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优巢”的自然回归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xi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记你容颜”。遇见优巢,也只是回眸时多了那一瞥。它简约时尚、轻松自然,却有着强大的魔力,匆匆的步履,为它长久驻足停留。
  U-nest,一个中文名为“优巢“的德化本土茶器品牌。只名字已将我深深打动,你的巢,你的优质家,传递着太多有关温暖的感受。一只归巢的倦鸟,一整面墙的新绿,LOGO组合元素也是点滴的生动。
  一整面的落地玻璃在暖色调的灯光下不再冰冷,室内陈设极尽简洁。每一个原木的货架,在遵从自然之道的插花和简约雅致的茶器组合之下,成了一幅写意的风景画。室内面积不大,但每一处陈设都和而不同,极尽用心。
  在一整条街的霓虹里,它显得冷清而孤寂。走近它,才知道它冷清却从不孤寂——它是淋漓尽致的鲜活,只为对的人安然地等。我们偶遇,为它心动也感动。我生怕这是一场须臾的梦幻,我无惧无畏,对它刨根问底,一探究竟。
  翌日,我们坐在了位于德化的“优巢”总部展览大厅里。这是一个布置精致文雅的空间,亦如这个品牌传递的一切。茶席上落座,手持美器,蕴着茶香,和优巢品牌总监曾华烨的交谈渐入佳境。
  《茶道》:“优巢”传递的理念是什么?
  曾华烨:一个品牌的理念,代表着它对社会形态的理解。反观内心,我们问自己,我们想要的是什么?
  自然、回归,带有一点点轻松的时尚,这是“优巢”想传递的生活感觉。大家都在谴责社会的浮躁,却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我们想把这种对生活的理解和更多人分享。
  《茶道》:如何去传递这种理念呢?
  曾华烨:理念容易阐述,却很难传递。所以,我们学着和客人一起分享。
  从创立到现在,我们一直被视为德化陶瓷行业的“奇葩”。很多同行说我们的展厅大而空,大量的空间都在浪费。其实,充分的展示空间是对客人的尊重,我们想要给客人毫无压力的进店感受。留白,有时是一种沉默的交流。
  当你纯粹时,别人才会放下防备。所以,我们从不对店员有任何的业绩要求,而我们每位店员的业绩水平却能让整条街上店员的嫉妒。这是理念的传递,也是理念的作用。产品是理念最主要的载体,但良好的传递需要通过全方位的感官体验和购物感受。
  《茶道》:无论品牌形象,还是产品风格,“优巢”都有着很强烈的台湾和日本的烙印,是因为设计师的关系吗?
  曾华烨: “优巢”崇尚简约,返璞归真,是有台湾和日本茶器的烙印。不管台湾还是日本,它们的茶道发展水平高于我们许多,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正因为有差距,我们才要更努力地学习。所以,不定期的我和我们设计团队都会去和一些台湾和日本的艺术家进行交流学习,在创意上听取他们的意见。
  而且,我们要求“优巢”所有的设计师不仅要会设计产品,更要会亲手制作产品。设计的东西只停留在平面上,只有自己亲手将它复活,才会去更深刻地思考。所以,“优巢”的很多产品都是可以互通互用,很多茶杯都可以做花器,很多盘碟同时也是壶承。这是设计师们思考的结果。
  《茶道》:“优巢”的产品定价很亲民,和它看起来“高大上”的形象形成很大的反差,这是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吗?
  曾华烨:如果说高性价比是应对市场竞争的方式,我更喜欢讲“这是我们争取到消费者的方式,和大家分享有茶的美好生活的方式”。
  现在这个茶席上使用的所有器具都是“优巢”出品,大到红泥炉、砂铫,小到剑山、茶则,购置这些只要1000块钱左右。这个价格,不会对消费者形成太大的心理压力。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喝茶”,不应该是一件有负担的事。我们可以做到,当然义无反顾。
  《茶道》:该如何发挥这种优势呢?
  曾华烨:“优巢”有性价比,更有文化。“优巢”是个阅历丰富却依旧朝气的品牌,从2008年创立开始,在茶器皿的这条道路上我们已经摸索了很久。201 4年之前,“优巢”的产品有比较多的外销痕迹,这可能和公司长期做外销有关系。经过多年的摸索,2014年“优巢”重新出发,推出了暂行的二代视觉形象,同时对市场方向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太多地去和市场做对比,我们相信,所谓优势,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对陶瓷茶器市场的理解,以及集团公司的强大生产力支持,我们很自信:“优巢”只会被学习,很难被超越。
  《茶道》:不怕被模仿吗?
  曾华烨:我们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很希望在这个行业中,多一些和我们并肩前行的企业。行业的整体提升,是不可能由一个品牌来推动的,需要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如果同业看好优巢,我们感到很荣幸。
  记者手记
  文学专业背景的曾华烨,更多地强调着人文关怀。他觉得无论是品牌的定位,还是品牌理念的传达,是一个企业不可分割的精神内核。他希望当下更多的人可以花一些时间和自己的内心进行对话,反观内心,或许才会慢慢明白生活的意义。而他所带领的“优巢”,正在努力践行着。
其他文献
2015年1月5日上午,由政协福州市委员会、科学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名家新闻网、福州海峡茶业交流协会、福建春伦集团承办的“有福之州·见证海丝”——走进茉莉花茶文化、感受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魅力,暨《茉莉韵》新书座谈会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中央有关部门领导、相关企业代表等10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  福州茉莉花茶被誉为中国农耕文化的瑰宝,是世界茉莉花茶的发源地。19
期刊
◆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56亿元  4月15日,在浙江省新昌县举行的2014中国茶叶大会,向公众发布了“2014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评估结果”。结果显示,2014年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达56.16亿元。同时,根据品牌强度数据,安溪铁观音品牌当选为最具传播力品牌。  ◆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入选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6月12日,农业部在北京举办“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布活动”,公布了第二批中国重
期刊
2014年安溪全县有机茶叶生产企业从2011年的13家发展到18家,认证面积从原来的34128亩增加到38358亩,新增4230亩,其中有机茶叶认证面积为全国产茶县第一位。  近年来,安溪县政府大力推进有机茶园建设,在茶园中大力推行茶园中耕除草、种植绿肥、梯壁留草种草、茶园草生栽培、施用农家肥、有机肥等茶园管理技术,并实施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体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率先大力推广太阳能杀虫
期刊
楔子  接到电话,说是去晨禾野茶的王新海那儿试试冰岛和昔归,虽然明白这是早就约好的事,心里还是有点小小的兴奋。毕竟,说起临沧地区的普洱,昔归和冰岛是难以越过的两个名字,许多人将它们称为“临沧之王”与“临沧之后”。而我,更喜欢将它们视作两位武林中的绝世剑客:他们同样外表高傲,他们同样内心冷冽,它们同样沉默寡言,他们同样只用剑一茶汤一证明自己。  现在,内心已然开始幻想一场惊世的决战……  云南临沧勐
期刊
早在四五千年前,茶叶就已经被我国古人所利用,最初是入药和入菜,并非作为饮品,也就没有形成茶叶储藏的概念。到了汉代,四川地区已经普遍饮茶,茶叶开始成为商品。公元前59年,西汉四川人王褒在他买卖家奴的文书《僮约》中有“烹茶尽具”以及“武阳买茶”的记载。由此可知,早在两千多年前,茶叶已在市场上买卖,并进入上层人士的日常生活。然而,茶叶是一种很特殊的物品,易潮,易串味,稍不小心,就可惜了一批好茶,尤其是贡
期刊
1月14日,由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华合作时报社主办,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广西喷施宝股份公司共同承办的中国生态茶园管理研讨会在广西北海召开。  研讨会上,广西喷施宝股份公司首席专家姚源琼首先介绍了目前茶园种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将从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福建五省区茶园中了解到的问题向各位专家进行了汇报。专家们就各地不同的土壤情况、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茶树品种等在种植管理中施用肥料的情况
期刊
Bethan是世界知名的茶叶公司WhittardofChelsea的一名teabuyer(茶叶采购员),她的工作就是每年穿梭于全世界各主要茶产区考察并负责采购各种茶叶。对于喜欢英式下午茶文化的中国茶客而言,当你在北京、上海或者成都的“艾薇塔”英式下午茶茶馆点上一壶OrganicEarlGrey或者Darjeeling,约上几位好友慢慢品饮时,最初决定这壶茶的原料来源的就是Bethan这样的teab
期刊
一位老茶人如是说:“茶,越放越有内容;老,才会有味道”。一句话,点破了老茶之魅力何在!  这几年来宝岛台湾各地茶艺社团、民间团体,兴起了一股“藏茶转韵”的活动,这无疑是缘于老茶被愈来愈多的人所喜欢之故。与其别人藏,不如自己藏,从选茶、藏茶器皿到藏茶环境等,从茶韵转换到不同阶段会出现藏茶的各种不同韵味,透过亲身的体会,无疑也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实验,更是一种宝贵经历的积累!  如果说新茶是少年的梦想
期刊
9月19日,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福建省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等单位联合中英贸易委员会、英国福建总商会、英国福建同乡会、英国宁德商会、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福建省工商会等机构主办,《茶道》杂志社、《闽声》杂志社、福建博物院承办的“闽茶世界行”活动欧洲站暨海上丝绸之路精品文物图片展、《闽声》杂志落地发行在英国伦敦正式启动。这是继去年9月“闽茶世界行”在美国纽约“首航”以来的第二站。  
期刊
记录,为着记忆里独特的存在。  许多事,明明已经尘埃落定,却依旧的记忆犹新。自己也并是那个对时间忠贞不二的人,只是善感的人,总是擅长怀念。  “这茶,拿回来的当年,很少人能喝出它的好。第二年,也还是鲜少人问津。第三年火气褪去的时候,大家才开始懂得它的好。”私藏这茶的青云阁茶庄主人尤向荣先生蕴着茶香,回忆着当初。“那个年份,只有在西坪还有老丛观音来做茶,不过用炭焙观音还没人尝试,更不要说是焙到精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