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国伟教授,意大利利贝拉美术学院艺术硕士,英国格拉摩根大学戏剧系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管理硕士课程副主任。他监制与指导过的多类艺术作品(戏剧、展览、艺术节)达七十余项,曾在亚、美、欧多国自创自演多部独角剧。入职香港中文大学后,林教授每年都会策划和管理一个与香港社会文化息息相关的艺术节。2017年,林教授出版了著作《我是艺管人》。
由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管理硕士课程(MA in Cultural Management)主办的2018年“靠边站”(Along the Edge)艺术节,自4月18日起在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JCCAC)举行,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艺术节的主要策划人、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管理硕士课程副主任林国伟教授。
林國伟教授出差刚抵达住处后不久,便接受了我们的视频采访。即便隔着电脑屏幕,我们也能感受到他的亲切和可爱。他向我们讲述了如何做好艺术节背后的文化艺术“中介人”。
● 作为曾经在亚、美、欧各国表演过的艺术家,您是如何看待艺术管理这个行业的?为何会再选择艺术管理这一行业呢?
○ 在新加坡时我创建了自己的剧团,并以艺术总监的身份,从表演艺术走进了艺术管理行业。剧团里会有很多不同的戏,而演独角戏主要是我自己的一个兴趣。也许和很多人一样,在还是一名艺术工作者的时候,我未曾想过艺术管理,当时的新加坡也并没有艺术管理这个思维或是学科。对于艺术管理,我第一是不了解它,第二是不认可它。当时我认为,艺术为何需要被管理呢?作为一名艺术家,如果需要表达,通过艺术去表达就行了。
创团时我很年轻,认为有个剧团便可以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但是在团队运营了两三年后,一些弊端便逐渐开始浮现了,财政和人事方面都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问题。那时,我才发现剧团缺少有效的计划和总结,我们也开始思考整个剧团的方向和未来,最后慢慢领悟到,要创一个团并把它“撑”起来,不能单单只靠“艺术”,“管理”也很重要。后来也是机缘巧合,我报读了艺术管理的硕士课程,从而有了这个转化。
● 现在,谈到“艺术管理”,您最先会想到哪三个词?
○ 一,中介人。二,担当。三,观众拓展。
● 您刚刚提到了“中介人”,而您在讲座中也多次提及了“中介人”一词。您曾提到“艺术管理者最重要的责任是做一位中介人”,也与何庆基教授联合编辑了《中介位置》一书。那,么您是如何定义“中介”这个词的呢?
○ “中介”,其实是以“mediation”这个英语单词作为开始的。把单词翻译成中文,可以解释为中介人、中间人,含有“做介绍”的含义。但是“mediation”同时也有“调解”的意思。我认为艺术管理中的“中介人”,在某些时候是要去做“调解”和“批判”的,这个意义也是更深远的。
同时,中介是一个让更多人接触到艺术、进行“文化行动”的角色。很多时候,大家会在艺术管理上走入一些管理的“陷阱”,对盈利有过大的要求。的确,经济利益很重要,但艺术本身与钱并没有很大关系,它更需要的是达到一定的社会效益。艺术水平的提升也是对人的“文化资本”的创造和“文化水平”的提升。一个人即使在金钱上并不富裕,但是文化资本充足,也一定是受人尊重的。这也是“中介人”要做的工作,不只是让一小部分人受益,而是要让更多人能够走近艺术,反之就与“文化行动”的意义背道而驰了。
● “中介人”具体是成为哪些关系之间的中介呢?
○ 任何艺术的持有者,比如艺术家、观众、赞助商、投资者、政府等等。
我们身为中介人、调解人,就是与上述艺术的持有者有一个沟通的渠道,并在必要的时候进行调解。这不仅仅是一个介绍,而是我们要在对他们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思考什么是最利于艺术家创作的,同时也是最益于文化趋势长远发展的,再来给予他们这些专业的知识。
● “中介人”一词的概念,是更多地适用于香港本地还是能广泛适合于国内外呢?
○ 我觉得在哪里都是一样的。艺术的社会价值、社会功能以及对于人们文化修养的提升,在任何地方都是非常重要的。
● 您觉得我们作为艺术管理系的学生,该如何让自己去成为一个合适的“中介人”?
○ 有四个方向很关键,是我觉得任何艺管人都要有的,但是它们却和是否能获得经济利益没有必然的联系。第一,要了解艺术,尤其是你想要管理、参与的那一块,在知识上,要对这类艺术的发展、历史和走向有一定的认识;第二,要懂得管理,特别是在如何管理一个公司或机构的财务、人事以及营销推广的方面;第三,要参与实践,作为学生,要多抓紧机会去各地进行实践,去对整个圈子和场域有所了解;第四,要思考研究,想一直走在最前端,就不能缺少对新的可能的思考和研究,这样艺术管理才会不断发展,我们才能看见艺术管理的未来。
● 香港中文大学是一所国内外知名的研究型综合大学,其在挑选“文化管理”专业的学生时,会更加注重哪一方面的考量?
○ 主要有我上述的四个方面,当然我们也会按照那四点对学生进行培养。而对艺术有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对艺术有担当和抱负的人来进行艺术管理的学习和工作。所以我们也会通过一个与学生的视频面试来了解这些方面。 ● 您对于艺术教育活动有哪些看法?
○ 艺术教育是一个很深远的东西,也需要很多的思考。我们知道正式的艺术教育是在艺术院校中进行的,如音乐学院是培养音乐家的。而另一种非正式的艺术教育则是在普通学校里进行的。在做这类艺术教育时,最重要的就是有持续性。很多团体把艺术带入学校只是为了回应政策,而不是真正用心地去教育推广。这使得学生自己也能觉得接触到的并不是用心完成的艺术,更严重的则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对艺术产生质疑,使他未来都对艺术失去了兴趣。我们希望艺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陶冶性情,提升文化修养、美学欣赏以及艺术认知等方面,那么我们就需要经常回到学校,了解学生是如何对艺术产生兴趣的,再从浅到深地刺激他们的思维。艺术教育应该是一项长久的重任。
艺术教育的工作很多时候是首先由艺术管理人提出来的,然后他们再聚集各类艺术家一起进行策划和创作。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在做了很多年艺术教育的地方,比如新加坡、香港等,至今也没有一些充分的凭证可以指出,这些表演团体曾经去过的学校、所遍及到的这些人,现在是否都变成了观众,显然这样的艺术教育在做法中便存在了一些问题。作为艺术管理的学习、研究或工作者,需要对这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拥有较强的敏感度。
● 您在香港几乎每年都会带领您的研究生策划和管理一个与香港社会文化息息相关的艺术节,那你们是如何选题的呢?
○ 首先艺术和时代之间有着很重要的关系。传统艺术之所以称作传统,也是随着时间而产生的变迁。我更认为艺术应该回应当下,回应现在所发生的事情,这同时也是对现在的一个记录。这和各国博物馆中的艺术品是一个道理,“记录当下,也就是记录历史”。所以,即使如今我们要呈现一些较为传统的艺术内容,我认为它也必须结合当下的语境,与观众进行联系。这样来说,选题就并不是很难。通常我们会先观察香港当下有什么值得探讨的议题,从而确定下对于艺术节最重要的一点:理念。理念即你要通过这个艺术节传达的核心,也是对当下议题的一个回应。你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艺术,围绕这个理念,传递给参与艺术节的人一些不同的思考。
理念一旦定下来,许多有关场地、剧目、作品等的事项就会变得很清晰了。以2017年的艺术节为例,我们以“思前想后”为核心理念,来探讨一些香港以前的非物质文化,也是一些很多人已经忽略、忘记的共同回忆。在有了这样一个理念后,我们把它引申出来,马上就可以看到,什么节目是对的。比如,因为香港对一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保育工作已经做得很好了,粤剧类的节目我们就不太会去做了。场地方面,不需要太多高大上的地方,反而一些小而密集的地方更易于让观众和艺术有一个直接的接触,同时这样一个理念也会带给参与者一些对被忽略的文化的反思和思考。
● 在这样的艺术节中,它的经营模式是否也与其理念相关?
○ 肯定是的。从一个营销的角度来讲,音乐剧节目的营销产品是音乐剧本身,那艺术节包含了许多不同的艺术活动,它的营销产品又是什么呢?我觉得“理念”就是其主要的产品。因为营销就是要和产品做对接,所以“理念”肯定会影响到整个营销做法。比如说在艺术节中,更多的是想引发观众的深入思考,那么整个宣传和营销就不会做得太正式,而是会采用更多有机的创意,使它变得更为轻松。
● 每年艺术节的目标观众是?
○ 艺术节是和香港息息相关的,而即使是那些正与香港朝夕相处着的香港人,似乎也缺少了一份对于当地文化更为认真与深入的思考,所以我们很大程度上是希望更多的香港人来接触它。艺术节的举办地设在深水,作为香港一个比较老旧的区,居住着很多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当地居民。艺术节想让这里的居民能够离艺术更近,同时也能够让其他来参与艺术节的观众走进这个区。
艺术节每年都会有一个募款活动,以观众个人的形式购买多余的演出票,赠送给那些因为经济受限而没有机会走进剧院,却又对艺术表演充满兴趣的人来剧场观看演出。艺术节的活动除去演出是售票的以外,其他的如展览、讲座、工作坊、电影放映等基本都是免费的。
● 在结合了香港的社会文化后,艺术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怎么样的?
○ 当然对于其他艺术节来说,经济效益是非常重要的,但因为这个艺术节有让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功能在内,所以并不会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考虑到表演艺术家为艺术节投入了许多精力筹备,我们会把演出百分之百的收入交给各个艺术家们。只要艺术家们能够在最后得到相应的报酬,其他都是可以接受的。
再说到社会效益。由于艺术节每年都会在同一个区举办,我们便有了与当地的居民更多、更好的接触机会。我们发现,很多当地的参与者在节目结束后,还会继续热情地讨论演出的内容,也不断有本地居民再次参与这个艺术节。至少我觉得对于这个社区和这里的人来说,他们因为我们而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艺术,这是令我们非常自豪的。
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林国伟教授谈及最多的一词便是“思考”。行成于思,从艺术家到艺术管理者再到研究者,林国伟教授也通过对自己经历的讲述,让我们学习和体会到他是如何理解艺术管理,又是如何作为一名艺管人、中介人去不断思考与付诸实践的。
由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管理硕士课程(MA in Cultural Management)主办的2018年“靠边站”(Along the Edge)艺术节,自4月18日起在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JCCAC)举行,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艺术节的主要策划人、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管理硕士课程副主任林国伟教授。
林國伟教授出差刚抵达住处后不久,便接受了我们的视频采访。即便隔着电脑屏幕,我们也能感受到他的亲切和可爱。他向我们讲述了如何做好艺术节背后的文化艺术“中介人”。
● -杨一舞 ○ -林国伟
● 作为曾经在亚、美、欧各国表演过的艺术家,您是如何看待艺术管理这个行业的?为何会再选择艺术管理这一行业呢?
○ 在新加坡时我创建了自己的剧团,并以艺术总监的身份,从表演艺术走进了艺术管理行业。剧团里会有很多不同的戏,而演独角戏主要是我自己的一个兴趣。也许和很多人一样,在还是一名艺术工作者的时候,我未曾想过艺术管理,当时的新加坡也并没有艺术管理这个思维或是学科。对于艺术管理,我第一是不了解它,第二是不认可它。当时我认为,艺术为何需要被管理呢?作为一名艺术家,如果需要表达,通过艺术去表达就行了。
创团时我很年轻,认为有个剧团便可以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但是在团队运营了两三年后,一些弊端便逐渐开始浮现了,财政和人事方面都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问题。那时,我才发现剧团缺少有效的计划和总结,我们也开始思考整个剧团的方向和未来,最后慢慢领悟到,要创一个团并把它“撑”起来,不能单单只靠“艺术”,“管理”也很重要。后来也是机缘巧合,我报读了艺术管理的硕士课程,从而有了这个转化。
● 现在,谈到“艺术管理”,您最先会想到哪三个词?
○ 一,中介人。二,担当。三,观众拓展。
● 您刚刚提到了“中介人”,而您在讲座中也多次提及了“中介人”一词。您曾提到“艺术管理者最重要的责任是做一位中介人”,也与何庆基教授联合编辑了《中介位置》一书。那,么您是如何定义“中介”这个词的呢?
○ “中介”,其实是以“mediation”这个英语单词作为开始的。把单词翻译成中文,可以解释为中介人、中间人,含有“做介绍”的含义。但是“mediation”同时也有“调解”的意思。我认为艺术管理中的“中介人”,在某些时候是要去做“调解”和“批判”的,这个意义也是更深远的。
同时,中介是一个让更多人接触到艺术、进行“文化行动”的角色。很多时候,大家会在艺术管理上走入一些管理的“陷阱”,对盈利有过大的要求。的确,经济利益很重要,但艺术本身与钱并没有很大关系,它更需要的是达到一定的社会效益。艺术水平的提升也是对人的“文化资本”的创造和“文化水平”的提升。一个人即使在金钱上并不富裕,但是文化资本充足,也一定是受人尊重的。这也是“中介人”要做的工作,不只是让一小部分人受益,而是要让更多人能够走近艺术,反之就与“文化行动”的意义背道而驰了。
● “中介人”具体是成为哪些关系之间的中介呢?
○ 任何艺术的持有者,比如艺术家、观众、赞助商、投资者、政府等等。
我们身为中介人、调解人,就是与上述艺术的持有者有一个沟通的渠道,并在必要的时候进行调解。这不仅仅是一个介绍,而是我们要在对他们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思考什么是最利于艺术家创作的,同时也是最益于文化趋势长远发展的,再来给予他们这些专业的知识。
● “中介人”一词的概念,是更多地适用于香港本地还是能广泛适合于国内外呢?
○ 我觉得在哪里都是一样的。艺术的社会价值、社会功能以及对于人们文化修养的提升,在任何地方都是非常重要的。
● 您觉得我们作为艺术管理系的学生,该如何让自己去成为一个合适的“中介人”?
○ 有四个方向很关键,是我觉得任何艺管人都要有的,但是它们却和是否能获得经济利益没有必然的联系。第一,要了解艺术,尤其是你想要管理、参与的那一块,在知识上,要对这类艺术的发展、历史和走向有一定的认识;第二,要懂得管理,特别是在如何管理一个公司或机构的财务、人事以及营销推广的方面;第三,要参与实践,作为学生,要多抓紧机会去各地进行实践,去对整个圈子和场域有所了解;第四,要思考研究,想一直走在最前端,就不能缺少对新的可能的思考和研究,这样艺术管理才会不断发展,我们才能看见艺术管理的未来。
● 香港中文大学是一所国内外知名的研究型综合大学,其在挑选“文化管理”专业的学生时,会更加注重哪一方面的考量?
○ 主要有我上述的四个方面,当然我们也会按照那四点对学生进行培养。而对艺术有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对艺术有担当和抱负的人来进行艺术管理的学习和工作。所以我们也会通过一个与学生的视频面试来了解这些方面。 ● 您对于艺术教育活动有哪些看法?
○ 艺术教育是一个很深远的东西,也需要很多的思考。我们知道正式的艺术教育是在艺术院校中进行的,如音乐学院是培养音乐家的。而另一种非正式的艺术教育则是在普通学校里进行的。在做这类艺术教育时,最重要的就是有持续性。很多团体把艺术带入学校只是为了回应政策,而不是真正用心地去教育推广。这使得学生自己也能觉得接触到的并不是用心完成的艺术,更严重的则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对艺术产生质疑,使他未来都对艺术失去了兴趣。我们希望艺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陶冶性情,提升文化修养、美学欣赏以及艺术认知等方面,那么我们就需要经常回到学校,了解学生是如何对艺术产生兴趣的,再从浅到深地刺激他们的思维。艺术教育应该是一项长久的重任。
艺术教育的工作很多时候是首先由艺术管理人提出来的,然后他们再聚集各类艺术家一起进行策划和创作。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在做了很多年艺术教育的地方,比如新加坡、香港等,至今也没有一些充分的凭证可以指出,这些表演团体曾经去过的学校、所遍及到的这些人,现在是否都变成了观众,显然这样的艺术教育在做法中便存在了一些问题。作为艺术管理的学习、研究或工作者,需要对这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拥有较强的敏感度。
● 您在香港几乎每年都会带领您的研究生策划和管理一个与香港社会文化息息相关的艺术节,那你们是如何选题的呢?
○ 首先艺术和时代之间有着很重要的关系。传统艺术之所以称作传统,也是随着时间而产生的变迁。我更认为艺术应该回应当下,回应现在所发生的事情,这同时也是对现在的一个记录。这和各国博物馆中的艺术品是一个道理,“记录当下,也就是记录历史”。所以,即使如今我们要呈现一些较为传统的艺术内容,我认为它也必须结合当下的语境,与观众进行联系。这样来说,选题就并不是很难。通常我们会先观察香港当下有什么值得探讨的议题,从而确定下对于艺术节最重要的一点:理念。理念即你要通过这个艺术节传达的核心,也是对当下议题的一个回应。你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艺术,围绕这个理念,传递给参与艺术节的人一些不同的思考。
理念一旦定下来,许多有关场地、剧目、作品等的事项就会变得很清晰了。以2017年的艺术节为例,我们以“思前想后”为核心理念,来探讨一些香港以前的非物质文化,也是一些很多人已经忽略、忘记的共同回忆。在有了这样一个理念后,我们把它引申出来,马上就可以看到,什么节目是对的。比如,因为香港对一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保育工作已经做得很好了,粤剧类的节目我们就不太会去做了。场地方面,不需要太多高大上的地方,反而一些小而密集的地方更易于让观众和艺术有一个直接的接触,同时这样一个理念也会带给参与者一些对被忽略的文化的反思和思考。
● 在这样的艺术节中,它的经营模式是否也与其理念相关?
○ 肯定是的。从一个营销的角度来讲,音乐剧节目的营销产品是音乐剧本身,那艺术节包含了许多不同的艺术活动,它的营销产品又是什么呢?我觉得“理念”就是其主要的产品。因为营销就是要和产品做对接,所以“理念”肯定会影响到整个营销做法。比如说在艺术节中,更多的是想引发观众的深入思考,那么整个宣传和营销就不会做得太正式,而是会采用更多有机的创意,使它变得更为轻松。
● 每年艺术节的目标观众是?
○ 艺术节是和香港息息相关的,而即使是那些正与香港朝夕相处着的香港人,似乎也缺少了一份对于当地文化更为认真与深入的思考,所以我们很大程度上是希望更多的香港人来接触它。艺术节的举办地设在深水,作为香港一个比较老旧的区,居住着很多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当地居民。艺术节想让这里的居民能够离艺术更近,同时也能够让其他来参与艺术节的观众走进这个区。
艺术节每年都会有一个募款活动,以观众个人的形式购买多余的演出票,赠送给那些因为经济受限而没有机会走进剧院,却又对艺术表演充满兴趣的人来剧场观看演出。艺术节的活动除去演出是售票的以外,其他的如展览、讲座、工作坊、电影放映等基本都是免费的。
● 在结合了香港的社会文化后,艺术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怎么样的?
○ 当然对于其他艺术节来说,经济效益是非常重要的,但因为这个艺术节有让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功能在内,所以并不会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考虑到表演艺术家为艺术节投入了许多精力筹备,我们会把演出百分之百的收入交给各个艺术家们。只要艺术家们能够在最后得到相应的报酬,其他都是可以接受的。
再说到社会效益。由于艺术节每年都会在同一个区举办,我们便有了与当地的居民更多、更好的接触机会。我们发现,很多当地的参与者在节目结束后,还会继续热情地讨论演出的内容,也不断有本地居民再次参与这个艺术节。至少我觉得对于这个社区和这里的人来说,他们因为我们而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艺术,这是令我们非常自豪的。
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林国伟教授谈及最多的一词便是“思考”。行成于思,从艺术家到艺术管理者再到研究者,林国伟教授也通过对自己经历的讲述,让我们学习和体会到他是如何理解艺术管理,又是如何作为一名艺管人、中介人去不断思考与付诸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