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过程中忽视了对矿山环境的保护,使原有的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变得更加严峻,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特别是一些由于在开采过程中引起的环境问题更加严重,比如土地沙化、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等,致使绿化面积减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恶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重视着矿山地质的环境问题,还必须依据现有的科学手段积极的进行科学的治理,提出合理有效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地质灾害;治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TD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自然环境日益恶化问题成为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工作。环境恶化的重要表现就是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而地质灾害作为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也开始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目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客观要求我们必须进行相应的治理。
1.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在我国一般来说矿产资源开发区都处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或者处在滑坡、泥石流等原生态灾害高发的山地区。矿产开发产生了一系列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由两方面造成,一方面是当地原生态地质环境决定的,另一方面是人为开发矿产资源所造成的,当前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是影响和改变矿山地质环境的主要原因。一般來说矿山地质环境有两面性,较大的地质环境容量和良好的地质环境质量对于矿产开发是有利的,而脆弱的地质环境则制约着矿山资源正常开采。由于我国多数企业不合理的工程开采,使得目前矿山系统十分脆弱,经常会发生各类地质灾害。矿产资源开发与原生态地质环境相互作用, 导致原生态矿山地质环境因开采强度而产生复杂的变化,一旦矿山地质环境超出了矿山环境的所能承受范围,就会引发地质灾害的爆发以及累积性的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等一系列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也会大面积的威胁到当地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当前就如何实现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以及保证地质环境脆弱地区人民的正常生活,是我们当下研究的重要课题。
2.破坏矿山地质环境所引发的环境问题
2.1 地表环境开采沉陷问题
随着矿产资源被开采出去后,在矿山内部便会形成采空区,随着采空区面积的加大,内部岩层会在大面积裸露状态下弯曲断裂,这使得采空区岩层和地表之间产生连续的弯曲变形,随之出现塌陷。地表环境严重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塌陷会造成地表大面积积水,这会导致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以至于粮食绝产,地表农耕地成为洼地。沉陷情况的出现还会造成地表或者地下建筑的损坏,也会导致建筑地基产生不均匀塌陷,以至于建筑物开裂或倒塌。
2.2 对于水资源的污染破坏
随着矿山地质环境遭到破坏,矿山地下水位也会随之下降甚至干枯,主要是由于在采矿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不仅水资源使用过量而且在这其中还有大量的浪费,所以会导致地下水位平衡系统受到破坏,以至于水资源枯竭或者地区河流断流,还有就是在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中所产生的有害矿物质下渗到地下,引发地下水污染。
2.3 矿山开采后的垃圾污染
随着对矿山的开采,相应会从产生很多废渣和垃圾,随着开采的不断进行,垃圾和废渣会越来越多,进而会导致滑坡、突涌等事故,危害当地人民正常生活,而且矿山固体废弃物中经常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长时间的堆放以及在自然环境作用下会与空气进行氧化作用从而分解,有害金属元素随着雨水而进行流散,导致污染水体,破坏当地耕地土壤,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粮食质量。
3.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方法
3.1 进行科学划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等级
对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和保护应该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经济规律,基于国家实行矿产资源整合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要因地制宜的进行分区管理、分类管理。首先要弄清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基本情况, 再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的基本情况进行分类。主要采用的原则是“分类指导,分级处理,分区推进”。对矿山地质环境展开科学的分类,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模式,对于不同的矿种和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时间段应该采取不同的相应治理方式。
3.2 建立相应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措施
在过去的时间里,我国矿山开发一直忽略对其的保护与治理,以至于现在留下很多遗留问题,以至于现在保护治理工作进展起来困难很大,虽然政府多次对于不合格企业进行相应整顿,但效果不是很明显,新的地质环境问题还是时有发生。加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于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在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治理研究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矿产种类进行差别化管理, 并相应定制不同的政策管理办法以及技术标准,以便于更好地推进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与保护,这也有利于更好的保护环境和矿产资源。
3.3 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理论研究
为了更好地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治理与保护,要求我们对于不同类型的矿产、不同开采方式以及不同的地质条件进行不同的操作,进行相应细致的科学研究,此外对于矿山资源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类型以及影响控制因素也要进行相关理论研究。研究过程中的主要目的是对于山地矿山泥石流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和重金属元素污染等环境污染研究,通过以上这些实际问题的研究可以为相应部门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提出理论依据以及实际指导。
4.结语
总之,只有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矿山环境,在矿山的开采过程中加强监测与信息化的管理,积极的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防止和避免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最终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将是一个长期而重要,但又十分艰巨的工作。这不但需要国家相关机构的努力,更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支持。也只有真正做到合理科学的开采矿山资源,在遇到环境问题时能够积极稳妥的处理,才能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同时也能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一巨大财富。
参考文献:
[1]周蕾,刘慧林,刘志尧,成湘伟.矿山开发过程中地质灾害的产生及其与防晒措施[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8(2).
[2]唐跃文,燕淘金,王辉.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与保护的新思路[J].西部探矿工程,2010(7).
[3]任军旗,郑群有,方倩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8(3).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地质灾害;治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TD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自然环境日益恶化问题成为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工作。环境恶化的重要表现就是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而地质灾害作为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也开始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目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客观要求我们必须进行相应的治理。
1.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在我国一般来说矿产资源开发区都处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或者处在滑坡、泥石流等原生态灾害高发的山地区。矿产开发产生了一系列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由两方面造成,一方面是当地原生态地质环境决定的,另一方面是人为开发矿产资源所造成的,当前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是影响和改变矿山地质环境的主要原因。一般來说矿山地质环境有两面性,较大的地质环境容量和良好的地质环境质量对于矿产开发是有利的,而脆弱的地质环境则制约着矿山资源正常开采。由于我国多数企业不合理的工程开采,使得目前矿山系统十分脆弱,经常会发生各类地质灾害。矿产资源开发与原生态地质环境相互作用, 导致原生态矿山地质环境因开采强度而产生复杂的变化,一旦矿山地质环境超出了矿山环境的所能承受范围,就会引发地质灾害的爆发以及累积性的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等一系列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也会大面积的威胁到当地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当前就如何实现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以及保证地质环境脆弱地区人民的正常生活,是我们当下研究的重要课题。
2.破坏矿山地质环境所引发的环境问题
2.1 地表环境开采沉陷问题
随着矿产资源被开采出去后,在矿山内部便会形成采空区,随着采空区面积的加大,内部岩层会在大面积裸露状态下弯曲断裂,这使得采空区岩层和地表之间产生连续的弯曲变形,随之出现塌陷。地表环境严重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塌陷会造成地表大面积积水,这会导致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以至于粮食绝产,地表农耕地成为洼地。沉陷情况的出现还会造成地表或者地下建筑的损坏,也会导致建筑地基产生不均匀塌陷,以至于建筑物开裂或倒塌。
2.2 对于水资源的污染破坏
随着矿山地质环境遭到破坏,矿山地下水位也会随之下降甚至干枯,主要是由于在采矿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不仅水资源使用过量而且在这其中还有大量的浪费,所以会导致地下水位平衡系统受到破坏,以至于水资源枯竭或者地区河流断流,还有就是在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中所产生的有害矿物质下渗到地下,引发地下水污染。
2.3 矿山开采后的垃圾污染
随着对矿山的开采,相应会从产生很多废渣和垃圾,随着开采的不断进行,垃圾和废渣会越来越多,进而会导致滑坡、突涌等事故,危害当地人民正常生活,而且矿山固体废弃物中经常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长时间的堆放以及在自然环境作用下会与空气进行氧化作用从而分解,有害金属元素随着雨水而进行流散,导致污染水体,破坏当地耕地土壤,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粮食质量。
3.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方法
3.1 进行科学划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等级
对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和保护应该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经济规律,基于国家实行矿产资源整合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要因地制宜的进行分区管理、分类管理。首先要弄清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基本情况, 再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的基本情况进行分类。主要采用的原则是“分类指导,分级处理,分区推进”。对矿山地质环境展开科学的分类,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模式,对于不同的矿种和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时间段应该采取不同的相应治理方式。
3.2 建立相应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措施
在过去的时间里,我国矿山开发一直忽略对其的保护与治理,以至于现在留下很多遗留问题,以至于现在保护治理工作进展起来困难很大,虽然政府多次对于不合格企业进行相应整顿,但效果不是很明显,新的地质环境问题还是时有发生。加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于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在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治理研究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矿产种类进行差别化管理, 并相应定制不同的政策管理办法以及技术标准,以便于更好地推进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与保护,这也有利于更好的保护环境和矿产资源。
3.3 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理论研究
为了更好地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治理与保护,要求我们对于不同类型的矿产、不同开采方式以及不同的地质条件进行不同的操作,进行相应细致的科学研究,此外对于矿山资源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类型以及影响控制因素也要进行相关理论研究。研究过程中的主要目的是对于山地矿山泥石流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和重金属元素污染等环境污染研究,通过以上这些实际问题的研究可以为相应部门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提出理论依据以及实际指导。
4.结语
总之,只有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矿山环境,在矿山的开采过程中加强监测与信息化的管理,积极的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防止和避免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最终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将是一个长期而重要,但又十分艰巨的工作。这不但需要国家相关机构的努力,更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支持。也只有真正做到合理科学的开采矿山资源,在遇到环境问题时能够积极稳妥的处理,才能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同时也能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一巨大财富。
参考文献:
[1]周蕾,刘慧林,刘志尧,成湘伟.矿山开发过程中地质灾害的产生及其与防晒措施[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8(2).
[2]唐跃文,燕淘金,王辉.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与保护的新思路[J].西部探矿工程,2010(7).
[3]任军旗,郑群有,方倩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