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退休以后,每年中秋夜一过,爸爸就早早起来忙着回乡下,十几年如此。其实,乡下那间房屋已经闲置了10年,爸爸为啥乐此不疲呢?这得从村里的习俗说起。
我的老家在开平市赤坎镇大梧村,村里有个习俗:就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十六两晚,村里都举行舞火龙活动。八月十五舞龙喝龙粥,八月十六舞龙吃龙饭——当然,男丁才有这特权,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八月十六日这天,村里所有的男丁,从牙牙学语的婴儿,到耄耋老者,都可以美美地饱食一顿丰盛的晚餐。就坐在村上的晒谷场,随意地组合成一桌,自有人端来佳肴,端来美酒。菜鲜酒香,飘满一村。
爸爸回乡,当然不是为了饱眼福和饱口福。他退休前是个二级厨师,回去是发挥他的余热——掌厨。今年也不例外。八月十六一早,爸爸就早早搭车回乡。不同的是,不久爸爸就打电话回家,说今年非得一家大小都回去看舞龙不可!理由是:今年的火龙非一般的漂亮!
这一家大小,自然也包括我这个出嫁女在内。所以弟弟接了电话,又立刻通知我。
放下电话,童年的回忆被一双无形的手神奇地翻开:大肚佛阿公、精致猪仔笼、漂亮的火龙……火龙是用粗牛绳、竹篾、水草、稻草等扎制而成,上面覆盖一层芭蕉叶,芭蕉叶上点上香……随着记忆这本书的翻翻合合,一股股浓浓的乡情充满我的全身,我恨不得马上飞回老家去!因为,我没有看舞龙整整二十多年了!
远远地听到锣鼓声,我心里又激动又兴奋,还有一份隐约的担心。因为先生对看舞龙根本没兴趣,是我眉飞色舞地向他作了描述,他才肯跟我回老家的。可是,我描述的情形毕竟是少年时的记忆啊!我从一个14岁的女孩,变成了一个14岁女孩的母亲了。人已非,物还能是吗?万一火龙舞得并不如我说的生动好看,先生会感到失望吗?因为我曾经听爸爸说过,有好些年,火龙舞得并不火。
喧哗的锣鼓声越来越近,带着复杂的心情,我们离村子也越来越近。先生问我,你家究竟在哪里啊?我说你又不是第一次来,你认认嘛。他说他认不出来。我一看,也懵了,说我也不知道,反正方向没错,我们慢慢找吧!
我心里着实恼火,家里两层半的小洋楼,虽然10年前在村里不算起眼,但因地理位置的关系,还能在村中一眼看到,现在怎么说不见就不见了呢?我望着眼前两幢陌生的高楼,凭着记忆,硬着头皮从它们旁边走过。终于看到我家的小洋楼了!在前面两幢高楼的衬托下,我家才建了10年的小洋楼,显得又旧又矮,简直是白雪公主面前的灰姑娘。
“大姨!”“大姑!”两声雀跃的童音打断我的思绪,原来弟妹带着各自的孩子早已回来了。接着我的妈妈和二大姨也回来了。屋子里充满着欢声笑语。
不等三声炮响,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到塘基去,心里有一份久候的期待。
儿时的玩伴回来了,出嫁的老姑婆携儿带孙来了,出门的大男孩大女孩带着自己未来的一半回来了,连出国几十年的老阿公也拄着拐杖来了……大家彼此问候着,操着同一口音,在这个月圆之夜相聚了。我和妹妹则踏着碎步到村中寻找记忆。我发现,除了又增添许多新的高楼之外,最大变化就是整个村子的路都变成了干净平坦的水泥路了。而且,我家门前那口古老的水井变小了——以前是一口连大人们也不敢轻易跨过去的大方井,现在变成只能容下一只大桶的小圆井。
三声炮响过,我和妹妹便迅速找到最好的位置去看舞火龙。电视台记者来了,地方报纸的摄影记者也来了。只见美丽的火龙霓虹披身、彩灯闪烁,好一副活龙活现的样子啊!龙舞得分外起劲。我们一家老少也看得相当满意。
我奇怪地问爸爸,以前舞龙士气很高,今天也是。为什么中间有那么多年却不如人意呢?爸爸笑着说,上世纪80年代,人人摩拳擦掌想赚钱,舞龙可以沾龙气,兴头当然高。到了90年代,人人忙着赚钱,没时间也没心思。现在21世纪,村民既赚了钱,又想找点精神寄托了,心思自然又回到舞龙上。
我想确实如此,近10来年,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广东地区,大家富裕了,自然就注重生活质量,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美丽的火龙在我跟前上下飞舞,父老乡亲们一片喜气洋洋,我衷心祝愿家乡的火龙长舞不息,红红火火,家乡的人民富裕吉祥!
我的老家在开平市赤坎镇大梧村,村里有个习俗:就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十六两晚,村里都举行舞火龙活动。八月十五舞龙喝龙粥,八月十六舞龙吃龙饭——当然,男丁才有这特权,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八月十六日这天,村里所有的男丁,从牙牙学语的婴儿,到耄耋老者,都可以美美地饱食一顿丰盛的晚餐。就坐在村上的晒谷场,随意地组合成一桌,自有人端来佳肴,端来美酒。菜鲜酒香,飘满一村。
爸爸回乡,当然不是为了饱眼福和饱口福。他退休前是个二级厨师,回去是发挥他的余热——掌厨。今年也不例外。八月十六一早,爸爸就早早搭车回乡。不同的是,不久爸爸就打电话回家,说今年非得一家大小都回去看舞龙不可!理由是:今年的火龙非一般的漂亮!
这一家大小,自然也包括我这个出嫁女在内。所以弟弟接了电话,又立刻通知我。
放下电话,童年的回忆被一双无形的手神奇地翻开:大肚佛阿公、精致猪仔笼、漂亮的火龙……火龙是用粗牛绳、竹篾、水草、稻草等扎制而成,上面覆盖一层芭蕉叶,芭蕉叶上点上香……随着记忆这本书的翻翻合合,一股股浓浓的乡情充满我的全身,我恨不得马上飞回老家去!因为,我没有看舞龙整整二十多年了!
远远地听到锣鼓声,我心里又激动又兴奋,还有一份隐约的担心。因为先生对看舞龙根本没兴趣,是我眉飞色舞地向他作了描述,他才肯跟我回老家的。可是,我描述的情形毕竟是少年时的记忆啊!我从一个14岁的女孩,变成了一个14岁女孩的母亲了。人已非,物还能是吗?万一火龙舞得并不如我说的生动好看,先生会感到失望吗?因为我曾经听爸爸说过,有好些年,火龙舞得并不火。
喧哗的锣鼓声越来越近,带着复杂的心情,我们离村子也越来越近。先生问我,你家究竟在哪里啊?我说你又不是第一次来,你认认嘛。他说他认不出来。我一看,也懵了,说我也不知道,反正方向没错,我们慢慢找吧!
我心里着实恼火,家里两层半的小洋楼,虽然10年前在村里不算起眼,但因地理位置的关系,还能在村中一眼看到,现在怎么说不见就不见了呢?我望着眼前两幢陌生的高楼,凭着记忆,硬着头皮从它们旁边走过。终于看到我家的小洋楼了!在前面两幢高楼的衬托下,我家才建了10年的小洋楼,显得又旧又矮,简直是白雪公主面前的灰姑娘。
“大姨!”“大姑!”两声雀跃的童音打断我的思绪,原来弟妹带着各自的孩子早已回来了。接着我的妈妈和二大姨也回来了。屋子里充满着欢声笑语。
不等三声炮响,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到塘基去,心里有一份久候的期待。
儿时的玩伴回来了,出嫁的老姑婆携儿带孙来了,出门的大男孩大女孩带着自己未来的一半回来了,连出国几十年的老阿公也拄着拐杖来了……大家彼此问候着,操着同一口音,在这个月圆之夜相聚了。我和妹妹则踏着碎步到村中寻找记忆。我发现,除了又增添许多新的高楼之外,最大变化就是整个村子的路都变成了干净平坦的水泥路了。而且,我家门前那口古老的水井变小了——以前是一口连大人们也不敢轻易跨过去的大方井,现在变成只能容下一只大桶的小圆井。
三声炮响过,我和妹妹便迅速找到最好的位置去看舞火龙。电视台记者来了,地方报纸的摄影记者也来了。只见美丽的火龙霓虹披身、彩灯闪烁,好一副活龙活现的样子啊!龙舞得分外起劲。我们一家老少也看得相当满意。
我奇怪地问爸爸,以前舞龙士气很高,今天也是。为什么中间有那么多年却不如人意呢?爸爸笑着说,上世纪80年代,人人摩拳擦掌想赚钱,舞龙可以沾龙气,兴头当然高。到了90年代,人人忙着赚钱,没时间也没心思。现在21世纪,村民既赚了钱,又想找点精神寄托了,心思自然又回到舞龙上。
我想确实如此,近10来年,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广东地区,大家富裕了,自然就注重生活质量,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美丽的火龙在我跟前上下飞舞,父老乡亲们一片喜气洋洋,我衷心祝愿家乡的火龙长舞不息,红红火火,家乡的人民富裕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