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的都市表达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g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感觉派作家在都市表达时,不仅在形式和技巧方面渗透着他们在都市生活中积淀的现代审美体验,而且在他们的都市生活观照中,又流露出明显的“都市恶”意识,并且还传达出回归大自然、回归乡土的传统审美情结,从而表现出一种与都市生活同构的复合审美姿态,即现代审美体验与传统审美意识相叠合的都市文学书写姿态。
  关键词:新感觉派 现代审美体验 传统审美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作为第一个将都市作为独立审美姿态对象的小说流派,新感觉派以都市的审美主体自居,有着沉潜的都市生活体验,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了最适合表达都市的审美方式。现代都市的生活环境与文化氛围,尤其是上海作为接受西方文化渗透的前沿地带,为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等现代作家直接感受都市社会的“现代情绪”与西方“尖端文学”的艺术浸染提供了方便,他们大胆借鉴了西方各种新潮艺术,在中国文坛上表现出新鲜、奇俏的艺术姿态。同样,现代都市的发展特点及其畸形状态自然也会影响到这批现代都市作家关于都市的审美倾向和表达姿态。这样,新感觉派作家基于长期的都市生活体验,尤其是对于都市生活的复杂性的认识,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中国乡土文学之间,作出了他们的审美选择,并由此形成了新感觉派小说在艺术表现层面、人文内涵层面与传统文化相叠合的复合艺术形态。
   二 新感觉派形式和技巧背后的现代审美体验
   应该说,都市是近代文明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确证人类自我价值的存在之物。然而,高度都市化的现代性社会存在又进一步加深了人和都市的矛盾,尤其是人在都市的物化感和异化倾向,并且导致了向乡土文化传统“认同”的审美倾向。对于这一切,20世纪30年代的新感觉派作家并非是意识分明的,他们缺乏理性解剖现实的深度与广度,又没有整体把握都市运动规律的气魄,只是凭借自身的都市生活经验和敏锐的感觉触须,先于理性认识之前捕捉到都市生活的复杂性,并且构成了他们审美感觉的艺术结晶。
   1 感觉化描写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把感觉作为艺术地反映世界的中轴,并以此构筑文学世界支撑框架的,是“新感觉派”。感觉成为新感觉派作家的文学生命,而在刘呐鸥和穆时英的笔下,感觉已不仅仅是一个因素,而是一个内核、一个主体和一种风貌。他们注意融客观世界于主观感觉之中,使感觉对象化,对象感觉化,并且通过感觉来表达审美主体对世界的体验和把握。因此,新感觉派描写都市生活场景的过程,也就是人物主观感觉外化、创造和表现渗透人物生命体验“新现实”的过程,从而打破了传统文学从整体上感知世界的方式,获得了对现实人生和都市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把握。
   都市社会物质与场景的多变,使人物被瞬间印象所牵引,感觉的被动性导致了人们心理也缺乏历时性存在,而显得支离破碎,这不仅是现代都市生活的特质,同时也是都市人身处其中难以言传的心理变化。在这里,新感觉派作家完全隐去自身身份,仅凭主客观交融刹那间的印象,去捕捉置身其中的人物感受。在他们笔下的都市景观,没有一处完整,往往被切割成无数物质碎片和时空片段。这是作家的都市感受沉于物质之中的艺术结晶,展示了人被物质文明频繁变动的场景所困扰和压迫的现代心理感受,折射出新感觉派对都市生活的现代审美体验,即物对人的压迫和人的异化的主题。
   2 “陌生化”语言
   新感觉派作家置身于充满着新奇景象的都市环境中,极大地促进了他们对产生文化上新奇因素的社会环境的热衷,尤其是对城市新奇的建筑、物件、景象、人物、生活方式的急迫追踪,培养了他们对新鲜事物和陌生经验的敏锐感受力,并由此促进他们在都市社会的陌生化体验。这种体验,主要表现在人对都市的复杂性认识上。都市处于空虚之中,从而导致都市作为强大的异己力量而将人推向了全面的异化。正是基于对都市的这种理解,新感觉派试图使用新奇的语言重构一个陌生的感觉世界。新感觉派小说强调感觉对认识世界的重要性,凭借感觉对客观世界进行再创造,并且利用各种新奇的修辞手段拉开语言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距离,表现个人对生活独特的感受,对世界的全新体验,从而造成一种陌生化的美学效果。在这里,艺术形式与主题思想仍然是融为一体的,“陌生化”语言背后隐藏的是他们对世界、对都市生活的陌生化体验,主要表现在都市作为异己力量对人的强大的渗透力、吞噬力和支配力。
   穆时英在《上海的狐步舞》中,有一个富有寓意的比喻:“上海,造在地狱上面的天堂!”用地狱和天堂的双向并置映衬了上海社会的双重性,真实反映了人对都市的矛盾情感:既赞赏又批判,既肯定又否定。同样,出于对都市的恐惧心理,尤其是物质都市对人的强大吞噬力,使得穆时英笔下的人物被异化成为苍蝇和货物。在这方面,刘呐鸥的“陌生化”语言中所蕴含的现代审美体验同穆时英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用较为夸张的字眼来描写现代人眼中的都市景观和都市人,道出了身心疲惫的都市人在繁华都市的真实感受,将他们对都市的恐惧感和陌生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在这里,人的情感和意识被都市吞没,剩下的只是作为生物定义上的物质外壳。而没有生命情感的都市,却拥有了人的意识和行动力量,支配和吞噬着这其中的一切,包括它的创造主体——人。在这种人和都市相互颠倒的描写形式中,形象地表现了人为都市所奴役、被异化为物的审美感知。
   3 心理化表达
   20世纪30年代的新感觉派作家,虽然表现出不大相同的审美情趣,但几乎都热衷于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采用意识流的心理表达方式来展现人的理性与非理性、意识与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呈现出心理分析小说的某些特征。尽管新感觉派对洋场灯红酒绿的景观、纸醉金迷的生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他们一旦把这种迷人的景观、错综的生活置于深度心理学的透视镜之下,以别具一格的才情来加以表现,便获得了全新的认识,推动了都市小说向心理层面的开掘和拓展。尤其是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成就最高,这些小说描绘了一个丰富而复杂的内在世界,发现了人在都市生活中的心理变异和人格分裂,真实地反映了现代人在中国社会由乡村走向城市、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精神痛苦分娩的心理历程。
   受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新感觉派的心理小说往往将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透视人物心理的各个层面之间的冲突以及这些冲突在都市环境刺激下产生的各种精神病症,从而拓宽了传统小说的变现领域,推动作家深入人的意识和无意识区间,描写梦幻、错觉和变态的意识,充分展现现代人的深层心理和多重性格。其中,以刘呐鸥的《残留》,穆时英的《圣处女的感情》、《白金的女体塑像》等小说以及施蛰存的《梅雨之夕》、《将军的头》为代表的小说,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在都市生活中的现代体验,甚至是变态和怪诞的心理感受,因此从心理的角度丰富了都市的审美感知。
   无论是以现代都市生活为基础,专门探讨人在都市强大压迫势头下所产生的精神裂变和怪异心理的小说,还是施蛰存借以历史题材致力于表现人物内心二重性格和精神分裂的现代心理小说,都在心理层面的探索上表现出现代审美的自觉性追求。尽管这种审美追求还只是停留在感性体验的层面,没有上升到哲理化致思的高度,但在现代化刚刚起步的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这算是难能可贵的了。
   三 “都市恶”形象:传统审美意识流露
   上海都市的发展体现了历史发展的二重性:一方面,上海经济的繁荣带来了物质的富足和人口的急剧膨胀;另一方面,它又产生了都市文明的副产品即道德的堕落,导致了贫富不均、两极分化严重、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因此,作为“传统—现代”连续体的新感觉派作家,受到了都市发展特点及畸形文化状态的影响,观照现代都市时,自然将目光停留在都市道德堕落、人性恶化的层面,所以,“都市恶”成为新感觉派作家审美视域中的都市形象。
   穆时英受当时左翼文坛的影响,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普罗文学意味的作品。这类作品多以第一人称口吻自述,描写了都市严酷的阶级压迫和对立悬殊的贫富差距,表现了一种出于本能意识的“都市恶”倾向。沿续着这一倾向,穆时英还在他颇具“新感觉主义”色彩的小说中,体现出他对都市生活的否定化情绪甚至反感心理。继穆时英之后,刘呐鸥和施蛰存在他们的文学表现中都流露出“都市恶”感。刘呐鸥在《都市风景线》里的八篇文章,可以说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表现了都市生活丑陋的一面。都市生活中异化的人性、游戏的情感、金钱对心灵的腐蚀,甚至是享乐主义性意识的泛滥,都纳入到其都市表现的视野,表现出对都市腐化现象的疏离感和拒斥心理。而在施蛰存的笔下,都市更是成为人性堕落、道德败坏的罪恶之地。他由都市里的陌生人的视角出发,连缀了一幅幅“都市恶”意象,以乡村文化的道德审美的眼光,对“都市恶”进行了无情的彰显和道德批判,深刻再现了乡村文化的道德美、人性美在都市文明的浸染下遭到了彻底毁灭这一触目惊心的现象。
   由对“都市恶”意象的观照,新感觉派作家不仅看到了都市的堕落与腐化,而且更滋生了他们内心深处对乡土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渴慕,他们一边透视和批判都市的罪恶,一边又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回归传统、回归大自然、回归家园的强烈渴望。这种带有传统审美意识的文学表达,几乎成为新感觉派作家一个共同的审美特征。从刘呐鸥到穆时英、黑婴,再到杜衡、施蛰存,几乎每一位新感觉派小说家都无可避免地触及到了这一主题,刘呐鸥的《风景》、《赤道下》,穆时英的《公墓》、《旧宅》、《莲花落》、《玲子》,施蛰存的《上元灯》集子中诸篇回忆文章以及《梅雨之夕》,都不同程度地表达着回归大自然、回归乡土家园的精神指向,只不过在刘呐鸥和穆时英的笔下,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逃避只不过是他们对都市生活的一种暂时忘却,在本质上并没有构成真正的乡村文明与沉沦的、畸形的都市文明的对比;只有在施蛰存这里,才揭示出现代都市文明与原始乡村文明在城乡边缘碰撞、冲突这一历史现实。作为一位都市小说家,施蛰存具有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性格,他从小在江南小镇松江长大,直到十八岁才到上海求学,是典型的由乡入城的代表作家,像许多现代作家一样,经历了“乡村——都市——乡村”这样的精神历程,城乡统有的情结贯穿在他整个的文学历程中,尤其是他的故乡松江与大都市上海近在咫尺,典型地体现了现代都市文明与乡村原始文明冲突而产生的畸形文化形态。而施蛰存经常往返于上海和松江之间,亲身目睹了现代都市文明对乡土民风民俗的浸染。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施蛰存取得了观察都市的视角,写出了城乡过渡地带都市文明冲击下乡村文明的式微以及人物的明暗心理和人格冲突,渗透着浓郁的古典审美情调。应该说,这是施蛰存为新感觉派小说提供了别样的文学资源。
   四 结语
   由此看来,新感觉派作家在都市表达时,不仅在形式和技巧方面渗透着他们在都市生活中积淀的现代审美体验,而且在他们的都市生活观照中,又流露出明显的“都市恶”意识,并且还传达出回归大自然、回归乡土的传统审美情结,从而表现出一种与都市生活同构的复合审美姿态,即现代审美体验与传统审美意识相叠合的都市文学书写姿态。
  
   参考文献:
   [1] 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 严家炎:《新感觉派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3] 尹鸿:《论中国现代新感觉派小说》,《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
   [4] 李俊国:《“都市里的陌生人”——析施蛰存的小说视角兼谈现代都市文学的一种审美特征》,《湖北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5] 张鸿声:《新感觉派小说的文化意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6] 李旭东:《文化中的都市与都市小说》,《湖北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7] 吴福辉:《京派海派小说比较研究》,《学术月刊》,1987年第7期。
   [8] 徐剑艺:《城市文化和城市文学》,《文艺评论》,1987年第5期。
  
   作者简介:黄喜平,女,1978—,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新闻学、文学,工作单位: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基础部。
其他文献
摘要 在舒伯特灿如繁星的艺术歌曲中,《魔王》和《死神与少女》这两首艺术歌曲是他的早期作品,两首歌的诗歌内容都与死亡相关,本文将两首歌曲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来分析舒伯特创作手法上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魔王》 《死神与少女》 创作手法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1797-1828),作为浪漫乐派的开创者,以一生创作634
期刊
摘要 面对当前国内外艺术流派纷呈,风格各异,错综复杂的艺术形势,其中也不乏各阶段的特殊案例。囿于篇幅,笔者只抓住了西方绘画史的主脉,及笔者认为最重要的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者”——梵高来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把油画如何超越目前的“精神性匮乏”状态,定位在呼换创作激情和打动画者和读者的心灵的艺术感召力之上,结合梵高的绘画语言和艺术感染力,来加以探究。阐明真正的艺术作品背后或明或暗地隐
期刊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是美国女作家奥德丽·尼芬格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2005年出版后不久就迅速打入《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并于2007年被英国《卫报》评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100本书之一。2009年,由著名导演罗伯特·斯文克执导的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上映,票房斐然。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讲述了一种可以舍弃生命、用尽一生的时间去维护和等待的爱情:图书管理员亨利是一个时间错位症患者,这
期刊
摘要 城市环境雕塑是解读城市的“名片”,本文试从城市环境雕塑的历史文化背景入手,来探讨黑龙江省城市环境雕塑的发展现状,阐述如何坚持黑龙江省城市环境雕塑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环境雕塑 发展现状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J305 文献标识码:A        城市环境雕塑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一件成功的城市环境雕塑作品往往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标志
期刊
摘要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是一部科幻小说,它以时间旅行为背景,带领读者跟随主人公游走于时光的隧道、生命的长河。同时,它也是一部精彩的爱情小说,引导人们展开了一个关于爱情与时间、爱情与距离的思考与讨论。这部小说的写作手法独特新颖,不仅带给读者新奇的感受,也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本文试从小说的叙述视角和结构形态展开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穿越小说 蒙太奇 叙述视角 结构形态  中图
期刊
摘要 都市知识女性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们常常因几千年的男权社会文化积淀所造成的“他者”地位而深感焦虑。本文以20世纪40年代苏青《结婚十年》中的苏怀青和21世纪初张抗抗《作女》中的卓尔、陶桃们为例,探讨在这60多年来都市知识女性所共同遭遇的婚姻中欲望与情感的焦灼、事业上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以及为了生存和消费而不得不面对的物质困惑等,解读都市知识女性的生存焦虑。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对董仲舒“人性论”的探索,发现人性不属于阶级的范畴,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不应该只以阶级的立场和社会功用角度为出发点。同样,《雷雨》中周朴园性格特点的实质并不是阶级的必然产物,他在对鲁侍萍的情感变化上的种种表现,实属人性的正常体现,也是中国男性性格的典型。  关键词:“人性论” 周朴园 性格特点 男人典型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麻油西施柴银娣是张爱玲小说《怨女》中的主人公,她一心幻想通过婚姻摆脱穷困,侥幸地抱着对异性的幻想嫁入姚二爷家。银娣自己要进入这个外表闪着金光的塔,从此,她的青春、人生都将被活埋了。一个女人的一生,只有寂寞与恐惧缠着她,直到把她的心缠得酷毒、变态、发狂,直到把她缠死。银娣,一个在男权、族权罗网中挣扎的怨女、怨妇、节妇、恶妇,她长期为黑暗所笼罩和折磨,最后,她也成了黑暗的一部分。 
期刊
摘要 梁实秋作为上世纪中国文坛的重要人物,其文学创作是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和体验的升华,这些影响深远的文学思想有其独特的文学人性论和自给自足的文学评论体系。其中,人性观融合了中西方文化,成为梁实秋文学思想体系的核心。本文将对梁实秋的文学思想体系作一探讨,以期给文人的思想一个合适的文学定位。  关键词:梁实秋 文学思想 人性论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一
期刊
摘要 约翰·麦加恩是爱尔兰文坛上最富盛名的小说家之一。《告别》是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74年,是作家历经数年的心血。本文将探讨作者以《告别》为小说命名的原因,解析小说中离别的场景,从而深入发掘小说的主题——爱情、社会和死亡。  关键词:约翰·麦加恩 《告别》 离别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约翰·麦加恩(John McGah
期刊