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并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对新课程理念下,如何科学机智地处理预设之外生成的“意外”这一教学资源,结合教学实践,从关注意外、尊重意外、灵活调控成就精彩等几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大胆创新,形成民主的师生关系,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良好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设与生成;教学策略
“李宁牌体育用品”曾有这样一句广告语“一切皆有可能”。 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动态生成的课堂已是老师们孜孜不倦的追求,津津乐道的话题。新课改,新教材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与惊奇,新教育,新课堂给了孩子们更大的展示舞台,教学活动中孩子们会提出形形色色的问题,课堂也会变得难以控制,课堂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始料未及的“意外”。如果我们置之不理或者呵斥指责,只能使课堂成为一潭死水,学生的创造力将被抹杀,如何让一次次不期而至的“意外”变成一次次的“精彩”?毋庸质疑,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地锤炼,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培养教学机智,适时调控课堂,有效利用生成的教学资源,才能把“意外”演绎成“精彩”!
一、直面问题,关注意外
式无常式,课无定课,可以说有一千名教师就有一千种教学方案。不管教师多么精心预设,也绝不可能考虑到教学生成的全部内容。学生的思维时常会出乎我们的所料,课堂上经常会发现学生发表的诸如“我反对”“我喜欢自己的方法”“我认为这样做也可以”等充满个性和创意的发言,这是很正常的。面对学生情不自禁的“插嘴”,老师既不能为求精彩而一味迎合,也不能因尴尬而刻意回避,而应立足发展,认真倾听他们的“高谈阔论”。只有关注课堂上发生的的意外,直面困难,珍视学生这种积极思维的情势,课堂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这是一堂三年级数学《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的公开课。我精心准备:每一句话都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丝丝入扣:创设情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巩固应用——总结反思。一切都进行得一帆风顺……学生汇报完“我们年级有95人,每桌坐8人,至少可以坐多少张桌子?”一题的解法:95÷8=11(张)……7(人),正准备引导学生理解“至少需要11张还是12张桌子”的时候,一个男孩子高高举起了小手:“老师,我的方法和他不一样!95÷8≈12(张)”我一愣,这是我没有料到的,能说他错吗?不能!再想想应该可以吧,但是这是五年级才学的方法呀,其他同学都不能理解呀,为了不影响后面的教学,现在没必要讲吧。于是就敷衍带过:“哦,你用的是估算。”既没肯定也没否定就让孩子坐下了,然后继续下面的教学环节,而那位同学也很疑惑地坐了下去。
多么好的教学资源啊!由于我的漠视就这样从身边溜走了。课后我一次次地深思和反省,对于这与众不同的想法,我为什么不直面问题,为学生创设一个表达和展示的机会,听听他的想法呢?站在学生的角度讲,学生既然提出了问题,肯定想知道他的想法对不对,更想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其他学生也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是我却没有及时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只按自己的预设进行教学,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一定会被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也定会被扼杀。此时我才深刻认识到,在我们的教学中不是缺乏课程资源,而是缺乏善于发现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的眼睛。假如我能及时关注并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直面“意外”,了解学生所想,呵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也许会让意外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
二、尊重学生,意外也精彩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自由、平等、民主的课堂才能迸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宽容平和与爱心可以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情绪体验,保持积极愉快的心态;相反,教师的偏执、责罚和粗暴则可能导致学生不良的心理反应,出现心理问题。我想,让意外生成精彩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要学会尊重学生,敏锐地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倾听不同的声音,成为学生的忠实观众,并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再因势利导,进行教学,就能让人眼睛一亮、砰然心动。
“长方形不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相信大家对“全国第八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上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还记忆犹新吧!在进行分类时,发生了始料未及的意见分歧,有的同学认为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有的同学则认为不是,于是出现了激烈的争论“是!”——“不是!”“是!”——“不是!”面对几千观众的眼睛,来自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的姜泽老师显得沉着冷静,面带微笑,一句“请注意这是辩论,不是吵架。”便把课堂交给了孩子,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生1:长方形有四个直角,而平行四边形没有,所以长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
生2: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图形,因为长方形符合这个条件,所以它应该是平行四边形。只是它很特殊。
生1:是啊,就算是也最多只能算一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怎么就能说是四边形呢?
……
师:我明白你们的争论焦点,就是在特殊上面。(摸着生1的头)我们先不看是不是特殊,先看看長方形是不是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是),它是不是四边形(是)?
师:(面对大家)觉得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请举手。
结果全都举手了,生1也低低的举手示意。正准备回位,老师把生1叫回来:“我们今天得感谢你,是你让大家更加的明白了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老师也相信你通过辩论,对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意外”的精彩就这样在偶然中悄然生成。我们看到那孩子非常满意的回到自己的座位,相信他是真正的从心里想明白了,尽管这次他输了,也许在他的心里已经种下了不断探索真理的种子。老师的宽容,一句简单的鼓励,对孩子的影响也许是不可估量的。虽然“意外”已经打乱了教师的预想,扰乱了教学程序,但老师从尊重文本的价值与学生的发展出发,挖掘出丰富的课程资源,调动一切经验和智慧,对即时闪现的细节做出瞬间的判断,给他们空间、时间,让他们自由畅快地表达,再加上教师睿智地“引领”,就生成了精彩的一刻。虽然这节课拖堂了十分钟,但是却让这份精彩演绎得淋漓尽致。
三、灵活调控,成就精彩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判断,巧妙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课前的多维预设为教学活动的展开设计了多种“通道”,教学时,教师应该随机应变,灵活调控,为教学方案的动态生成提供广阔的空间,成就意外的精彩,这也是教育机智的集中体现。
老师,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可以用底加高的和乘以2来计算吗?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我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本以为课堂上学生在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会有多种方法,会提出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我把这一环节的每一步都想的比较全面,设想了种种应对方案,没想到课堂上学生拼摆得非常顺利,没有出岔的地方,可是当学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后,有一名学生高高的举起了小手说:“老师,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可不可以用底加高的和乘以2来计算?”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可以,多数学生认为长方形和正方形一拉可以互相转化,周长没变,所以可以用上面的公式。这一问题不是本节课重点,而学生却讨论的热火朝天。此时必须给学生一个正确的说法,有可能因为处理这意外的问题会影响后面练习题的进程,可是总不能泯灭学生思维的火花呀。于是,我耐心引导他们比较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斜边的长短关系,以及求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与哪些边有关,在我一步步的诱导下,学生明白了为什么不能这样算的原因,从而也明确了该如何求平行四边形的周长,这时学生才肯放过老师。
这样的课堂故事时有发生。这节课,因学生的一个问题而放弃了原先预设的教案,满足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学会用我们的聪明才智,捕捉稍纵即逝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教师无痕的引导下进行学习和价值判断,这样的教育没有强制性,有效且恰如其分,给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这样的课堂才是新课程理念下,充满生机活力,充满创造的新课堂。
“无须刻意求佳境,自有奇峰报晓春。”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让我们直面意外,善待意外,把握意外,拥有发现的敏锐和转变的神奇,化意外为亮点,把意外演绎成精彩!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设与生成;教学策略
“李宁牌体育用品”曾有这样一句广告语“一切皆有可能”。 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动态生成的课堂已是老师们孜孜不倦的追求,津津乐道的话题。新课改,新教材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与惊奇,新教育,新课堂给了孩子们更大的展示舞台,教学活动中孩子们会提出形形色色的问题,课堂也会变得难以控制,课堂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始料未及的“意外”。如果我们置之不理或者呵斥指责,只能使课堂成为一潭死水,学生的创造力将被抹杀,如何让一次次不期而至的“意外”变成一次次的“精彩”?毋庸质疑,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地锤炼,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培养教学机智,适时调控课堂,有效利用生成的教学资源,才能把“意外”演绎成“精彩”!
一、直面问题,关注意外
式无常式,课无定课,可以说有一千名教师就有一千种教学方案。不管教师多么精心预设,也绝不可能考虑到教学生成的全部内容。学生的思维时常会出乎我们的所料,课堂上经常会发现学生发表的诸如“我反对”“我喜欢自己的方法”“我认为这样做也可以”等充满个性和创意的发言,这是很正常的。面对学生情不自禁的“插嘴”,老师既不能为求精彩而一味迎合,也不能因尴尬而刻意回避,而应立足发展,认真倾听他们的“高谈阔论”。只有关注课堂上发生的的意外,直面困难,珍视学生这种积极思维的情势,课堂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这是一堂三年级数学《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的公开课。我精心准备:每一句话都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丝丝入扣:创设情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巩固应用——总结反思。一切都进行得一帆风顺……学生汇报完“我们年级有95人,每桌坐8人,至少可以坐多少张桌子?”一题的解法:95÷8=11(张)……7(人),正准备引导学生理解“至少需要11张还是12张桌子”的时候,一个男孩子高高举起了小手:“老师,我的方法和他不一样!95÷8≈12(张)”我一愣,这是我没有料到的,能说他错吗?不能!再想想应该可以吧,但是这是五年级才学的方法呀,其他同学都不能理解呀,为了不影响后面的教学,现在没必要讲吧。于是就敷衍带过:“哦,你用的是估算。”既没肯定也没否定就让孩子坐下了,然后继续下面的教学环节,而那位同学也很疑惑地坐了下去。
多么好的教学资源啊!由于我的漠视就这样从身边溜走了。课后我一次次地深思和反省,对于这与众不同的想法,我为什么不直面问题,为学生创设一个表达和展示的机会,听听他的想法呢?站在学生的角度讲,学生既然提出了问题,肯定想知道他的想法对不对,更想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其他学生也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是我却没有及时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只按自己的预设进行教学,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一定会被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也定会被扼杀。此时我才深刻认识到,在我们的教学中不是缺乏课程资源,而是缺乏善于发现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的眼睛。假如我能及时关注并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直面“意外”,了解学生所想,呵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也许会让意外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
二、尊重学生,意外也精彩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自由、平等、民主的课堂才能迸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宽容平和与爱心可以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情绪体验,保持积极愉快的心态;相反,教师的偏执、责罚和粗暴则可能导致学生不良的心理反应,出现心理问题。我想,让意外生成精彩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要学会尊重学生,敏锐地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倾听不同的声音,成为学生的忠实观众,并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再因势利导,进行教学,就能让人眼睛一亮、砰然心动。
“长方形不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相信大家对“全国第八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上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还记忆犹新吧!在进行分类时,发生了始料未及的意见分歧,有的同学认为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有的同学则认为不是,于是出现了激烈的争论“是!”——“不是!”“是!”——“不是!”面对几千观众的眼睛,来自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的姜泽老师显得沉着冷静,面带微笑,一句“请注意这是辩论,不是吵架。”便把课堂交给了孩子,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生1:长方形有四个直角,而平行四边形没有,所以长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
生2: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图形,因为长方形符合这个条件,所以它应该是平行四边形。只是它很特殊。
生1:是啊,就算是也最多只能算一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怎么就能说是四边形呢?
……
师:我明白你们的争论焦点,就是在特殊上面。(摸着生1的头)我们先不看是不是特殊,先看看長方形是不是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是),它是不是四边形(是)?
师:(面对大家)觉得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请举手。
结果全都举手了,生1也低低的举手示意。正准备回位,老师把生1叫回来:“我们今天得感谢你,是你让大家更加的明白了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老师也相信你通过辩论,对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意外”的精彩就这样在偶然中悄然生成。我们看到那孩子非常满意的回到自己的座位,相信他是真正的从心里想明白了,尽管这次他输了,也许在他的心里已经种下了不断探索真理的种子。老师的宽容,一句简单的鼓励,对孩子的影响也许是不可估量的。虽然“意外”已经打乱了教师的预想,扰乱了教学程序,但老师从尊重文本的价值与学生的发展出发,挖掘出丰富的课程资源,调动一切经验和智慧,对即时闪现的细节做出瞬间的判断,给他们空间、时间,让他们自由畅快地表达,再加上教师睿智地“引领”,就生成了精彩的一刻。虽然这节课拖堂了十分钟,但是却让这份精彩演绎得淋漓尽致。
三、灵活调控,成就精彩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判断,巧妙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课前的多维预设为教学活动的展开设计了多种“通道”,教学时,教师应该随机应变,灵活调控,为教学方案的动态生成提供广阔的空间,成就意外的精彩,这也是教育机智的集中体现。
老师,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可以用底加高的和乘以2来计算吗?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我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本以为课堂上学生在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会有多种方法,会提出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我把这一环节的每一步都想的比较全面,设想了种种应对方案,没想到课堂上学生拼摆得非常顺利,没有出岔的地方,可是当学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后,有一名学生高高的举起了小手说:“老师,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可不可以用底加高的和乘以2来计算?”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可以,多数学生认为长方形和正方形一拉可以互相转化,周长没变,所以可以用上面的公式。这一问题不是本节课重点,而学生却讨论的热火朝天。此时必须给学生一个正确的说法,有可能因为处理这意外的问题会影响后面练习题的进程,可是总不能泯灭学生思维的火花呀。于是,我耐心引导他们比较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斜边的长短关系,以及求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与哪些边有关,在我一步步的诱导下,学生明白了为什么不能这样算的原因,从而也明确了该如何求平行四边形的周长,这时学生才肯放过老师。
这样的课堂故事时有发生。这节课,因学生的一个问题而放弃了原先预设的教案,满足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学会用我们的聪明才智,捕捉稍纵即逝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教师无痕的引导下进行学习和价值判断,这样的教育没有强制性,有效且恰如其分,给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这样的课堂才是新课程理念下,充满生机活力,充满创造的新课堂。
“无须刻意求佳境,自有奇峰报晓春。”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让我们直面意外,善待意外,把握意外,拥有发现的敏锐和转变的神奇,化意外为亮点,把意外演绎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