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50年老茶不期而遇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wy5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美好的经历往往都可遇不可求,读一本好书,结识一位知己,品尝一款美食,做了一场美梦……当然,还少不了喝一泡好茶。
  因为一次采访,我认识了空山,他在高校的美术学院任教,同时也是资深的室内设计师。当我拿出采访本时,他连忙说:“不急,不急,我们先喝茶,缓一缓。”于是,一场访谈的开场白便从茶开起。
  空山是爱茶之人,尤爱老茶。他四处收集不同年份的茶,却不单是为了囤茶,而是乐于分享。在唤醒口腔的第一泡荼刚结束,他就兴致勃勃地抱出一只圆身束口的粗陶茶罐,罐口以吸水性强的宣纸作塞,斑驳的釉面带着原始的砂砾,无一不透出浓重的年代感。
  空山没有用茶则,直接把茶倒在白纸上,干茶的黑与纸张的白反差强烈,使得那些岁月留下的烙印更加明显。凑近嗅一嗅,淡淡的草药香幽然入鼻,就这样,我与这泡50年的老茶邂逅了。
  空山与老茶也是一场缘分的偶遇。去年春节,他与一行友人前往德化,在古玩市场闲逛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批盛着老茶的粗陶茶罐,让店主试泡了几款,独特的味觉让空山当下就陶醉其中。这些茶罐都带着底款,上面墨书着制茶时间和贮茶地点,最早可以追溯到乾隆5年,有些茶罐甚至被存放在寺庙多年。这些都让喜欢古玩文物,爱泡博物馆的空山大为兴奋。
  历尽半个世纪沧桑的干茶较为散碎,虽然仍可观察到叶片,但缺乏鲜活和张力,如同一位长者,低沉内敛。定晴一看,细薄的白霜覆盖表面,类似黑茶中会“发金花”的茯砖茶,这应该也是干茶长时间陈化的结果吧!
  二话不说,茶入盖碗,冲沸水,洗茶,首道出汤,一气呵成。因为是老茶,冲泡几乎是即进即出,省略正常的浸渍时间,但尽管如此快速,汤色仍如墨汁一样,稠不见底。热气源源不断地从茶杯中飘散而出,迫不及待地啜一口,带着明显的粽叶香,口感出乎意料地柔滑,滋味并不厚重反而鲜爽,最后在舌苔上留下几缕甘甜。叶片也苏醒过来,卷缩的干茶放松伸展开,黝黑油亮。
  第二道,依旧快出水,可是当水一触碰到茶叶,叶片仿佛会涌墨,迅速将水染成深色。鲜爽的滋味不变,回甘更快,甜味更重。也许是老茶的缘故,经过50年的挥发,茶的香气和滋味也随着火味的慢慢褪散而趋于平淡,在此后的连续六道中,口感没有出现多大的变化,更多的还是单一而纯净的草本味。叶片也进一步舒展,细长软亮。拣出一撮放在手掌,捏一捏,没想到50年的老茶竟然还能如此柔软,不得不惊叹当年茶师的精工细作,以及长达50年的妥善保存。只是这款茶到底是通过哪些工序做出的,我们不得而知。
  八道后的茶汤基本保持不变,如果就此结束,岂不是太憋屈这款老茶?唯有煮之,茶之精华才能完全被释放。一层白沫泛在茶汤上,仿佛雾中行舟,一杯煮出的老茶,纯粹的滋味背后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简单却不平凡。
  空山说,他喜欢老茶,不单单是因为时间长短,更重要的是民间储藏茶叶的返璞归真,回归了茶的药用本质,以及老茶罐身上记载的历史。
其他文献
一位老茶人如是说:“茶,越放越有内容;老,才会有味道”。一句话,点破了老茶之魅力何在!  这几年来宝岛台湾各地茶艺社团、民间团体,兴起了一股“藏茶转韵”的活动,这无疑是缘于老茶被愈来愈多的人所喜欢之故。与其别人藏,不如自己藏,从选茶、藏茶器皿到藏茶环境等,从茶韵转换到不同阶段会出现藏茶的各种不同韵味,透过亲身的体会,无疑也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实验,更是一种宝贵经历的积累!  如果说新茶是少年的梦想
期刊
9月19日,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福建省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等单位联合中英贸易委员会、英国福建总商会、英国福建同乡会、英国宁德商会、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福建省工商会等机构主办,《茶道》杂志社、《闽声》杂志社、福建博物院承办的“闽茶世界行”活动欧洲站暨海上丝绸之路精品文物图片展、《闽声》杂志落地发行在英国伦敦正式启动。这是继去年9月“闽茶世界行”在美国纽约“首航”以来的第二站。  
期刊
记录,为着记忆里独特的存在。  许多事,明明已经尘埃落定,却依旧的记忆犹新。自己也并是那个对时间忠贞不二的人,只是善感的人,总是擅长怀念。  “这茶,拿回来的当年,很少人能喝出它的好。第二年,也还是鲜少人问津。第三年火气褪去的时候,大家才开始懂得它的好。”私藏这茶的青云阁茶庄主人尤向荣先生蕴着茶香,回忆着当初。“那个年份,只有在西坪还有老丛观音来做茶,不过用炭焙观音还没人尝试,更不要说是焙到精透。
期刊
“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记你容颜”。遇见优巢,也只是回眸时多了那一瞥。它简约时尚、轻松自然,却有着强大的魔力,匆匆的步履,为它长久驻足停留。  U-nest,一个中文名为“优巢“的德化本土茶器品牌。只名字已将我深深打动,你的巢,你的优质家,传递着太多有关温暖的感受。一只归巢的倦鸟,一整面墙的新绿,LOGO组合元素也是点滴的生动。  一整面的落地玻璃在暖色调的灯光下不再冰冷,室内陈设极
期刊
“洞上月记窑,亦为德化负有盛名瓷窑。”  德化现代陶瓷艺术家徐曼亚在他的《瓷史》中这样写道:“洞上月记窑,亦为德化负有盛名瓷窑。”  这座德化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龙窑,至今仍延续着薪火,采用最传统的柴烧技法,源源不断出产着内外销瓷器。而在洞上兴建的陶艺村里,还有一群年轻的陶艺手作人,借助古老的龙窑孕育出精心雕琢的陶瓷作品。而自由且富有活力的陶艺,也为月记窑增添了新的生机。  旧时龙窑,延续炊烟袅袅的
期刊
在茶叶王国里,乔木类茶树的树龄对茶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凤凰单丛家族就是这个王国里面的庞大族群,树龄对于成茶品质的影响不言而喻。在上一次的凤凰单丛品鉴中,小编对2006老丛“大乌叶”的外型、内质进行初步展示。此次小编特别精选蜜兰香型单丛2014年新丛、2014年老丛、2006年老丛陈荼进行对比,分别从外型、内质、和叶底三方面进行PK,并特邀国家一级评茶技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潮州工夫茶》传承
期刊
如果你身处长江以北,无论是中原腹地,还是大东北,记忆里一定是有着轻苦涩味的绿茶。你们身边的那些绿茶,像北方的一切,有种粗狂的豪气。父母那辈是大搪瓷缸,你们这辈换成了精致许多的玻璃杯,变的是器具,不变的是温热的茶味。你们那根深蒂固的气味记忆,依托着那些从南方远道而来的叫做“茶”的可人绿。如果有一种茶味属于乡愁,那这份属于长江以北。  杭州西湖龙井,太湖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四川竹叶青
期刊
为了重现福建水仙茶的荣耀,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将联手福建水仙茶品牌战略联盟,以及武夷山市、建阳市、建瓯市、漳平市、永春县五个县市拟于6月在北京共同举办以“温情水仙茶,走进百姓家”为主题的“北京水仙茶之夜”暨“千里水仙茶路”启动仪式,让北京民众感受清新福建的温暖水仙茶,让北方销区更多的人全面了解水仙茶。  活动开始后,主办方将分别走进开封、杭州、南京、广州、上海等主要销区举办水仙品鉴会,让茶人、茶商
期刊
只有经受得住岁月沉淀的艺术品,才具有收藏的意义与价值。收藏者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发掘一件能够承受时光洗练的艺术品,也正是收藏的乐趣所在。对于德化白瓷而言,我们又该如何去判定一件瓷器的收藏意义和价值?著名德化白瓷藏家苏银溪将为我们讲述他对白瓷收藏的理解。  从商人到藏家  在众多德化瓷器的藏家里,“宝兜艺瓷”的掌门人苏银溪是个颇有名气的人物——他的手上收藏有数百件德化白瓷近现代名家作品。作为商人,苏银
期刊
幔亭峰下,于彝山兰若茶文化艺术空间小憩时,北京收藏大家张先生曾作七律一首。  在云雾缭绕的青山间,一身素衣,优雅从容,品一杯岩茶,清香淡甜。一窗青山一盏茶,一席茶会一曲乐。  如此美景佳物,自是值得分享。  武夷暮春,茶香漫野。  乙未年的武夷岩茶茶季,中国人文茶道发起人王迎新,和来自全国十个省份的十二名学员在武夷山精修人文茶道。“醉卧岩茶沟壑间,慢啜吞茗细悟岩”。茶修期间,学员们走茶山,看做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