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建设各个方面的不断完善,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和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要求的逐步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积极进行一些改革和变革,化学实验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对高中化学课程有效。微化学实验是在传统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具有简单、环保、生态、污染物排放低、成本低等优点,同时微化学实验作为教学改革的催化剂。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教学效率,已成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符合化学教学改革的高标准。微化学实验被教师和学生所接受,并在课堂上得到应用。
关键词:微型化学实验;高中化学教学;融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化学是高中最后一门重要的课程。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实验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教学方法。化学科学与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并在未来得到发展。高中化学教学效果日益明显,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学教师开始接受和应用微化学实验。微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多样化,学习效果越来越突出,使学生能更直观、清晰地观察化学变化的过程,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原因,使学生能够亲自进行实验,体验乐趣,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用相关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基本化学技能。
一、高中化学实验的开展现状
随着教育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化学实验教学,无论是感官实验还是理论实验,都提高了学生的科学兴趣,但教学条件有限,课时紧张,教师对实验的重視不够。这导致化学实验的开放程度较低,学生小组实验成为一种示范性实验,一些演示实验的教师没有演示,而是复制了实验,甚至直接谈论学生不理解的真实原理和现象,记忆效果很差。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能够拓宽视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验无法进行,将微观实验引入课堂教学可以明显改善这些问题。
二、 微型经验原理
为完整展现微型实验的效率,教师在进行微型实验时一定要遵守科学性、生态性和主体性原则。科学是微实验最基本内容,就是实验过程与结果一定要和化学理论一致并且科学化,才可以较好的培育学生的科学意识。在确保实验照常实行时,还应该思考微观实验的全部因素以此加大对所有化合物污染的管控。完整意识到它们的个体差异,重视这些个体,加强学生实验自主性以及积极性,持续激起学生的研究热情。
三、微型实验融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措施
(一)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化学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是以演示的形式向学生讲解化学实验的原理和过程。学生亲自参加实验的机会较少,不能真正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微型化学实验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提高学生进行实验的可能性。通过对过去被动学习到现在主动学习的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化学世界和进行化学实验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真正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充分发挥了微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二)拓宽学生视野
化学专业的学生不应局限于课本,也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高中化学教材增加了小家庭实验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支持下自主学习,所要求的小家庭实验具有实验工具和材料容易获取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在家里用生活用品进行实验。使学生能够巩固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独立的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环保意识
微型化学实验仪器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传统化学实验的高成本大大降低。学生在掌握了教师讲授的相关专业知识后,就可以进行化学实验,充分利用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和运用化学实验,以创造更好的环保和更有效的实验工具,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微型实验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展望
保证微型实验的正确应用,使用中不吝啬,用时不滥用,避免微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普及,教师应继续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目前仍有大量学生因兴趣和心理压力的影响不愿进行实验,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保证微型实验学习模式的有效发展。最后,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保证微实验的有效结束,在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完成化学知识的学习,又要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为高中化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奠定基础。
结束语:
微化学实验具有操作简单、新颖独特、环保、安全性高等优点,中学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科学合理的微化学实验和课堂资源。微化学实验教学的新方法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以此来保证课堂秩序和教学质量,但是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学化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教学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董立芹. 新课改下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7(6):42-42.
[2] 陆梅. 微型实验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融入[J]. 百科知识, 2020, No.771(03):62-63.
[3] 丁成文. 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13):37-37.
[4] 梁炳传. 微型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分析[J]. 教育观察(下旬), 2019, 008(009):42.
关键词:微型化学实验;高中化学教学;融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化学是高中最后一门重要的课程。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实验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教学方法。化学科学与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并在未来得到发展。高中化学教学效果日益明显,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学教师开始接受和应用微化学实验。微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多样化,学习效果越来越突出,使学生能更直观、清晰地观察化学变化的过程,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原因,使学生能够亲自进行实验,体验乐趣,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用相关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基本化学技能。
一、高中化学实验的开展现状
随着教育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化学实验教学,无论是感官实验还是理论实验,都提高了学生的科学兴趣,但教学条件有限,课时紧张,教师对实验的重視不够。这导致化学实验的开放程度较低,学生小组实验成为一种示范性实验,一些演示实验的教师没有演示,而是复制了实验,甚至直接谈论学生不理解的真实原理和现象,记忆效果很差。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能够拓宽视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验无法进行,将微观实验引入课堂教学可以明显改善这些问题。
二、 微型经验原理
为完整展现微型实验的效率,教师在进行微型实验时一定要遵守科学性、生态性和主体性原则。科学是微实验最基本内容,就是实验过程与结果一定要和化学理论一致并且科学化,才可以较好的培育学生的科学意识。在确保实验照常实行时,还应该思考微观实验的全部因素以此加大对所有化合物污染的管控。完整意识到它们的个体差异,重视这些个体,加强学生实验自主性以及积极性,持续激起学生的研究热情。
三、微型实验融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措施
(一)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化学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是以演示的形式向学生讲解化学实验的原理和过程。学生亲自参加实验的机会较少,不能真正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微型化学实验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提高学生进行实验的可能性。通过对过去被动学习到现在主动学习的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化学世界和进行化学实验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真正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充分发挥了微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二)拓宽学生视野
化学专业的学生不应局限于课本,也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高中化学教材增加了小家庭实验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支持下自主学习,所要求的小家庭实验具有实验工具和材料容易获取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在家里用生活用品进行实验。使学生能够巩固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独立的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环保意识
微型化学实验仪器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传统化学实验的高成本大大降低。学生在掌握了教师讲授的相关专业知识后,就可以进行化学实验,充分利用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和运用化学实验,以创造更好的环保和更有效的实验工具,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微型实验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展望
保证微型实验的正确应用,使用中不吝啬,用时不滥用,避免微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普及,教师应继续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目前仍有大量学生因兴趣和心理压力的影响不愿进行实验,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保证微型实验学习模式的有效发展。最后,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保证微实验的有效结束,在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完成化学知识的学习,又要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为高中化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奠定基础。
结束语:
微化学实验具有操作简单、新颖独特、环保、安全性高等优点,中学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科学合理的微化学实验和课堂资源。微化学实验教学的新方法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以此来保证课堂秩序和教学质量,但是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学化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教学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董立芹. 新课改下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7(6):42-42.
[2] 陆梅. 微型实验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融入[J]. 百科知识, 2020, No.771(03):62-63.
[3] 丁成文. 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13):37-37.
[4] 梁炳传. 微型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分析[J]. 教育观察(下旬), 2019, 008(0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