又相互映衬的特点。他们表现艺术歌曲的大方向,就是在真正了解这门艺术的前提下,为作品服务,却常常不注重于突出自身的个性。尽管如此,两位音乐家各自的特点,仍旧是鲜明的,且构成微妙的互补。或多或少,马丁教授已过了嗓音的黄金时期,却始终展现出如何以深厚的修养安排声音的艺术。汪昌博则相反,他的嗓音有着典型的艺术歌曲演绎者的醇厚迷人,天然音色与种种塑造声音的手法都表现得相当自如。而且,在我看来更加重要的是,他此时正在摸索马丁教授所指出的道路。
  这道路的内涵太丰富了,包括如何科学地、毫不强迫地运用声音,也包括如何处理吐字、分句与优美的歌唱线条之间的平衡。当然这一切,最终都要回到作品——如何从原作出发,安排从局部到整体的演绎。在曲目方面他很明智地没有安排一人唱半场,而是选择了不断交替,每次每人唱一组歌曲的方式。分量最重的曲目,贝多芬的连篇歌曲《致远方的爱人》被放在音乐会的开头,马丁·布伦斯的音量不算大,但声音中雅致的色泽却足可让人玩味。他围绕诗歌内容把握精致声线的功力,确实让我们看到一种“专家”的演唱:初听仿佛没有什么处理,但顺着原作以音吟诗的思路走下去,却会发现一切都在那里了。前述那些考验,被条分缕析地把握着,迎刃而解。尤其是语调生动的那几首,活跃而细致的分句表现得毫不费力,好像只是在朋友家中信手拈来地唱。仔细听来,这不是一种天赋佳嗓的歌唱(不单纯是关于年龄),但歌唱之人在声音中所提炼的优雅,以及他如何将这份优雅赋予词句,都将我们带入演唱艺术歌曲的传统深处。
  并且,马丁教授的演唱还是渐入佳境的。在之后的几首歌曲中,他的音量更为放开,气质更激动一些,当然这也是根据作品而变化的。《天鹅之歌》的几首选曲尤其精彩,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无疑是《城镇》(Die Stadt)。这首歌曲是舒伯特笔下情感相当灰暗的作品,尽管还没到《幽灵》(Der Doppelganger,同属《天鹅之歌》)那样完全走向“黑暗系”的程度,可早在人声唱出首句“暮色笼罩的城市和尖塔”之前,钢琴部分已经提示出,这里的“暮色”并非带着温暖的金黄色,而是相当沉重的铅灰色调。在这样的情景中,人声与钢琴一同刻画出人物细腻的层次。不得不特别赞美一下冯佳音的钢琴部分,在这些需要人声与钢琴完全对等的杰作中,她始终表现得非常称职,《城镇》这一首又几乎是最精彩的:开头的氛围刻画十分到位,将原作的不祥之感勾勒得活灵活现,稍后歌唱家与钢琴的配合也完全让人满意。两者一同进入那略微可怖的氛围深处,将主人公哀伤的心境表现得极为细腻。这真是很有感染力的演绎,非常动人。
  不过,在整场演出当中,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马丁教授唱的舒伯特《致月亮》(An den Mond)。此处,将他演唱《致远方的爱人》时的许多品质升华了。朴素之美竟被带至唯美的层面,从中真正揭示出作品的魅力——早期浪漫派的许多精华仿佛聚于一刻。如此出众的歌唱,生动反映出艺术歌曲演绎许多本质的东西,而汪昌博的演唱能够与之交相辉映,本身就说明了他的水平。坦白说,要谈论马丁教授对于这些艺术歌曲的演绎,我会感觉有些困难,因为我们通常谈论某场演出,或录音中的演绎,可能首先都希望抓住“亮点”,就是在这样的演绎中,最为突出、首先吸引听者的是什么。在听汪昌博的演唱之前,我看到了一些音乐家对他的才能报以很高的评价,其中既有丹尼尔·费罗这样的声乐教育大师,也有夸斯托夫这样旗帜性的歌唱家。而在听完他对那些艺术歌曲的演绎之后,我想自己多少明白了为何这些大师对他另眼相看。或许没有很鲜明的亮点,可只要是稍稍会听的人,都可能感到处处都有让你留意的东西。整体性的印象,也是在我听来最富有魅力之处,就在“自然”。汪昌博是一位“敢于自然”的歌唱家。


汪昌博与恩师马丁教授

  我想,那些大師对他的肯定,至少有一半是由此而来,因为这种自然是综合一切天赋及后天的理解、修养的结果。没有很抢眼的东西,歌唱家也并不为此担忧而去“造出”这种东西,单凭这一点,已经可贵的不得了了,因为真正能帮助一位演绎者长久站立在舞台上的,除了天赋,恐怕就是品格,而现在很多臆造亮点的演出其实并没有品格,再怎么刷存在感,他们究竟能在舞台上存在多久,还有待时间来证明。汪昌博的天赋音色很不错,音色醇厚,低音也相当充实。他对于唱腔的把握总是很灵活,无论音色之美,还是某些厚重的声音,都能在对词句清晰、鲜明的处理中安排得当。如果反过来,由音色与厚实感来牵制词的清晰和句子的表达,就很不妙了。汪昌博唱出了一位真正的艺术歌曲演绎者应有的风范,难怪夸斯托夫听了他的演唱,都主动愿意教他。
  音乐会上,汪昌博演唱的勃拉姆斯《要是我知道回头路该有多好》、舒伯特《在春天》和马勒《我弃绝尘世》这三首作品,在我听来最能反映其优点与品格的演绎。勃拉姆斯那首歌曲中的“回头路”,指的是回到童年的道路,该作成为名曲,在音乐层面之外,也是它的文字与情境引起了普遍的共鸣。汪昌博的演绎出色之处,恰恰在于他不去渲染那种追念及感怀的情绪,而仅是细腻地唱出原作,到最后一段才自然地表现出更强烈的情感。舒伯特《在春天》的演绎几乎如出一辙,该作充满了纯粹的优美,歌唱家却仅是节制而内敛地塑造出了旋律线条,到了最后一段才更鲜明地表现出连音效果之美,让我惊艳——确实是很美的,但又那么有品位。歌唱家并非刻意将“高潮”留到最后,而是根据作品自然的发展来呈现情感的起伏。该作也有许多其他的表现方式,但至少,汪昌博的谋篇布局是相当成熟而有章法的。
  有时我们会听到一些演唱艺术歌曲的巨匠,如费舍尔-迪斯考、施瓦茨科普夫将歌曲中的细节反复玩味,突出这些东西,甚至唱得略微“夸张”。但若因此认为夸张而突出细节是表现艺术歌曲的典型方式,就未免失之偏颇,因为那些大师的歌唱中貌似夸张之处,都是很深地吃透文字内涵,继而寻求得到的表现方式。如果将此视为歌唱家在艺术歌曲中表达“自发性”与“个人魅力”的方式,就完全本末倒置了。我之所以说汪昌博“敢于自然”,就是因为他这样的唱法没有太多“抢眼”之处,但其中每一寸的平易与忠实,都需要绝对实在功力为基础。以《在春天》为例,如前所述,歌唱家直到最后才充分表现出连音之美。如果他在前几段中多做修饰与突出,势必更能让听者看到其歌唱才能,他也未必就处理不好,但他还是选择了一种最为自然的表现方式,这样的自然忠实于他所理解的作品。
  这场方方面面都有充分考量的演出,至今回想起来,也是如此耐听。像舒伯特《在春天》这样的名曲,恐怕每一位艺术歌曲爱好者心中都保存了不少名演的形象。可当时听他的演唱,我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歌唱家对于平淡之中见精深的追求,使他的演绎完全不会相形失色。这就是一个确实有才华的人,选择自然、真挚的表达之后,所自然到达的结果。汪昌博此时还没有到达精深的境界,但他的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我只希望,今后也能继续听他演唱这些他深爱的作品。
其他文献
歌剧已经有四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有人说歌剧代表了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的文化符号,日益面临观众老龄化的局面是不可避免和无法逆转的,即使在歌剧发源地欧美国家也是这样。  真的如此吗?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教师、男中音歌唱家施恒导演的意大利喜歌剧《爱之甘醇》近日在上海首演,带给了年轻观众焕然一新的舞台体验。一直被认为是“阳春白雪”的西洋经典歌剧,经过施恒的改编,高潮不断,精彩纷呈,在轻松愉悦和诙谐幽默的气氛中引来
期刊
指挥中的韦尔瑟-莫斯特  克利夫兰管弦乐团的这次访华之旅,实在是跟中国乐迷一个久违了的会面。  1987年,乐团在时任音乐总监多纳伊(Christoph von Dohnányi)的带领下,首次在台北演出;其后的1998年,乐团首次踏足上海及北京。至今,克利夫兰管弦乐团已逾二十年未涉足大中华地区。这次乐团在庆祝成立百年后再度来华,并在多达七个城市举行十一场演出,其间亦会首次踏足南京、武汉、深圳及澳
期刊
一提到小提琴,映入许多乐迷脑海中的就是身穿严肃正装的演奏家正襟危坐演奏的形象了。的确,小提琴从诞生之初,一直属于贵族的艺术。无论是常年出现在沙龙供上流社会娱乐的小型室内乐,还是在高档音乐厅上演的规模宏大的交响乐,小提琴一直都是独一无二的主角,这也奠定了小提琴在大众心中高高在上的、庄重的基调。因此,充满民间风俗与活力的舞蹈与小提琴结合,无疑是对小提琴的一种颠覆,而当下炙手可热的美女小提琴演奏家林赛·
期刊
2018年10月27日,上海音乐厅举行了萨尔茨堡室内乐团(Camerata Salzburg)与法国小提琴家雷诺·卡普松的音乐会。在演出前,我们采访了乐团经理米歇尔·索瓦(Michel Sowa)与雷诺·卡普松(Renaud Capu?on)。一个乐团:世界上第一个以“Camerata”命名的室内乐团  “卡梅拉塔”(Camerata)原有室内乐队和室内合唱团之意,特指那些人数不多却配合默契、音色
期刊
对很多人来说,即兴伴奏似乎很神奇。没有乐谱却弹奏得行云流水,不仅是一种听觉享受,更是一种视觉享受。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琴童数目爆炸式增长。我所在的魔都号称有十万琴童,每年寒暑假在考级点门口排起的长队都是一道靓丽风景。然而與此相对的是,很多学习钢琴多年的学生,可以考出十级,却在面对一首流行歌曲时听不出旋律,编配不知如何下手。  即兴演奏真的是少数人的天赋吗?这要从它的历史说起。 01乐谱手稿《罗伯
期刊
规划音乐季是一个充满想象和创意的过程,是穿越时空的旅程。循着古典音乐穿越历史的微光,喜不自禁地聆听时空那头的回响。古典音乐之旅本质上还是“思想的遨游”,演奏者和观众同时踏上这奇异的想象之旅,享受音乐,惠及心灵。  在2018乐季结束之后,年轻的苏州交响乐团将与国际惯例接轨,首次施行跨年乐季。2018/19乐季的计划起讫时间为2018年12月8日至2019年7月6日,苏交将继续以一流的艺术水准,力邀
期刊
林国伟教授,意大利利贝拉美术学院艺术硕士,英国格拉摩根大学戏剧系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管理硕士课程副主任。他监制与指导过的多类艺术作品(戏剧、展览、艺术节)达七十余项,曾在亚、美、欧多国自创自演多部独角剧。入职香港中文大学后,林教授每年都会策划和管理一个与香港社会文化息息相关的艺术节。2017年,林教授出版了著作《我是艺管人》。  由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管理硕士课程(MA in Cultural
期刊
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音乐这一“听感”艺术形式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反映着人类的现实生活与情感。通过聆听音乐,人们净化着心灵,提升着自身的审美能力。随着“茅为蕙多钢琴音乐会”的出现,茅为蕙这位坚持用钢琴发声、致力于推广和普及音乐教育、学贯中西方音乐领域的专家,也想对当今钢琴的专业教学和基础音乐教育的普及,提出一些自己独到的见解。全面系统学习之后,才能真正“学以致用”
期刊
维多利亚·穆洛娃,传奇色彩的小提琴女神,曾数次来沪演出。2018年10月13日,终于等来了她在上海音乐厅的独奏音乐会。这是一台真正的独奏音乐会——无伴奏,一览无余,没有帮衬和修饰,就像马三立的单口相声。  小提琴这件乐器,擅长线条旋律,短在和声织体,因此,无伴奏的小提琴作品不多。功夫不过硬,是不敢在现场拉无伴奏的,更别说是整场独奏音乐会。  穆洛娃琴艺高超,个性强烈,脾气也大。上次在东方艺术中心的
期刊
张昊辰在BIS的唱片发行后,不仅在国内成为话题,外媒的评价也不错。BIS是一家注重品质且眼光独到的公司,在目前这个唱片业衰退、品质又泥沙俱下的时代,它的操作还是能引起乐迷关注的。这张唱片的曲目包括舒曼、李斯特、勃拉姆斯与雅纳切克的作品。同一时期,他独奏会节目单的主轴是舒曼、李斯特与普罗科菲耶夫。近日,我对钢琴家进行了一次访谈,内容基本就围绕着他的这些核心曲目。  ● -张可驹 ○ -张昊辰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