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调研为主线,对目前扶贫现状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当前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取得实质性成效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少数民族;扶贫现状
一、活动主题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关于扶贫现状相关情况调查研究
二、调研时间
团队于6月7日开始组织分工,拟定于7月15日赴芷江县开始调研,于7月18日返回。
三、调研经过
7月14至17日,中南大学赴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扶贫现状调研小组(以下简称“调研小组”)赶赴芷江县并展开为期四天的扶贫现状调研活动。7月14日下午,调研小组分别从所在地乘高铁抵达芷江县城,并向县政府报到,在当地安顿下来,准备走访材料和调研工具。当晚,调研小组确定了第二天的调查方向。7月15日,调研小组正式展开调研。上午,调研小组到达芷江县政府扶贫办,各位领导向小组介绍了芷江县的扶贫现状和成就,展示了近年来芷江县政府在脱贫攻坚战中做出的卓越贡献。调研小组就養老、民生等几个扶贫领域与领导展开了讨论。虽然地处偏远地区,芷江县依然积极探索发展电商、产业集群等新兴商业模式,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扶贫办主任对小组成员不辞辛劳、实事求是的调研态度予以充分肯定。
而后,调研小组来到芷江县唯一一所重点中学——芷江县民族中学(又称芷江一中)展开实地调查。通过观察、采访当地的教育硬件、软件与学生的心理状况来侧面反映教育扶贫的成果。下午,调研小组来到芷江县教育局,与局领导进行了简单的交谈。局领导介绍了当地教育行业发展的现状。芷江县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于特殊儿童(智力或视听觉障碍),虽然教育局领导表示政府提供了送教上门的服务,但在后来的下乡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特殊儿童受条件限制无法接受义务教育,可见,芷江县的教育扶贫仍然任重而道远。
16日一大早,小组一行六七人乘乡间大巴赶赴今天的调研点——洞下场乡。周乡长很热情,叫上乡里的几位领导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我们从中了解到,乡里缺乏成规模的产业,大多数家庭的收入来自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寄回家的工资,留在乡里的就剩老人和小孩儿。民生工作上,老人和小孩是重点。老人每年都有养老津贴,视年龄和收入状况而定。经过简单修整,我们开始下乡走访。周乡长派工作人员先后带领我们抵达各个村庄,并走访了好几家贫困户。宽敞的客厅里,一张桌子,几条长凳,仅此而已。最多不过再多台电视机,有台电风扇。我们从养老,教育,医疗,饮食,出行卫生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了解。村民们表示对现在的生活并不十分满意。因为疾病,意外,灾害等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多年来所形成的贫困状况一时间难以摆脱。
芷江是著名的抗战名城和旅游城市,为了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也为实地调查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调研小组在17日决定参观并且调研:神圣庄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受降纪念馆以及风景优美的明山。17日上午,调研小组进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受降纪念馆内参观。由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受降纪念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无需购买门票,只需凭学生证领取门票便可进入。馆内保存着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历史文物,并配有中、英、日三国文字的讲解。中国人民为了保家卫国做出的巨大牺牲和伟大精神,使我们久久不能忘怀。
四、调研成效------扶贫现状
该地区由于贫困程度较深、地形地势复杂、社会结构畸形等一系列自身缺陷,以及长期以来扶贫工作中的低效率、针对性差等原因,贫困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真正解决,长久地困扰着山区的发展。为加快解决贫困问题,保证贫困地区在2020年能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政府提出了一项创新理念——精准扶贫。这一理念促使我国的扶贫工作正在尽快地实现从帮助贫困人口解决经济问题的“输血式”扶贫,转向培养贫困人口自身创造经济收入的“造血式”扶贫。在精准扶贫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从精准识别山区贫困人口、合理利用有限资源、调动山区居民脱贫积极性、完善监督核查体系等方面提出新的思路,深刻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理念,创新方法方式,尽快帮助脱离贫困。
调查中发现,一是扶贫机制中存在的缺陷。根据我国现行的工作方案,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为贫困人口。然而,这一标准在长时间的使用中已显得有些不合理。其次,家庭贫困程度也有较大的差异。不能简单地对所有贫困家庭都采用同一扶贫策略,应将其贫困程度划分为不同层次,以此来保证其精确性。再者,家庭致贫原因不明确。在劳动人口缺乏、劳动收入偏低、家庭中需负担大量医药费、教育负担重等许多方面。了解家庭致贫原因才能有效的制定脱贫政策,为贫困家庭提供更好的支持。
二是扶贫资源分配机制欠缺。由于社会扶贫资源的有限性,制约着扶贫工作的进展。同时,政府公共部门资源的有限性也对扶贫工作产生了影响。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看,尽管其在支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资源分配不均、政策执行力度不强、资源管理效率低下等导致扶贫资源严重不足。从公益性扶贫组织的角度来看,一方面,由于政府在资源分配中的信息模糊,不公开不透明,政策不具体等原因,使得其在扶贫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导致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受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分配机制不完善的局限性,山区扶贫工作的效率始终不高。有限的扶贫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安排导致了山区的扶贫工作进展艰难。
三是监督考核机制不合理。监督考核机制的建设是提高扶贫开发效益,确保扶贫效果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山区的扶贫工作中,对于扶贫部门的监督考核机制存在着许多不足,目前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缺乏专业的监督机构部门。山区内缺乏专门的精准扶贫工作监督与评估机构,这就降低了扶贫开发的精准性,使得评估工作效率不高,增加了监督考核的成本。监督机制的不到位同样也降低了其公平、公正以及权威性。
五、精准扶贫视角下扶贫机制的创新
一是完善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机制。贫困人口的准确识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开端,也是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整贫困识别标准,建立完善的贫困标准体系。改善以往单一的以经济收入或消费水平为主要评判标准的做法。综合考量地区经济、教育、福利保障等因素,调整识别标准,优化贫困标准体系。为该地区建档立卡提供可靠的依据。二是创新扶贫资源整合机制。社会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是相互矛盾的。为了解决社会贫困问题,稳定社会秩序,实现人类社会的长足发展,资源共享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实现由“粗放扶贫”向“精准扶贫”的转变,需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创新资源整合机制,从而提高扶贫工作效率。三是增强贫困人口的自身发展能力。加强对其职业技能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的知识水平和生产水平,提升人力资本条件。鼓励贫困人口利用当地的特色优势资源,开展相关产业以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完善制度安排,激发内生动力,增强扶贫机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造血功能与内生能力。通过建立长效扶贫机制与广泛参与机制,整合社会资源,以此解决贫困户脱贫问题。四是完善监督考核机制。构建合理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能够对提出扶贫工作中的不适行为并进行矫正从而保证扶贫效益。建立专门的评估机构,确保监督的科学、合理性。同时,为了防止“徇私舞弊”的现象,仍需设置第三方监督机构。
结语:这四天,有初到芷江被美景折服的欣喜,有探访贫困家庭时难言的心酸,有夜晚漫步风雨桥上的舒爽,有奔波在乡镇之间的疲惫。四天中,和基层干部深入交流,和百姓群众恳切沟通,我们一行人收获颇丰,成长颇多;看到政府的文件意见得到落实,民众生活逐步改善,我们由衷欣慰;看到基层干部艰辛的付出,更让我们坚定了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自我的信念。站在明山山顶,我们坚信,当岁月随着夕阳一点点沉下去,人民的日子必将像明日朝阳一样冉冉升起。贫困群众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解决贫困人口难题也是精准扶贫的目标。为实现湖南武陵山区的可持续脱贫,根据其扶贫机制中存在的不足,适时地调整扶贫政策,进行政策机制创新。
作者简介:
李言(2000.7—),男,汉族,湖南衡阳人,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本科在读。
关键词:少数民族;扶贫现状
一、活动主题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关于扶贫现状相关情况调查研究
二、调研时间
团队于6月7日开始组织分工,拟定于7月15日赴芷江县开始调研,于7月18日返回。
三、调研经过
7月14至17日,中南大学赴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扶贫现状调研小组(以下简称“调研小组”)赶赴芷江县并展开为期四天的扶贫现状调研活动。7月14日下午,调研小组分别从所在地乘高铁抵达芷江县城,并向县政府报到,在当地安顿下来,准备走访材料和调研工具。当晚,调研小组确定了第二天的调查方向。7月15日,调研小组正式展开调研。上午,调研小组到达芷江县政府扶贫办,各位领导向小组介绍了芷江县的扶贫现状和成就,展示了近年来芷江县政府在脱贫攻坚战中做出的卓越贡献。调研小组就養老、民生等几个扶贫领域与领导展开了讨论。虽然地处偏远地区,芷江县依然积极探索发展电商、产业集群等新兴商业模式,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扶贫办主任对小组成员不辞辛劳、实事求是的调研态度予以充分肯定。
而后,调研小组来到芷江县唯一一所重点中学——芷江县民族中学(又称芷江一中)展开实地调查。通过观察、采访当地的教育硬件、软件与学生的心理状况来侧面反映教育扶贫的成果。下午,调研小组来到芷江县教育局,与局领导进行了简单的交谈。局领导介绍了当地教育行业发展的现状。芷江县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于特殊儿童(智力或视听觉障碍),虽然教育局领导表示政府提供了送教上门的服务,但在后来的下乡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特殊儿童受条件限制无法接受义务教育,可见,芷江县的教育扶贫仍然任重而道远。
16日一大早,小组一行六七人乘乡间大巴赶赴今天的调研点——洞下场乡。周乡长很热情,叫上乡里的几位领导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我们从中了解到,乡里缺乏成规模的产业,大多数家庭的收入来自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寄回家的工资,留在乡里的就剩老人和小孩儿。民生工作上,老人和小孩是重点。老人每年都有养老津贴,视年龄和收入状况而定。经过简单修整,我们开始下乡走访。周乡长派工作人员先后带领我们抵达各个村庄,并走访了好几家贫困户。宽敞的客厅里,一张桌子,几条长凳,仅此而已。最多不过再多台电视机,有台电风扇。我们从养老,教育,医疗,饮食,出行卫生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了解。村民们表示对现在的生活并不十分满意。因为疾病,意外,灾害等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多年来所形成的贫困状况一时间难以摆脱。
芷江是著名的抗战名城和旅游城市,为了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也为实地调查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调研小组在17日决定参观并且调研:神圣庄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受降纪念馆以及风景优美的明山。17日上午,调研小组进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受降纪念馆内参观。由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受降纪念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无需购买门票,只需凭学生证领取门票便可进入。馆内保存着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历史文物,并配有中、英、日三国文字的讲解。中国人民为了保家卫国做出的巨大牺牲和伟大精神,使我们久久不能忘怀。
四、调研成效------扶贫现状
该地区由于贫困程度较深、地形地势复杂、社会结构畸形等一系列自身缺陷,以及长期以来扶贫工作中的低效率、针对性差等原因,贫困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真正解决,长久地困扰着山区的发展。为加快解决贫困问题,保证贫困地区在2020年能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政府提出了一项创新理念——精准扶贫。这一理念促使我国的扶贫工作正在尽快地实现从帮助贫困人口解决经济问题的“输血式”扶贫,转向培养贫困人口自身创造经济收入的“造血式”扶贫。在精准扶贫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从精准识别山区贫困人口、合理利用有限资源、调动山区居民脱贫积极性、完善监督核查体系等方面提出新的思路,深刻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理念,创新方法方式,尽快帮助脱离贫困。
调查中发现,一是扶贫机制中存在的缺陷。根据我国现行的工作方案,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为贫困人口。然而,这一标准在长时间的使用中已显得有些不合理。其次,家庭贫困程度也有较大的差异。不能简单地对所有贫困家庭都采用同一扶贫策略,应将其贫困程度划分为不同层次,以此来保证其精确性。再者,家庭致贫原因不明确。在劳动人口缺乏、劳动收入偏低、家庭中需负担大量医药费、教育负担重等许多方面。了解家庭致贫原因才能有效的制定脱贫政策,为贫困家庭提供更好的支持。
二是扶贫资源分配机制欠缺。由于社会扶贫资源的有限性,制约着扶贫工作的进展。同时,政府公共部门资源的有限性也对扶贫工作产生了影响。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看,尽管其在支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资源分配不均、政策执行力度不强、资源管理效率低下等导致扶贫资源严重不足。从公益性扶贫组织的角度来看,一方面,由于政府在资源分配中的信息模糊,不公开不透明,政策不具体等原因,使得其在扶贫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导致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受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分配机制不完善的局限性,山区扶贫工作的效率始终不高。有限的扶贫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安排导致了山区的扶贫工作进展艰难。
三是监督考核机制不合理。监督考核机制的建设是提高扶贫开发效益,确保扶贫效果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山区的扶贫工作中,对于扶贫部门的监督考核机制存在着许多不足,目前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缺乏专业的监督机构部门。山区内缺乏专门的精准扶贫工作监督与评估机构,这就降低了扶贫开发的精准性,使得评估工作效率不高,增加了监督考核的成本。监督机制的不到位同样也降低了其公平、公正以及权威性。
五、精准扶贫视角下扶贫机制的创新
一是完善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机制。贫困人口的准确识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开端,也是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整贫困识别标准,建立完善的贫困标准体系。改善以往单一的以经济收入或消费水平为主要评判标准的做法。综合考量地区经济、教育、福利保障等因素,调整识别标准,优化贫困标准体系。为该地区建档立卡提供可靠的依据。二是创新扶贫资源整合机制。社会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是相互矛盾的。为了解决社会贫困问题,稳定社会秩序,实现人类社会的长足发展,资源共享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实现由“粗放扶贫”向“精准扶贫”的转变,需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创新资源整合机制,从而提高扶贫工作效率。三是增强贫困人口的自身发展能力。加强对其职业技能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的知识水平和生产水平,提升人力资本条件。鼓励贫困人口利用当地的特色优势资源,开展相关产业以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完善制度安排,激发内生动力,增强扶贫机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造血功能与内生能力。通过建立长效扶贫机制与广泛参与机制,整合社会资源,以此解决贫困户脱贫问题。四是完善监督考核机制。构建合理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能够对提出扶贫工作中的不适行为并进行矫正从而保证扶贫效益。建立专门的评估机构,确保监督的科学、合理性。同时,为了防止“徇私舞弊”的现象,仍需设置第三方监督机构。
结语:这四天,有初到芷江被美景折服的欣喜,有探访贫困家庭时难言的心酸,有夜晚漫步风雨桥上的舒爽,有奔波在乡镇之间的疲惫。四天中,和基层干部深入交流,和百姓群众恳切沟通,我们一行人收获颇丰,成长颇多;看到政府的文件意见得到落实,民众生活逐步改善,我们由衷欣慰;看到基层干部艰辛的付出,更让我们坚定了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自我的信念。站在明山山顶,我们坚信,当岁月随着夕阳一点点沉下去,人民的日子必将像明日朝阳一样冉冉升起。贫困群众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解决贫困人口难题也是精准扶贫的目标。为实现湖南武陵山区的可持续脱贫,根据其扶贫机制中存在的不足,适时地调整扶贫政策,进行政策机制创新。
作者简介:
李言(2000.7—),男,汉族,湖南衡阳人,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