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分层教学满足小学生整体发展的语文教学研究

来源 :素质教育(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uuu52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化改革,小学教学的目标不再是以单一的传授学生语文知识为目标,而是需要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锻炼学生判断能力与辨别能力。小学生虽然年龄尚小,但都拥有一定的自主思维,若语文教师以传统应试教育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将难以满足小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分层教学活动,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对学生开展多层次、分类化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整体发展;教学策略
  引言
  所谓分层教学方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依照学生学习兴趣与年龄的水平,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多个层次,让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去完成探究性实验活动。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可以有效的降低小学语文教学难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之中。因此,笔者结合自身数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在查阅大量参考文献:基础上撰写此文,在文中针对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以分层教学为基本点提出全新的教学策略。
  一、学生分层
  为了能够让分层教学法可以满足更多小学生学习需求,语文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在对学生进行分层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通过课前观察、课中评价,课后测试等方法,了解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为分层教学做好铺垫。其次,语文教师在将学生进行分层时,要注意不应分出过多探究小组,一般多为上、中、下三个小组即可,人数不需要进行强行的控制。在完成分层完成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严格遵守课堂秩序,越是层次越高的学生,越要做好管理问题,促使学生小组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最后,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避免分成教学,引起学生之间的敌视、轻视心理,而需要让高层次学生带领低层次学生一起学习进步,逐渐提升全班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1]。
  例如,在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语文教学活动中,本章课文讲述了学生耳熟能详的“司马光砸缸”的小故事,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已经拥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教师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对学生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进行测试。如“有哪位同学可以讲述下司马光的故事?”“司马光的做法是否正确?”等等,并将学生回答问题进行记录,回答问题越多的学生,则可以判定表达能力与故事组织能力越强;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默写本节课生字词,因为学生接触语文知识较短,能够一次性完成生字词背诵的学生较少,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教学方法验证学生学习效率,进而补充对于调查了解的资料。
  二、教学活动内容分层
  在完成学生分层学习后,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也进行分层。教学内容的分层重点需要放在教学积环节步骤设定上,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按照学生特点,设置学生实践探究任务,进而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但是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活动过程中,只能做到“兼顾两边”,忽略了对于中层学生的引导,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活动目标的设定较为独立,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循环,由于小学语文教师精力的限制,只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忽略了部分学生的教学体验感。针对这种问题,教师需要让探究任务具有一定的联动性,学生不仅需要在教学活动中了解知识内容,还需要在分层教学活动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强化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同学之间的情谊[2]。
  例如,在学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观潮》语文教学活动中,本章教学内容是描写钱塘江大潮的情景,作者通过亲身参与,使用“声音词汇”带领学生一起领略大自然的魅力所在,教学目标在了解生字词与中心思想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去感受钱塘江。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以发现,小学生对于书本内容的抽象想象能力较差,难以完成分层教学的相关安排,因此,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通过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收集相关视频、图片、解说等资料,将其融合在一起,按照分层教学设定分成三个PPT资料。正式教学活动开始后,首先,教师需要加强引导,将教学目标分成上、中、下三个等级,每个教学目标必须中必须含有PPT资料线索,学生小组在探究学习时需要通过观看PPT资料来完成后续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将信息技术融入分层教学活动中,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再次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我国教育體制的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也应该根据教育部门相关要求进行适当的改变,摒弃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并通过分层教学模式让学生获得更加充分的学习体验,进而提升小学生学习效率与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爱芳. 分层教学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20):P.125-125.
  [2]封顶梅.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实践[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19, 000(007):P.26-26.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盛泽小学目澜校区 江苏省苏州市 215228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数学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学生各方面水平的发展。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推动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提高教学有效性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是在结合具体案例的分析基础上,探讨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学习兴趣;策略  小学数学是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学习内容已经有了一定深度,学习难度较大。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比较明显的个体差异,体现在思维发展水平、学习能力、心理特征等多个方面。面临学生差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已经不能按照传统教学方式一刀切,而应该因材施教。分组分层的方法给教师提供了改善数学教学的途径,让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应教学。有利于帮助不同阶段的学生学好数学,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个体差异;分组分层;
期刊
摘 要:学生个性化发展作为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教育机构提出的新的教学任务和要求,为确保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教育工作者需对当前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以此为后期学生的全面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鉴于此,本文主要立足小学语文课程,剖析了语文教学中学生个性化培养意义,并就其培养策略展开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意义;培养策略  引言  伴随语文课程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
期刊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均衡分班这一模式已经广泛应用在各个年级段,保证每个班级生源的实力平均。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虽然已经在尽可能地实行均衡分班,但仍存在学生实力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分层走班教学成为了这一现象的有效解决方法,这一方法既能够帮助优等生在同等的教学环境下获得更多的知识,也能够促进后进生不断地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其可以与其他学生共同进步。本篇文章,主要以初中语文分层走班教学
期刊
摘 要:当前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改革,就是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施教者与受教者的固定关系,教师要致力于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对于道德与法治有所感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格,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切实体会到高尚品德修养以及严明法治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意义,本文旨在对通过绘本故事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充满活力的运用策略提出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绘本故事
期刊
摘 要:温故而知新,学以致用。教师通过某一环节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去阅读课文,进行归纳和复习,既能有效减少和减缓知识遗忘,又能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综合化,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避免表面化和浅层次的肤浅记忆。  关键词:历史教学; 温故而知新;课堂实测  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量多且丰富,学生学习起来虽感兴趣,但是,这些历史知识线索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显得较为繁杂,学生要想掌握
期刊
摘 要: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证明,阅读活动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提高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无疑是其中的重要表现。毋庸置疑,阅读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逐渐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渠道。基于此,笔者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立足于教学实践活动进行了研究,而文本将结合相关的研究成果,谈一谈思维能力在阅读教学中的价值,以及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期刊
摘 要: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积极的进行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课程设置,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自我探寻中领略到文章的旨意,体会作者的心情,收集更多的经典好句。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多个方面来提升学生的自主性,从学生的心理上要鼓励,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上要指导,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本文以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为载体,并结合笔者自身实践,对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的方法的这一论题进行
期刊
摘 要: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缺乏社会性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不善于利用社会力量的办学教育是无能的教育。新的课程观也告诉我们:教育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就小学科学而言,科學教育作为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得到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越来越多的关注。科学课成为小学课堂中的一门必修课,科学课程的深入开展,势必离不开丰富的课程资源的支持。  关键词:小学;科学;公共资源  目前我们的
期刊
摘 要:积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化和高质量的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师进一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数学学习思维和助力教学效率提升的关键一招,也是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重要实现路径。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地重视起课堂的提问实施环节,并积极地摸索和研究有效开展课堂提问的对策和方法,不断地解决课堂提问实施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进而让高质量的课堂提问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指引光明大道。本文将结合笔者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