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的发展带来第三产业的兴起,“一带一路”使沉寂千年的“丝路之旅”重新焕发出生机。西北五省作为“古丝路”与“新丝路”的重要通道,受到广大游客的追捧,在此基础上研究西北五省的旅游产业就显得愈发必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通过对西北地区旅游产业的研究,对西北地区旅游产业可行性进行分析,以探索出适合西北五省与中亚五国旅游合作的新模式,实现互利共赢。
旅游产业 西北地区
发展优势 可行性
在“一带一路”战略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西北五省也在不断探索符合地区实际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推动旅游产业的升级,打造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和地区旅游产业,这正是西北地区在一带一路中大有作为的题中之义。
发展西北五省旅游产业的意义
(1)促进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西北地区一直是旅游的热门地带,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其“丝路游”愈来愈热,加之多种旅游政策红利的加快释放,为西北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这势必会为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助力。旅游业对社会的贡献值越来越大,使旅游业作为西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可能。
(2)有利于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国际旅游品牌。西北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各地旅游资源呈现出同中有异的特色,根据这一特点,结合“一带一路”带来的面向国际,尤其是中亚市场的发展新机遇,打造具有西北地区特色的国际旅游品牌,探索旅游品牌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思路,在创新旅游品牌的过程中发现新大陆,使旅游品牌的国际影响不断扩大,进而实现西北地区与中亚国家旅游业更好的品牌对接。
(3)带动西北与中亚双方合作交流以实现互利共赢。西北地区与中亚国家历史上就有很多的交流和互动,比如历史上的商贸,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在如今“一带一路”焕发新活力与生机的历史性时刻,旅游所带来的资本、文化要素的流动,会进一步唤醒更多的人才、技术等多方面的交流,从而促进双边经济的更高水平的互动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4)有利于与“一带一路”国际大通道对接。西北地区在旅游业的不断升级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为西北地区的新一轮对外开放提供了广阔平台,也为沿线国家乃至世界各国的文明互鉴、交流合作带来了巨大历史性机遇。通过发展旅游产业,西北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各种信息、要素得到有效流动,有利于实现与“一带一路”国际大通道实时对接。
西北地区特色旅游发展优势
(1)丰富的旅游资源。西北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支撑其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源泉。
新疆其独特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复杂的地貌构筑了新疆奇特的自然地理景观。该地民族色彩浓重,不同民族的聚合形成了多样的民族风情,其不可替代的历史宗教背景对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宝库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如西部边境地区保存下来的与边防有关的历史遗迹、遗址,也为边境增添了不少神奇色彩。且新疆是世界上四大文化体系唯一汇流的地方,新疆在中国的文化交流中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境内特殊的地理环境地形特点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境内汉、藏、回、蒙古、土、哈萨克、撒拉等多民族聚居,保持着独特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近年来,青海湖、盐湖、塔尔寺、互助土族风情园等旅游品牌效应渐显。
宁夏境内水文类的河流湖泊景观、地文类的大漠风光、抽象的回族风情、自然保护区构成了其独特的旅游特色,加之历史上的西夏文化、黄河文化的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旅游类型。
甘肃有着极为悠久的人文遗迹和丰富多彩的自然旅游资源。随着新型旅游产品的兴起,甘肃省积极开展文化历史旅游、生态环保旅游、民俗风情旅游、红色革命旅游,旅游产品类型趋于多样化。
陕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数量大、种类多、品位高、垄断性强,是我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区之一,其独具特色的汉唐文化是其魅力所在。
(2)政策叠加效应凸显。政策的颁布对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形成了以旅游法为核心、政策法规和地方条例为支撑的法律政策体系,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等。自2015年开始,“515战略”、“旅游+”战略、“全域旅游”战略、“一带一路”旅游合作战略等战略密集出台,多种旅游政策红利正在加快释放,为西北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除此之外,在“一带一路”沿线60余个国家中,已经有超过20个国家对中国实现了免签和落地签,还有近10个国家出台了有条件免签、电子签证等优惠政策。
(3)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西部地区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推动了一大批交通项目的建设:高铁、机场,形成了快捷高效的交通网,进而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升级。中欧班列从少到多,联通欧亚。截至目前,国内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已达28个,累计开行4000多列,形成了以“渝新欧”、“郑欧班列”、“汉新欧”、“蓉欧快铁”和“长安号”为主体的五大班列运输系统。依托新亚欧大陆桥和西伯利亚大陆桥,已初步形成西、中、东3条中欧铁路运输通道。中哈第二条铁路客运通道的开行为畅行丝路打开了新通道。 未来将形成以精伊霍铁路、中吉乌铁路、中巴铁路和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为主“西出”国际铁路,实现坐着火车去中亚旅游成为现实。
总结
“一带一路”上的西北地区,在历史和现实的对接里,旅游业日益呈现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借助国家“一带一路”的东风,西北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日益成熟,品牌战略日益凸显,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也日益广阔。与此同时,在与中亚国家的旅游对接里,精品旅游线路开发日益得到重视,這必将为西北地区的旅游业增加新的发展引擎,加深与中亚地区的旅游合作,实现经济的共同进步。由此可见,西北地区发展旅游产业是十分可行的。
作者简介:
魏婉茹(1993—),女,汉,陕西省渭南市人,研究生在读,单位:青海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可持续发展
曹瑞(1994-)女,汉,山西省吕梁人,研究生在读,单位:青海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城市化问题研究
[1] 许玥.新疆旅游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2] 董华朋,陈黎.“一带一路”背景下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6(02):18-21.
[3] 陶伟.旅游资源类型体系分类评价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1(02):141-145.
[4] 黄炜.“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省对外贸易的机遇[J].现代经济信息,2016(22):494.
旅游产业 西北地区
发展优势 可行性
在“一带一路”战略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西北五省也在不断探索符合地区实际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推动旅游产业的升级,打造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和地区旅游产业,这正是西北地区在一带一路中大有作为的题中之义。
发展西北五省旅游产业的意义
(1)促进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西北地区一直是旅游的热门地带,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其“丝路游”愈来愈热,加之多种旅游政策红利的加快释放,为西北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这势必会为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助力。旅游业对社会的贡献值越来越大,使旅游业作为西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可能。
(2)有利于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国际旅游品牌。西北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各地旅游资源呈现出同中有异的特色,根据这一特点,结合“一带一路”带来的面向国际,尤其是中亚市场的发展新机遇,打造具有西北地区特色的国际旅游品牌,探索旅游品牌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思路,在创新旅游品牌的过程中发现新大陆,使旅游品牌的国际影响不断扩大,进而实现西北地区与中亚国家旅游业更好的品牌对接。
(3)带动西北与中亚双方合作交流以实现互利共赢。西北地区与中亚国家历史上就有很多的交流和互动,比如历史上的商贸,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在如今“一带一路”焕发新活力与生机的历史性时刻,旅游所带来的资本、文化要素的流动,会进一步唤醒更多的人才、技术等多方面的交流,从而促进双边经济的更高水平的互动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4)有利于与“一带一路”国际大通道对接。西北地区在旅游业的不断升级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为西北地区的新一轮对外开放提供了广阔平台,也为沿线国家乃至世界各国的文明互鉴、交流合作带来了巨大历史性机遇。通过发展旅游产业,西北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各种信息、要素得到有效流动,有利于实现与“一带一路”国际大通道实时对接。
西北地区特色旅游发展优势
(1)丰富的旅游资源。西北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支撑其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源泉。
新疆其独特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复杂的地貌构筑了新疆奇特的自然地理景观。该地民族色彩浓重,不同民族的聚合形成了多样的民族风情,其不可替代的历史宗教背景对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宝库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如西部边境地区保存下来的与边防有关的历史遗迹、遗址,也为边境增添了不少神奇色彩。且新疆是世界上四大文化体系唯一汇流的地方,新疆在中国的文化交流中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境内特殊的地理环境地形特点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境内汉、藏、回、蒙古、土、哈萨克、撒拉等多民族聚居,保持着独特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近年来,青海湖、盐湖、塔尔寺、互助土族风情园等旅游品牌效应渐显。
宁夏境内水文类的河流湖泊景观、地文类的大漠风光、抽象的回族风情、自然保护区构成了其独特的旅游特色,加之历史上的西夏文化、黄河文化的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旅游类型。
甘肃有着极为悠久的人文遗迹和丰富多彩的自然旅游资源。随着新型旅游产品的兴起,甘肃省积极开展文化历史旅游、生态环保旅游、民俗风情旅游、红色革命旅游,旅游产品类型趋于多样化。
陕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数量大、种类多、品位高、垄断性强,是我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区之一,其独具特色的汉唐文化是其魅力所在。
(2)政策叠加效应凸显。政策的颁布对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形成了以旅游法为核心、政策法规和地方条例为支撑的法律政策体系,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等。自2015年开始,“515战略”、“旅游+”战略、“全域旅游”战略、“一带一路”旅游合作战略等战略密集出台,多种旅游政策红利正在加快释放,为西北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除此之外,在“一带一路”沿线60余个国家中,已经有超过20个国家对中国实现了免签和落地签,还有近10个国家出台了有条件免签、电子签证等优惠政策。
(3)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西部地区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推动了一大批交通项目的建设:高铁、机场,形成了快捷高效的交通网,进而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升级。中欧班列从少到多,联通欧亚。截至目前,国内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已达28个,累计开行4000多列,形成了以“渝新欧”、“郑欧班列”、“汉新欧”、“蓉欧快铁”和“长安号”为主体的五大班列运输系统。依托新亚欧大陆桥和西伯利亚大陆桥,已初步形成西、中、东3条中欧铁路运输通道。中哈第二条铁路客运通道的开行为畅行丝路打开了新通道。 未来将形成以精伊霍铁路、中吉乌铁路、中巴铁路和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为主“西出”国际铁路,实现坐着火车去中亚旅游成为现实。
总结
“一带一路”上的西北地区,在历史和现实的对接里,旅游业日益呈现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借助国家“一带一路”的东风,西北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日益成熟,品牌战略日益凸显,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也日益广阔。与此同时,在与中亚国家的旅游对接里,精品旅游线路开发日益得到重视,這必将为西北地区的旅游业增加新的发展引擎,加深与中亚地区的旅游合作,实现经济的共同进步。由此可见,西北地区发展旅游产业是十分可行的。
作者简介:
魏婉茹(1993—),女,汉,陕西省渭南市人,研究生在读,单位:青海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可持续发展
曹瑞(1994-)女,汉,山西省吕梁人,研究生在读,单位:青海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城市化问题研究
[1] 许玥.新疆旅游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2] 董华朋,陈黎.“一带一路”背景下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6(02):18-21.
[3] 陶伟.旅游资源类型体系分类评价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1(02):141-145.
[4] 黄炜.“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省对外贸易的机遇[J].现代经济信息,2016(22):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