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天山

来源 :云南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smallsta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约8亿到5.6亿年前,从赤道到两级,地球的每个角落都被厚厚的冰雪所覆盖。有狂风怒号、雷声阵阵,但整个世界却几乎看不到生命的踪迹。直到天气开始渐渐温暖,冰雪融化,生命跟随海水蔓延了地球上大部分地区——也包括如今海拔2000余米的澄江帽天山。
  5.3亿年前的帽天山,是一片望不到边际的海洋。汹涌的海水中,密密麻麻的藻类植物释放出大量的氧气,从2毫米到70厘米,形态各异的三叶虫或浮游水中,或静静地卧在海底泥沙里。如同侏罗纪时代的恐龙、现代的人类,三叶虫是那个时代的主角。科学家预计,三叶虫最早出现在寒武纪,在古生代前期达到顶峰,最终在二叠纪和三叠纪之间的生物大灭绝时期消失,占据地球总计2亿多年。而恐龙不过存在了1亿5千万年。人类,截止到今天,才诞生3百万年。
  三叶虫品种繁多,从目前发现的化石来看,至少有一万五千多个种类。大多数三叶虫是比较简单的海生动物,或者生活在海底,通过过滤泥沙来获取营养,维持生存;或者漂浮水中,以细小的藻类或浮游生物的尸体为生。温暖的气候,适宜的环境,使得三叶虫的生存繁衍变得简单。但上天总是既仁慈又残忍,大自然专程为三叶虫准备了一个可怕的天敌——奇虾。


  这是一种体型可达2米的肉食性动物,拥有一对凶残的前爪和十几排直径25厘米的牙齿。在5.3亿年前的帽天山,凭借体型和爪牙,奇虾成为了这片海水中最顶级的掠食者。我们无法得知奇虾捕捉食物时的速度与方式,但可以想象的是,这是一种没有天敌的生物,除了自然灾害,它们的一生不会遭遇任何危险。
  在奇虾那张长长的食谱上,有一种极其弱小的动物格外特殊。它们身体呈蠕形,一般长3至4厘米,大者可以长到6厘米,这就是云南虫。
  云南虫,1991年侯先光发现并命名。1995年,陈均远等研究者认为:云南虫拥有7对腮弓,可以呼吸,并把食物留在口腔里,这正是“脊索动物”的重要特征。所谓“脊索动物”,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现代脊椎动物的远祖。当年的《纽约时报》在一篇名为《从云南虫到你之路》的文章中大发感慨:“如果云南虫夭折,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将永远得不到发展,地球将像遥远的月球一样永远寂寞冷清。”
  云南虫原始的脊索,是我们后背上那根脊椎的前身。当时的云南虫脊索,相当柔软,很容易受到外力的伤害,或许一圈稍微激烈的涟漪,便能将之击打粉碎。但恰恰是通过这根脆弱的脊索,云南虫肢体上的感觉可以传达到全身,大大提高了控制身体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5.3亿年前的帽天山地区,是生命的乐园。阳光打在波浪起伏的海面上,水中生物千姿百态,远远超出我们所能想象的极限。一群三叶虫随波逐流,一只云南虫蠕动身体,而硕大的奇虾,挥动前爪,凶狠而来。不远处盛开着一朵朵的鲜花,这是肉食动物海葵,美丽的诱惑背后隐藏着致命的杀机。海水中微网虫正在步履蹒跚,这种动物拥有9对眼睛和10对足,奇异的是它的9对眼睛全部生长在腿关节上。突然某一天,大地震动,陆地抬升,海水倾泻,海洋中的生物一下子被深埋地心。
  众所周知,达尔文的物种进化论认为,人,并不是上帝或女娲凭空创造的,而是由猴子进化而来。但进化论有一个基本逻辑前提,即生命进化是单细胞到多细胞缓慢演变的过程,是“渐变”而不是“剧变”。然而现代科学家发现,已经年满46亿高龄的地球,在前40多亿年的时间里,生命只是以藻类和菌类的简单形式存在于海洋里。直到距今5.4亿年到4.9亿年的寒武纪,地球上突然出现了纷繁复杂的多细胞多门类动物。
  1909年,寒武纪早期的布尔吉斯动物化石群在加拿大被发现;1947年,寒武纪晚期的埃迪卡拉动物化石群在澳大利亚被发现。两者之间相差约1.1亿年,但两个时期物种间发生的突发性变化难以在实物上得到证明。而澂江古生物化石群正好处在以上两个化石群时间跨度上的中间,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最关键最辉煌的一扣,它完整地记录了动物群突发性进化过程,引发了今天所有动物门或相当于门一等级系统的形成和演化。它是联系前寒武纪早期到寒武纪晚期生命进化过程的重要环节。同时,澄江古生物化石群的发现,也进一步证明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真实性,否定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渐变论”。
  和38亿年相比,1.1亿年仅是地球历史上短暂的一瞬间。但正是这一瞬间,让我们的世界得以如现在这般美丽,让我们自身得以如此刻这般微笑、思考。


  链 接
  澂江帽天山古生物文化旅游项目充分挖掘澂江帽天山化石遗产价值,以科学保护世界自然遗产、展示和传播遗产价值、创新遗产文化为目的,以展示地球演化及生物进化过程特别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为主线,以场景再现和经历体验为突破口,开发休闲娱乐、科普、科考、科研、修学、会议(科研类)等不同层次的遗产旅游产品;依托所处区域四季如春的气候及秀美绝伦的自然、人文风光,配套开发度假养生旅游产品。将景区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古生物科普科考研究基地和国内最具特色的科普和地质旅游景区,并使之融入昆明石林、楚雄恐龙谷、三江并流等地质奇观旅游专线,融入中国西南及东南亚地区世界遗产旅游专线。项目拟建设为科普娱乐综合性项目,主要由化石遗产地、科考科普区(寒武纪博物馆、俱乐部)、寒武纪休闲娱乐公园(动感电影、生命漂流等)和寒武纪小镇四部分组成。

其他文献
初次认识琢木郎是因为巍山帅哥小段的介绍。在此之前我知道巍山是著名的南诏故地,有保存完整的宁静古城,有建筑精致的古老乡村,有道教圣地巍宝山,有南诏都城遗址龙于图城,有红河源头……已经不胜枚举。小段第一次介绍时我还“哦”了一下,但看了几幅广东摄影师此前在琢木郎拍摄的照片,霎时觉得摄人魂魄。一股强大的好奇心,顿从胆边生。当即决定驱车前往最最神秘的琢木郎。  琢木郎离巍山县城仅40公里,离最近的乡镇大仓镇
期刊
话说逢年过节,网上总有段子手调侃:北上广写字楼里的James、Peter、Pivian们又打点行装,滚回村里当狗剩、铁蛋、二丫去了。哈哈哈哈。  是的,村里。  但狗剩、二丫们难道会告诉你,他们在山旮旯里被负氧离子砸得浑身生疼,吃的烤全羊都是吃野草长大,住的房子还能闻到纯正的木头香吗?这酸爽,在“厚德载雾,自强不吸”的口罩背后委实是无法想象的。  在这个狂飙突进的时代,也许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但
期刊
据说布朗族的前身为南方古族“濮人”,濮人在世界上最早种茶,在茶界并无太大疑义。从数千年前开始,濮人已开始散居澜沧江流域,尽管随岁月流逝,这种定义广泛的族群已经烟消云散,但很多人文学者相信,当代布朗族,乃是保留了濮人衣钵的真正继承者。  章朗村,就是一个完全纯粹的布朗族寨子。虽仅244户人家,却是西双版纳最大的布朗族寨。严格说,称章朗是千年古寨还有些保守,寨头那座金碧辉煌的缅寺(佛寺)里有块大碑,碑
期刊
近日,辽宁省冰雪温泉协会考察团一行16人,在云南省旅游协会SPA与温泉分会相关领导的陪同下莅临弥勒湖泉酒店考察交流。考察组对酒店优秀的设施、环境、服务、资源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并对酒店的经营管理成效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最后,双方就营销合作及品牌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并就如何加强交流、相互学习经验、共同发展达成战略合作共识。  章子怡等多位明星下榻景成温泉  景成地海温泉度假中心是瑞
期刊
“我们从哪里来?”人类对自身起源的探索千百年来从未间断。一直以来,人们相信的是神说:“要有人!”于是就有了人。直到1832年,一个23岁的英国青年来到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挖到了大量贝壳化石。信仰在他的心中一阵涌动,亿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大海吧?那么,生命也许就是在这种沧海桑田的变化中不断演化而来的吧?20多年后,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写下了一本不朽的巨著《物种起源》。  38亿年前,
期刊
银杏村,位于腾冲固东镇,原名江东村。但在最近四五年,“银杏村”的名气似乎已完全取代原名,成为秋季旅游腾冲必去的景点之一。在腾冲,说江东村可能不一定有人指条明路,但要说银杏村,别说问路,只需跟着旅游路牌就可顺利到达。  银杏原本并不稀罕,如今在大江南北,何处不见银杏?甚至在云南本省,云南大学的银杏道也早就成名。为什么当十年前一批摄影师们偶然发现江东银杏时,仍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呢?很简单,这里有云南最
期刊
这就是建水的新房村,一个在朱家花园和恢弘孔庙的奢华历史之外潜藏的古典乡村。人们到此悠然寻访,得到的是中国传统乡村的现实样本,徜徉其间,很多人有回家的错觉。甚至,我们在路上也能遇到不少兴致盎然的背包老外,不知他们置身建水,会不会不由自主地哼起保罗?西蒙的名曲《乡村路带我回家》?  曾经有一条河,从石屏异龙湖流出,由西向东穿过建水坝子,最终注入南盘江。这条河在云南众多波澜壮阔的大江大河面前是如此的不起
期刊
初见,生活在化石中的人  清晨公鸡打鸣后雄赳赳地在堆满农具的院子里踱起了步,周大爷像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石屏的天气已经一天比一天炎热起来,却因为房里的凉爽和安静,每天都是一夜好眠。他打开门,准备带羊群去草地里饱餐一顿。布满皱纹的手自然地划过门边的墙壁,那里有一片不大却形状完整的树叶化石,就连一缕缕的叶脉也清晰可见。在老旭甸村,除了新建的学校和村委会,家家户户的房屋都从山那头的崖上就地取材建造起来,
期刊
似乎在地球生命的诞生与进化的每一个环节,都与云南有着特殊的联系,无论这里是海洋还是陆地,生命执着地热爱着这片大地。从远古的生命大爆发,到恐龙时代的辉煌与灭绝,再到人类的诞生,澂江、禄丰、元谋这3个地名在生命的历程中刻下了深深的印痕。  当一个渺小的远古生命倒下,被泥沙掩埋,又由于某种偶然的原因,它没有腐烂消失,而是与泥沙一起凝聚成为“化石”,留下了遥远的时空的一段记忆。从5.4亿年前的地球生物首现
期刊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被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这样保留下来。  云南地处欧亚、印度洋、太平洋三大板块汇聚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史时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