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触法对早产儿消化系统影响的观察分析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iao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广东 深圳 518133)
  
  【摘要】目的:探讨抚触法对早产儿消化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国际通用抚触法,抚触组:出生后24小时的早产儿60例,开始进食后进行抚触,持续14天,每次15分钟,每天3 次。对照观察组:随机选择出生后24小时的早产儿60例,不进行抚触,各种综合护理措施与抚触组相同。观察时间14天。观察指标:两组早产儿体重,摄入奶量、呕吐、胎粪情况。结果:接受抚触的早产儿比对照组早产儿体重明显增加,摄入奶量增加,呕吐次数少,胎粪排空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对早产儿实施抚触,可促进消化道功能、增加体重,抚触方法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抚触;早产儿;消化系统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ouch methods how to influence premature infants digestive system. Methods: Adopted international touch method. The touch group: 60 premature infants 24 hours after birth. Continuous be adopted touch methods for 14 days, every time 15 minutes three times a day. The observation group: 60 premature infants 24 hours after birth, random selected, not are adopted touch methods. Comprehensive nursing measures and treatment measures are the same .Observation time: 14 days. Observation index: weight, intake of milk, vomiting, fetal feces situation. Results: touch methods group average weight m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take of milk increase significantly .Less vomiting. Fetal feces emptying time significantly reduced. P < 0.05. Conclusion: Premature infants touch methods can promot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increase weight, touch methods is beneficial for the premature infant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 touch, premature infants, digestive system.
  【中图分类号】R717.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032-0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抚触组:出生后24小时内早产儿60例,接受抚触。男,34例;女,26例。平均胎龄32±1.8周,平均出生体质量1.81±0.4 kg。Apgar 评分:1 min、5 min均≥8分。开奶时间21±3.1 h。对照组:随机选择性别、胎龄、出生体量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的60例早产儿,除外抚触,护理措施两组一致。
  1.2方法:常规护理和治疗两组一致,不使用制酸药物,抗菌药物、影响微生态制剂疗、促进胃肠蠕动药物。并排除消化道系统器质性病变。
  抚触疗法:每天给予3次抚触,每次时间为15 min,连续14 天。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仰卧位,恰当力度,抚摩患儿头面部,颈肩部,胸腹部;第二阶段,活动四肢,被动屈伸运动;三阶段,俯卧位,抚摩脊背、臀部、四肢。
  1.3观察时间14天,观察指标:两组早产儿体重,摄入奶量、呕吐情况,胎粪排泄、体重增长情况;喂养不能耐受情况:胃潴留、腹胀、呕吐情况;达肠道足量喂养(热卡418.4 kJ/ kg.d)的时间。
  1.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 P<0.05.
  2 结果
  接受抚触的早产儿病情稳定,不需吸氧,胎粪排出时间早,排尽时间明显缩短,黄疸消退时间早,喂养不能耐受发生率降低,接受抚触的早产儿体重比对照组早产儿体重明显增加,摄入奶量增加显著,P〈0.05。
  3 讨论
  3.1 自然分娩的过程中胎儿经过了特殊的抚触。皮肤是人体最大感觉器官,是神经系统的外在感受器,早期抚触可以给脑细胞和神经系统适宜的刺激,皮肤感受各种刺激,并将各种刺激通过传入神经传入中枢神经。早产儿生长发育迟缓与生俱来,早产低体重儿可以所谓“追赶生长(catch up growth),即为接近遗传所确立的生长轨迹,而超过相应年龄正常速度生长”进行生长,该期脑的功能结构具有很强的再造和适应性,在适应的视、听、触等感知觉刺激下,新生脑细胞能够修复神经系统受损部位,恢复脑功能[1],所以早期的干预、治疗可以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2]
  3.2早产儿由于胃肠道功能不成熟容易出现喂养不能耐受,杨长坤[1]临床研究发现,抚触后患儿每日进奶量增加,胃潴留减少,体重增加,血浆胃泌素水平明显升高,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3.3 腹部抚触顺从肠蠕动方向符合肠道生理解剖特点,触觉刺激能兴奋迷走神经,促进胰岛素、胃泌素的分泌,胃泌素作用于肠道平滑肌,促进肠道蠕动。可以解除便秘、增加食量、增加体重、增加排便次数,减少胆红素肠道吸收、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降低黄疸指数、减少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率,吸吮次数明显增加,生理性体重下降明显减少。1986年Field[3]对早产儿给予每天3次,每次15分钟,一共10天的抚触,在饮食结构、热量供给无差异情况下,治疗组婴儿的体重每天平均多增长8g,增长幅度是对照组的147%。
  3.4 邱彩凤[4]等研究发现抚触可以减轻婴儿对外界的刺激的反应,使其入睡,减少哭闹,使睡眠更平稳且时间延长。母婴间的交流增加,新生儿被爱而感受到安全、自信、满足。国内刘向辉[5]研究发现,抚触组早产儿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长高于对照组。
  免疫功能的提高,睡眠质量的提高,间接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均有利于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3.5 经过积极的推广该方法在我国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应用,但是社会认知程度有待提高,鉴于等诸多因素影响,医务工作者要付出更的努力提高普及率和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 鲍秀兰,孙淑英.挖掘儿童潜能始于零岁[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7-32.
  [2] 汤晓岚.早产儿早期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研究与实践,2007,22(4):332-333.
  [3] Field T.Maternal depression effects on infants and early interventions[J].Prevention Medicine,1998,27(4):200-233.
  [4] 邱彩凤,黄浩,廖敏等.婴儿抚触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2,17(7):559-560.
  [5] 刘向辉,抚触疗法对早产儿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3,3(6):483.
  
其他文献
(邻水县人民医院四川 邻水 638500)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静脉曲张; 护理  【中图分类号】R217.7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015-02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针对特定的病人群体,制定一个日程计划表,为病人实施有计划,有预见性的护理工作,形成主动护理与患者的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从而加速了病人的康复,减少资源的浪费,使
期刊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广西 南宁530021)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唾液酸酶法诊断细菌性阴道病(BV)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无菌棉试子采集符合标准的患者阴道分泌物,分别用Blue法和传统的Amsel法金标准法,同时对875例送检样本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结果: Blue法和传统的Amsel法金标准法试验相比,两法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9,P>0. 05)。 结论:采用B
期刊
(1.中国人民解放军92323部队医院 山东青岛266000  2.中国人民解放军北海舰队司令部门诊部 山东 青岛 266071)    【中图分类号】R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027-02    在生意社2010年2月23日讯随着中国老年人口迅速增长,老年人已成为药品市场的最大消费人群。据统计,老年人消费的处方药品占23%~40%,非处方药
期刊
(桑植县妇幼保健院湖南 桑植 427100)    【摘要】目的: 通过对桑植2001~2010年“两纲”中妇幼保健指标的分析,总结妇幼保健工作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以进一步提高妇幼健康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各类妇幼卫生报表。结果:儿童发展纲要指标中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未达到指标要求;妇女发展纲要指标中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生率、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到指标要求,孕产妇系
期刊
(泸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 探讨阿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1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60例), 治疗组给予阿伐他汀20 mg /d, 治疗6 个月。对照组采用饮食控制或服非他汀类药物。分别于入院时、治疗后检测两组粥样斑块大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
期刊
(1山东大学药学院山东 济南250012;2济宁市皮肤病防治院山东 兖州272100)    【摘要】目的:验证阳春肾舒胶囊治疗阳痿的药效。方法:采用阳春肾舒胶囊治疗阳痿510例,并设益肾兴阳胶囊对照组345例。结果:阳春肾舒胶囊治疗组临床痊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为51.0%、28.4%、90.2%;益肾兴阳胶囊对照组分别为41.2%、24.0%、80.6%。讨论:两组临床痊愈率、显效率比较,治疗
期刊
(1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广东珠海519000;  2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    【摘要】目的: 分析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肠外脏器损害的临床特点,为临床防治多脏器损害提供治疗依据。方法: 对134例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134例RV肠炎患儿共有92例(68.66%)并发肠道外损害。其中心肌受损42例(31.34
期刊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830028)    【摘要】目的 探讨CT在小儿脑性瘫痪(脑瘫)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脑瘫科160例小儿脑瘫的头颅CT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160例中有143例头颅CT检查阳性,CT异常率89.38%,其中脑萎缩是最常见的表现(49.38% ) 。临床类型中痉挛型最多见(75.63%)。不同年龄组中,年龄越小,CT异常率越高。结论 虽然CT不能作为诊断脑瘫
期刊
(广南县人民医院 云南 广南 663300)    【摘要】目的:浅析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颈椎骨质增生所致眩晕症的药理作用及其用药体会。方法:通过临床病例用药,病患的治愈率得到结论。结果和结论:倍他司汀对于美尼尔氏综合症、血管性头痛及脑动脉硬化有效。并可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脑栓塞、一过性脑供血不足、高血压所致直立性眩晕、耳鸣等。  【关键词】盐酸倍他司汀;颈椎骨质增生;眩晕  D
期刊
(江苏扬中市人民医院 江苏 扬中 212200)    【摘要】本文探讨提高内科临床护理的质量措施。近年来,随着医学观念的不断转变、内科临床护理的全面开展,以及内科发展的新形式与护理工作任务繁重及患者及家属期望值增高的矛盾日益明显,如何提高护理质量是每位内科医护工作者当前面对和深思的问题。文章首先分类讨论了影响内科临床护理质量提高的因素,然后根据笔者的多年内科医护实践经验提出提高内科临床护理的质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