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质及其生存意义

来源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45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是一种有生命的个体存在,应从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维度分析人的生命本质及其生态学意义;人也是一种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应从人的能动活动这一“类生活”“类能力”的整体视域把握“现实的人”的“类本质”及其生命共同体意义;人还是一种实践存在物,应从人特殊的实践存在维度彰显人的社会本质及其生存论意义。唯有在马克思实践人本学基础上实现三重维度的叠加与整合,才能表征与彰显人实现自由生存和全面发展的实践本质与生存意义,形成一种具有全面性、丰富性的人学语义的马克思主义实践生存论,在人的本质观上完成一次重大的理论跃迁。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729(2020)02-0014-08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实践生存论;人的本质;生存命义
  近年来,人的实践本质的把握方式及其生存意义问题,在当代中国哲学界已然成为一种显学,它犹如一个巨大的思想引力场,吸引着哲学界诸多学者对之进行反思和追问,成为聚焦众人目光的学术热点。基于“实践是人特殊的存在方式”和“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诸多学者对马克思的人本思想进行了实践性解读,开辟了一个极其广阔的马克思主义“实践人本学”研究的新视域和新理路[1]。
  譬如,有的学者采取中、西、马三家哲学比较的方法,剖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人学对人的本质问题的不同理路,旨在从政治角度并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弄清楚人的本质及其存在意义问题的世界观上的差异和方法论上的对立,注重对人的本质及其生存问题所映现的阶级意蕴与政治原则的区分,却忽视了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形成过程的认真梳理,致使马克思人学的实践本质及其生命意义处在被遮蔽状态[2]。在马克思人学的比较研究中,不少同仁非常重视对马克思恩格斯人学与同时代的青年黑格尔派、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者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人的本质及其存在意义问题上的异同辨析,旨在弄清楚马克思人学产生的理论境遇、社会现状与文化底蕴,但没有指出马克思人学的实践性意蕴和人的实践存在的对象性特征,更没有揭示出马克思实践本体论及其生存论意境何以能够实现哲学思想上的一次划时代变革。
  又譬如,有的学者基于马克思实践人本学与费尔巴哈直观人本学的比较研究,虽重点分析了马克思不同于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及其存在方式的界定,认为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一种以唯物主义思想为基础的新人道主义,分析了它的社会特征并对之进行了全面解读,但对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人学思想的理解并不深刻,仍没有深入分析马克思实践人学的本质特征及其社会存在论意义[3]。还有的学者以历史性的解读方式致力于对马克思人的本质观发展过程的研究,认真探察并把握到了马克思人的本质观形成、发展的整个思想历程和动态历史真相。但是,由于忽视了站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对现代西方哲学人的本质观的内在缺陷进行分析批判,极易导致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的退行性理解,不仅不能凸显马克思科学实践观在人学尤其是在人的本质问题研究中的指导地位,还会造成二者在存在论意义上的思想混淆,而马克思基于实践唯物主义所开启的对“现实的人”的生存本质及其实践意蕴,以及对人的存在本体及其生存意义等问题并没有获得深刻解读[4-5]。
  笔者曾经主张,必须以实践把握方式实现多重视域的内在融通,从人的实践存在与自由发展的维度,彰显马克思哲学所开辟的实践人学理路及其存在论意义。只有把人的存在际遇、人的存在意义、人的生存悖论、人的生存矛盾,以及“人是什么”“我是谁”等存在论难题,置于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视域中进行探讨,在学理上才能凸显实践人学的生存论意蕴,并对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本质观进行辩证考察与批判分析,以划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人学本质论上的原则界限。进而还要在同属于唯物主义人学思想的内部,又刻意把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作比较分析,指出马克思之前的旧唯物主义哲学大都忽视了对人文精神之社会存在论意义的分析,没有指出人文世界与自然世界的区别,不懂得人的本质的内在结构及其实践内涵。笔者建议,应站在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立场上,指出马克思的新人道主义与未来的共产主义的内在契合;应辩证地考察人与社会的实践关联,因为人的生活理想与现实境遇的矛盾是一个社会问题,不可能在理性世界中得到解决,唯有在实践中才能达到和解。这样,马克思实践人本观的学理研究就会获得一次深层次的跃迁,并可对之进行前瞻分析,真正探寻出马克思人学的实践特质及其本真内涵;通过对“马克思实践人学理论何以能够实现中国化”的解答,探索出“现实的人”的自由生存意义。鉴于此,本文拟通过分析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人学对人的生物本质、类本质与实践本质的多重阐释,以便能够从历史视域出发不断开掘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及其生存意义的完整理解和历史思考。
  一、人的生物本质及其生态学意义
  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时候,并没有完全否定他对人的生物生存及其真实意义分析的基础性意义。马克思认为,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不仅人的身体属于自然界并存身于自然之中,而且人的精神生活也同自然界具有内在牵连,“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6]167。自然属性与生物本能是人的物质基础,在这一点上人与动物具有同一性和同源性,费尔巴哈关于人的自然本质及其生存意义的论述,的确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应当只看到马克思与费尔巴哈之间的区别就忽视了他们之间的联系,更不应当只看到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就忽视了对费尔巴哈思想的继承。当然,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人之何以为人——的探究,不能仅仅从生物生存的某一特定方面或角度展开,而必须研究人的全部社会生活和人的本质的总体视域,以便揭示出实在的和完整的人的生存实体及其真正意义,并不断接近人的存在本体和人之为人的全面真理。在马克思看来,“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7]146,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第一個需要确认的事实,但只有基于“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考察和把握住了人的生存方式及其完整的本质,才能把握到具体的人的存在真谛及其生命表现。“人不是纯粹的动物性”存在,其自然本能也是属人的自然本能,人身上残存的动物性也“是属人的动物性”[8]76-77,是作为活动主体所显现的生命特质。正如列宁所说的,“具体的主体=人的生命”[9]。生命是人成为主体的前提,而实践确证了人的主体地位与能力。不能撇开人的实践活动来谈论人的生物机能与自然属性,否则,就会像费尔巴哈那样,抽象地看待人的生物性并将之视作人的“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6]94,就会无视人与动物的差别,把属人的自然性等同于动物的纯粹自然性。   费尔巴哈从人的生物存在及其自然属性上分析人类面临的生存困惑与生存矛盾,对于我们今天从现代生态学意义上凸显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在我们看来,从生物生存视角分析人的生态学意义与生命本质,这种研究方法与努力的方向本身非但无可厚非,反而极其重要。毕竟,具体的生物人和完整的社会人是辩证统一的,在整体中把握具体又通过具体显现整体,在对人的生存与实践本质的理解上,理应如此。马克思认为,人的具体本质是由有别于动物的各种属性的总和所构成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所有人所共有的东西,只能理解为人的“类本质”——“把许多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7]135。人有生物本质、社会本质也有类本质和精神特质,我们不能仅仅从人的某一方面的属性来规定人的本质,只有把它们内在地统一起来,才能完整地认识和把握人的本质。费尔巴哈虽然试图从整体上把握人的本质,但他从整体上所把握到的人及其本质,仍然只停留在自然属性或生物属性上,他甚至把人的自然属性或生物本能,误认作人的全部本质及其生存意义。因而他强调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把握人的本质及其生存意义,把人理解为自然人、生物人,把人看作是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体,认为人的自然力完全存在于人自身。
  马克思在一定意义上赞同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生物学分析,认为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思想,使我们认识到了人的生物本质首先是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来显现的。人是具有自然生命的存在体,其生物本质要由人所存在的各种自然条件来规定。的确,人的生物本质形成、发展、实现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只能来自自然的深处”[10],自然界及其发展过程告诉人们应该如何为人、如何行事,人是自然的人,自然也是属人的自然,二者内在地统一于生态学的语境中。但更深入的问题在于,费尔巴哈告诉人们不能把人直接等同于自然的人,认为直接从自然界产生的人,“还只是纯粹自然的本质,而不是人”[11]。因为,一方面,纯粹自然的生物人与社会的现实的人之间还存在着很多质的不同,必须经过一系列无穷无尽的变异和互换,自然的人才能成为社会的人,若仅仅停留在对自然本性的把握上,是不能够看到人的真正的完整的本质的;另一方面,还因为人对自然的依赖,是通过人对人的依赖而完成的,任何人都是社会中的人,都要按照人的方式,过特定的社会生活。所以,人天生是一种群居式的社会动物,都是在相互需要、相互依赖、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成长自己并实现自己的。孤立的离群索居的生物个体,只是占有了人的自然属性,并没有拥有人的完全的本质。只有把单个的人摆放在特定的社会生活中,才能显现人不同于自然的社会本性,只有社会的人才是真正意义的人,撇开人的社会属性及其实践存在方式,仅仅从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上把握人的本质,只能看到毫无内容的、虚构出来的人。此外,费尔巴哈也看到了人还是一种有意识的、理性的存在物,这是人之为人的最根本的类生活,“人的本质”这个概念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而是蕴含了人的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在内的整体性概念,并以此与自然界区别开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理性能力进行分析判断、合理行事时,才能显现人作为人的绝对本质。可见,在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中,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也是相互依存并内在统一的,人的理性思维不能离开人的生命之躯,但精神生活却高于日常生活、精神属性却高于自然属性。
  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生成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从人与自然的生态学关系的意义上探索人的本质无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为深入把握人的更高层级上的本质,提供了一条现实的可行路径。但费尔巴哈只是以感性的、直观的方式分析了人与自然的生态学关系,看到了自然的人的生物本能及其存在论上的同一性,却没有看到真正的社会人的实践性、对象性,没有看到环境的改变与人的自我改变的内在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7]134。人的确是一种有生命的感性存在物,但人的本质恰恰体现在人对自然的改造以及其感性的实践活动上,撇开这种感性活动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决定性意义,而把人仅仅归结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从生存的外部自然条件中探讨人的本质,这是费尔巴哈人本学所犯的致命错误。费尔巴哈从人与自然的生态学关系上凸显了一个纯粹的自然人,却没有把这种生物关系发展深化为一种实践关系;试图从现实的人出发来研究人的社会属性,但又把社会关系狭隘地仅仅理解成人与人之间的两性关系——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性关系,而忽视了人置身于其中的、更具有决定意义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等社会关系。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费尔巴哈不满意只是从抽象的意义上谈论人,而试图从现实的社会意义上探讨人的生命本质,但他只看到了人是感性对象,却没有把人的活动首先看作是感性活动,不能从人现有的社会关系上来理解人的实践本质及其生存意义;他对人的原始本质的把握仍然停留于抽象的人,认为人与自然并不直接等同,二者之间存在一系列中介,这种中介不是社会性的实践活动而是生态学意义上的共同体意识。说到底,费尔巴哈“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这一点且不说,他还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个的、肉体的人’,也就是说,除了爱与友情,而且是理想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關系’”[12],不理解人的实践对人的生命及其解放的真正意义,不了解实践才是人所特有的社会存在方式并构成了人的本质的全部内容。
  二、人的类本质及其生命共同体意义
  当代哲学研究所烘托的一种“类哲学”“人类学”方向,努力把人的生存本质与精神活动、感性存在与精神存在统一起来,试图从人的类生活及其整体视域上把握现实的人的生命共同体意义。当代哲学在这种“类哲学”“人类学”意义上所开展的人学变革,构成了在全部现代人学研究中最强有力的哲学分支之一。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及其共同体意义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人首先是自然人、靠自然界生活,但人又是具有生命本质的自然人。这种生命本质体现于人的类生活——人的劳动——中,劳动是人“自己的生命活动”,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人这个物种的整体特性即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7]56。人作为生命存在物,必须有维系其生命存在的各种自然条件,必然存在着作为生物个体具有的生物欲望和内在冲动,这种冲动是人成为自我运动、自我生成的生物人的原始冲动,表明人是一种自在性和自为性的生命统一体。属人的一切其他本质,都是在人的感性活动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人的生命活动本身具有强大的自在性与自为性的统一能力,人在生命活动及其生存意志驱使下所展开的活动,是一种实现自我的生命力量。如果人仅仅受生命活动的驱使而展开自己的生存活动,那人与动物就没有太大的本质区别,这时候的人仅仅是自然人和生物人,作为自然人的人是一种动物,在生命本质上,人与动物完全等同。
  其二,人最可贵的一点在于能超越自己的自然本质,并使人的自然本质与自然的人道主义本质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达到高度统一。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的内在一致,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与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的辩证统一,都是在人改造世界的生命活动中实现的,人与自然的对立与人与社会的矛盾也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达到真正和解的[6]120。
  其三,人同自然完成了的本质统一,既是自然的真正复活也是人的生命的真正实现,人的生物存在的生命本质与人道主义的社会本质的统一,只作为人类的生命联合体而存在。“人是类存在物”,人把自己当成“有生命的類来对待”,实质上也就是“人把自身当做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7]55,当然这种人的全面自由的存在——“自由人联合体”,唯有在克服了资本主义的各种异化而实现了共产主义才能真正出现。
  其四,人又是能够意识到自己生命本质的自然人,从而确立了人的生命存在和精神存在双重的本质结构,凸显了一个既拥有生物属性又具有精神本质的“完整的人”。人的类本质还表现在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即人具有的关于自己的类意识[7]57。人当然不是纯粹的自然生物,在最完全的意义上,人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存在物。人的生命本质虽然来自大自然的深处,但其自然属性只是人成为人的生物学前提,而精神和理性则成就了人的更高本质。因为人通过精神活动能够使现实非现实化、使环境对象化,从而为人的生存营造一个特殊的价值世界;更为重要的还在于,人通过精神活动能够使自己本身的精神力量反过来成为自己进一步改造的对象,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对象化自己的心理活动和精神力量。正是这种双重的对象化活动,才使人终于能够超越生物学意义上的类存在、类本质,意识到自己不是作为生物的“类”而生存着,而是作为人的社会的“类”而生活着。自然属性不是人的本质的根本属性,精神属性才是人之为人、带有决定性意义的人的根本属性。总之,精神是人的类能力,是人与其他生命体存在物相区分的一个根本点。
  其五,人的精神本质是在实践活动中被确证的,“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而且正因为人能“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才真正彰显了人的生命共同体的类特性;但唯有摆脱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人才能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有意识的类本质,变成真正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自由生存的生命本质才能在最无愧于、最适合于人类本性意义上得以最高实现[7]56。
  人是一种理性存在物,人的意识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是唯心主义者也承认的不争事实。但唯心主义者强调,人的精神和理性只停留于思维领域,仅作为一种主观意向性活动而存在,从而把人的全部本质仅仅归结为精神本质。马克思看到了人的精神本质及其力量的重要性,但认为纯粹的人的思维“不能看作是人的本质表现”,也不能看作“人和自然的主体的本质表现”[6]178,人的思维及其力量唯有在实践中才存在并发挥作用,思维能够反映对象、思考对象,却不能够构成对象、改造对象,精神如果离开了使用精神力量的人,什么也不能实现。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过分理性化的人恰恰是最软弱无力的人。理性的纯粹化往往能催发一种非理性的精神霸权和极权统治,导致个性压抑、泯灭或丧失,甚至会导致整个现实世界变成人间地狱。因而,仅仅把人看成是能够从事精神活动的人还不能够揭示人的完整本质,还只是对人的本质的未完成性的表述,只有把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结合起来,并从二者相互补充、相互转化的实践过程入手,揭示人的完整的本质才是可能的。人的本质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生命属性与精神属性的结合物,人的自然生命作为一种盲目的生物冲动,它内在地需要人的理性的积极引导。因为人的精神有着自己构造自己、自己推动自己的有序的活动结构,它能在实践活动中协调和平衡人的各种需要和欲望,能够内在地引导人的生命过程并使之摆脱有限的自然生存的困境,无限地丰富人的存在的文化含义。人的精神活动不能也不会仅仅成为纯粹的理性,它需要从人的生命活动中汲取养分以充实自己,从人的生命冲动中激活原始动力而实现人的完美存在。人的生命存在与精神存在相互汲取、相互转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人的生命存在的精神化和精神活动的生命化达到一致的过程,它使有限的生物个体获得无限的意义和开放性的生存——作为生命共同体而存在。
  从人的生命的精神化和人的精神的生命化及其双向转化中寻找人的完整本质,表明了人不仅是一个自然存在物,还是一个意识存在物,人在本质上具有生命与理性的双重结构。人的这种本质结构不是封闭的、凝固的而是开放的、动态的,人是感性与理性、自在与自为的统一。因而不能从单方面的意义上考察人的本质,应从整体意义上即从人的实践存在意义上来看待人的完整本质及其共同体意义。人的最高本质不仅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精神属性的实践结合,而且生成并实现于人自己所展开的生命活动中。作为生物的人又有着自己的生存意识,人的精神不是耸立在生命之上,而是生发、完善于人的生存活动中。若把生命存在与精神存在对立起来,或者相互隔离成一种二元性的差序结构,就看不到二者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且只有作为它的内在要素才能发辉作用,就会无视人的实践存在及其共同体意义这一更为根本的东西,就只能从抽象意义上把握一个片面的人、获得一个被扭曲的人的画面,不可能达到对人的本质及其共同体意义的整体把握。   三、人的实践本质及其生存论意义
  从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视角来探讨人的本质,揭示完整的、全面的人及其生存意义,同样是马克思实践生存论刻意追求的宏大目标与人学理想。但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有别,马克思实践哲学是从现实的、从事特定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出发来揭示人的生存本质及其生命表现的。马克思指出,人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确证并完善自己的类存在、类本质的,人特殊的实践存在方式彰显了人的社会本质。人根本不是某种单一属性的抽象性存在,而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存在的社会动物,注定了要比其他动物更多地从事物质实践和过一种共同体生活,这种类生活、这种连续不断的生产和再生产,创造了作为社会的人和人的社会,避免了重新把人的生存本质“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而且“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基础”[6]122,只有作为生命共同体存在的人,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作为人存在的人”[8]117。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是人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生物学前提。人的社会本质只能贯穿于人的生命活动中并通过生命活动来表现,因此,应该从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去探究其社会生命及其存在论意义。人的生命共同体的类特性,首先表现在人的活动具有生命活动的性质,我们根本不能脱离生物学前提来谈人的本质,更不能脱离人的实践中介去把握人的生命属性。毕竟,人与动物有别,人是能够使用工具积极改造自然并维持自身发展的高级动物,从事物质生产活动,不断地完善着人的类生存和类本质,实践活动成为人的生命的特殊的社会表现形式,并构成了人的特殊的生命共同体。人的生命表现为一种普遍的类生活,“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6]122,它必然处在社会关系总体中并作为生命共同体而存在和发展。
  人是在实践活动中不断丰富发展着自己开放性的类本质的,只有实践才能确证人是一个具有生命共同體意识的社会存在体。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这种生命共同体意识及其类生活是人的生命本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人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并在生命共同体意识的引导下实现由精神向物质、由观念向存在的飞跃,创造满足人生存与发展需要的价值世界。列宁认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13]。当然,意识本身并不能完成这种创造,它唯有作为实践活动的内在要素并参与其中,它的能动的精神引导作用才能发挥出来。人的生命活动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本能活动,而是有意识的社会生命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是人之为人的类特性,人总是在有意识地开展自己的生命活动。动物根本没有生命意识,更不可能形成生命共同体意识,“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或者说,“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而人则能通过自己的实践中介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识的对象和改造的对象。因为“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6]96。可见,正是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及生命共同体的意识自觉,才把人的实践生存与动物的本能生存直接区别开来。
  更为关键的问题还在于,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不是纯粹的理性活动,而是改造社会现实的类特质和类能力。的确,形成共同体意识是人与动物得以区分的一个根据,但却不是唯一的、最重要的内在根据。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提供的,因为实践是人与自然发生双向对象化的活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结束时所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之前就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了,人的实践活动“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14]。当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又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展开的,它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社会交往,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劳动并互换其劳动,才能从事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体生产,才能把人的三重意义上的本质特性与生命表现(自然生存、社会生存、精神生存)真正结合起来并达到有机统一。
  可见,马克思主义人学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践人本学。正是人的社会实践的存在方式,凝结着人之为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赋予了人有别于动物的可贵本质——实践的存在论意义。实践活动关联着现实的人、客观世界及对它们的主观反映,实践能把人的多种要素、多重关系、多重本质完整地统一于社会变革中,通过不断变革人与世界的关系和人的生存方式,人使自己成为一种自我创造、自我推展的主体性存在。人的生存情态及生命本质上的一切秘密,都集中表现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7]147。社会生产实践形成了全面的人及其社会本质力量,彰显了人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生存方式。人是在实践活动中得以自由生存的,合理的实践活动改造、发展、完善着人的多种属性和生存本体,不仅没有消除、压制、扼杀人的生物的、理性的、社会的需要,反而会以一种近似完美的方式不断满足并提高着这种需要,人在这种对象化活动中获得有价值的生命存在,通过占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才真正实现了自由生存。
  总之,马克思从不同角度分别表达了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但又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将各种片面性的规定予以内在整合,从而形成了一种具有全面丰富性人学语义的实践生存论,在人的本质观上完成了一次重大的理论跃迁。把握到这一点,对于我们认识“未竟的生存论自觉”并树立一种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开放生存论”[15]具有理论意义,对于协调推进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与努力构筑世界性的生命共同体也具有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荣英.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及其实践本质的早期探索[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
  [2] 干成俊.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生存论内蕴[J].哲学动态,2006(9):15.
  [3] 高炳亮.马克思生活观的哲学意蕴及其当代意义[J].东南学术,2018(3):35.
  [4] 郭忠义,侯亚楠.生态人理念和生态化生存——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再解读[J].哲学动态,2014(7):35.
  [5] 张岩,桑江.马克思哲学生存论解读的意义与局限[J].江西社会科学,2014(1):25.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 夏甄陶.人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9] 列宁.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72.
  [10]杨耕,陈志良,马俊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32.
  [11]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47.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0.
  [13]列宁.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28.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1-202.
  [15]邹诗鹏.生存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15.
其他文献
摘要: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2010—2020年中国知网收录的外交话语研究的265篇期刊论文进行分析发现:近11年我国外交话语研究论文刊发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外交学和语言学是其分布最多的两大学科;研究成果发表在高质量期刊上的比例较低;话语分析法是其研究使用的主要方法;中国外交话语权的提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的构建、翻译与传播,习近平外交思想的解读和翻译是其研究的热点;全球治理、人类命
期刊
拖延减税政策的设计,就是在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而“还政于民”,这又是政府官员所难以承担的自我约束。    今年一开年经济形势便极为严重。一方面为遏制通胀,央行进入加息通道;另一方面劳动力短缺急速呈现,劳工薪酬水涨船高。这两方面必然打压企业生产,进而不可避免地影响劳动者的收入,抑制内需,拖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轨。还有20多天就要开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了,显然,经济形势必会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期刊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关键是执政者定位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2月19日在中央党校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
期刊
摘要:采用文献计量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梳理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1994—2020年1075篇企业声誉研究的相关文献,从文献数量、研究机构、作者、  关键词、主题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研究表明:企业声誉的动态演进过程在时间维度和内容维度上基本保持一致、交互融合,但也存在一些差异;企业声誉的研究主题在不断持续和传承;研究主体整体呈现较分散态势,尚未形成核心研究团队;研究机构
期刊
引用格式:徐菲.论海外瑶族文献的保护与利用:以牛津大学图书馆馆藏瑶族文献为例[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5):43-49.  中图分类号:G12;B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186/2020.05.007  文章编号:1009-3729(2020)05-0043-07  摘要:流散海外的瑶族文献,是当前少数民族文献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海外瑶族文献虽
期刊
低贷款占比和债券业务这两个并不起眼的特点,是南京银行在银行业务同质化大潮中独辟蹊径的坚守,或许会成为其在未来一段时间安然度过“紧日子”的独秀秘笈。    中国银行业的同质化已是老生常谈——银行不分大小,几乎都靠吃息差维持生计,于是规模越做越大,融资越来越多,以至于工商银行(601398.SH,1398,HK)资产规模进入世界前十,市值甚至跃居全球第一。但是,一窝蜂遵循资产扩张的单一模式使银行陷入“
期刊
摘要:乡村旅游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乡村旅游减贫效应的实证检验,发现,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农户参与不足、乡村旅游收入漏损严重,以及乡村旅游产业集成度不高、减贫效应低等问题凸显,而共享发展成果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是乡村旅游减贫效应最大化的关键。因此,应从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合理利用企业和外来资金、发挥乡村旅游产业集成效应这三个路径,提高乡村旅游的减贫效应。  中图分类号:F3
期刊
中国的装备制造产业正从低端向中高端转移,目前虽然还不具备在全球产业中充当龙头地位的基础,但与日本和韩国的竞争中却占据主动性。    向外看,美国玩命印刷钞票,向内看,中国拼死抵御通胀。  在复杂的经济局势下,中国政府即便是牺牲部分经济增长也会解决好通胀问题,基于这种判断,2011年的股市很可能是个“牛皮市”。在这个环境下,装备制造业和消费概念股可能会脱颖而出,而要对银行股保持警惕。    控通胀是
期刊
从长期来看赚成长股的钱最踏实,看好产业发展的大方向,选股基本点不应发生飘移,应聚焦在未来成长空间比较好的行业里。    2009年,上证综指从3400点跌下来,下跌很猛,这是在经济刺激政策后市场第一次对政策的退出有了预期;到了2010年,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市场更难把握,大家一会担心经济过热和政策退出,上证综指跌到2300点又担心经济二次探底;到现在,央行加了三次息,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多次,是在紧缩过
期刊
凭借特殊的物理结构和特质,石墨烯在多个领域都将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一旦量产必将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产业。    目前各国对于石墨烯这一新兴材料还处于一个专利布局期,尚没有出现产业化动向,整个产业链也还没有形成。但其巨大的市场前景足以让投资者垂涎。    石墨烯市场巨大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按照六边形进行排布并相互连接而成的碳分子,其结构非常稳定。石墨烯具有高导电性、高韧度、高强度等特点,在电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